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信息技术极度不发达的年代,有才能的人都不会被埋没,何况是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所以不得志时不要只会抱怨怀才不遇并以此作为堕落的理由,不要只知道标榜怀才不遇,你感觉自己怀才不遇说明你还有上升空间!
--致这个时代总会焦虑的我们,共勉!
内乱之后,百废待举,楚庄王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希望可以使因内乱而受损的楚国恢复元气,每日他都要处理政务到深夜。
夫人樊姬看着心疼,就劝楚庄王说:“大王事事躬亲,时间久了身子哪里吃得消?大王应该再次招贤纳才,一个人的智慧再高明也不比一群人啊,有了帮手您也可以轻松许多。”【是的,一个团队的核心最重要的不是他能胜任各种职务,而是他是否会安排协调,发现干才分配任务。事必躬亲的领导者自己疲惫不说,团队也永远不会成熟!】
夫人樊姬的一番话提醒了忙昏了的楚庄王,第二天他就下令招纳全国贤士,并派虞邱明专门负责这件事。
虞邱明走访各地,听说了关于孙叔敖的故事:
孙叔敖年少时出去游玩,有一次遇见了两头蛇,时人认为两头蛇是不祥之物,遇见它就预示着要遭遇血光之灾。孙叔敖当时先是十分震惊,继而冷静下来一想:既然已经被我遇到,那我已经在劫难逃了,不能让它再去祸害更多的人!于是孙叔敖就将两头蛇斩杀了。杀死两头蛇之后,孙叔敖内心一阵难过:再怎么说这也是一条生命,就这样被我残害了,实在是对不起这条两头蛇啊!孙叔敖便找个地方将两头蛇厚葬了。
孙叔敖回到家哭着向母亲说了自己的遭遇,叩拜母亲说:“孩儿不孝,恐怕不能给母亲养老送终了!”
孙叔敖的母亲听了安慰说:“孩子别怕,我相信善有善报,你今日做的是两件善事:为他人避免灾祸而牺牲自己、使两头蛇死后安息。相信如果真的有灵,带给你的只能是福报!”
这件事之后,邻里之间都赞扬孙叔敖的仁义,对他颇有照顾,因此孙叔敖健健康康地长大了。孙叔敖自幼很有天赋,读了很多的书,志向远大。不仅如此,他还十分注意自己的德行,人们称赞他是德才兼备的贤人。
虞邱明听说了孙叔敖的事迹说:“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合适人选吗!”他急忙带上厚礼登门拜会孙叔敖。两人一见如故,说话十分投机,虞邱明也从孙叔敖的言谈中觉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
虞邱明立即向楚庄王举荐了孙叔敖。孙叔敖带着母亲同虞邱明一起来到楚国皇都,楚庄王亲自接见,君臣畅谈数日,庄王越发觉得这孙叔敖真是天赐的良才,当即拜孙叔敖为宰相。【在那个年代有才能的人都不会被埋没,何况是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所以不得志时不要只会抱怨怀才不遇并以此作为堕落的理由,自认为怀才不遇时应该再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有哪些方面还不够完善,你知道上进,别人才有可能扶你上进!给这个时代会焦虑的我们,共勉!】
孙叔敖官拜宰相,国都的官员和百姓都来祝贺。只有一个自称狐丘丈人的老人,穿着不合时宜的丧服来吊丧。孙叔敖并没有生气反而很有礼貌向狐丘丈人问好,还单独接待了狐丘丈人。
孙叔敖对狐丘丈人说:“您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有所指教吧,晚辈一定谨遵前辈训诫!”
狐丘丈人对孙叔敖说:“年轻人,读了这么多圣贤书,你听说过‘三利三害’吗?”
孙叔敖疑惑道:“我阅历尚浅,还真未听说,请您赐教!”说完孙叔敖起身行礼。
狐丘丈人说:“那些身居显赫官位的人,会被人们所嫉妒;那些功高盖主的官员,君主会渐渐讨厌他;那些衣食无忧家财万贯的人,一切不好的运气也会慢慢向他聚集,这就是三利三害。你明白我要说什么了吗?”
孙叔敖回到:“我虽然愚钝,但还是听懂了一点。丈人是告诫我常怀忧患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尊大。今后我官做得越高,就会越关注平民百姓的疾苦;即使立下许多功勋也会时刻铭记为臣之道;如果我富裕了,也一定会尽力均配财富,以积善德。”
狐丘丈人笑了,对孙叔敖说:“你一定能把楚国治理的很好!”说完就不见了踪影。
孙叔敖知道这位老人一定不是一般人,就将老人的训诫刻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楚国在孙叔敖的治理下逐步走向强盛。
他鼓励开垦,发动民众在农闲时上山开矿,以农业为基,闲忙有致。这让楚国当时的青铜制造业和冶铁业领先各国,丰厚的物质基础也让楚国可以兴建一些大型惠民工程。孙叔敖知道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在他的主导下,楚国兴修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渠灌溉工程—期思陂,还兴修了一座大型的平原水库,这些又保证了楚国每年的农业丰收。
除了使楚国的物质条件得到巨大改善,孙叔敖还大力整顿吏治,以民为本。孙叔敖在位推行的一切政策都是民生指向性的。可以说,孙叔敖促使楚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繁荣时期!
孙叔敖依然时刻谨记狐丘丈人的警示。虽贵为令尹,功勋盖世,却从不在楚庄王面前表现出任何不敬。他是楚国财富的缔造者,但他一生清廉简朴,不受除俸禄之外的任何财物,俸禄仅够一家的开支,这终至孙家家无余财。他过世后,其子穷困竟靠打柴度日。正是这样高尚的品格,让孙叔敖名留青史,受后人传颂。
楚国在孙叔敖的辅佐治理下国力日渐强盛,周边小国内政则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