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按命令给你送来5000大洋、100条德制步枪、2000发子弹、6500斤粮食和650斤腊肉,请签收。还有送给你个人的10瓶桂林三花酒,也请一并签收。”
苏小明说完,无论李德林和俞柏作、武何等人怎么感谢和询问都不再说一个字,拿到李德林满怀感激签写的收条收好,便与两个手下迅速消失在山林中。
一身傲气的俞柏作,很不服气苏小明的那种不可一世的态度,带他的连队往树林里追查,结果连一个屁都没有发现,脸红红地退了回来。
李德林看着地上的钱粮和枪支,心里感慨这个什么人解决了自己的大难题,有钱有粮有枪支弹药,自己的部队稳住了,可以坚持和渡过一段危难的日子,以后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帮助自己。他很明白这个情与债是要还的。
五个老乡实在搞不明白这些大兵在干什么,从他们携带的袋子里偶尔掉出的米粒,知道了这些大兵们守着这么多的粮食却一粒米也不动,每天到处去挖野菜、下套捕猎弄吃的,对自己5人不打不骂、态度和蔼,食物也多加照顾,任何事情均不准5人动作的机会,颠覆了往日所见大兵那种凶神恶煞的印象。
他们可不知道这次行动是特战大队的长途野外生存拉练训练,在苏小明的带领下,任务完成得很好,战士们也受益匪浅。物资一交,队员们轻松了,返回的路上好比郊游似的,除掉负重的身体更灵活,捕捉的野物便更多,吃得饱饱的,身体丝毫不见消瘦反而精神抖擞。
士兵们对5个老乡更加好了,总向他们道歉说耽误他们,令他们的家人担心了。快要到达西海湾特区的实际控制线,苏小明放掉老乡,被裹挟多日的5个老乡反而不愿马上回去,他们想加入苏小明的部队。
苏小明笑了,告诉这些朴实的老乡,说他们可以去擎州各个地点的征兵处报名,如果能分配到自己的部队肯定欢迎。5个老乡让两个年级大些的人回村里报信报平安,3个年轻人跟着苏小明到擎州城最近的招兵点投军。几个来回,这些来自于博北的人,倒还带动了博北地区数百人前来参军。
整个西海湾地域的北滨、合浦、浦北、灵山、擎州、煌城的所有县城、村镇、山村军管的同时,开始了整顿和清理工作,各处的奸商、不良地主、顽抗土匪被解决,城市工商业正常的运转,没收的农田实行分田到户让农业生产热火朝天。
基于西海湾特区的一系列为民措施和部队良好的作风、声誉及待遇,令得占大多数的贫苦民众们坚决地拥护特区政府,各处建设工地需要的民工们,所获得的工钱足以养活一家人,几乎每一家都有人加入劳工队伍,青壮年们更是积极报名参军或加入到工程兵队伍对家乡的建设中去,西海湾这一时期计划新组建的2个警备师和一个预备役师名额很快招满,工程兵部队也招足了3万多人,足以组建3个工程兵师。
经过对各县镇乡的人口和土地初步统计:合浦786,842人;擎州288,950人;煌城151,416人;灵山294,787人;浦北45,351人;北滨46,6890人。西海湾地域总人口有162万多人,田地达36万公顷。如果农业生产发展得好,粮食自产可以养活2000万人,可目前80%的民众还在温饱线以下,这对西海湾特区政府可是一个考验,但却难不倒后世来的王畅鹏。
实行包产到户和推广农业科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将是无可厚非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王畅鹏有把握实现解决包含移民一千万人的温饱问题,今年的冬季垦荒将是一个重点,王畅鹏让负责西海湾地区农业改革实施的马安逸,参考邹圩的马里山僮寨模式的农业实施记录为基础方案,给他讲述、讲解的农林新技术和各项兴农政策,力争排除万难,完成西海湾自给自足的农业发展任务,马安逸心里没有底,只勉强答应会尽力。王畅鹏笑笑,也没给他太大的压力,自己心中有数,合理的田地分配和包产到户那巨大的作用岂是你马安逸能明白的。
