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300000007

第7章 精心思考集中投资(2)

1958年,费雪在《普通股》一书中写道:“许多投资者,包括那些为他们提供咨询的人,从来意识到,购买自己不了解的公司的股票可能比你没有充分多元化还要危险得多。”他告诫投资者说:“最优秀的股票是极为难寻的,如果容易,那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它们了。我知道我想购买最好的股,不然我宁愿不买。”费雪的儿子肯·费雪,也是一位出色的资金管理家。他是这样总结他父亲的哲学的:“我父亲的投资方略是基于一个独特却又有远见的思想,即少意味着多。”

3.下大财注于成功概率高的事件上

费雪对巴菲特的影响还在于,他坚信当遇到可遇不可求的极好机遇时,唯一理智的做法是大举投资。像所有伟大的投资家一样,费雪绝不轻举妄动。在他尽全力了解一家公司的过程中,他会不厌其烦地亲自一趟趟拜访此公司,如果对他所见所闻感兴趣,他会毫不犹豫地大量投资于该公司。他的儿子肯·费雪指出:“我父亲明白在一个成功企业中占有重要一席意味着什么。”

显然,巴菲特继承了这一思想:“对你所做的每一笔投资,你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你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此股。”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巴菲特说理想的投资组合应不超过10个股了吧,因为每个个股的投资都在10%,故也只能如此。然而集中投资并不是找出10家好股然后将股本平摊在上面这么简单的事。尽管在集中投资中所有的股都是高概率事件股,但总有些股不可避免地高于其他股,这就需要按比例分配投资股本。

在这一点上,玩扑克赌博与股票投资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牌局形势对我们绝对有利时,下大赌注。在许多权威人士和学者的眼里,投资家和赌徒并无多大区别。或许是因为我们都从同一科学原理——数学中获取知识。与概率论并行的另一个数学理论——凯利优选模式也为集中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凯利模式是一个公式,它使用概率原理计算出最优的选择——对我们而言就是最佳的投资比例。

当巴菲特1963年购买美国运通公司的股票时,他已经在选股中运用了优选法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巴菲特作为合伙人服务于一家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玛哈的有限投资合伙公司,这个合伙企业使他可以在获利机会上升时,将资金的大部分投入进去。到1963年,这个机会来了。由于提诺·德·安吉列牌色拉油丑闻,美国运通公司的股价从65美元直落到35美元。当时人们认为运通公司对成百万伪造仓储发票负有责任。巴菲特抓住这一他认为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公司净资产的40%共计1300万美元投在了这支优秀股票上,这个比重占当时运通股份的5%,在其后两年里,运通公司的股票翻了三番,巴菲特所在的合伙公司赚走了巨额的利润。

4.集中投资以降低资金周转率

集中投资的策略是与广泛多元化、高周转率战略格格不入的。在所有活跃的炒股战略中,只有集中投资最有机会在长时间里获得超出一般指数的业绩。但它需要投资者耐心持股,哪怕其他战略似乎已经超前也要如此。从短期角度来看,利率的变化、通货膨胀、对公司收益的预期都会影响股价。但随着时间跨度的加长,持股企业的经济效益趋势才是最终控制股价的因素。

多长时间为理想持股时间呢?这并无定律。投资人的目标并不是零周转率,走另一个极端是非常愚蠢的。这会使投资人丧失充分利用好机会的时机。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建议,将资金周转率定在10%—20%之间。10%的周转率意味着你将持股10年;20%的周转率意味着你将持股5年。

5.集中投资能够顶住价格的波动的压力

传统的活跃证券投资中,使用广泛的多元化组合会使个体股价波动产生效果平均化。活跃投资证券商们心里非常清楚,当投资者打开月度报表,看到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他们所持的股跌了时,这意味着什么。甚至连那些懂行的人,明知股票的下跌是正常交易的一部分,但他们有时仍会对此反应强烈,甚至惊慌失措。

但是,如果投资者持股越多越杂,单股波动就越难在月度报表中显示出来。多元化持股对许多投资者的确是一剂镇静剂,它起到稳定由个股波动产生的情绪波动的作用。但平缓的旅程亦是平淡的旅程,当以躲避不愉快为由,将股票的升跌趋于平均的时候,投资者所获得的只能是平均回报。

集中投资寻求的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不管从学术研究上还是从实际案例史料分析上,大量证据表明,集中投资的做法是成功的。毫无疑问,从长期的角度看,所持股票公司的经济效益定会补偿任何短期的价格波动。

