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400000011

第11章 面对家人更要懂点心理学(3)

在他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同性角色和异性角色都分配得恰到好处的。

榜样的硬性缺失,极端化的结果就是造就了后天的男同和女同。

父母缺席,解药何在

(1)同性角色由家中长辈或其他有亲和力的亲戚替代,孩子也能健康成长。

(2)掌握好时间段,建立性别意识的年龄,5—6岁后必须明确区分。

男孩儿越来越像男生,归爸爸管,或替代性长辈(爷爷,外公,叔叔,舅舅)参与其中;女孩儿越来越像女生,归妈妈管,或替代性长辈(奶奶,外婆,姨妈,姑姑)参与其中。

关系亲密,能起到示范作用,并能密切参与到生活中的亲密朋友也可以。

漠视与忽略,也是扭曲的爱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爱超越了夫妻之间的爱与平衡。比如,母亲或父亲一方溺爱孩子,却对爱人不管不顾,那么孩子也容易发生各种心理变异,包括发展成为后天形成的同性恋。

无论是恋父情结,还是恋母情结,最终都需要超越,发展成为平衡的爱与家庭关系。

即使今天人们对研究父亲职责的兴趣已在逐渐升温,但比起研究母亲的影响力,仍不算丰富,行为科学家们已经逐步认识到:贯穿孩子的一生,父亲和母亲一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眼里必须明确一个事实:爸爸与妈妈的爱始终是第一位的,孩子与父母有平等爱的关系,但不能替代,更无法凌驾之上或者抢夺!

不幸的婚姻,撕裂的关系

撕裂的母女关系

小平,来自不太幸福的家庭,找了一个看起来很像父亲的男人,性格内向温和,事业普通。母亲是个女强人,她希望阻止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幸婚姻的悲剧,觉得孩子的爸爸一辈子没有出头,自己也不幸福。于是百般阻挠,结果可以想见,这段恋爱关系破裂了,小平继续寻找,继续被阻挠。直到有一天,小平说,你毁了我一生的幸福!

这种情况下,通常伴随着母亲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投射,她将自己的命运映射在女儿的身上,本来是为了不希望重蹈覆辙,没想到却限制了孩子的选择,激起了冲突,不良的循环就逐渐产生了。

破碎的母子关系

当然,并非只有女儿会对母亲不满,儿子也可能对妈妈不满。

曾经有这么一个家庭,母亲因为喜欢上了别人和父亲离婚了,如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一直用鞭挞的态度和不屑的语气来描述母亲,母亲的美好还没来得及在儿子生活中发芽,就被父亲打碎了。这种情况下,儿子可能也会跟着爸爸一起表达对母亲的不满,但成年后当他了解到真爱的力量,以及母亲魅力的时候,就会突然陷入巨大的矛盾中!在择偶的过程中也会遭遇新的挑战:

“我妈挺好的,为啥被我爸说得那么不堪?”

“看起来靠谱的女人,都靠得住吗?”

“难道我爸一直在骗我?”

以上两种撕裂的关系是非典型的母子母女关系,代表那些“家庭不够和谐”或“遭遇婚姻挫折”的父母亲与孩子。这种关系通常见之于离婚的家庭,要理解这样的家庭,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帮助一个站在洼地的人走出低谷,我们将在最后一节重点提到……

用爱的名义,掐死你!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常说的那句话吗—

“我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你好!”

“爸爸妈妈放弃了很多,我们的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

“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

“你为什么总是上网呢?”

“为什么总是贪玩呢?”

“为什么非要离开我们呢?”

“为什么找这份工作呢?”

“为什么非她不娶呢?”

人们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看起来是“爱”,实则不然。

心理tips—情感勒索

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看似是爱,其实是一种伤害。其本质是:利用亲密关系来胁迫你按照他的理解来完成他的爱。

这种爱不是给予,而是索取。是对爱的对象施加限制而不是自由。

你勒索过别人,或者被勒索过吗

他曾经要求你,只有这样做(满足某个条件,比如学习好)他才会爱你吗?

他是否曾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然后替你做决定,甚至大包大揽?

