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马军武正等听王畅鹏所谓的合理解释:“老马,有人主动给钱,哪有不要之理。从古到今,拿了钱不干事的又不是没有先例,反正我这个流氓名声在外,耍流氓是很正常的事。孙大总统正讨伐陈明炯,我们怎么派兵去北伐?等再次北伐之时,你还没招够我们需要的北方人才就是你的失职。”
有意让马君武心思忐忑一阵,王畅鹏说道:“我们照旧派兵北伐又有什么问题呢!他们如硬要是送来枪炮不要白不要,你说他们有可能打通陆路通道吗?如果能,他们的武力就不是我们所能抵抗的,那就是我们要躲起来或跑路的问题了,还搞什么西海湾特区。”
马君武嘴唇动动,显然这些话不足以令他信服,王畅鹏笑笑继续说道:
“老伙计,看来你对我的信任还是不够。无论北方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民国终归走上统一的道路,但不管是你原来的大总统还是谁,难以在短期内统一民国,我们要做的是发展壮大西海湾,只有西海湾发展好了,有了属于华夏民族的基础工业,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我们的民生民族才不再受制于列强,然后我们民国自己内部的事就好办了。谁来统一民国,谁又有能力统一民国,你知道吗?我不知道!你不要看我,我没有这个能力,更没有这个野心。走一步看一步,往下的问题或方针、策略,你可以等到西海湾发展到你认为足够的时候再说。你放心,我绝对不是墙头草。”
“言而无信是小人,拿了北洋的钱,别人怎么看你,今后你怎么取信于人!不过,反正你也不是君子。今天的事情我没有参与,不关我的事。”
马军武虽不是很赞同王畅鹏的做法,但他的眉头已舒展开来,看来王畅鹏的一番话以及王畅鹏的直白还是能让马军武认同。与王畅鹏共事一段时间以来,马军武逐渐受到了影响,很多时候当君子解决不了小人的问题,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才最有效。马军武的观念在改变着,两人的默契进一步的加深。
涂明安也很忙,他不但要做赴美的准备工作,还得挑选王畅鹏配属给他的100名特种队员,特种部队里已没有了德意志人,得去特勤警卫连挑选30个具有西方面孔的德意志人,至少要有10人会英语,其余70人在苏小明的CF部队里挑选。
由于王畅鹏下达了命令,特勤警卫连长廖通民和苏小明都很配合。为了保密,涂明安换上军装,以文化教官的身份进入军营,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仔细的观察每一个对象,精通英文的他与会说英文的德意志人交谈,以探知他们对英文的熟悉程度,尤其是德意志人对西海湾的态度问题最重要。涂明安首先找到两名在一战中全家尽死于战火、不再有家的德意志人,利用他们对祖国的失望情节,再出示王畅鹏的书面命令,短短几天彻底秘密地拉拢他们成为自己的心腹,利用他俩德意志人的身份,混迹在德意志士兵中,搞清楚自己需要的德意志人。
如此,历时一个月,涂明安挑选好100名队员,集中到一个独立的院落,进行封闭式培训。随着王畅鹏、周兴国以及他们原来的主官苏小明与廖通民不时前来协助培训,最主要的还是王畅鹏的忽悠,这些人的思想和态度、特别是民国人的乡土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被挑选出国执行特殊任务,成为了众人心中的骄傲,这100人从此在西海湾消失。很多年后,能活下来返乡之时,他们的身份地位都不可小视,那其中的德意志人居然将西海湾视作第一故乡。
随着第一笔米金贷款的到位,涂明安带着2000万米金汇票与100名当世仅有的准特种兵和经过特别训练的特战队员,以各种身份从羊城、沪都等地上船,乘坐各国的客船、货船,直达或中转前往美利坚,他们担负着王畅鹏期待的使命。
整个西海湾已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各国承包的各个基础工程和项目都在快速启动着,从测量到地面平整、从规划到设计、从奠基到建筑,一栋栋房屋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初见雏形。热火朝天的各个工地上,虽有些混乱,但效果显著。西海湾政府人员也在努力调整着与外资机构及人员的协调性,各项事务逐渐地趋于正常。
