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身体还算不错,拾柴老妇人很快就听到了若有若无的啼哭之声。她愣了好一会,才将信将疑的朝哭声方向寻去。
老妇人走近后看到松树下的孩子,又疑惑的看了看四周。她并没有急着去抱孩子,而是守在一旁大声的呼喊,呼唤那个将孩子遗放在这的粗心之人,提醒他回来找寻这遗放的孩子。
老妇人左观右看,却无半个人来,那遗放在地上的孩子哭声干哑,依旧不停。老妇于心不忍,终是抱起孩子安慰了起来。又好久过去,孩子的哭声渐小,但其粉嫩的小嘴依旧抽噎不止,那包含泪水的双眼,左顾右盼的张望不停,像似找寻至亲离去的方位。
老妇人抱着孩子站在树下又等了许久,始终都不见有人寻来。这时候天色渐渐暗了,继续在此停留必将危险重重。
老妇思虑再三,她将一柴捆立放于的树旁,作为标记,然后抱着孩子离开了。离开前她曾想将那长剑也一并带回,可惜太沉了,没拔出来。
看着老妇人带着孩子一起远去的身影,那藏在不远处的年轻妇人这才失魂落魄的走出来。她呆愣得望着老妇人离去的方向,身体不住的颤抖,这是疼痛爆发肌体做出的自然反应,但她却面色不改,依旧痴傻的看着被草木遮掩的模糊身影,许久过去,她转身头也不回的向相反的方向离开了。
那拾柴的老妇人,抱着已经哭累得已经沉沉睡去的孩子,来到几里的外光秃的山崖下,推开一扇由几块破木板拴绑在一起的简易木门。
里边一个白胡子老头,正在昏暗的油灯下修补器具,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垂涎的香味,想来那支持燃烧的灯油是某种动物的油脂。
听到吱嘎的开门声后,老头长出了一口气,他头也不抬的埋怨了句:“疯婆子你嫌命长了不是,叫你别去太远的地方拾柴,更要早点归家。外边野兽多,你年纪大了,腿脚可不像以前那么利索了,要是遇到个野狼看你咋整。”
老头见许久没人回应,这才抬起头看过去,只见那老妇人抱着个东西,在那一边摆弄着。
老头加大了声音:“这么晚才回来,还不快去做饭,在那里下磨蹭个啥。”
老妇人这才转过身来,有些欣喜的言道:“你看今天我出去拾柴捡了个婴儿回来,你看我们是不是该把这个孩子收养起来?”
老头听后当即就给愣住了,若不是看到老妇人怀中真的有个婴儿,他怎么都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老头楞了许久才终于才回过神来,连忙起身来走到老妇人身边,先看了看婴儿,又再问明当时的情况。
听完老妇的描述,老头开始急切的思考起来,一时间停不住的他开始埋头背手的来回走动起来,在他来回的走了二十余圈后,终于才停了下来。
老头停下后叹息道:“明天去那捡孩子的地方看看把,有人来寻的话,就把孩子送还回去。毕竟我俩都年纪大了,估计没几年好活了,到时候空留下这孩子咋整。如果没有人来的话,那就先养着吧。”
“嗯,就这样把。”老妇人回了声。
随后老头叹息道:“若就此多了个吃白食的,以后可要好好忙活了。”说完继续回到油灯下摆弄他那堆破玩意。
突然老头又大喊道:“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快做饭,想饿死我啊?今天运气不错打到了两只兔子,快去给我弄好了端出来。好些天没吃肉了,那野菜什么的不经饿,光吃那个都没有力气干活了。”
老夫妇居住在一个光秃荒凉崖下,崖壁底部向内空进去了不少,行成一个半封闭的崖洞,他们用积石和累木做了一面简易的墙,将崖洞封闭了起来,成为一个宽大的住所。
