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
凡是宽厚英明的的主子,必会笼络和发现一大批人才在自己的周围,否则那叫寡夫,就算再仁德也成不了大器的,汤能够崛起并且灭夏称王,多亏了他手下的一干才俊之士。
仲虺是奚仲的后代,居住在薛国。汤了解到仲虺是一个举世难得的人才,并知道薛国国富民强,军备优良,于是他亲自前往薛国,请求仲虺帮助自己完成建国的大业。仲虺昔日里早已久闻成汤的大名,深知汤是个宽厚仁慈、雄心壮志的人,决定亲自去辅佐商汤。
仲虺做了商汤的谋臣,他首先为商汤提出了建议,献出“以宽治民”的策略,然后与商汤一起吊死问疾,赈济救灾,并协助汤修筑城垣,建立地方割据的优势。此时的商汤显然成了夏桀的一块心病。夏桀发觉到成汤这些举动后,惶惶不可终日,决定先发制人,以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夏桀以天子号令召商汤入朝。商汤思考、犹豫再三后,还是选择了去朝见夏桀。他千里迢迢来到巩义的时候,却被夏桀直接拘留,桀让人用“桎梏”夹住他的双手,囚禁在夏的监狱里。仲虺得知消息以后,非常的着急,他和伊尹商议着如何前去营救,最终依靠仲虺以美女、珠宝贿赂夏桀,才使商汤得以回归部落。
在大臣中,最出名,最有才华与能力的莫过于伊尹。后世但凡以名臣自称的人,莫不首推伊尹,可见此人的名望之高,总之,伊尹是我国第一个名臣。
伊尹,因出生在伊水河边,所以叫做伊,后因做了“尹”这个官位,所以才叫做伊尹,他父母死于洪水,从小被莘国的一名厨子收留。伊尹在御膳房厨子的抚养下,渐渐长大成人,也成为了一名御膳房的厨子,烹调得一手好菜肴。同时由于自身的不断努力,读过很多书,掌握了很多学识,因而兼做了宫廷教师,教有莘王的女儿读书。
后来成汤到东方去巡游,到了有莘国,听说有莘王有个女儿非常美丽贤淑,便要求她做自己的妻子。有莘王知道成汤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对这件亲事非常满意,就按照当时的风俗准备将女儿嫁过去。
那时伊尹也很想到汤王那里去做事,发挥自己的才干,使自己有用武之地,只是找不到去汤王那里的门路。现在趁着有莘王嫁女的机会,于是便毛遂自荐,申请做了陪嫁的臣子。有莘王本来也并不怎样重视这个生长在水边桑树里、脸孔上连眉毛和胡须也不长的怪孩子,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把御膳房厨子兼宫廷教师的伊尹,当作陪嫁臣子和女儿一起送过去。
伊尹伴随着女学生陪嫁到成汤那里,教师的本领一时还用不着,厨子的手艺在办喜事的时候倒可以大显身手。于是这个黑皮肤的矮个子青年,就背着鼎锅、抱着菜板,兴致勃勃地在厨房里安排着一切,把他的烹调手艺全部施展出来。
果然,他做的菜肴甚合汤王和宾客们的口味,得到了他们一致的好评。
汤王心里一高兴,便召见了这个厨艺高明的青年厨子。
由于他出身卑微,在召见他之前,人们怕他身上的污秽和邪祟触染到至尊至贵的汤王身上,于是便先拿香草来熏了熏他,拿柴火来烤了烤他,拿一些猪牛的血来涂抹在他的周身,举行除邪避讳的宗教一样的仪式,直到人们觉得他身上的脏污都已除去,这才让他去见汤王。
伊尹见着汤王,自以为是展宏图、抒抱负的时机到了,便对着汤王,大谈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大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哪知道事情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汤王觉得这个青年精明强干,以后看待他自然就比别的御膳房厨子有所不同,但并没有把他提升起来担任什么重要的职务。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伊尹的身份和地位依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他自觉在汤王那里没有得到重用,很受委屈,于是跑去投奔夏桀。可惜的是,身份低微的他仍然是失望了,朝中官吏认为:一个大言不惭的年轻厨子也敢议论朝政?纷纷加以嘲笑,夏桀虽然没有嘲笑他,但是伊尹的劝建惹恼了他,刚愎自用的夏桀如何肯听一个低贱的厨子的“教导”,立时不悦,拂袖而去!
