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4700000020

第20章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情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这就是被后世尊崇为忠臣楷模的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诸葛亮还是千古传颂的以身作则、廉政勤政的典范。

公元207年,诸葛亮二十七岁,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二十七年。刘备去世、刘禅即位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在蜀国位极人臣,功高如山,仍能谨慎从事,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钱财,正确对待荣誉,正确对待自己,严格要求子女,终生崇尚俭朴,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1、正确对待权力

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继续“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悉心辅佐刘禅。当权臣李严为了讨好他,力劝他接受“九锡”、晋爵封王时,诸葛亮拒加“九锡”并作书规劝李严以国家统一大业为重,不要妄自尊大。这种不追求一己之私、一心为国的凛然正气,感人至深。

2、正确对待钱财

文不贪财,武不怕死,这句话反映了传统中国人对为政者的道德期待。做官向来就有为公和为私之分,是否为私,通过亮亮家底、晒晒收入来判断虽稍简单,但确切中要害。诸葛亮平时生活俭朴,以一国之相做到“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在古史记载中,诸葛亮是古代官员中自主申报财产的第一人。他病重期间,向刘禅呈上一份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奏表,《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在表中,虽寥寥数言,诸葛亮把自己的家产、收入来源汇报得一清二楚:总财产是八百棵桑树和田地十五顷,来源“悉仰于官”,也就是只有薪水收入;“无别调度”,澄清不存在灰色收入;“不别治生”,表明没有以权谋私、借名“开公司”做生意。而这份财产申报报告也经得起监督,“及卒,如其所言”,并非“作秀”。

3、带头丧事从简

诸葛亮不仅生前生活俭朴,也是丧事从简的倡导者和带头人。他“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在厚葬成风、讲究豪奢的三国魏晋时代,简短的“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三句话至真至诚,惊世骇俗,感人寰,泣鬼神,成为千古之典范。吴天府《诸葛武侯·七古》诗云:“骊山穿穴亿万费,七十二家滋疑忌。何如此冢卧空山,万岁千秋人洒泪。”对比秦始皇的劳民伤财以及曹操的七十二疑冢的心机用尽,其品格之高洁、境界之悠远,不言自明。

4、正确对待荣誉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大军出祁山,陇西、南安等二郡降蜀,收纳了长于军事的姜维,打下了冀城,他的部属纷纷向他祝贺。诸葛亮不仅不以为喜,反而心有愧疚,写了《谢贺者》,表达了他对国家分裂、民不聊生的无限惭愧之情。“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真是自古知兵非好战,面对纷至沓来的道贺者他想到的是天下的苍生。

5、正确对待自己

诸葛亮有着磊落的胸怀。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但他作为主帅,也主动承担了责任。诸葛亮特上疏刘禅,请求给予自己贬官三等的处分。他在疏中诚恳地检查了自己“明不知人”、“授任无方”,以及身为三军主帅而“不能训章明法”等过错。在政权建设中,诸葛亮还特别注意“集众思,广忠益”。对于向他提过意见的部属,诸葛亮十分看重他们。曾诚恳地劝止诸葛亮自校簿书的杨颙,官职并不高。他去世时,诸葛亮写信表达哀悼之情,并“垂泣三日”。王安石为此作《感旧》诗:“恸哭杨颙为一言。”

6、严格要求子女

对子女不娇不纵,从小处着眼,励以忠贞大节。诸葛亮对于子侄、外甥等晚辈要求甚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他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如对于饮酒,他要求只要“适体归性”即可,不能酗酒。当他的继子诸葛乔办完公务,正要返回成都时,各位将领的子弟正在执行后勤运输任务,考虑到应该让诸葛乔与大家同甘共苦,就派诸葛乔带领五六百名士兵,同各位将领的子弟在山谷中转运粮草。《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是诸葛亮在如何对待学习和如何做人等方面对晚辈的严格要求,也是他一生勤于治学、严于律己的经验之谈。诸葛亮在文章中对晚辈们说: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将自己的远大志向树立起来,并不断地用它激励自己。不局限于琐碎的事情,虚心地广泛地学习,去掉疑惑、吝啬,即使未能得到提拔、录用,这对于自己美好志趣是没有损害的,更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强,意气不昂扬,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永远处于平庸的地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志当存高远”,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是他从人生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这些内容,不仅教育了他的子侄、外甥,也成了诸葛后裔的传家之宝。