西海湾政府放出话,谁的工程先完工,第二期工程和项目便优先发包给他,并开列出后期的项目清单,从到城市改造到桥梁隧道、填海圈地、甚至于村镇通工程等应有尽有。各国财团以及闻讯而来的民国企业及商人的积极性被充分的带动着,美利坚贷款而来的米金换成银元大把大把的撒出去,更是让太多人疯狂。各国一面咬牙切齿地快速开展工作,相互使劲;一面想着等工程完工后,你西海湾付不出钱,到时看你还嚣张不!但想归想,老外们手底下的工作却一点都不含糊。
一个新规定从政府下发,令西海湾特区的工作人员和老外头疼不已,特区政府规定所有建筑必须按当地建筑风格,从图纸审核到施工申请都必须规范。
这样一来,政府工作人员和公务员再一次严重缺乏,马军武恨不得拉起横幅带上睡眠严重不足的各级手下到特首官邸抗议示威。经过一番交涉,王畅鹏总算同意增加一部分的公务员招收额,还说道:
“老马,西海湾的人口就快翻了一番,也到了增加人手的时候了,你急什么,你说是人浮于事还是手忙脚乱哪一样锻炼人呢!你看看你手下的这些新官旧官、识字书生,进入特区政府的时间这么短,哪一个不是已能独当一面了,人不逼是不行的。给你个建议,宾州县长张海鼎干得很不错,他的手下也一定培养了些能人,你可以去打他宾州的主意啊。上次你去宾州考察,不是对这个张海鼎赞不绝口吗!如是找得到个合适的人顶替他,调张海鼎过来还不是由你说了算。”
如此一句话,张海鼎倒了霉,自己虽没有被调走,一年多培养出来的得力手下被马军武抽走了一大半。
开发必定造成土地热,各国工程人员要停留必须要用地建房,各国企业和内资企业要建厂房就要用土地。王畅鹏下令制定甲乙丙丁四级土地价格:分为甲级建设用地、乙级工业用地、丙级农业用地、丁级林业用地。
买了地也只能拥有使用权,不改变原有用途的,只要缴纳5%的土地买卖税,西海湾特区政府发给新的地契,今后能自由买卖;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必须支付地价70%的土地出让金,方发给商业或工业用途的土地证。谁不经政府许可,乱占用土地,轻者罚没坐牢,重则枪毙。
三个市也做了进一步的详细布置,根据西海湾总体规划的初步方案进行一步步的调整,将污染企业迁往郊区或指定的区域,划定住宅区、商业区、工厂区等,将外国人和本国人都相对的隔分开来,避免他们过于融合又方便管理。
王畅鹏指示马军武那个叫‘房地产’的东东可以开始运作了,但特区的房地产必须全部掌控在政府手中,绝不允许私人介入,暂时冻结房屋买卖,在合适的时候再放松,到时保证你马军武数钱数得手抽筋。
特区的工商机构则整合各市原有的商业和手工业、作坊等,组织他们自主联合起来成立公司或工厂,政府下给定单,让他们经营和生产西海湾需要的各种物质。
西海湾政府在王畅鹏的授意下,颁布新劳工条例,将西海湾地区的最低人工工资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倍,每个月每人的最低保障性薪水为2个大洋。
此令一出,劳工和百姓高呼西海湾特区政府万岁、特首万岁! 1个大洋可买200多斤大米或一头肥猪,一个人工作至少可以保证一家五口的温饱。工资翻了一倍,家人的生活便接近小康了,谁不欢欣鼓舞。
企业和老板们虽有怨言却也反应不大,市场上的或政府的大批定单弥补了人工费用的增高,只不过是单人被剥削的价值降低了一些,但反过来加大了就业率,因为订单和工程做不完,只要你能有一定的资本投入,请的人越多、赚得越多。
如此,西海湾特区再一次的闹了人慌。民国农民有着几千年来形成的土地意识,尽管在外面做工的收入非常高,但农民们仍旧完成土地耕种或是留在家里的老人和妇女保证了田地的耕种才外出务工。加上西海湾政府严令禁止土地丢荒,否则政府将收回丢荒的土地,这一系列的措施,让西海湾的农业与工业生产避免了冲突。
更多的地主们加入到各级的工商投入中,他们出售土地、拿出现钱、筹集资金投资工商业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得到实惠的地主们,改变了原有对新政府的看法,也成为了西海湾政府的拥护者。
西海湾政府将田地定价为100银元一亩,米金贷款到位的西海湾政府大量收购土地,以各种模式融资、甚至不惜向洋人银行贷款,短时间收回了200多万亩田地和林地,将他它们分配给第一期到达的难民,因土地产生的矛盾基本转化,西海湾特区真的盘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