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酷爱读书,什么类型的书都读。百看不厌,爱不释手。书中别有一番惊奇天地,那是一片无垠的草原,是包罗万象的大海,是神秘浩瀚的宇宙。
我喜欢看书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喜乐悲欢,那是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岁月。纵使其中有些惊喜和感动,但可悲的是,他们的最终结局已经被安排好了,无法逃脱,无法改变,无法避免,无法扭转。
因为他们没有思想,没有感情,他们没办法去抗争自己的结局,一切轨迹都在于写者手中的笔。就因为如此,我才对他们的命运感同身受,牵肠挂肚。
《悟空传》里有这样一句话,让我瞬间热泪盈眶: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不在乎结局。
他是一个战天斗地的盖世英雄。可终究敌不过众神诸佛的手段和算计。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佛心生怜。莫是尘埃遮佛眼,原是未献香火钱。
你问我何为归途,呵。
他曾经震撼过天地。孙悟空杀死了曾经的自己,天庭又重归和平,众神又各归其位。但不会有人忘记那场天地都为之震颤的战斗。
我发现原来自己从来不知道孙悟空该是什么样子。心目中的那个孙悟空,那个披黄金战甲,视天神如无物的凛凛英雄,其实也是个抱着头模样痛苦的猴子。
然而,在神的字典里,所谓“解脱”,不过就是死亡,所谓“正果”,不过就是幻灭,所谓“成佛”,不过就是放弃所有的爱与理想,变成一座没有灵魂的塑像。
我对于这本书的情节真可谓一悲三叹,它很压抑,它束缚着你,无处可逃,无可挣脱。活生生的人总是被领着也被拖着,抗争着也不得不屈服。
“我要听到天的痛哭,我要听到神的乞求。我知道天会愤怒,但你知道天也会颤抖吗?苍穹动摇时,我放声大笑,挥开如意金箍棒,打它个地覆天也翻。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
他为自己而活。
他必须战死,是吗?他得杀死自己,才能成佛。
杀死曾经战天斗地的兄弟,杀死七情六欲,杀死理想,杀死信仰,杀死热血。
顺从于虚伪,俯瞰人间的众神诸佛。带着金箍,麻木不甘。他也想冲破禁锢和束缚,逍遥自在的活着。
生活中,谁不是在负重前行呢?为生活奔波,为岁月奔跑,担子一天比一天重,压力一天比一天大。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不得不如此压抑沉重,不得不接受每一次的事与愿违,也逐渐变成儿时最讨厌的样子。
悟空阿,威风凛凛,高贵的躯壳内也有一个痛哭的他。
人活于世,免不了禁锢和束缚。但我总想去冲破什么,去逃脱什么。我渴望自由,精神和肉体的自由。
至于此,我不得不深刻的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一艘船进行了一次长途航行。在航行过程之中,所有的部件都被依次更换成崭新的。那么当这艘船抵达终点时,它还是起航时的那艘船吗?——忒休斯之船。
又或许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挣扎着的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