如果有以上的情形,那么请你警醒,这些也许是有爱的动机,却没有爱的实质。

研究爱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了“爱”的根本要点: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真正的爱不是建立在满足外在条件基础之上的,更不是“毫无尊重可言的代劳”。

这是爱还是勒索

男孩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喜欢上了在豆瓣网站上认识的远在异地的姑娘,他们先是网上联络,后来见面后利用工作机会,男孩儿来到了上海并跟女孩儿相处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过后他们发现彼此深爱对方,也希望共同组建家庭。

于是俩人约好分别见见父母,女方顺利完成了任务,已经决定不久搬到男孩儿生活的城市和他在一起。但男方家庭的意见就没那么简单了。男孩儿的母亲觉得女孩儿不适合自己的儿子,原因是女孩儿长得太漂亮,家境也很好,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即便是男孩儿千方百计让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来影响,最终还是没有动摇母亲。

男孩儿决心到上海和女孩儿一起独立生活,结果却被妈妈改了自己存款账户的密码。

最终这对小情侣相隔两地,男孩儿说:“我们还是分手吧,我爱妈妈,也爱你,可是妈妈年纪大了,我不希望她因为我的事情心情不好,身体不好。你也看到了,我努力了,可是妈妈还是不希望我们在一起。”他的潜台词是:妈只有一个,而且没的选,老婆却可以选择。

就这样,一对小清新的爱情被掐死在摇篮里了!

后来,才了解到,原来男孩儿的母亲有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曾经她的家庭,差点被一个貌美有魅力的女人毁掉,自己的爱人差点就不回来了。于是看到这样的女孩儿,就觉得有一万个警钟一齐敲响了,这使她必须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第五节)与冤家和解

遇到问题,请回到“家庭”

在每个人成长的路上,他的小心灵有一万种被扭曲、被掐死的方法。想要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并不是一片坦途。上面的例子是比较极端而典型的代表,但其实每个家庭多多少少都有死角。父母曾经无数次对我们无可奈何,我们对父母也曾千万次满腹牢骚与抱怨。

恋父与恋母情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我们沿袭了父母一方性别的同时,也继承了父母亲身上“榜样(有好有坏)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性格、习惯、思维甚至是“爱”的方式。也因此他们会影响到我们一生的工作,事业,恋爱,家庭!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最先该寻找的根源发生地正是父母和儿时的家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也正因如此,与冤家和解才能实现我们人格与人生发展上的跨越!

对于已经长久僵持的关系,一步到位地谈到和解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

长大了的子女选择与父母分开生活,矛盾看起来也就不那么显著了。

距离确实可以产生彼此独立的空间,但距离真实和解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原生家庭的魔力,挥之不去!

心理tips—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原生家庭是诞生我们的爱、行为方式等行为和思想的根源,它影响我们的“新家”。与父母和解就是与“原生家庭和解”,与过去诞生我们的家庭和解,接受父母,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始我们新的家庭。如果你有耐心完成后面的7个问题,那么你已经简单地把自己和原生家庭的行为方式理顺了一遍。

距离无法让我们轻松丢掉那些不想要的东西,一个好的办法是“回到过去,说再见”!

第一步:宣泄

对中国人而言,这一步真不容易—“我是来求和的,怎么还能表达不满呢?”

表达,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层面的觉醒,却可以带动潜意识里的深层解冻。开始表达,就意味着和父亲或者母亲分离的开始,开始表达属于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意志。这是力量的体现,在表达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自我意识和独立。

通俗点说,允许自己说点父母的坏话,本质上对解决问题是有帮助的。

因为你如果连父母的不好在哪里都整理不出来,就更加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了。与此同时,表达最大的好处是—宣泄!很多问题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他只能承受,不能改变,更不能表达。不信你可以试验一下,表达是所有通往问题解决的第一个关口。

还是那句话—说出来,感觉好多了。

请你将你的怨气,不必背负任何心理负担地说出来,当然这一步未必要面对父母,这一步骤不是为了控诉父母,而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进行整理和适当的释怀。

请不要仅仅停留在表达和发泄上,让我们走到解决问题的出口处。

第二步:描绘父母的心理地图

如何真的理解父母,知道父母身上那些令人痛恨,或者不可理喻行为的根源?

了解父母,你需要了解他们成长的地图。

(1)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2)上学,恋爱,结婚,工作都有哪些经历?

(3)他们的身上积累了哪些伤痕?

(4)他们小的时候害怕的、担心的、一直难以释怀的是什么?

(5)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他们的?

这些答案,先前你是否曾经完全掌握?

这让我又想到了汽车上徐静蕾和徐爸爸的对话。

徐静蕾是否有和自己的爸爸好好聊过爸爸以前的故事,小时候的故事,发生了哪些挫折,吃过哪些亏,爷爷奶奶是如何教育爸爸的?

理解了所有问题背后的原因:徐爸爸说“你就是听不进去别人意见”背后的潜台词,也许是“我以前就因为听不进去别人意见,吃过亏,孩子,我不希望你也这样”!

