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陌生的天花板,也没有大胸部的护士姐姐。
柳铭醒来的时候,有的只是无边的黑暗。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啊!只不过这次没有那个发光的大姐姐云霄了!
柳铭准备起身检查一下现在的状况,可是奇怪的是发生了.
哎!!!!我的胳膊呢,腿呢,身体呢???
我现在,到底,是在用什么在听?用什么在看?用什么在想???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神马情况?神马,你给我出来!!!
依然是空寂的世界,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反应。
在闹腾了很久之后,柳铭的精神终于感觉到累了,也搞清楚了一点目前的情况
首先,这个空间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生命,没有任何时空概念,没有任何因果概念,甚至没有任何道存在的痕迹,真正的虚无。
唯一存在的东西,就是貌似这个世界唯一光源的自己,嗯,还有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进入柳铭视线的一本书——《湮灭道典》
道典静静的悬浮在空中,这个时候,就是傻子都知道这本道典有问题了。
更何况柳铭并不傻。柳铭只能控制着不知道是什么形态的自己向着道典靠近,不过,两者的距离却并没有缩小,柳铭的意识真的,真的感觉到自己在动,可是对面的道典也好像在动,不管自己前进多少,道典也会前进多少。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随着意识的作用,柳铭瞬间感受到道典的存在,控制这道典向自己靠近,果然,两者之间的距离确实在缩小。
当柳铭碰触到道典的瞬间,一股精纯的能量突然从书上源源不断的涌出,进入柳铭的意识,这种能量与灵魂力量及其相似,却似乎更加纯净,稳固,具体还有什么特性,柳铭现在并不知道。
顺便一说,在柳铭之前灵魂达到“不朽”的时候,云霄的所有知识都注入了柳铭的灵魂,当初,在云霄刚见到柳铭的时候,他通过附身在柳铭的意识中,一起和柳铭过了真正17年的时间,所以,这部分的记忆云霄也有,基本上就算是云霄之前拷贝了一份吧,当柳铭的原版记忆因为格式化而只剩下系统文件的时候,云霄之前拷贝的那一份就派上用场了。
柳铭也体验了一下云霄之前的视角,以旁观者的视角看遍了自己的一生,话说,当时真的好尴尬,就像在看自己的成长纪录片一样,还是特等席,也多亏没有其他观众,要不然柳铭一定会为了防止自己的隐私泄露而杀人灭口的。
你能想象让别人看到自己尿床的经历,自己曾经自作聪明闯大祸的经历,自己对着动漫人物傻笑被别人笑自己完全不自觉,反而大声喊着这就是爱的经历,啊啊啊!!!爆黑历史真的好羞耻!!!
有这么羞耻经历的人,怎么是我,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言归正传,在柳铭得到大量能量灌注后,整个人居然产生了一种快速发育的感觉,感觉身体的各部份慢慢舒展开来,开始有了头,长出了身体,分化出了手还有脚,如果不是清楚生命的发展不可能这么迅速,柳铭甚至以为自己现在是在娘胎里面重新发育呢。
就在身体成长到大概5岁时大小的时候,书上传来的能量迅速变少,再降到一个及其微弱的输出量时停止降低。
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也可以猜到,无非就是之前积攒的能量一次性放光,现在只能是边转化,便释放了不过,这些能量都哪来的啊?
不过,就在下一刻,柳铭就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柳铭的意识顺着能量传来的线路探寻源头,一股狂暴的湮灭之力将柳铭刚刚延伸出去一丝的念头抹杀,柳铭可以感觉到这丝意识永远的消失了。
不过柳铭也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如果有概念能够包含一切事物,那么柳铭能想到的唯一一个字就是“道”
道化三千,三千大道构成万物,甚至包括无数的位面,宇宙。
三千大道第一的存在是“有”,第二的就是“无”
这“无”也就是“湮灭”的本体。
万物有阴必有阳,阴阳之间便为“无”,“无”看不见。也摸不着,他就是“无”无法被直接描述,也无法被直接观察到,前世的科学家借助正负粒子互相接触释放能量的现象叫做湮灭现象,洪荒众神将阴阳强行相合产生更强力量称为“湮灭”之道。
以前也不是没有人修习湮灭之路,可这条路被无数天才证明根本走不通。
柳铭现在也大概明白原因了,“有”“无”之所以排第一第二,就是因为这两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有”可以借助万物被生灵直接观察到,“无”也可以借助万物被观察道,“有”与“无”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只能看见其表像,却不见其本质。柳铭推测,云霄可望而不可得“鸿蒙之基”,便是“无”之道的具体体现。
生灵在明悟四十九道之后,就能逆推出“有”之道,再借助“无”便可成“圣”,因此圣的存在超然物外。
“圣”之所以可以为“圣”,并不是他们真的比那些明悟四十九道的圣灵强,仅仅只是他们运气够好,生的够早。
而“道祖鸿钧”应该就是唯一一个以己之力,走通此路的人,所以他才会以五十道成圣,洪荒成圣的道路,也是被鸿钧所隐藏,那些妄图走这一条道的人,也应该被其所限,洪荒时代的内幕看来还有很多啊!!!
毕竟,想明悟“无”,必须要来到的地方就是这里,毕竟这里是“无”之地,柳铭知道,自己之所以来到这里,原因就是在自己被天雷轰杀的时候,产生了“无”的力量,而自己的“湮灭道典”本身就是灵魂所承载的“无”的集合。
自己最后身体和灵魂都被毁灭,意识却进入这已经失去载体的“无”的集合,并随之而来到了这“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