7、倡导廉政之风

诸葛亮为政清廉,也清醒地知道光靠个人居官廉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改变当时蜀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在蜀国形成廉政之风。因此,诸葛亮坚持以法治蜀。他内修政理,执法严明,举荐不分亲疏贵贱,弹劾不避权贵重臣。于是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公元207年,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内修政理”的建议,坚定不移地以法治蜀,整顿政治,打击地主富豪,增强政府的人力财力,稳定社会秩序。他不仅在行政上建章立制,严明法治,而且在治军上也重视严明法纪,以增强军队战斗力。史书上称蜀军“赏罚信而号令明”,这就是蜀军能屡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重要原因。在诸葛亮发布的《军令》和《兵要》中诸葛亮不仅指示部队应该怎样做,而且指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不这样做的后果,对违反军令的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了制度和规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和规定也将成为一纸空文。诸葛亮令出如山,严明执法。公元231年,诸葛亮领兵十万复出祁山攻魏,司马懿领兵三十万拒亮。诸葛亮的参佐们认为魏军人多势众,处于优势,可暂停实行士兵的定期轮换制,留下这些本该轮换回家的士兵以壮声威。诸葛亮为此专门发布通告:坚持按规定办事,让应该轮换的战士按期离开战场返家。士兵们非常感动,纷纷要求留下作战。终于以少胜多,重挫魏军。

8、执法严明,弹劾不避权贵重臣,举荐不分亲疏贵贱

这在一般政治家是不易做到的,但诸葛亮却能一以贯之。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街亭失守,他挥泪斩之。李严在蜀国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也是受刘备托孤的重臣之一。当李严因自私卑劣,乱法乱军,危害国家统一大业时,诸葛亮三次上表弹劾,最后将李严削职为民,流放梓潼郡。但诸葛亮不搞株连,仍留李严之子李丰在丞相府做官,继续受到信任和使用。诸葛亮还经常教育他:希望他能正确对待父亲的问题,正确对待自己。诸葛亮执法严明的又一个特点是他给受处罚的人以改正错误的机会,对诚恳服罪改过的人,允许重新复职。这是他“法加于人而无怨”的原因之一。李严被罢黜后,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悲叹自己从此失去了改正过错后被重新起用的机会,遂激愤而死。

9、任人唯贤,推荐提拔了许多人才

诸葛亮主张不分贵贱,只要效忠国家,就唯才是举。诸葛亮推荐选拔的人才多数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其中蒋琬、姜维等人成了接替诸葛亮辅佐刘禅的文武干才,是后期支撑蜀汉政权的顶梁柱。

由于诸葛亮以法治蜀方针的贯彻实施,以及他严于律己,俭以率人精神的示范作用,在蜀汉文武百官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曾和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的董和,“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尚书令刘巴“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吕乂“历职内外,治身俭约”;为将二十余年的邓芝,“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继蒋琬为相的费祎,“雅情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的姜维,“宅舍弊薄、资财无余、清素节约”。诸葛亮廉政思想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诸葛亮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其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作风,在古往今来的官吏中,实属罕见。由于他的身体力行,蜀国上下官清吏廉一时成为良好的风尚。他的公忠体国、勤俭持家、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是受到后人敬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面旗帜。

同类推荐
  • 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想做功成名就者,还是甘居平庸之辈,取决于你对时间的态度。时间对智者而言,如同钻石般珍贵;但对不会运用的人来说,却犹如一把泥土,毫无价值。如果善于管理,你的时间会“活”起来。生命的长度是固定的,而“活”用时间却能拓宽生命的厚度和宽度。利用好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时间的最高效率。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创造自己的目标财富。
  •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名人的金钱哲学(走进名人世界)

    对于金钱,我们首先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风险无处不在。”那么,究竟什么是风险呢?《名人金钱哲学》将会给我们介绍一些中外各界名人拥有的金钱哲学观,并告诉我们什么是风险,在金钱的投资里,风险扮演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另外还为我们全面解读金钱哲学。只有洞悉金钱哲学,我们方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处理好金钱与人生、财富与梦想的关系,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幸福,而又成功的人。
  • 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

