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部家教名著《颜氏家训》,其中赫然写道:“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为名利而生,不为名利而行。为国、为民、为事业做大事,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因小名小利而沾沾自喜,以追逐名利为生活的主要目的。同样,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宋应星在他的代表作《天工开物》序言中,也意味深长地写道:“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可是,不求功名的宋应星在数百年间却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赢得了后世永久性的推崇。连知识渊博、独步后人的进化论大师达尔文都称宋应星为“东方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恭敬不已。那么,宋应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在我国历史上做了哪些贡献呢?
宋应星,字长庚,生于明代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他才大学博,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江西奉新县人,宋姓在当地是大姓,宋家是一个世代书香人家,曾祖宋景曾任南京吏、工、兵三部尚书,京师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为官清正,曾推行过“一条鞭法”的改革政策,而震撼朝野,对宋氏后代有很大影响。宋族后人代代读书,举人、秀才层出不穷。宋应星的祖父是宋景的第三子宋承庆,早逝,父亲宋国霖很小就成了孤儿,由其母亲顾氏及叔父宋和庆养育。宋应星兄弟姐妹六人,他为老三,与他的兄弟宋应鼎是同一个母亲魏氏所生。宋应星幼时与长兄宋应升同在家塾中就读。他聪明好学,“数岁能韵语”,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深得老师及长辈的喜爱。后来,他与哥哥一起考入当地县学当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个性活泼,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不感兴趣,喜欢音乐、作诗,常与同窗好友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纵论天下。
课外,他还喜欢学习被当时读书人称为“旁门左道”的各种物件的制作技术。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到一个人家去做客。那人家里摆满了许多大小、形状、颜色、图案都不同的花瓶。宋应星立即对这些陶土制成的花瓶发生了兴趣,不断询问这些花瓶的制作方法。一些朋友却摇头对他说:“这些花瓶的制造方法,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不值得我们读书人学习。”宋应星却想:我们对这些日常生活用品,都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这只说明自己的无知,怎么能简单地看作雕虫小技呢?我一定要把他们搞懂。于是,他开始留心做各种技艺资料的收集和记录。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哥哥宋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他的哥哥名列第六。奉新县只有他们兄弟俩中举,故时人称他们为“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试,但第二年春发榜时,却名落孙山。他们兄弟俩特地去江西九江府白鹿洞书院跟名师学习,又参加了四次京师科举考试,但均告失败。
这时,宋应星已45岁,宋应升已54岁,他们宝贵的青壮年时间,就这样消磨在科举上面,从此他们绝了科举之念。虽然宋应星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但这五次水陆兼程的万里跋涉,并不是一点意义没有。在这些长途旅行中,他们开阔自己的眼界,扩充了社会见闻。沿途他们经过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的许多城市和乡村。沿途他们有机会在田间、作坊从劳动群众那里调查到不少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为后来写作《天工开物》等书做了准备。没有这些经历,他就难于写出这些著作。
宋应星也在几次进京会试途中耳闻目睹了明末社会的现实情况,这些情况不容易在书本中了解到,只有到基层做细致的社会调查,才能真正观察和体验到。在他多次应试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宋应星体会到终生埋头书本而缺乏实际知识,是真正的不足为道。他终于下决心放弃科举,转向实学,钻研与国计民生有切实关系的科学技术,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
宋应星弟兄各自成家后就分居了,宋家的地产从此化整为零。几次万里征程,也花费了许多钱财,娶妻生子,家庭支出日渐增多,经济状况已经不如过去,宋应星感到整天在家闲居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他决定在社会上谋求一项公职,再借此施展他研究实学的志愿。
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到分宜县任教谕,分宜县在奉新的西南,中间经过上高,不算太远。县学有20名学生,教谕则是个未入流的文职衙门中的下级官员。宋应星在分宜担任教谕的时候,类似于我们现在学校不坐班的教员,授课后的余闲时间较多,同时又能接触到一些图书资料,为他从事写作提供了条件。宋应星在这个职务上一直任教了四年,这四年中,宋应星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根据以前的调查所得,再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从事着极其紧张的著述工作。因为在会试途中,他行程数万里,曾做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作了大量的详细的科学考察,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这是宋应星一生中的最重要阶段,他的主要著作都在此期间撰写。
后来,宋应星因教学工作优秀,又被推举到福建、安徽等地任小官,此时已值明朝灭亡前夕。不久,李自成农民起义大军攻占京师,清兵入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明朝遗老组织新王朝,委任宋应星为官,他推辞不就,回归故里,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又多次拒绝清王朝的委任,在贫困中度过了晚年,大约死于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享年80岁。宋应星的子孙皆能奉其遗训:一不参加科举,二不去做官,三在家乡安心耕读。
