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刚暗自想到: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好,总会有人羡慕的。
果然,只见阿强得意地闪了闪眼,这样回答阿红:“你,你也可以去找一个学习好的小伙伴啊!”
“我哪有这么好的运气?”阿红撅着嘴说,“我们是差生,就只能跟差生在一起?!阿强,晓刚是你一个人请的小老师吗?”说着,目光在梁晓刚脸上停了好一会儿。
阿强淡淡一笑:“是不是我请的,你别管;有本事,你也可以向他请教——”说着,微笑着向梁晓刚扬了扬眉头。阿红也不甘示弱,紧盯起梁晓刚来。
梁晓刚淡淡说道:“学习上的问题,只要有心,尽管开口。哦,其实你们女生里面,高手也蛮多的,我的同桌,也算是一个吧?你跟她那么近,又是同一条街的——”(梁晓刚言下之意是,女生之间,说起话来更方便些,阿红,你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
谁知阿红鼻子哼了一声,接着说道:“你的同桌?别提她了!平时,眼睛快翘上天去了;这么骄傲的,眼角那么高的,就算是有问题,我也不愿去问她——”
梁晓刚心头一怔:原来,我的同桌,还真是一个骄傲的、不容易接近的小公主。
“原来,我的命还真是好,怪不得——”阿强打趣起阿红来。
“那,那也不见得。哦,晓刚,我问你,”阿红说着,将眼光停在了梁晓刚脸颊上,“如果有学习上的问题,我来问你,你不会像你的同桌那样吧?”
梁晓刚点了点头:“学习上的问题,你尽管来问——”说着,他突然想起,今天下午自己宁愿跑到教室外面来,倒像是有先见之明了。留在教室里的,都是一些品学兼优的大高手,自己是“阿豹的队伍”,到外面来独树一帜,看来也无可厚非嘛。
“要想向晓刚请教,先得行拜师之礼——”阿强说着,向阿红挤了挤眼。
阿红一把推开他:“去你的!我就不信,你就行过拜师之礼——”
“你又不是我,我拜师,你怎么会知道?”阿强依然要戏谑一番。
“得了吧,晓刚可不是你专门请来的家庭教师——”阿红说着,瞪了阿强一眼。
一阵说笑之后,阿强四下环视了一番,这样说道:“时间不早了,该回教室了。”
“是啊,只顾着说话,差点就把学习给忘了——”与阿红同来的秋群,这样说道。
就在小伙伴们拔腿要走之时,阿强说道:“哦,慢着——”
“阿强,你有什么话要说?”阿红不解的问道。
阿强淡淡一笑:“这样吧,阿红,你跟秋群先走;过几分钟,我们几个男生再下岭——”
阿红眼睛转了一下,接着点了点头:“嗯,阿强,你这么细心的,你这主意好。”
这主意的确不错,四男二女一起走向教室,恐怕会引起某些误会的;阿强的眼光,果然有独到、高明的地方。瓜田李下之嫌,有可能的话,还是要避一避的。
看看两位女生离教室只有八九米的时候,阿强一招手:“时间到,回!”
四个小伙伴从岭上走向教室时,已是夜幕四合。
这第一节晚修,梁晓刚小声的给阿强讲了一下数学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由于有例题,加上又是示意图,又是手口相结合,阿强总算大体上弄通会做了。
阿强喜滋滋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举一反三去了。
一番讲解之后,梁晓刚如释重负之余,就想着稍稍放松一下。
同桌微微皱着眉头,在啃一道数学题。不难想象,她很专注,几缕长发快挡住她的视线了,她都懒得去撇一下。不错,解数学题,少不了要费心费时。
拿过一本《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梁晓刚信手翻阅起来。
哦,你大概还记得,梁晓刚有一门独岛的功夫,就是把字典当故事书看。那么,对于成语,又有一番怎样的光景呢?这天夜晚,一翻之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个成语:
背井离乡
梁晓刚心头一动,看起释义来: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也说离乡背井。
他皱了皱眉头:这解释,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为什么要把“井”和“乡”连在一起呢?或许,前人都习惯在房屋四周打一口井吧?离开了故乡,这井也就看不到了——
这样想着,他微微闭上眼,拈阄似的翻起下一页来。这第二个成语,是:
草木皆兵
一见到这成语,梁晓刚差点儿要笑出声来了:如果是兵荒马乱的时代,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一路上,恐怕也免不了要有“草木皆兵”之举。
第三个成语是“耳鬓厮磨”;一瞥之下,梁晓刚心头一震,也就不再详尽地去琢磨那释义了。扫了同桌一眼后,他下意识的闭了一会儿眼睛。
你大概会这样想:像梁晓刚这样的人,对于“耳鬓厮磨”这样的词语,再去看释义,倒显得有点做作了。是啊,有些词语,意会之妙,远胜于言传。
“这离乡背井之人,几番草木皆兵之后,当然会更加惦记当年耳鬓厮磨的小伙伴——”这样想着,他睁开眼来,揭开了下一页:
瓜熟蒂落;瓜田李下——
梁晓刚下意识的放下手中的词典,双手托着腮帮:那些青梅竹马、耳鬓厮磨的儿时伙伴,有时恐怕也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如果真到了情感上瓜熟蒂落的那一天,那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当然,对世俗的偏见,旁人的眼光,也还是要留几个心眼的,这瓜田李下的,还是尽量少让别人嚼舌头——
哦,成语是珠,想象力是线,我们的主人公,连线成珠的功夫,倒也不容小觑。
海誓山盟;火树银花;霁月光风;卷土重来;流光溢彩。。。。。。
面对着接下来的这些成语,真不知道凭着那华丽而独到的想象力,他会在心里搭建起一座座怎样的海市蜃楼来。看来,人心之复杂、丰赡、微妙,当不在大千世界之下。
就这样,手捧一本成语词典,梁晓刚在自己想象力编织而成的梦想的天空里,尽情的翱翔着。
最终,有那么一个瞬间,隐隐的,他觉得有点不对劲,而且,凭直觉,他觉得,此时此刻,教室里好几十双眼睛,正齐刷刷地盯着自己。
于是,一惊之下,梁晓刚的双眼,溢出了自己和词典之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