当时,夏国的人民都怨声载道,认为夏桀昏庸残暴,治国无方,东方的殷国却日益强大起来,汤王更是人心所向,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戴。但是,两方的主子都不看重他,伊尹把天下大势和个人出路两方面认真权衡了一番之后,毅然离开夏桀,仍旧回到汤王那里去了,毕竟,夏桀那里人才为患,而成汤这里,竞争要小得多。
但凡天下奇才,心中的那个执着的理想是不会轻易动摇的,功成名就,天下扬名,实现自己的志向,是他到死都坚持的信念,经过不断的寻找机会,终于有一次,他当着成汤的面,把国家的治理比做烧菜,侃侃而谈,语惊四座。成汤把伸向外面的目光收了回来,他发现,自己一直苦苦找寻的栋梁之才,原来就近在眼前,当下收伊尹为肱骨。后人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伊尹成了臣子,第一件为成汤谋划的就是试探,通过停止朝贡这种可以转圜的手段来试探天下,当下夏桀暴怒,周围其他的诸侯国也纷纷谴责。这么一试探,立刻看出,天下仍是夏桀的天下,成汤还没有达到可以抗衡的地步,连忙认错,立即恢复朝贡,大拍马屁。
然后伊尹要做的就是怎么样提高成汤的名声,赚取民心,将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小诸侯国争取过来,至少,在一旦与夏桀的战争开始,至少不会站到对立面上去,于是汤开始了巡回表演。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然后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汤对他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农民依言照办,汤祝告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汤“网开一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人民都称赞他对待百姓宽厚仁慈,纷纷拥护,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网开一面典故也来源于此。
而对于那些衷心追随夏桀的比较大的诸侯国,开始慢慢的进行剪除。首选的第一个就是葛国,伊尹将葛国列为第一个目标是有原因的。首先,葛国不大,太大了会引起夏桀的忌惮,恐会招来夏桀的讨伐,其次,葛国国君无道,灭之不会损坏自己的名誉,甚至会为自己的仁德名声锦上添花,第三,葛国是绝对夏桀的铁杆拥护者。
葛国(今河南宁陵)是亳西面的一个诸侯国,在夏王朝所属的诸侯国中并不算大,葛伯是一个忠实于夏桀的奴隶主,是夏桀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汤恐葛伯妨碍他灭夏,将他的活动报告给夏桀,一直在争取葛伯助商灭夏。
葛伯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就连视为国家大事的祭祀天地神鬼都不愿执行了,汤得知葛伯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举行过祭祀,就派了使者前去询问原因,葛伯很狡猾,深知商的畜牧发达,有大量的牛羊,就说:“我们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都要用许多牛羊,我们现在没有牛羊,拿什么祭祀呢?”商使回报给汤。
汤听使者回报说葛伯之所以不举行祭祀是没有牲口,就派人挑选了一群肥大的牛羊给葛伯送去,葛伯见商汤相信他的谎言,居然得到了不少牛羊,就将牛羊全部杀来吃了,仍然不祭祀,汤得知葛伯又没有祭祀,再次派使者至葛询问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又说:“我们的田中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来作贡品,当然就举行不了祭祀。”汤得知后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帮助种庄稼。
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更不能为毫人提供饭食,汤派商边境的人往葛地送去酒饭,给帮助耕种的亳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些老弱和孩子,葛伯就每次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板的人来后,将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有一次,一个孩子去送酒肉,因反抗抢劫,竟被葛伯的人杀死,汤见葛伯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混蛋,是死心塌地的与商为敌,不能再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于是采用伊尹的意见,就直接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杀了,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见汤杀了葛伯,纷纷表示愿意归顺商,汤将葛的土地、人民、购物全部占有,组织葛的人民从事农耕,发展生产。
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有的诸侯、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伊尹见夏桀没有动作,如此纵容,加上舆论倾向成汤,当下出谋划策,继续消灭了个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翦除了夏桀的羽翼,成汤的实力越来越强,此消彼长,夏桀的实力则大打折扣,不如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二,成汤的迅速崛起,终于使夏桀感觉到了恐慌,但是,已经晚了,一切都已经尾大不掉,回天乏力,在后面的有娀之墟与鸣条成汤军队两次大败夏桀军队。成汤回师毫邑后,便正式即位为王,各路诸侯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于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后,不遵先法,胡作非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后来听说太甲努力悔过,改了性情,伊尹又亲迎太甲回来继续执政,商的统治又呈现出清明气象,伊尹辅佐几代商王,虽掌握实际大全,可以任意的放逐王室,显赫之极,但他一心为商王朝着想,毫无私心,没有废商取而代之,终博得后世效仿的完美名臣的美誉。
