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各附属国使者朝拜天子。这天帝都整条街道都挤满了人群,玄武关城门口更是热闹非凡,一支支押送贡品的队伍井然有序通过关口。而各国的使者此刻正汇聚在玄武关口内一侧候宣,金智勇来的最早却站在人群的最后面,听着他们小声议论着,时不时偷瞄自己一眼,他微微一笑,装作行若无事的样子。
“陛下有旨,宣各国使者觐见!”一名宦官站在桥上对着众人高喊。
“参见高公公!”众人作揖,大家都知道此人奈皇帝身边的红人,自然不敢怠慢。
“高公公辛苦了……”阿谀奉承的人也不少。
“各位大人更辛苦!杂家就一跑腿的,应当的……”他也不敢托大,毕竟来的都是各国的使臣。
“各位大人里面请,莫要耽搁时辰,惹得陛下不高兴,杂家日子也不好过了!”他适合开了一个不是玩笑的玩笑。
高公公站在桥头依次点头示意,众人对他顿生好感,众使者鱼贯而过,金智勇一个人留在了最后。
“金世子近来可安好!”高公公对他暗赞不已,懂的察人观色。
“托公公鸿福,一切都好!”
“咱家呢,是以个人的名义,想问问……九皇子一事……”说话半透半露,耐人寻味。
“九皇子殿下相貌堂堂才高八斗,与令妹情投意合,是我们攀了高枝。外面的一些小人看不惯,故意搬弄是非,造谣声势借机诬陷殿下,使殿下名誉受损,此事我会亲自向皇上请罪!还九皇子殿下一个清白!”他一副大义凌然的样子。
高公公笑而不语,一切都在不言中。
“请!”
“公公请!”
大殿外众大臣、各国使者世子都在低声相互问好,却看见高丽世子与高公公有说有笑的走来,一个个惊讶不已。
“不是说……”一位大臣道。
“嘘…有些事咱们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能看不能说!毕竟关系到皇家颜面,小心祸从口出!”一位似乎与他交好的大臣打断他。
众臣聚集最多人的地方,站在首位的二皇子扭头看了一眼,眼中闪过一道杀机,随即消失不见,又恢复到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
“太子殿下呢?”
“听说一早被宣到陛下的寝宫了!”身后的张宰相连忙上前回答,二皇子听后,略有所思。
“当天跟老九在一起都有谁?”
“回殿下,都是书院的几位学子,还有…老臣的犬子!”
“贵公子还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呀!”
“殿下饶命啊…”张宰相吓的腿都软了这就要跪下来,他可听出来二皇子这是在说反话!
“犬子…犬子也是想为殿下分忧…”
“行了,我又没说怪你!”二皇子一把扶住他,“站好喽!我可不想让别人说我想公然造反!”
“让那几位学子出来认罪,事后处理的干净点!”
“明白!”
“还有,一会儿高丽世子会向陛下求婚,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吧?到时候就看你表现了!”
“为殿下分忧,万死不辞!”张宰相一脸的真诚、感激。
一缕晨光照射而来,二皇子仰头浅浅呼吸一口,似乎有些享受!“走吧!该上朝了!”抖了抖不沾一丝灰尘的紫色弁服。
一声“陛下驾到!”,太子李易扶着一身龙袍的中年男子走进大殿,待皇帝在龙椅坐稳后,众臣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哗啦啦跪了一片。皇帝先是俯视一番好似睥睨天下,方道:“众卿平身!”随后皱着眉头假寐。
“谢陛下!”众人齐呼,这才站起身来站好。
看见皇帝忧心忡忡的样子,大臣们一个个目不斜视,生怕一个不小心被拿做出气筒。
“陛下!”
“嗯!”
“是先处理朝政还是宣外使觐见?”高公公轻声询问。
“先宣外使!”皇帝眼都没睁一下,抬了抬眉角。
“遵旨!”高公公佝着腰退了下去,来到大殿门口高呼:“陛下有旨!宣!各国来使觐见!”
又是一番跪拜,只不过这些人比那些大臣严谨多了,高呼:“谢陛下隆恩!”
“平身!”皇帝抬了抬眼皮。
其他外使都起身了,唯有高丽世子依旧埋头叩首。
“这下有好戏看喽!”
“下跪何人?为何不起身谢恩!”高公公明知故问。
“臣有罪!故,不敢谢恩!”
