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单于大都护府的突厥阿史德温傅、奉职两部落共同造反,拥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酋长相继反叛以为响应,人数达到了数十万。
十一月初六,唐高宗宴请裴行俭,对他说:“爱卿文武全才,当授予两个职位。”于是他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二十七日,又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领军18万,会同西军检校丰州都督程务挺、东军幽州都督李文暕的军队,共计30多万,讨伐突厥;由裴行俭统一调度。
裴行俭军抵朔川,对他的属下说:“用兵之道,安抚士兵要真诚,制服敌人要使诈。前一段时间,突厥人抢夺了萧嗣业运送的军粮,士兵因为受冻挨饿所以失败。现在突厥人一定会故技重施,我们应当用计欺骗他们。”
于是伪装运送粮草的车子300辆,每辆车里藏着5名壮士,都拿着大刀弓弩,仅派几百老弱士兵押送,又埋伏精兵在险要的地方等待突厥人。
突厥人果然前来劫粮,押车的老弱士兵扔下粮车逃跑。突厥人把粮车赶到有水草的地方,解鞍放马,准备搬粮食。车中壮士一跃而出,袭击他们。他们受惊逃走,又遭埋伏的士兵拦截,几乎全被俘虏或者杀死。从此再也不敢前来抢夺粮草。
裴行俭行军到单于府北面,已经接近黄昏,于是安营扎寨。四周的壕沟已经挖好了,裴行俭突然命令转移到高冈上。众将领都不解其中缘由,不愿移营,裴行俭不答应,催促他们赶快转移。
当天夜里,狂风大作,暴雨来临,原来的营地积水有一丈多深。众将领又是惊讶又是佩服,问他原因,裴行俭笑着说:“今后只管服从我的命令,不必多问缘由。”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三月,裴行俭在黑山大败突厥兵,活捉突厥酋长奉职。突厥可汗泥熟匐被部下杀死,他们拿着可汗的首级向唐军投降。
奉职被擒后,其余叛军退守狼山。唐高宗让户部尚书崔知悌乘驿马赶赴定襄前线,传达皇帝对将士们的慰问,并且负责讨伐残余敌人,让裴行俭率军返回。
开耀元年(公元681年)正月,裴行俭率军返回后,突厥阿史那伏念又自立为可汗,与阿史德温傅联合作乱。高宗又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以右武卫将军曹怀舜和李文暕作为副将,率军讨伐突厥。
裴行俭驻扎在代州的陉口,通过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逐渐互相猜疑。阿史那伏念把妻子儿女、辎重都留在金牙山,率领骑兵准备偷袭曹怀舜。裴行俭则遣副将何迦密从通漠道、程务挺从石地道突袭金牙山。
阿史那伏念与曹怀舜订下和约后率兵返回。等回到金牙山,已经失去了妻子儿女和辎重,士兵中又有很多人患病,于是率领军队向北逃窜。裴行俭派副总管刘敬同、程务挺等人率领单于府兵追击他。
阿史那伏念请求捉拿阿史德温傅以报效朝廷,然而还有些犹豫,又认为道路遥远,唐兵一定追不上,于是疏于防范。刘敬同等人率领军队抵达,阿史那伏念狼狈不堪,队伍根本无法作战,只好抓住阿史德温傅,从小路投降裴行俭去了。
侦察骑兵报告说尘埃弥漫而来,将士们有些担心是敌骑兵来袭,裴行俭说:“这是阿史那伏念捉了阿史德温傅前来投降,不是来进击的敌兵。然而接受投降如同对付敌人一样,也不能没有防备。”于是命令严加防范,仅派一名使者前去迎接慰劳他们。
不久,阿史那伏念果然率领酋长绑着阿史德温傅前来请罪。于是裴行俭平定了剩余的突厥余党,把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押回长安。朝廷把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54人斩首示众。
当初,裴行俭曾经许诺不杀阿史那伏念,因此他才甘愿投降。后来裴炎妒忌裴行俭的功劳,就上奏说:“阿史那伏念被副将张虔勖、程务挺逼迫,又遇回纥等从漠北向南进逼,走投无路才投降的。”于是诛杀了他。
裴行俭感叹地说:“王浑、王浚争夺功劳,古今都认为是耻辱。只怕杀了降服者以后,就没人敢再降了。”从此借口患病,不出家门。
武则天称帝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驾崩,遗诏中让太子在灵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难以决断的,征询天后武则天的意见。
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一切政事由她定夺。
次年正月,中宗想任命皇后韦氏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又想授给乳母的儿子五品官,中书令裴炎坚持劝谏。中宗大怒,说:“我就是把天下送给韦玄贞,也是可以的,竟然还要吝惜侍中这个小小职位!”裴炎害怕,报告武则天,秘密计划废黜皇帝。
二月初六,武则天在乾元殿召集群臣,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率领卫兵入宫,宣布武则天的诏令,废黜中宗为庐陵王,并让他退位下殿。
中宗说:“我犯了什么罪?”
