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打来电话声音很沉重,小梅的心一下悬了起来,是奶奶的坏消息吗?原来不是,是大姨夫做了手术住院了,虚惊一场。小梅拍拍胸口,长出一口气。母亲让她们姐弟仨去医院看望看望。看来是自己草木皆兵了,去就去呗!虽然小梅对这个大姨夫从来都没什么好感,又和红霞有点矛盾,但这都不是问题。
答应了母亲挂了电话,于成提醒她说你不是要给女儿开家长会吗?电话通知母亲母亲说不能改日期,还是自己女儿的家长会要紧,等姨夫出了院再去看也不迟,以后有的是机会。
因为公车不停,家长会迟了半个小时。看到女儿排名很低,心情很失落以至于老师讲了些什么都没听进去,小梅很为女儿的未来担忧。后来集中起注意力好好听老师讲话,觉得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很有趣。他的外形很不像一个老师,像个工人。教的是语文,普通话却说得很不标准,也不像别的老师文绉绉的,全是大白话、大实话,引得人不时发笑,像在聊天。可是却又很认真的样子,逐条逐款的阐述、讲解、要求,配合着他大将一挥的手势,还有额前的一缕跳脱的白发,那气势没当领导可惜了。
母亲请吃羊杂,就直接回了母亲家。还是父亲告诉了真相:大姨夫是癌症晚期。把小梅和小叶都惊呆了,只有大约两个月的寿命了,新人(是大姨的儿子)把孩子老婆全带回来了,不让告诉任何人,是大姨难过得不行和妹妹们说了,要不是父亲母亲还不想让孩子们知道呢!知道了又有谁会去说啊?
“真没想到,得了这么重的病。虽然我很不喜欢他和四姨夫,但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难过。。。”
“寡的!人家咋不好了?”小梅话还没说完,母亲就很生气地打断了。人之将死,都想好处。“你大姨都快难受死了,哭出来哭进去的。每天你大姨打麻架,你大姨父都会去接怕你大姨天黑会害怕,一回来饭也做好了,家里也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你大姨享福的都没拖过地。这一住院啥也得自己来,才知道自己当初有多幸福。每天输那么多钱都舍的,吃饭不舍得,很少给家里改善生活,大姨夫又仔细每天吃白菜山药。这下后悔了,说等出了院好好伺候老伴儿弥补弥补。哎!也真的是可怜”
“要不哪天我再去看望看望?”小梅试探着问母亲,也觉得应该去见一下最后一面,毕竟是亲戚。
“不用了,钱也给了还去干吗?咱爸那年住医院,病得那么重,她们谁都没问一声别说去看了。咱们这已经很仁至义尽了。”妹妹立刻反对,母亲也这么说,哎!人都要死了,还有必要计较这些吗?这就是人的劣根性,一边仁慈的可怜着,一边还在盘算着得失。
很意外的有一次婆婆领小梅出去,竟给小梅买了一件毛衣。紫红色的带黑云纹,当时小梅还真的很喜欢,虽然才四五十块钱,这算是生男孩的奖赏吗?可后来小梅听到很多人问小梅:“你生了宽宽后,你婆婆真的给了你三千块钱吗?你婆婆还说每月给你们三百元生活费的贴补,你真好命啊!羡慕死人了,你婆婆对你多好!”小梅无语的很,您给了吗?就到处宣扬,说那话时良心有底气吗?就这一件毛衣而已。于成一上了班,再连一分钱也没给过,哪来的每月三百元的贴补?给自己贴金也得有的贴啊?
更让人心堵的是,一次陪婆婆上街逛,遇到了婆婆的干妹妹,看到小梅不禁夸道:“看你媳妇胖乎乎的多富态!”
小梅正要搭言,婆婆一脸的怒气,“是呀!她吃得像头肥猪,看把我儿子累的,都快皮包骨了!”你说当着儿媳的面你要不要这么刻薄?还在外人面前,小梅那个心啊真的是翻江倒海,可一贯的家教又不允许自己在外人面前与婆婆对恃。她无奈的红了脸把头转向一边。
那个干妹妹很不自然的笑了,“你咋这么说你媳妇呢?她那是在给你们家长光,证明到了你家你们没亏待了她,心宽才能体胖。”这是个很会说话的姨姨。
“我怕她个啥?我还没到靠她的时候呢!一天比猪都能吃,好吃的都让她吃了。你是没见我那儿子瘦的可怜的样儿,看见她胖我就生气!”婆婆狠狠的撇了小梅一眼,恨不得剜下二两肉来。你儿子那么挑食,啥也不吃,这还怪我吗?把小梅气得真想走掉,可又不放心不认路的婆婆怕走丢了,强迫自己一直陪着转。不让她女儿陪,这是故意领自己出来折磨自己吗?
