我不知道,我写的东西有没有人喜欢,但我自己喜欢,因为那是我的人生,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能从记忆变成小说,全是因为梦。
有些忘记的,再次梦见,再次想起,重重复复的,而我又是一个外乡人,在这里没有亲人,只有一位认识十年的姐们,唯一的好友,却有离我太远,她在城内,而我在郊外。
所以对于过去的事情,我没有地方去说,只有写下来,或许有许多朋友说我恋旧,说我傻,都过去了,想那么多干嘛!是啊!过去了!
可是过去对于我来说,想不想,它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梦里。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作家,写他过去的往事,题目很不重听,可仔细阅读完,觉得悟出一些道理来。
虽然我与这位作家不是同一年代的人,但通过他的文字,我好像去过他们那个年代似得。当然,我不能与他相比,他是有名的作家,得过诺贝尔奖。
他的文字很朴实,也很坦荡,他将过去所受的外人认为得藏起来的故事,他竟然都写出来了,他每发表一篇文章,评语特别多,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人说他是因为富裕了又怀念穷日子了,也有的人说他是闲得没事在忆苦思甜,还有的人为了一些评语公开在网上骂了起来。
不管这位作家因为什么而写,也不管他现在过着多么富裕的生活,他的字是有意义的,他的字是真实的,他的字是有力量的。
体验不到苦难的心灵是肤浅的,体验不到幸福的心灵是空虚的,这位作家写出他的心声,在他出生的那个年代,还未改革开放,中国还很穷,他把他记事起那些历史写了出来,让人们记得最清楚一篇是,村里有一个人因为许久没有粮食吃,总是吃一些野菜,那一天,有一个人带来许多饼,是让村里人分着吃的,可是那个人很饿,还未分,他都给抢着吃了,结果吃太多撑死了。
当一些朋友谈到这篇文章时,笑了,也有一些朋友提到这篇文章,表示同感。
而我觉得一点也不可笑,倒觉得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是用了多少次的挣扎才活到今天。没有一点毅力是活不到今天的。
更别说是作家了,难怪这位作家一直都很低调,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是国际上的作家,只是把自己当作成一个普通人,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写这些真实的故事。
他在小说里说到,他只上过小学三四年级,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吃穿都不够,哪还够有钱去念书。
当他辍学后,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学习,只要能让他看书,他总会想出办法找书看,帮别人干活,换书看,后来去了图书馆工作,他更是不放过任何机会了,别人下班休息,他找一个角落里看书,常常为了看书而忘食。
用他的话说,过去是因为没书看,想看书,而现有书看了,倒看不过来了。
在他写的书里面总找到过去,过去的百姓生活,过去的中国。
天下任何人都有历史,更何况一个国家,难道现在富裕了,就应该忘记过去吗?忘记自己的根吗?
昨天我还在网上听了人文清华的课程,一位教授在讲台提到,过去的中国,三十年,三十年前,清华校园还到处种的白菜,因为没有吃的,他们常常偷白菜吃,三十年后,别说清华校园了,就连整个中关村都找不到一片白菜地。
三十年的时间,中国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于一个别国来说太难了,但中国做到了。
对于文学,不存在一定要谁喜欢才行,而是有没有意义,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