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7年,中土大唐打造战舰准备从海上进攻高句丽。
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奉命来到河南道,和河南、山东等地的官员一起监造战船。
“监造战船的朝廷重臣老矣!”李世民在长安说道。
东宫太子李治说道:“父皇何不启用一批新人?”
“太子,你倒说说,河南道一处,还有那些能征善战的后备官员堪用?”李世民问道。
“启禀父皇,你还记得刘仁轨这个人么?”李治问道。
“哦,你说的刘仁轨,就是那个负责监造战船,在山东训练水师时候出闹出事故的刘仁轨吗?”李世民问道。
“是的。正是此人。”李治说道。
“当初你留他性命,准许他以白衣随军效力,听说是因为国师袁天罡找你说情,是不是有这么回事?”李世民问道。
“是的。父皇,当初袁国师建议我留得此人性命,是因为袁国师替他推骨算命,得知刘仁轨乃天上翻水将军下凡,有朝一日,会为我大唐建功立业。”李治说道。
既然国师和太子你都保举刘仁轨,那就让他重新管带山东一地的水师吧。
朝廷圣旨下来,朝廷官拜刘仁轨为检校带方州刺史,从这个时候起,刘仁轨平步青云,直至做了大唐海军统帅。
心月狐返回倭国之前,她先去百济首尔拜见了义慈王。
义慈王也很关注大唐的最新动向。
心月狐心中想到,正中下怀。说道:“大唐在山东登州和莱州打造战舰千余艘,屯兵二十万。”
义慈王惊得离开椅子,问道:“大唐意欲何为?”
心月狐说道:“大唐如果要攻打高句丽,只骑兵和步兵足矣。今番劳师动众打造水师战舰,陛下,你觉得如何呢?”
张月鹿说道:“大唐向来与高句丽过不去,应该不会来攻打我百济的。”
“哼,”心月狐对张月鹿的话嗤之以鼻,说道:“高句丽与大唐的对抗之中,数次有你百济身影,如今大唐打造战舰,不是用来对付你,难道会跨过朝鲜海峡打击倭国?”
义慈王心中苦闷着,他想到:历次与中土的对抗,倭国都把高句丽和百济推出来做挡箭牌,现在大唐水师要从海上来了,倭国又退居战争二线,难道倭国人的脑袋里面多了几滴脑浆?要不然怎么会这么精于算计?
心月狐瞧着义慈王脸上的表情,安慰道:“倭国与百济向来交好,倭国与百济是一衣带水的领邦,我们怎么能弃陛下于不顾?我这就回去,建议倭国也加紧倭国玄武龟甲战舰的打造,有朝一日好与大唐对抗。”
义慈王一跤跌倒在椅子里面,心中想到:倭国的话,水分大。
张月鹿说道:“承蒙倭国器重,我百济必定对倭国俯首帖耳、言听计从。”
心月狐到首尔恫吓了一番百济君臣后,返回奈良向天皇陛下禀明大唐不灭掉高句丽誓不罢休的想法。
晓得天皇问道:“大唐打造军舰,训练水师,恐怕进攻高句丽的战略路线有了新的变化了吧?”
心月狐说道:“所得呀是勒,如果一如既往地从中土辽东进攻高句丽的话,只需要骑兵和步兵,这个时候在山东监造战舰,正是想从海上攻打高句丽。”
“以爱卿所见,大唐会对我倭国采取军事行动吗?”天皇陛下心中起疑,不免问道。
其实倭国君臣都清楚,纷纷说道:“大唐要在海东称霸,倭国也想在海东称霸,倭国与大唐的数次纠葛之后,倭国与大唐之间,不会轻易消停,必有一战。”
“不会,大唐意在朝鲜半岛,对我倭国并没有侵犯之意。”心月狐胸有成竹地说道。
“不过,”晓得天皇说道:“唇亡齿寒,如果高句丽被大唐灭掉了,我们失去的不止高句丽一个盟友,还会失去整个朝鲜半岛,那也意味着我们不战而败。”
“陛下的意思是?”心月狐问道。
“你即刻向高句丽通风报信,我倭国也要暗中帮助盟友高句丽和百济,朝鲜半岛这块肥肉,怎么能让大唐一个人独吞。”晓得天皇说道。
倭国一边准备战船、粮草、器械,准备暗中帮助高句丽,一边遣使到高句丽通风报信。
高句丽泉盖苏文得到倭国传来的信息后,知道大唐决意不会放过自己,他在宫殿里面说道:“大唐灭我之心已经不可更改,我誓死与大唐抗争到底,望诸君与我同心协力,共同对抗大唐。”
高句丽朱雀神兽护法长老房日兔出班奏曰:“与大唐的数次交锋中,我高句丽在鸭绿江一线与大唐展开殊死搏斗,累次都被南边的新罗掣肘,以微臣看来,要全力对抗大唐,必先砍掉新罗这条毒蛇。”
“你说到本将军心窝里面去了,”泉盖苏文说道:“这个该死的新罗,在大唐军队到来之前,我一定要先灭了你。”
在泉盖苏文的撮合下,高句丽、百济和倭国三国联军再次包围新罗。
新罗形势危急,只得向大唐求援。
新罗求援书信抵达长安,军情刻不容缓,李世民纠结二十万大军,来到河南道地界,准备在检校带方州刺史刘仁轨的引导下,由登州、莱州出海,大唐水师从海上进攻高句丽,来个围魏救赵。
誓师出征这一天,李世民在大唐军舰上,对刘仁轨说道:“朕把统领十万大唐水师的兵权付你,希望你早奏凯歌。”
一身戎装的刘仁轨把酒临风,豪迈地说道:“末将讨伐高句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说完,饮完杯中酒。
以白衣随军自效,却又被火速提拔成为大唐检校带方州刺史的刘仁轨,决定誓死踏平高句丽,岂料天意弄人,公元649年,太宗驾崩,大唐罢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