有着羊城王家“富可敌国”的支持,王畅鹏能养活西海湾民众一年以上,在不购进大批军用装备和物资的前提下,省吃俭用支持两年也没有问题。而这两年就是着重于建立农业、工业、商业基础的时候,终于有了足够地盘的王畅鹏,将掀起西海湾第一轮建设的高潮。
划归西海湾的上思和名义上的科技开发区的邕城、宾州,待下一步再定调,上思县要等陆廷荣被新桂系干掉的时候才好收取。不然,陆廷荣老家龙州哪容他人酣睡!邕城则需要在八桂局势基本稳定的时候,从新桂系手中要下来,建成一个对他们也有好处的八桂经济、文化和非军事割据的商贸中心。不管日后他李德林是否同意,待以时日,以王畅鹏的军事实力,他不答应都不行。
部队的迅速扩充,编制更为复杂,根据这次占据西海湾的战斗体现,战斗力明显不足,只是对手太弱了。老兵、士官、军官在战斗中起的作用不大,王畅鹏让辛报国将教导团进行改组,分别在煌城、擎州、北滨设立3个新兵及预备役训练中心;在下龙潭根据地里建立一个士官与军官学校。新兵训练中心、军官学校都由华夏与德裔的士官和军官根据西海湾武装部队的特点及要求,进一步调整并完善陆军训练大纲和军官培训教材,针对性地组织训练和培训。
部队里原有的士官和军官必须重新回炉,分批进入学校轮训,考核合格后再进入部队任职,考核不过关则降级或降为士兵。新兵一律实行标准的3个月训练期,经考核合格后再分下进入部队实训,不及格者转入预备役或工程部队。
待西海湾军官学校系统完善后,每年将招收2000名以上的新学员,先从西海湾内部招收再向全国的初高中以上学校招生,保留部分学员到西海湾武装部队担任下级军官,成绩优秀并经过审核合格的学员将送出国,学习各个军种和兵种的知识及技能,为西海湾今后的海陆空三军做人才储备。
王畅鹏特别指示辛报国,不单单是军队建设,更需要着手组建涉及军事和安全机构的情报网络,否则的西海湾将是两眼一抹黑,不能总靠自己的‘未卜先知’行事吧!所以,这个网络将是庞大而繁琐的,从西海湾内部到全民国各省市各地区,包括国外都要建立情报据点。在军官学校里设立一个严密的情报收集、组织与分析培训班,从有特长的军校学员里挑选培训后,担任今后的情报官和情报员。这是一个延续性的机构,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当可观。
就此,“西海湾军事研究委员会”开始筹备,计划先从各部队、军官学员、侦查连等机构精选一批人,建立“西海湾军事研究委员会”,而后向各方面扩展。
抽调人员不难,但关于军研会的具体运作或怎么个干法,王畅鹏在前世看了不少谍战片和相关连续剧,一下也理不出个头绪,便不时与辛报国探索着该如何制定各类科目和培训开展。
组织一支武装,如保安团等的,有钱有枪,让士兵懂得打枪就行了,至于战斗力是另外一码事。纵观民国整个军阀混战和抗日时期,摊派名额或抓壮丁,送上前线就打仗,空着手的都有。炮灰死了便死了,死不了的自然便学会使用武器,学会打仗。抗战中打得最艰难的时期,弄个县长、镇长等的,组织普通民众就开上战场,人数多些就称为一个团,少的就是营或连,被正规军作为补偿兵算是幸运的了,至少还有老兵教一下,否则举起把菜刀或铁叉就冲上去挡子弹,用人命去消耗日军的子弹。二战中的老美又怎么样,初期连正规军都不足,包括国民警卫队也不过20多万人,他们虽有系统的军事训练,在与德军作战中,新兵也是炮灰。太平洋与日军的岛屿作战,尽管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哪一场战斗的战损都远超日军。
所以说,情报机构的人员和事务比练兵复杂多了。戴老板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人物,从蓝衣社一个初期的政党组织发展至老蒋都不可忽略的庞大机构,甚至于作为老蒋手中掌控民国军政的力量,戴老板可是从无到有,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培训特务、特工、特勤人员是一个系统,007只是一种观赏艺术!