武则天说:“你想把天下送给韦玄贞,这是大罪!”
初七,武则天立豫王李旦为皇帝,是为睿宗。朝政大事仍由武则天决定;让皇帝居住在另外的殿宇,对政事不准过问。
初九,武则天命令左金吾将军丘神前往巴州,检查原太子李贤的府第,以防意外发生,实际上是暗示丘神杀了李贤。丘神到达巴州以后,把李贤幽禁在别的房间,让他自杀。
十二日,武则天驾临武成殿,皇帝率领王公以下的官员将尊号奉上。十五日,武则天到大殿前,派礼部尚书武承嗣册封继位的皇帝。从此以后,武则天经常驾临紫宸殿,垂挂浅紫色的帷帐,临听朝政。
九月,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请求追封武氏先祖为王,立武氏七代祖先的祖庙,武则天答应了。
裴炎进谏说:“太后母仪天下,应当作为表率向百姓显示公平,不应该偏私自己的亲戚。您这样做,不怕像汉朝吕氏一样败亡吗?”
武则天说:“吕后将权力委任给活人,所以败亡。现在我追尊死者,并不会有什么损害!”
裴炎回答说:“应当防微杜渐,防止它继续发展。”武则天没有听从。
二十一日,追尊武则天五世祖父武克己为“鲁靖公”,五世祖母为“夫人”;高祖父武居常为“太尉”、“北平恭肃王”,曾祖父武俭为“太尉”、“金城义康王”,祖父武华为“太尉”、“太原安成王”,父亲武士彟为“太师”、“魏定王”;高祖母、曾祖母、祖母、母亲都有王妃册号。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正月,武则天下诏还政于皇帝。睿宗知道武则天不是出于真心,于是上表辞让。武则天于是重新临朝,行使皇帝的职权。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十一月初一,冬至,武则天在万象神宫祭祀天地,大赦天下,开始使用周朝的历法,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历正月为一月。
凤阁侍郎宗秦客,改造“天”、“地”等12个字进献。正月初八,朝廷下令推行。武则天自己更名为“武曌”,改“诏”为“制”。
九月初三,侍御史傅游艺带领900多关中百姓到皇宫前上奏,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氏。
武则天并未同意,但提升傅游艺为给事中。结果百官以及宗室亲族、远近百姓、四夷酋长、和尚道士共6万多人,都上表提出与傅游艺相同的请求,皇帝也上表请求赐姓武氏。
初五,群臣上奏,说:有凤凰从明堂飞进上阳宫,又飞回去停在左台的梧桐树上,过了很久,飞往东南方;还有赤雀数万只聚集在朝堂。
初七,武则天同意了皇帝与群臣的请求。初九,武则天登上则天楼,大赦天下,以“周”代“唐”,更换年号。十二日,上尊号为“圣神皇帝”;以睿宗皇帝为皇位继承人,赐姓武氏;皇太子为皇孙。
兴告密任酷吏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三月,太后武则天命令铸造铜匦,以接受人们准备 给她御览的所有奏疏。铜匦分为四格,东边的叫“延恩”,进献赋颂、请求做官的,将奏疏从此投入;南边的叫“招谏”,接受议论朝政得失的奏疏。西边的叫“申冤”,有冤枉委屈的投入;北边的叫“通玄”,议论天象灾变和军机大事的投入。每格上面只有一个孔,奏疏从孔里投进去,只能投入一般人却不能取出。而且每格均有专人负责管理。
徐敬业造反的时候,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家教他制造刀、车和弓弩,徐敬业失败后,他侥幸捡了一条性命。武则天想广开言路,了解更多的事情,鱼保家便上书请求铸造铜匦,武则天十分高兴。过了不久,鱼保家的仇人暗投奏疏,告发他曾经为徐敬业制造兵器,杀伤很多官军,他最终也被处死。
武则天自打徐敬业造反,怀疑天下人多半都想谋害自己,她又长期独揽大权,在宫内的行为也不端正,知道宗室大臣怨恨,心里不服,因此想以血腥的杀戮来威慑他们,于是大开告密渠道。
如有告密者,官吏不得询问,都给他们提供驿马,供应五品官标准的食物,使他们能去武则天所在的地方和她当面对话。即使是农夫或者打柴的人,武则天也要亲自召见,并由客馆供给食宿。所说的如果符合旨意,就破格授予官职;即使与事实不合,也不问罪。