巴菲特本人就是一个忽略波动的大师。而另一位这样的大师是巴菲特多年的朋友和同事查理·芒格。查理是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的副总裁。那些倾心钻研并酷爱伯克希尔公司出类拔萃的年度报表的人都知道巴菲特与查理彼此支持,互为补充。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芒格与巴菲特当时的情况类似,也在经营一家他有权力押赌注的合伙证券公司。他决策的理论逻辑与集中投资的原则丝丝相扣。芒格指出:“早在60年代,我实际上参照复利表,针对普通股的表现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以找出我能拥有的优势。”他的结论是,只要你能顶住价格波动,拥有3只股票就足够了。

纵观股市投资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比较善于精心选股、集中投资,股票投资应该像管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而不是像开了一个动物园,五花八门又让自己分身乏术,无暇悉心照顾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很少有分散投资能带来辉煌收益的人。这一点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极为重要。巴菲特将集中投资的精髓简要地概括为:“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取胜。”

4.选股就像射击大象和打击棒球

只有任何时候都做到充足的准备,并在机会出现的时候快速出击,才有可能捕获到大象或者击出全垒打。

——沃伦·巴菲特

一般股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散户,手上持有十多种以上的股票,是很普遍的事。一些股民甚至持有三四十种股票。

为什么这些股民与巴菲特集中投资的思想背道而驰呢?这实际上是他们追求“分散”风险的心情在作祟。但买对优秀公司而致大富的机会,已被他们“分散”了,化为乌有了。

巴菲特认为这种尽量买多种个股的投资态度,其实和买彩券没有什么分别。我们知道股市里,股票涨涨跌跌是常情,但一些股民就是一直看到手上的股票都只跌不涨。这些股民就像买彩票良久不中的赌徒那样,买下了近乎所有的股票或彩票号码,来中一次奖过过瘾,或买中大涨的股票。

如果投资人投资股市是抱有这种碰运气心里的话,那还不如去买彩票、上赌场、赌马。至少,在那些赌博游戏里,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赌博,而可以亲眼看着自己手上的现金慢慢地消失。但在股市这个高级的赌场里,你实际上虽是在赌博,但却产生幻觉,以为自己是在长远投资,因而丢入股市的大笔资金,等到遭受巨大亏损的时候,才来后悔可就太迟了。

我们不要因为心存幻想而想要这里尝试一些、那里买一点,希望能够碰运气的话,而是要集中精神寻找几家非常优秀的公司,这样,我们就能够确保自己不随便投入资金、买入自己不值得投资的公司。

巴菲特在他四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中,虽然很成功,但真正使他赚到今日财富的,却是仅仅十多次投资决定的。他建议每个投资人都给自己做一张卡片,上面只允许自己打20个小洞,每次买入一种股票时,就在上面打一个洞,打完20个,就不能再买股,只能持股。这种投资态度会使投资人从“玩票性质”转变成真正优秀公司的长远投资人。

巴菲特把选股比喻成射击大象。投资人所要选择的,是头不仅很大而且十分健康、长寿的大象。这样的大象虽然不是常常出现,而且跑得不是很快,但如果你等到它出现时才来找枪把,可就来不及了。为了等待和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任何时刻都要把子弹上了膛的枪准备好。这就像投资人任何时候都准备好现金等待大好机会来临那样。比如在过去近九年的美国股市飙升时期里,巴菲特就很少购入大笔的股票,反而让现金累积。

与之相反的是,一般散户喜欢到处撒网,这里尝试一些,那里买入一些,名下股票种类多得不胜枚举,等到最佳企业廉价购入的机会到来时,手上剩下的资金反而不多。这就像打猎时,大象一直不出现,使人失去了耐心,就连松鼠、兔子等小动物也照射不误,结果,等到大象出现时,才发现剩下的子弹已经不足以对付大象了。

1999年3月,巴菲特向股东们强调,股市腾升已经使美好的购入机会不再,因此他找不到适合射击的大象,但有一点却是他可以保证的,那就是他和查理将会集中精神和保持耐心,等着大象的出现。