“你有何罪?为何朕不知!?”皇帝睁开眼睛盯着他。
“前些天传言九皇子殿下调戏罪臣妹妹一事,纯属谣传!九皇子文韬武略,才智过人,臣子的妹妹对九皇子仰慕已久,二人早已书信来往数月,早已熟识,怎可生出这荒谬之事!还请陛下彻查此事,还九皇子殿下一个清白!”说着双手奉上一叠书信。
“他人书信不可阅传!此乃大罪!”高公公一声厉喝。
“陛下赎罪!此书信乃是臣妹亲手交付于臣,是为九皇子殿下正名。”
“既然她本人同意,自另当别论!”皇帝扫了一眼,笑着说:“这件事朕会派人去查!”
“如此藐视我大唐皇室,造谣者定当重罪处罚!”
“父皇,儿臣愿意请命代查此案,为父皇分忧!”二皇子站了出来。
“嗯!”
“俊峰,你向来严谨,此事就交给你来查!”皇帝一锤定音。
“既然真相大白,高丽世子还请快快平身!”皇帝顿时笑逐颜开。
“谢陛下隆恩!”
“臣还有一事启奏陛下!”
“讲!”
“此事虽说已经真相大白,若此时公布内情,怕是百姓也不会轻易信服!毕竟谣言不仅传遍了整个京城,虽说已下令制止,怕就怕百姓会认为是陛下以皇权压人,纵适得其反。”
“故,臣想恳请陛下降旨,为九皇子与臣妹二人指婚,并大告天下,谣言也不攻自破!”
“此事不可!”话音刚落,就有人大呼制止。
“陛下,还请恕臣鲁莽!”
“九皇子身份高贵,至今仍未立皇妃,怎可娶一介民女!”
皇帝一听,脸色微变,人也变严肃起来。
“太子你怎么看?”
“回父皇,依儿臣之见,张宰相所言差矣。”
“想那高丽世子的妹妹金淑敏虽为一介民女,但她却实为高丽王的嫡女,出身并不低贱,差的只是一个名号而已。”
“而且儿臣早就听闻她心地善良,深受百姓喜爱!”
“嗯…”
“朕,之前也略有耳闻!”
“来人,宣朕旨意,赐民女金淑敏“高丽郡主”称号!”
“皇上三思!”张宰相并不死心,仍苦心相劝。
“朕不想让百姓误会,让朕失了民心!此事朕心意已决,尔等休得再提!”
张宰相只得悻悻退下,望了一眼二皇子,羞愧不已。
“来人,宣旨!”高公公上前铺上宣纸,站在一边磨墨。
皇帝手执毛颖,一番龙飞凤舞,不时一刻便写完了圣旨。高公公小心翼翼接了过来,双手执擎大声宣旨。
“陛下有旨!”
“臣等接旨!”
“民女金淑敏天生丽质,秀外慧中,赐“高丽郡主”称号,待九皇子关翔宇封王后,即刻迎娶高丽郡主,追加授予皇妃称号,如再有造谣生事者,定斩不赦!钦此!”
“陛下圣明!”
“谢陛下隆恩!”
“金世子,回去替朕向候高丽王问好!”
“臣必定将陛下的问候带到!”
“还有,回去好好跟你父王商议一下,何时把高丽郡主嫁过来!还望以后两国更加亲密无间!”
“臣,遵旨!”
“陛下,其实,求婚一事,臣的父王就早有此意,来京都之时便准备好了一切!”
“臣特奉上五倍朝贡,作为臣妹出彩之礼!”
远在千里之外的高丽国,一座宫殿之中,几个达官贵人正围着一个暖炉席地而坐,而上首坐着一位身着黄色朝鲜服的中年男子。几个人正不知在商议什么事情,正闹的不可开交。
“好了!各位大人不要吵了!”
听到上首座的人开口了,众人终于停止了挣纷。
“想必此时,勇儿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此事休要再提!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淑敏这孩子出嫁的问题!”
“大王,此事不早已商议定好了吗!”
“下官认为,当前最重要的还是王位继承者的事情更为重要!”
“当初废除世子改立二王子,此事下官认为实在太过仓促,眼下前脚刚立为世子,后脚就惹了这么大的麻烦,所说此事已完美解决,但足以证明二王子不堪重任,难以继续胜任世子!”
“荒谬!”另外一人不堪落后,连忙打断他。
“郡主出嫁大唐,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再说了,世子为郡主争取到了一个皇妃的名分,是多么可喜可贺!别忘了,其他各国可没有一个能当上皇妃的!”
……
看着他们一群人又争吵起来,首位座的人索性闭上眼睛,假装什么都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