这可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好地方,既能遮风避雨,又是冬暖夏凉之地,四周是一片荒滩乱石,也不会有蛇鼠毒虫藏匿,亦无大型野兽光顾,让这里更显安全。
屋内的空间很大,在屋的东方一角堆放着各式各样的打猎工具,有树皮藤蔓做成的网,还有尖枪、柴刀、锄铲等。屋的北方石壁处,是一个石头堆砌而成的平台,平台上铺着整齐的茅草,茅草上铺放着兽皮,石壁上还挂着些许破布衣服什么的,看样子算是睡觉用的地方。西方靠近木墙的地方,有一个简易的灶台,灶台旁边摆放着几口磨制的石锅和一些木制炊具。
这简易灶台的不远处,还有一道小门,方便出去取用堆放在外的柴火。婴儿被独自摆放在床上后,老妇人转身向灶台走去。不久就传出了树枝燃烧的噼啪声和老妇人的咳嗽声,想来是被烟熏呛着了。
第二天,老夫妇俩早早的抱着捡来的孩子,一同来到捡到他的松树旁。
老妇看着那依旧完好立靠在树旁的柴捆,不禁长叹道:“哎,好可伶的的孩子,那人真够狠心,独自将你搁置在这危险密布的山野不说,竟然到现在都还不曾返回来找你。”
老妇抱着孩子站于树下,面显急切的等待着。
同行而来的老头显得很是随意,不像老妇那般忧心在意。
老头将插在地上的长剑吃力拔出,口中喃喃骂道:“什么玩意,这么的重。”细细的敲打一阵后,老头将剑搁置一边,不在理会,转而开始伏地观察起当前的地面。
他是经验老道的猎人,任何微小的痕迹都逃不掉他那敏锐的双眼。很快老头跟随地面上浅显泥印,慢慢的移动起来,然后渐渐的离开了。
老妇一心都放在了捡来的孩子上,对于老头的奇异表现全然没有半分在意。
没多久,离开老头又返回来了,他看着正喜逗着孩子的老妇,没好气的开口道:“老婆子走啦,别等了,不会有人来的!”
老妇人还有些不明白,当即问道:“怎么了老头子,这才没来多久就要回去了么,要是等会来人寻不到孩子可怎么办?”
“哼!今天哪还会有人来?别人分明就是想将这小累赘托付给你!”说完老头又开口道:“我仔细观察了一遍当前的环境,发现两重一轻的三条痕迹,那人放下孩子后,就朝换方向离开了,看样子是故意出来放孩子的。”
听后,老妇人看着孩子同情道:“原来你真的是给遗弃的孩子,真是可怜!”语气虽然惋惜,却暗藏着一丝惊喜。
离开时,老头将那钝重的长剑也一并带了回。
回来的第三天,孩子莫名的生病了,时而发冷,时而发热。发冷时孩子一动不动,呼吸心跳都因此大减。发热时孩子不仅挣扎的厉害还哭闹不止,老俩口为了稳住体温而忙得团团转。
老头见忙碌一天都没有起到成效,索性就懒得再管了,还说要将他丢到野外,让其自是自灭,省得看着不舒服。
好在老妇人坚决不同意,还独自照顾其他,发热时就给他煽风喂水,发冷时给他烤火添衣,就这又持续了一个昼夜才算渐渐的缓过劲来。
孩子身体很好,没有因为此而落下病根,也很好养,除了刚捡来的时候不怎么肯吃东西之外,胃口渐渐变得愈发的不错,不挑食饭量也大。
孩子长得很快,在捡来后的第三个月,就开始咿咿呀呀的摸索开口了。四个月过去,孩子已能满屋的爬走了,但也时不时会摔跟斗。摔倒后他表现的很坚强,不管摔碰的多惨都不会掉泪哭泣。
孩子很聪明,这让老俩口倍感欣慰,但时而憨傻淘气的举动,亦逗得老俩口开怀大笑。他的到来,让这个原本枯寂崖洞内充满了欢笑,使两悲凉的老人心里迸发出新的期望。
老俩口其实有个儿子,许多年前他们还曾计划在孩子长大后搬出这荒芜之地。可惜的是一次打猎中,即将成年的儿子被猛兽重伤毙命,让老俩口搬迁计划就此终止。能在这晚年的时候捡到了这个孩子,他们俩其实很是欢喜,而这个孩子也确实很讨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