棒球是美国人最爱的球类运动之一,巴菲特也很喜欢以棒球来比喻投资。他常提起一位美国著名职业棒球打击手击出全垒打的秘诀。这位打击手说,他把打击棒球的空间,划分成几十个和棒球一样大小的位置,只有在最佳的几个位置上,他才会挥棒打击。巴菲特说,我们投资人也应该这么做,只有在最适当的时机才挥棒,挥出投资场上的全垒打。这正好验证了他对自己选股投资的要求:“我认为投资人应该很少交易股票,但一旦选中优秀的公司而决定买入之后,就要大笔买入。”

巴菲特本身的投资,次数的确是很少的,但一旦投资了,就会很大笔。比如,自从1960年末全盘卖出手上的白银之后,巴菲特一直都在注意着国际银量的供需定律,看看有没有出现可以赚取市场错误标价的机会。尽管他30年来一直都在注意着银量的生产、供应和需求,但他却没有发现巨大的获利机会,因此30年来都没有任何举动。

直到1997年,巴菲特觉得机会来临了。他和查理发现,20世纪90年代里,每年的银产量都少于需求。简单地讲,银不像金条那样主要是为了装饰用,而是拥有一些很重要的实际经济用途,包括制造我们日常拍摄的相片底片等。但问题是银一般不是采矿者心目中的主要金属,而是他们从地下采取其他金属(如金、铜等)时所取得的副产品。因此,就供应量而言,就会受其他金属供需情形的影响。比如,如果金条价格大跌、铜的需求大降的话,那么,这两种金属的采矿量将减少,这也导致银的生产量相应下降。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的普遍情形。问题是,银的经济用途是相当稳定的,因此这将使银价因供应不足而上涨。但在20世纪90年代,巴菲特发现国际市场银的供应商一直不停地消耗他们的存货,因而导致价格一直涨不上去。换言之,银的公开价格还未反映出实际上的供需定律情况。迟早,这种“消费多过生产”的现象,将导致国际市场上银的存货被人掏尽,而银价必将反映出这个供不应求的现象。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巴菲特的所谓“令人流口水的价格”。看中这一点之后,巴菲特在1997年总共买下了超过2.8万吨的银,一夜之间,从30年来完全没有持有任何银,摇身而成世界最大的银主人。30年来一直不信地注意市场的供需定律但从未买入,而机会一到的时候,则大笔进场,这就是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巴菲特在选购股票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他觉得不值得买,那他就一张股票也不买。如果值得买,他就会大举进场,绝对不会婆婆妈妈。

5.集中投资比分散投资更能够降低风险

风险是指价值损失的可能性而不是价格的相对波动性。集中投资于被市场低估的优秀公司比分散投资于一般公司更能够降低真正的投资风险。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对风险的定义是:“风险是指价值损失的可能性而不是价格的相对波动性。集中投资于被市场低估的优秀公司比分散投资于一般公司更能够降低真正的投资风险。”他在伯克希尔公司1993年年报中给股东的信里对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的风险程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巴菲特说:“集中投资于投资者非常了解的优秀企业股票,投资风险远远小于分散投资于许多投资者根本不太了解的企业股票。”

“在股票投资中,我们期望每笔投资能够有理想的回报,因为我们将资金集中投资在少数几家财务稳健、具有强大竞争优势并由能力非凡、诚实可信的经理人所管理的公司股票上。如果我们以合理的价格买进这类公司时,投资损失发生的概率通常非常小,确实在我们管理伯克希尔公司股票投资的38年间(扣除通用再保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投资),股票投资获利与投资亏损的比例大约为100.1。”

“我们采取的战略是防止我们陷入标准的分散投资教条。许多人可能会因此说这种策略一定比更加流行的组合投资战略的风险大。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相信,这种集中投资策略使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前既要进一步提高考察公司经营状况时的审慎程度,又要提高对公司经济特征的满意程度的要求标准,因而更可能降低投资风险。在阐明这种观点时,我采用字典上的词条解释将风险定义为‘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

“然而,学究们喜欢另行定义投资‘风险’,断言它是股票或股票投资组合的相对波动性,即组合波动性与股票市场中所有股票的整体波动性的比较。利用数据库和统计技术,这些学究们精确计算出了每只股票的β值——该股票市场价格的历史相对波动性——然后根据这些计算结果建立晦涩难懂的投资和资本配置理论。但是,在他们渴望用单一的统计来衡量风险时,他们忘记了一条基本的原则: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6年的年报中重申道:“我们坚信,计算机模型预测的精确性也不过是臆断和毫无根据的猜测。事实上,这种模型很有可能会诱使决策者做出完全错误的决定。在保险和投资领域,我们曾经目睹过很多类似原因造成的灾难性结果。所谓的‘组合保险’在1987年市场崩溃期间带来的破坏性结果,让一些笃信计算机预测的人们大跌眼镜,到那时为止,他们才真正意识到,真应该把这些计算机扔到窗外。”