目前阶段的西海湾,军事多过政务,辛报国每天至少有半天或晚间的时间大多与王畅鹏在一起,研究和制定各项事务,涉及军研会的课程和组织的话题与议题,王畅鹏按自己知晓的一些民国时期军统和间谍等的建立或行事方法提供给辛报国做素材,涉及太深和后现代方面的不能说得太直白,王畅鹏只得大体地说道:“相对应的人员组织、培训,人员配置、布置和任务安排等等需要我们去摸索,军研会表面上一切以研究和收集军事情报为目的,但哪些是具体的军事情报或是与军事情报有关系的信息,其实包括经济、民生、政党等等,很多信息莫不与军事有关,这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先将人员和组织架构建立起来,走一步看一步。前期你先负责,待西海湾较为稳定后,我们再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具体实施,但人员挑选很重要,忠诚和敢于牺牲是要素之一。”
辛报国沉思一会说道:“好吧,通过你给予的指示和交流,我有一些设想和方式方法,至于会有什么效果,我组织一段时间,届时你再看看是否可行!”
而后的两人不时进行一些深入性的探讨,自我感觉摸到些门道的辛报国,反而令王畅鹏感觉到他有点神秘,似乎有点胸有成竹的意思。久而久之,王畅鹏不过多过问军研会的事务,由得辛报国去弄了。
初步成立的西海湾军事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口号和宗旨:“坚决维护西海湾的利益,无条件服从委员会的命令,不惜以生命与尊严捍卫唯一的领袖”。王畅鹏看过后,笑一笑,制定口号容易,执行起来就难了,可辛报国真做到了,却也让王畅鹏哭笑不得。
由军研会的探讨而起,王畅鹏想起了民国的政党和复杂且纷乱的国情,看着谋求稳定的西海湾,王畅鹏便又将自己关起来几天,参考后世的军队与国家建设纲领、提纲、标准、执行方法,结合目前的要求,制定出西海湾军政指导方案:
《西海湾特区行政机构职员,武装部队、军事院校学员一律不得参加非西海湾特区政府组织的任何团体及社党,一经发现,轻则立即除名、劳动改造;重则判处拘狱、处以极刑。
武装部队和军事院校提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三不怕精神,军官要勇于作战、敢于牺牲,以身作则,将西海湾武装部队建立成为一支百折不挠、百战百胜的军队,为西海湾特别行政区的建设与发展造就一个绝对安全的优越环境。
编制爱国拥政、爱军爱民、人人平等、劳动光荣、遵纪守法的西海湾公民手册,让西海湾地区每一个公民都熟记与心,并以作为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西海湾公民为荣。。。。。。》
当王畅鹏仍然以口述的形式让周兴国和辛报国抄写下来、整理印刷下发执行的时候,周兴国说道:“老板表哥,我的特区长官,你把你写的给我们抄不就行了,你念了个多小时,嘴巴起泡吗!”
后悔没有把电脑和打印机带过来的王畅鹏,连忙把自己的手稿收好,可不能给他们看到。自己穿越前用电脑打字多了,字写得像狗爬的,让你们这些从小练毛笔的人笑话;再则这些简体字你们认识个鬼,西海湾今后将大量外派人员去国外学习,岂不拆穿自己杜撰美利坚华人写简体字的西洋镜!
王畅鹏费尽心思编写西海湾的方针政策,自有特别的目的,西海湾不比邹圩和宾州,它就像一张白纸,需要预先给它定调和定位,朝着预定的方向走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