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长安皇宫殿外,百济金姝公主在百济白虎神兽护法长老箕水豹的保护下,离开中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百济。
短衣、长裙、黑笠、灯笼裤和朝鲜语,勾出了金姝公主无数的眼泪。
金姝公主回到百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弟弟百济贤王。两姐弟在首尔宫殿之中大哭一场。
金姝公主说道:“大隋天子杨广曾经说过,倭国心怀鬼胎,贤王你务必多加小心。”
百济贤王说道:“我知道了。不管是倭国还是高句丽、新罗,都对我百济土地垂涎已久。孤为君三十年,有二十年在流浪,皆拜这些狼子野心之徒所赐。”
百济贤王说罢,和金姝公主再次恸哭。
扶余家族大臣说道:“贤王逃离魔窟,百济大败大隋,现在金姝公主平安回来,是一件喜事连着一件喜事。两位主上不可恸哭伤了身子。”
百济贤王唤来百济储君义慈王,待义慈王见过姑姑金姝公主后,百济君臣欢喜而散。
金姝公主回国后做的第二件事,是乘船出海,她在百济西部海域的帆船上面,望着成群结队的海鸥和不停翻滚的海浪,对从人说道:“我辱没了祖宗,不配藏在祖坟里面。你们回去后告诉贤王,不必以我为念,善待百姓,任用贤臣。”
金姝公主身边的侍从不解其意。
金姝公主对从人交代完毕,便纵身跳进大海。
从人里面的男侍,立即顺着金姝公主跳海的地方跃去,往返数遭,都不能在海水里面找到金姝公主。
男侍再次筋疲力尽地来到甲板上后说道:“公主去意已绝,我们在海底下怎么也不能找到她。”
不得已,金姝公主的随从只能将她葬身鱼腹的消息告诉了百济贤王。
百济贤王闻知姐姐金姝公主跳海自杀,精神更加恍惚,加之大病一场,自知在世之日不多,唤来年幼的义慈王,准备托孤。
一个多月过去后,大隋帝国皇宫大兴宫里面,隋炀帝杨广召集文武百官聚众商议。他对群臣说道:“朕再欲对高句丽御驾亲征。”
“啊?”满朝文武听见一个晴天霹雳震响在朝中大殿之上。
“不可啊,不可。”满朝文武都跪在青砖之上苦苦哀求道。
更有甚者痛哭流涕,说道:“先皇披荆斩棘创立万世之基,大隋帝国江山来之不易,如若再讨伐高句丽,国家将要覆灭。”
杨广就知道这些死里逃生的文武百官已经被海东四国打怕了,所以他说道:“你们贪生怕死,你们可以不去。但是朕丢不起这个脸。你们可以不要脸,朕是天子,是九五之尊。”
大隋帝国文武百官知道这代天子的脾气,他要做的事情,什么人都不可以阻挡。
但是讨伐高句丽这件大事,关乎国家生死存亡,关乎社稷安危,一些刚毅之臣孤注一掷,规劝道:“大隋帝国三征高句丽未见寸功,反而弄得民怨沸腾,民生凋敝,京城以外数省十室九空,皇上还要执意讨伐高句丽,视战争如儿戏,这是亡国之兆啊,还请皇上三思。”
杨广怒道:“一提到打仗,你们就畏首畏尾,你们这些个大臣啊,完全没有一点大国的风范。”
脑袋灵光一点的大臣这样说道:“皇上乃九五之尊,当然不能让藩国取笑,但是皇上已经见识过四象神兽的厉害,如果冒然进兵,就会重蹈覆辙。”
杨广问道:“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隋文官继续说道:“因为我们有前车之鉴。依微臣看来,还是等我大隋帝国创建两仪神兽之后,再商议讨伐高句丽之事。”
这番话说道隋炀帝杨广的心坎上去了,他深深知道:纵有上将千员,百万军士,也不是四象神兽的对手,所以他痛定思痛后说道:“既然你们都赞成创建两仪神兽之后再讨伐高句丽,朕也愿意采纳这个意见。”
大隋群臣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
杨广说道:“不过,朕限时一个月,一个月之后,朕要是还看不到两仪神兽的话,你们就跟着朕再次御驾亲征吧。退朝。”
“好不容易说服天子创建两仪神兽,没有想到皇上只给一个月时间,一个月时间去哪里找到两仪神兽呢?”
“你就不应该提及两仪神兽的事来。”
“如果不拿两仪神兽来做挡箭牌,皇上立马就要御驾亲征。”
“拖一时算一时吧。”
“为今之计,只有死马当活马医。我们广发皇榜,希望天下奇人异士赶紧出来,救一救大隋万民吧。”
“祈求上苍一定要保佑我大隋,给黎民百姓一条生路。”
朝会结束后,走出宫殿来到玉阶上的大隋帝国文武百官纷纷说道。
朝廷的皇榜已经张贴下去了,四海之内都知晓如果在一个月时间内不创建出两仪神兽来,天子必将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
中原地界上,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到庙、道观等地焚香祈祷。
以丞相宇文化及为首的大隋百官,拨巨资修建昆仑山。
昆仑山上的栈道、亭子、道馆、玉虚洞等焕然一新,可是荷花池里却种不出莲花来。
隋炀帝杨广的皇榜张贴半个月之后,昆仑山山下聚集了一千多位真人、道士、和尚和几十万黎民百姓。他们在朝廷丞相宇文化及的带领下,径直来到昆仑山山顶之上,希望借助众人之力,祈求两仪神兽出现,拯救天下苍生。
宇文化及将两尊两仪神兽的金身供奉在昆仑山玉虚洞洞里边。
一千多位真人、道士、和尚席地而坐,他们一起念经。
朝廷官员、几十万黎民百姓沿着山路跪伏在道上,手中握着一把香,不住地观望着山上。
这些势在必得的人一直跪在地上,不断地祈求着。
三日之后,从玉虚洞里面飘出一团彩色云雾来,大家抬头望去,彩色云雾上端坐着一个着白色道袍、长须垂胸的道人。
众真人、道士认得,纷纷说道:“那道人便是昆仑山元始天尊。”
大隋百官惊讶道:“元始天尊驾临了?神仙来了。”
百姓惊讶道:“元始天尊现身了?神仙来了。”
宇文化及对着百官说道:“天尊驾临,天下苍生有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