在巴菲特看来,确定风险不是要通过价格波动,而是要考虑公司价值的变动。

同类推荐
  • 天使爱巴黎

    天使爱巴黎

    恐怕世界上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一样,在它的公墓中埋葬着如此多的艺术大师。他们挚爱这座城市——这座童话般的、充满幻想的艺术之都,至死不愿离去。本书探访大师在巴黎的墓地,细数他们的生平轶事。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本书主要介绍了3个闻名世界的最伟大的推销员:世界顶级售车大师——乔·吉拉德、世界级的保险推销之神——原一平以及世界一流售房、训练大师——汤姆·霍普金斯。《乔·吉拉德》除了简短介绍了他们的身世之外,还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推销过程中不断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
  •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热门推荐
  • 九号便利店

    九号便利店

    九号便利店,是给妖魔鬼怪或者是人类,提供各种需要的商品的地方,只不过自从一个叫做司马雨的人来做老板后,这个店就变得热闹了起来。老板很奇怪,白天男人,晚上女人。老板私生活很复杂,即找女人,又找男人!司马雨本人说:是我太有魅力,这些男人女人都缠着我,和我没一点关系啊!
  • 聋女的爱

    聋女的爱

    普通家庭诞下一女儿,五岁时一场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父母不愿送她去聋人学校,便送她去了专业的舞蹈班。在跳舞的时候她见到了邻班拉丁舞班的男生。可上天赐给她的人不会改变,她最终会和谁在一起?
  • 乱世配对

    乱世配对

    为了钱,我玩了一把穿越,还以为是假的,结果还真他妈的穿越了,告诉我为什么,我是宫女,还要送去冷宫的宫女,不,我要榜大款,皇上我错了
  • 单细胞启示

    单细胞启示

    在一次对“歼-41”战斗机驾驶资格的竞争中,主人公大脚结识了针尖、意儿哥、小鸡等人,探听到了关于此次竞争与一次秘密宇宙任务有关,他们又误入了“时间奇点”,了解到了人类发展进化的秘密。从此兄弟几人开启拯救人类的星空征程......
  • 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

    本书重点介绍了食品工程的基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为理论部分,共16章,分别介绍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采样和样品制备、pH与可滴定酸度、水分测定、灰分分析、矿物质的测定、碳水化合物的测定、膳食纤维的测定、脂类的测定、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测定、维生素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农兽药残留分析、热分析和流变学分析及现代仪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下篇为实验部分,共15个实验,主要介绍了对应上篇所述成分的测定。本书可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等相关食品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各类食品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 重生异世:皇后太惹眼

    重生异世:皇后太惹眼

    异世败落皇后重生于现代叛逆少女,得空间,报冤仇,修神道,逆天命的故事。本书不苏,主角各有磨难。有点逗,有点清新,有点虐……反正作者脑洞无限大!还贯穿了各种小知识哦!推荐一下朋友书书《那个恶魔擦过我的肩》还有哦,更新不定时,反正不会弃坑,咱努力也要挖个大坑是吧?
  • 王者荣耀之英雄美女

    王者荣耀之英雄美女

    你喜欢玩《王者荣耀》吗?如果喜欢,那就来看这本小说吧!这里有李白的青莲剑,安琪拉的骚气,秦始皇的无敌,关羽的忠义,绝世美男兰陵王,还有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刘备,拥有赤霄神剑的刘邦,勇猛第一的项羽,谁也不能拯救的虞姬……他们都在《王者荣耀之英雄美女》等你!!!这是一本专为《王者荣耀》爱好者写的小说,绝对精彩,不容错过!!!
  • 白话老子·列子

    白话老子·列子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阐明的,它亦非一般的“名”。“无名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 砚北杂志

    砚北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气满堂

    福气满堂

    姜竹上辈子天煞孤星命,一出生克死父母,克的养父母家祸事连连。十几岁开始在外打拼,大半辈子积累数不尽财富,做下无数善事,最终却还落了个绝症而亡,孤冷死在病房。临死前,她想着,要有来生,不求家财无数,不求珠围翠绕,只求亲人陪伴,不要再孤孤单单一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