    在《沟通的艺术(白金版)》中,编者介绍了十多种沟通艺术,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求人办事当中的沟通艺术;谈判当中的沟通艺术;职场当中的沟通艺术;打电话时的沟通艺术;谈恋爱的沟通艺术;美满婚姻的沟通艺术;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沟通艺术;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艺术;亲子之间的沟通艺术等等。《沟通的艺术(白金版)》的作者是马银春。
  • 有一种温暖叫感恩

    有一种温暖叫感恩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温暖一生的棉鞋;爱在热血中奔流;一杯浓浓的牛奶;每天付出一点爱;幸福的套袖;幸福已经满满的等。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感动源于生活中的每一次花开草枯,日落月出。而微型小说就是生活的浓缩。如雨后新荷凝聚的水滴,晶莹剔透,折射着世界的每一缕阳光。
  • 性格决定你的人脉圈

    性格决定你的人脉圈

    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现代人的成功方程式,是“99%的人际关系+1%的专业能力”,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细数那些社会名流和成功人士,他们哪个不是社交高手,哪个没有网状的人际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人际关系呢?为什么有的人在某些人面前可以侃侃而谈,在另一些人面前却无话可说呢?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和一种人相处愉快,而和另外一种人相处却总是出问题、惹麻烦呢?本书的作者认为,决定人际关系的不是方法,也不是所谓的什么技巧和宝典,而是人的性格。
热门推荐
  • 寻灵玦

    寻灵玦

    随着一夜风雨涤尘,她于这苍苍乱世中苏醒。自此物是人非,朝堂不复。带着心中的疑惑她毅然决定逆天夺命,斩尽红尘。从此,一人一剑,荡尽天下,只为寻得一个真相。却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另一场算尽天下而不为人知的阴谋。
  • 仙知道

    仙知道

    神器在手,仙界任我遨游。在这个天骄多如狗,神魔满天飞的世界,想要成仙成帝,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快人一步,带着一群NB的小伙伴,抢夺天地造化,神挡杀神,佛当杀佛,打不赢就跑,这就是他的仙之道,仙知道,乃仙之盗。书呆子翻着天道书,属于他的九万九千页,每一页都有属于他的故事,他是圣人,推算天机,造化世人,他是魔头,玩弄天骄,收藏万族仙子。(一个快要疯了的写手,真的,善良的书友,看到后,就当是看到一个真乞丐,随便收藏推荐点击一下吧!)
  • 坏丫头别跑

    坏丫头别跑

    他,她,他,她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人,但是因为命运的玩弄,四人的牵绊开始。
  • 困牢战场

    困牢战场

    这是一个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的世界,上层社会的人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层社会的人们只能靠杀死对手来换取一顿饭,耗子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韧,出手狠辣的孤儿,每次赢得战斗后,都在圈禁自己的囚牢内呆呆地望着毫无营养的晚餐,孤单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因为他没有纱布,没有止血药,他像一匹突出重围的独狼,孤单也冷血。
  • 绯鸢贵族学院

    绯鸢贵族学院

    【呵呵】十年来只为了复仇,姐姐,你还好么?我们会好好待你们的。后母,你觉得你不愧疚吗?我们会让你们生不如死,还有一些背叛我们的人。
  • 最后的御鬼者

    最后的御鬼者

    人死后是什么样的世界?人活着又有怎样的人生?剪不断,理还乱。
  • 没有的如果

    没有的如果

    消失的人海,如何才能找到,如果爱可以重来,我绝对不会分开,因为空洞的房间,又有谁会明白?夜半买醉的孤寂又有谁能体会。
  • 如何计出你的胜算

    如何计出你的胜算

    本书通过对竞争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证研究,试图告诉你如何根据人生目标,策划和布局自己人生的竞争格局;如何客观评估自己和对手的竞争资本,做到知己知彼;一个人和一个企业如何理性面对未来的竞争,进行科学预测,做到“能掐会算”;如何做好力量储备,阐示真正的赢家是怎样炼成的;如何借用外部的力量和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如何积极行动,领先一步抢占有利位置;如何权衡利弊,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增强竞争的力;如何在竞争中回避或分散风险,学会合作,做到“双赢”。
  • 墨羽童心

    墨羽童心

    十六岁的青春物语我爱16岁。它是童真。它是淡淡的忧愁。它是转瞬即逝的歌声。它是无迹可寻的梦。
  • 娱乐之混吃等死

    娱乐之混吃等死

    这是一个宅男重生,在娱乐圈混吃等死的故事。老人新书,更新极其不稳定,入坑需谨慎。书友群:64485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