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三龙现身一圣出
古云:“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是四大名著《西游记》中记载的一段话。其中西牛贺洲是个很神秘的存在,历史上几乎没有相关记载,谁也不知道这个洲的具体位置。甚至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个洲。但是,没人知道不等于不存在。
本书所讲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神秘的西牛贺洲的汉唐国。
汉唐历2222年,对汉唐人来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这一年,举国上下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大自然灾害,地震、水灾,一时间汉唐人都深陷水深火热。
同年汉唐历十月某天午饭前,汉北省一个偏僻的农村,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电齐鸣,乌云中隐隐有三条巨龙在上空盘旋。
此时,村西姓石的一户家里,“哇……”传来一个男娃撕心裂肺的哭声,声音又憨又大。一个新的生命降生了。几乎同时,三道耀眼的光线从天际飞进这间破烂的小平房,转瞬消失不见……而如果有人仔细看的话会发现,男娃的左脚底出现了三颗痣……
此时,一个衣衫破烂的白胡子瘸腿老者突然出现在男娃家门口。老者一缕额下胡须,微微一笑道:“原来你们的主人是这个小家伙啊!”
紧接着,他口中念念有词:“三龙现身一圣出;四十年后汉唐兴。”
念罢,老者又掐指一算,却轻叹一声:“此子不缺才华,若为凡人,则一生安享平安;其如今应天命而生,却先天性懒怕难,恐安于现状难成大事!若真如此,则对我大汉唐,是祸非福啊。”
转而又自语道:“哎呀,不好,此子命中尚有三劫,安然度过则且大事必成,若度不过……则我大汉唐……”
“还好,他命中会有贵人出现……”
“这个贵人……很奇怪,怎么会来自一千多年前呢?难道是我算错了,我卜天宗的算法乃东胜神州鬼谷子祖师亲传,卜天算命,无一纰漏,绝对不会出错!”老者百思不得其解。
“唉……想必上天选择了他,必有上天的道理。”
“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谁也逃不离……”
话音未落,老者飘然而去。
闲言少叙,岁月如梭。
石姓人家的小男孩-----石峰一天天长大。
石峰的到来给这个农村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石峰刚生下来是个大胖小子,爱笑、声音大且憨。那是他四五个月的时候,有一次听到村中钟鼓楼的钟声,竟扯着大粗嗓子“昂昂昂……”的叫,惹得周围的大人们笑成一团。
石峰的童年是清苦而快乐的。爹是村里大夫,整天没日没夜给乡亲看病,却又怜悯他们穷苦,每每少收药费甚至长期欠账,从而导致家中经济状况极其一般。平时饭桌上是见不到肉的,吃顿白面饺子那是十分奢侈的事情。那是过年才有的待遇。即使吃顿白面也得掺上黑面或棒子面。石峰和弟弟石岩大多日子只能啃黑面窝头,那时候他们没觉得苦,只是时刻都盼望着哪天能放开了吃顿肉。
这一天,做屠宰猪肉买卖的邻居送来一碗肥肉,石峰偷偷一个人给消灭精光,结果让老娘一顿臭揍,还导致以后好多年只要别人一提“肉”这个字,他就呕吐个不止。
那时候似乎爹娘似乎总有干不完的农活,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下地,直到天黑才回家。出门前,娘会给石峰哥俩留下一桶凉水和几张烙饼-----当然是黑白两样面,或白面和棒子面掺做而成的饼。而这些会是小哥俩一天的粮食。
晚上,爹娘劳作了一天回来,会看到两个瘦小的身影互相依偎着靠在街边角落,已经睡着了……