那么下一次当徐爸爸因为一点事情批评徐静蕾的时候,徐静蕾也可以把这理解为:“他只是希望做一个好父亲,尽力提醒自己的女儿,你需要做的只是配合他,完成他对自己的塑造即可。”如果还是要提醒,换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巧妙婉转点。

如同变魔术一样,问题正在一步步悄悄转移。

过段时间,甚至可以和父母一起回顾过去的这段经历,让他们看到彼此之间关系的改变,让他们看到你的努力与方向的正确。相信问题可以好转!

第三步:行动!—整理和告别

当我们要和爱的人分手,整理旧物或把它们存在别处,让它们从生活中消失是一个常用的办法。整理然后说再见!用在这里,不是说我们要和父母一刀两断,而是我们要和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过去再见,第一步就是要整理出问题的根源。

(1)我的家

写下你与家庭之间的行为关系,就能帮助自己理清成长的脉络。

这也是我们和解历程的第一个步骤:明白一切的根源!

我能够跨越第二步直接来到这里吗?—最好不!

在不了解父母成长历史的前提下,你所写的内容将会非常局限和片面。

不用Yes和No,用描述的方式回答这7个问题:

(请注意:优点缺点请你一并写出来。)

(1)我的(父母)家人是怎样面对压力的,我也是这样吗?

爸爸如何面对压力?

妈妈如何面对压力?

如果你小时候不是在爸妈身边长大的,请写下身边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面对压力的情况。

我是怎样面对压力的?

(2)我的父母在相处上,给我做别人的丈夫或妻子留下什么榜样(好榜样,坏榜样)?

(3)我在原生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我是习惯要做决定的,还是听候别人的带领?

(4)我的家人怎样看现实,悲观还是乐观?我的家庭有没有一些价值取向是我一直奉为金科玉律的?

(5)我们家的金科玉律或者人生准则与我配偶的价值观有冲突吗?

(6)我有什么行为、态度或想法,是刻意与原生家庭相反的?想摆脱父母的负面影响吗?

(7)在我的原生家庭中,我倾向认同谁?这对我的婚姻有什么影响?

(2)我的不满

任何人在与父母亲交往的过程中都可能遇到不满,而这些不满如果不及时表达,你也很难触摸到真实的和解之门,所以请你写下对父母的不满,记住这只是起点。

(3)我的怨气,撕了它

你已经把对父母(或养育者)的怨气发泄出来了,现在你可以把那张纸撕掉了,让它走吧,这一页应该翻篇了。欢迎使用千奇百怪以及变态碎纸法,体会撕掉它们的过程,仿佛你心里的怨气也一点点碎掉了,飞走了。

(4)他们的缺点,想一想

抱怨发泄完,是该整理的时候了。

在整理完自己的七个问题后,你会轻易找到你认为的父母亲的所谓缺点,请你写下来。

(5)缺点背后的原因,写下来

如果你无法回答,那么请你找个时间去和父母谈一谈,听听他们小时候成长的故事,再回来完成这一部分。

(6)建立原生家庭档案,谈一谈

把你七个问题的答案,你对父母的不满,以及他们背后的原因全部列在一张纸上。

这是你的一份原生家庭档案,在你能完全理解这份原生家庭档案并从内心谅解父母以后,找个合适的时间,和父母谈谈这件事情。

完了吗?完了!

和解如同冰山消融,请从一点点开始,我们无法创造瞬间消融的奇迹,但冰山已经开始融化,春天也就不远了。

以后,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工作不如意、家庭关系紧张或者别的什么的时候,你可以试着重复这个过程,每一次你能回忆起来的事情也许会不一样,也许会更加深入,直到有一天,你觉得时机合适,可以与父母一起做这个练习……

真正的和解是像上面的步骤一样的。而不是向父亲(母亲)妥协,遵从他的旨意;不是要求父母亲按照自己的理想呈现他们的爱;不是如庭外和解一般双方互相妥协算数。

与父母和解的标志

(1)切断—幼稚的依附、遵从、依赖的关系,有亲情但不依赖;

(2)发展—独立的人格,而不是一切的恶果和抱怨都指向父母;

(3)包容—理解父母的处境和有限的能力,准备好在恰当的时机,与他们的爱重逢。

真正成熟的人,是对母亲没有过分的依赖,对父亲没有怨恨,并且在自己的行为方式上超越前辈,发展自己独立家庭体系的人。这标志着一个人个性与性格的成熟,也标志着你做好了成为一个父亲或母亲的准备。

同类推荐
  • 健康心理调节师

    健康心理调节师

    这是一本教你获得晋升和高薪的书,这是一本身在职场的你必须品读的书。工作可以不那么辛苦,只要你掌握了方法。工作可以不那么费尽苦心,只要你会统筹安排。工作可以不那么忙忙碌碌,只要你注重效率。工作可以不那么疲惫,只要你调节好心态。
  • 岳飞的故事