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称太戊为“中宗”。
商朝中期的几百年间,历代统治者由于朝廷内部的分争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迁都:仲丁自毫迁于嚣;河檀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奄;盘庚自奄迁殷。自盘庚迁都到殷起,商朝的国势又开始上升。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祖已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的各方国,大大的扩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为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如果说商代的帝王,那么成汤与武丁绝对是两个公认的明君,两人都是志存高远,一个是要灭夏,一个是中兴祖业,两人都是注重贤才,礼贤下士之君,文才武功皆足以称道。而要论名臣,伊尹自是名声在外,而傅说是另外一个。
傅说出身卑微,但自幼聪慧,勤学好问,对国家大事颇有见解。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他遇到了以布衣身份游历的武丁。傅说不知道这个人是武丁,他给同伴们讲故事,分析当朝是非,并且直言不讳的对王室进行抨击。武丁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他说的直中要害,非常有道理。
武丁即位后,设法找到了傅说并任命他为宰相。傅说从整饬朝纲开始规劝武丁祭祀时减少贡品,以为榜样。武丁言听计从,从王室开刀,整治腐败,大力推行新政。傅说不负众望,极尽文韬武略之才华,朝廷内外秩序井然。在国内恢复生机的同时,他还积极与周边方国修好关系,严惩那些敢于进犯的小方国。终于,国家富强起来,国势再度复兴,一时间成为世界东方的第一强国。傅说由此以建筑工人出身而拜相名闻史册,后世许多描写人物卑贱却成就大事业者,必提此人。当然,在某些层面上,伊尹更要出色。
另外,这个时期有一位名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号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使这位湮灭三千多年的妇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事迹,重见天日,在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YH127甲骨穴中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她就出现过两百多次!
妇好是我国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她是商王武丁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生活于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朝把祭祀和军事,视为国家的两件大事,由于妇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商王武丁经常令她主持祭祀,育读祭文,并被任命为卜官,刻写卜辞,她通过主持祭祀,而参与朝中的政治活动,成为武丁时期的一位女政治家,妇好还是一位军事家,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征伐东夷。这在男权社会确立后是很难想象的事情,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点,才看出了武丁的贤明开阔,妇好的才能之高。
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继即位后,在政治上没有才能,又荒淫无道,致使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后的六个国王(廪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则比祖甲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统治。
商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物品。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这说明商朝的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在占卜龟甲上发现的甲骨文,被普通认为是商时代的文字,这是我们今天可以识别的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殷商”并称。有些史学家认为商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为先商、早商、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
不管是600年还是差四年不满五百年,都是一个漫长、伟大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