暑假,二姑姐一家也回来了,二女婿有本事,所有的亲戚像迎接贵宾一样轮番请到饭店吃饭,公婆更是像下人一样的伺候着,唯恐有照顾不周的地方,有求必应,把那一家子都快捧上天了。众人的谄媚真让小梅看不惯,对自己的女儿女婿至于这样恭维恭敬吗?小梅没钱没请,那么有钱也没给两个孩子买一点东西,还当姑姑呢,几年回一次还这么小气,有钱也不一定请。
而且很让人讨厌的是,他们在小梅面前高高在上,睥睨的俯视很让小梅受不了。尤其那个二姐,在公婆和于成不在的时候,一副冰冷不认识的样子,比女皇都高傲。后来于成和她交了实底,她姐比她姐夫大三岁,当初是自由恋爱,都没办理结婚仪式就跟着姐夫走了。现在姐夫有钱了,在外面胡闹的厉害,把他姐气的,又没给人家生个男孩,怕以后会被休掉,所以众人都奉承着希望对他姐好点。有了能干的女婿,去了才能吃香的喝辣的。切!就这还咋什么咋?
这个二姐夫说话山响,像和人吵架似的,咋咋呼呼的没涵养不受小梅待见。问起:“咋给你儿子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啊?”
这小名是小梅给取的,小梅当时是想自己因为这房子受了不少委屈,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房宽、路宽、心宽,能够比自己活得更好。小梅刚要给解释,“我们没文化,瞎起的,姐夫要不你给取个名字吧!你取的名字一定好!”
一看到于成那阿谀奉承的奴才样儿,小梅瞬间无名火大,要不要让你二姐夫给你也换个名字呀?说好的第一个孩子你取,这个孩子我取,做父母的难道连这点资格都没有吗?他不是和你我是一样的文化水平吗?怎么有钱文化就跟着高了吗?
“这名是我取的,我觉得挺好的!”小梅虽笑着但语气却毋庸置疑。
场面瞬间尴尬,于成和他二姐夫的脸拉的比长白山都长,“你自己的孩子名字自己取,管我什么事?”他二姐夫怒气冲冲的撂下这句话后甩手走了。于成狠狠地瞪了小梅一眼追了上去,不用说是去赔礼道歉去了。小梅轻蔑的瞅了瞅两人的背影,你当你是谁呀?!
出去吃饭除了婆婆和小梅一起推着婴儿车走,别人都早早去了饭店,以至于差点把她俩大黑夜走丢了,要不是有手机,真不知会到了那里。而于成从来都没为小梅和孩子有一点担忧,丈夫只在一丈之内认识你、知道你,一丈之外他还是自由人,无牵无挂。你的处境和感受他懒得在意。
出去逛公园,二姐夫为任何人拍照,就是不理小梅,小梅也不理他,比起众人的阿谀奉承,小梅的另类也许让他很是恼火吧?婆婆看不下去,央二女婿给小梅也拍张照。是给小梅拍了几张照,最后却说:“咦!没胶卷了,我不知道,看这一气瞎拍,白浪费我的注意力。”这坏他自觉使的很聪明。他以为会激怒小梅,没想到小梅笑了,“没关系,反正我现在的形象也不好,我也不想要留下这个样子。”
婆婆怕小梅出去给她丢人,让大姑姐领着小梅去买衣服,当然花得是小梅自己的钱。在她们眼里小梅做什么都做不了做不好,没眼光没品位,像个无用的白痴,自己的衣服也要买她们中意的。结果给挑了一套特别老气的衣服,一路上好几个五六十岁的大娘过来问在哪儿买的她们很喜欢。是因为她们没有小梅漂亮故意丑化吗?还是这样走出去的小梅她们一家人更放心?所以这也是小梅的心里话,并没有攻击的火药味,可别人不这么想。
相片出来了,只要有小梅的都给她拿了过来,一张不留。不是说没胶卷了吗?小梅歪着嘴笑道,心里说着。切!说了那话又何必再拿过来?是想让自己记住当时的形象吗?什么心态?
二姑姐一家走了之后,婆婆把生病了的女儿送了过来,每次有病都送来说怕把她自己熬病了。多是感冒,传染的儿子也感冒,小梅弄两个生病的孩子不是这个哭了就是那个哭了,真的是心力交瘁精疲力尽,带孩子输液打针,抱着一个腿上睡着一个,忙时就叫于成休息两人一起带孩子去医院,而那老两口却不闻不问,等好了,他们又主动地接走了。
这还怪小梅对女儿不够关心,说她二女儿对妤妤有多好,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婆婆说了这样的话:“我二女儿说了,对妤妤好是因为有我在,要不是我她认得妤妤是个谁啊?”那她弟弟也不认识吗?那你姑姑的身份作何解释?这是个聪明的婆婆应该说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