    岳飞的故事

    本套书选取古今中外40位有代表性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各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对人类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传奇人物,以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编写成10万字左右的传记,并配有少量插图。
  • 背叛

    背叛

    不忠、虐待、出轨、工作场所的剥削、歧视、不公……这些都属于背叛范畴。背叛的黑手伸向我们每个人,吞噬着我们的身心,背叛发生于我们重要的亲密关系中,发生在我们工作的场所中,甚至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整个大环境中,它如此猖獗,我们却总是能够说服自己对其选择盲视,《背叛》作者,一位是世界级研究背叛和儿童虐待的顶级专家,一位是有着25年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向我们阐述了生活中肆意猖獗的背叛行为、人们面对背叛时候的心理活动、对背叛行为本身的态度、选择甘心情愿活在背叛笼罩下的心理原因等等,《背叛》是一本直击心灵的书,读完它。
  •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不仅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学的科学领域已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心理学。 这些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既有现场实验,也有实验室实验。涉猎了较广泛的心理学分支领域,有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实验,不仅可以了解心理学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更可以学到不少有用的心理学知识。通过阅读本书,你会理解心理现象,从而领悟人生真谛。
  •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先是对社交恐怖症有一概述,然后重点探讨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热门推荐
  • 魔之使徒

    魔之使徒

    少年阿飞,身怀圣物,经历重重磨难,揭开一个又一个的真相,种族之战再次开始,人族,魔族,兽族,精灵族,龙族,谁才是这个世间的主宰........交流群:319257609
  • tfboys之紫泪

    tfboys之紫泪

    王俊凯:小兮,你不是喜欢听我唱歌吗?现在我每天唱给你听,你回来好不好?王源:兮儿,你不是说要和我去吃甜甜圈吗?现在甜甜圈还在,但是那个吃甜甜圈的人却不在了。易烊千玺:兮兮,你回来我给你跳舞好不好,你回来吧,兮兮。
  • 用我余生换你满脸笑容

    用我余生换你满脸笑容

    全文换水,请移坑到《蚀骨情深,总裁大人求放过!》五年前的他们,是人人羡慕的一对神仙眷侣,五年后的他们,是互相憎恨,互看不顺眼的一对仇人。徐宁乐本以为,她的人生将不会在和宁宸有什么交集,但却没想到,他竟住在了她的对门?!
  • 网游之三国传奇

    网游之三国传奇

    前世,《无双》顶尖玩家张凯被好友王熙背叛,导致自己辛辛苦苦奋斗数十年的游戏成果在一天之内被死敌李龙轮番杀到灰飞烟灭,彻彻底底被洗白,连生命都失去了。老天让他重来一次,前世的战友一个个归来,他们又一次踏上了征战之路。有了前世的经验,他在游戏中笑傲天下。三国名将和强大战友配合,历史谋士和机智玩家结合,看张凯为自己而战,为战友而战,为华夏13万万的人民而战。
  • 我见青梅多妩媚

    我见青梅多妩媚

    竹马一:我负责貌美如花,才华绝世,以及给男主添堵。竹马二:我负责卖萌打滚,腹黑邪魅,以及给男主添堵。竹马三:我负责……我擦,我是男主好嘛!你们这群混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女的未来战争

    少女的未来战争

    世界在前进着,人类的欲望也在不断的膨胀。当数个世纪之后人类掌握了宇宙的奥秘,驱使着异族的生命,操纵着科技学习着魔法的傲慢的看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需要一个新的领导人给予人类当头一棒!“那么上吧...”拥有着兽人血脉的中将之女...“将人类的错误给...”已经死去了的王女之躯...“重新编写一次吧!”冷漠的看着这一切,较小的女王此刻统帅着人类所有的一切!——————————注:别被简介骗了,这就是一个冷漠的少女在宇宙学院中的故事
  • 天道之路传承

    天道之路传承

    无法修炼的混沌之体,在师尊的引领下以天才之资出世,可混沌之体将负担着什么样的命运,是好是坏,林枫最终该如何选择,且看天道之路传承
  • 浅蓝色的名字

    浅蓝色的名字

    没有逃学,没有打胎,没有出国,这是一篇我们的故事,最简单的青春
  • 混黑风云

    混黑风云

    几个不甘心平凡的学生,在一所学校遇到了,之后成立了天之首。
  • 我要做超级明星

    我要做超级明星

    女孩为了当明星离开了家,和知名明星吵架,误被认为明星女友,女孩为了澄清到经纪公司,结果被选上做了明星;女孩开始踏入演艺圈,她会遇到什么呢......(敬请期待)剧情一样的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