家里没大人的时候,是孩子最欢乐的时候,往往也是最不安全的时候。
有一天的中午,石峰石岩兄弟在大街上玩----路上有不少的驴马车-----那天就是两匹马惊了,在大街上疯跑,街上的人吓得四散奔逃,石峰哪见过这阵势,他下意识的用小小的身躯挡住弟弟,然后用一只手挡住了眼睛。
说时迟那时快,危急时刻,只见石峰身上射出三道耀眼的光线,马儿似乎十分忌惮的从俩孩子身边绕了过去。
这一幕据说被一个长辈看到,后来这个人跟石峰爹娘及邻里街坊绘声绘色讲过很多次。每次说起,这个长辈都会感叹一番:“当时真危险,这俩孩子命真大,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石峰毕竟是才六七岁,那危险的一幕并没有留下任何阴影。后来再听人提起这事,他自己都觉得很不真实,甚至怀疑根本没发生过什么,他总觉得那只是别人夸张出来的一个故事而已。
不过,娘还是吓坏了。从此以后,爹娘决定不再把石峰哥俩留家里(注:爷爷是一个脾气古怪的人,常年在外不知道在干什么只有过年才回来一次。在石峰儿时对爷爷几乎没有印象),要么把俩人带去地里,要么就把他们送到村另一头的姥姥家。
娘是一个要强的女子。别人家孩子有的,咱家也要有,虽然家里是那么的穷。娘刚嫁给爹的时候,家里穷得没有任何家具,只有一个洋灰缸,三个光棍(指爹本人、爹的爹和爹的爷爷),好容易攒点钱新盖的房子只能用胳膊那么细的小椽----这些是娘经常说来褒贬爹的话。
不知不觉,石峰已经是十几岁的小伙子。
那时候流行穿驴皮做的警服,娘用辛辛苦苦一冬天杀驴剥驴皮赚的一千多汉唐币给两个儿子做了皮警服过年,而自己却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看着穿着崭新的皮衣、日益长大的儿子们,娘搓着被冻得红肿的手眼睛里满是溺爱和开心。
在娘的眼里,儿子永远是最好的儿子。
从小时候起,石峰就很爱看书,什么武侠抒情历史等等,青春期开始看带点颜色的书。
往往这时候,娘就会爱怜的摸着石峰的脑袋叮嘱道:“峰儿啊,别累着眼睛啊,学习一会儿就休息啊!”
心虚的石峰偷眼看看娘,心里会有一丝愧疚,还有一丝侥幸。-----咳咳,还好,娘不识字。
从小,石峰就不是那种看起来特别结实的孩子,又爱睡觉,娘给他起个外号叫“大乜狼”,大概是嫌他懒,让他干点什么总是不紧不慢。每当这时候,石峰总是憨憨的“嘿嘿”笑笑。
石峰其实也不是懒,哪个孩子不想多玩会儿。可家里总有干不完的活,比如扫地,烧火做饭,看着兄弟……稍大点得去挑井水,去地里割麦子,拉人力车等等。那时候石峰梦想的是早点长大,然后就可以去流浪流浪,流浪远方……
日子一天一天过。石峰的学习始终保持着班级前几名,业余时间还总喜欢弄两句打油诗糊弄女同学。
汉唐历2040年,石峰已18岁,两年一度学府大考临近。
临考前两个月,石峰心理压力过大,导致一宿宿睡不着觉。人也变得苍白消瘦。
7月,大考前一天,已是半夜,看似又是一夜无眠,无奈吃了一片安眠药。
不管用,眼睁睁直到天亮。
不过,等考试开始,安眠药劲儿来了……
结果,大家可以想到了。
由于石峰大考发挥的不理想,石峰报考了“矿业学府”的“矿井通风和安全技术”专业,学费是每年800元汉唐币,还可享受每年720元的奖学金。虽然,爹娘严重怀疑“矿”这个字与“煤矿”是一回事、是不是跟“危险”几乎是同义词。
石峰只能笑着安慰他们说:“兴许这个矿说的不是煤矿,而是金矿银矿,说不定每天下班回来,抖落抖落衣服,我自己还能落点金子呢,哈哈哈.......”
一向不爱说话的爷爷也劝大家:“石峰毕竟是学府毕业,国家不可能辛辛苦苦培养个大学生,最后发配到井底下挖煤去!”
直到开学后,石峰才明白了,这个学府就是专门为煤矿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所以,下煤窑几乎是唯一归宿。
——————————————————————————————————————
正所谓:
本是懒散人,偏要负重任。
冥冥已注定,待我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