由于社会动乱,加上有强烈的反清思想,宋应星的著作为当时社会所不容,大部分已经散失。现在保留下来的作品只剩《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共五种,而后两种是《卮言十种》中残存下来的。宋应星利用原有的文化知识虚心向工农群众请教,并及时记录下有关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知识,终于写出了不朽的《天工开物》这部宏伟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是宋应星主要的代表作,此书,由友人涂绍煃资助刊刻的。全书共3卷l8章,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123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卷,又细分作18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等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等。
《天工开物》里包含着许多创新。如我国的采矿行业,自古以来没有专著记述,只有一些零星记录,但在《天工开物》里却有详尽的阐述,对有关矿产的种类、产地、采掘方法、采掘经验,说明十分详细。此外,我国的化学,历史上也没有专书记述,但《天工开物》中对冶铸、锤锻、燔石、五金等都有很深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此书保存了不少机械工程史料,对后人研究中国机械工程史有着极大的帮助。宋应星的研究方法同近代科学很接近,他记述的“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是亲身仔细观察的记录。他所论述的耕田、水利、纺织等生产工艺都使用准确的数据来表达。除了文字的说明外,《天工开物》还附有百余幅精美的插图,把各种器具的制造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得后人很容易学习和仿制。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说到《天工开物》的重新面世,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自从《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刻书界的注意。明末方以智的《物理小识》较早地引用了《天工开物》的有关论述。还在明代末年,就有人刻了第二版,准备刊行。然而由于朝代更替,《天工开物》在清代由于政治原因并没有得到发行并在中国消逝。一直到300多年后的民国初年,有一个人去查《云南通志》发现里面说冶炼铜矿的地方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于是他想看到这本书的全貌,就到北京的各大图书馆去搜寻这本书,结果一本都没有找到,又去询问各个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也就是说在经过清朝将近300年的统治之后,这本书几乎在中国绝迹,连知道这本书的人几乎都没有!后来这个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图书馆去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本书居然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都有翻译本,而且法国的还有全译本,后来他在法国的国家图书馆里找到《天工开物》明朝的最初的原刻本,而这个原刻本是所有版本中印制最精美的。然后按照这个原刻本,《天工开物》这本书才在中国又广为印行,重见天日。
原来早在l7世纪末,《天工开物》就传入日本,并很快被翻刻流传,受到日本各界的重视,成为一本基础读物,并兴起了“开物之学”的风潮。随后,它又被传到朝鲜,被转译成法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和俄文。达尔文读到此书,立即给予高度评价,反复引证说:“在一部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中,已有关于物竞天择原理的明确记述。”(《物种起源》)19世纪30年代,有人把它摘译成了法文之后,不同文版的摘译本便在欧洲流行开来,对欧洲的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过许多重要的影响。如1837年,法国汉学家儒莲把《授时通考》的《蚕桑篇》,《天工开物·乃服》的蚕桑部分译成了法文,并以《蚕桑辑要》的书名刊载出去,马上就轰动了整个欧洲,当年就译成了意大利文和德文,分别在都灵、斯图加特和杜宾根出版,第二年又转译成了英文和俄文。当时欧洲的蚕桑技术已有了一定发展,但因防治疾病的经验不足等而引起了生丝的大量减产。《天工开物》和《授时通考》则为之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养蚕、防治蚕病的完整经验,对欧洲蚕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亦阅读了儒莲的译著,并称之为权威性著作。他还把中国养蚕技术中的有关内容作为人工选择、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例证。
到20世纪,《天工开物》先后被译成现代日文、英文、德文、法文等在各国广泛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世界科学经典著作受到高度评价。法国汉学者儒莲称此书为“技术百科全书”,日本学者三枝博音称其为“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英国学者李约瑟把宋应星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可见这部书在世界科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应星在明、清两朝是一个无名的“文化英雄”。在当时,他的声名不彰,并非偶然。因为封建思想笼罩了整个社会,把天文、地理、农艺、医药、数算之类的科学技术视为末流小技,得不到官方应有的倡导扶持。而国人又把这些技术“祖传秘方”在家族内部传承,宋应星“不求闻达”,辛勤探索,在没有老师可请教,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商讨的情况下,到各种生产场所参观,向工人仔细请教各种生产的技术。他凭借个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巨著《天工开物》的写作。这是一种多么值得世人钦佩、学习的壮举。宋应星不愧为17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