于是一时间告密之风盛行,人们小心翼翼,唯恐哪儿做得不对,被人抓住把柄去告密。
有一个叫索元礼的胡人,猜透了武则天的用意,通过告密方式获得武则天召见,被授予游击将军,武则天命令他审查监狱里的案件。索元礼性情残忍,虽只审问一两人,他一定也会牵连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武则天对他的工作成绩十分满意,为此多次召见他并赐予重赏,以树立他的权威。于是尚书都事周兴、侍御史来俊臣等眼红者纷纷效仿。
周兴接连升官,做到秋官侍郎,来俊臣升官到御史中丞。他们相互勾结,私下蓄养无赖数百人,专门从事告密。要想诬陷一个人,动辄就让他们几处同时告发,所告的情形大致相同。
来俊臣与司刑评事万国俊共同撰写了数字的《罗织经》,专门教那些门徒如何陷害无辜的人,编造罪状,安排情节,就连细节都写得十分翔实生动。
武则天接到告密,就派索元礼等人审讯。他们创造了多种残酷之极的刑讯方法,单只刑具木枷一类,就有诸多名堂,如“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反是实”等。
每次有囚犯来,就先陈列刑具,叫他们一一观看。囚犯们看了大多两腿发抖,冷汗直冒;这时一旦做出要用刑的样子,即使是清白的人也被吓得认罪招供。
每次有赦令来,来俊臣总是命令狱卒先将重要犯人处死后再宣布。武则天认为他们忠心耿耿,于是更加宠信。朝廷内外对这几个人的畏惧,远远超过虎狼。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当时武则天已经称帝,周兴被人告发谋反,武则天派来俊臣审讯他。来俊臣与周兴在一起,边吃饭边讨论事情,来俊臣故意神秘地对周兴说:“囚犯多数不肯认罪,应当用什么办法呢?”
周兴说:“这太容易了!拿一口大瓮,用炭火在四周烤,让囚犯钻进里面,就没有什么不承认的了。”
于是来俊臣让人拿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办法,在四周堆上火烤,然后站起来对周兴说:“有宫里的文书,命我审问老兄,请君入瓮!”
周兴惶恐万分,立马叩头认罪,依法应当处死。武则天宽恕了他,将他流放岭南,结果途中被仇人杀死。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六月,来俊臣诬告监察御史李昭德,而此时他也因为得罪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被关进监狱判处死刑。当奏章呈上去后,武则天迟迟不批,本想赦免他,但身边的人都不同意,所以最后还是判了来俊臣死刑。
初三那天,李昭德、来俊臣一起在街市被斩首。当时的人都为李昭德鸣不平,而为处死来俊臣拍手称快。仇人争着吃来俊臣的肉,片刻工夫便分食殆尽,有的人挖下眼睛,有的剥掉面皮,有的剖腹挖心、践踏成泥。
武则天知道天下人都痛恨来俊臣,故意颁下制书,列举他的罪恶,并且说:“应该诛灭他全族,使百姓的怨愤得以洗雪。同时也要查抄他的家产。”
当时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在路上相见时都互相庆贺,说:“从今往后,睡觉可以安心,背脊可以贴在席子上了。”
宰相狄仁杰
武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洛州司马狄仁杰被朝廷任命为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当了宰相。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你在汝南的时候,政绩卓著。你想不想知道有谁诬陷过你?”
狄仁杰
狄仁杰道谢说:“如果陛下认为我有过失,请允许我改正;认为我无过失,是我的幸运。我不愿意知道是谁诬陷我。”武则天听后十分赞赏。
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左台中丞来俊臣诬陷狄仁杰等七位大臣有谋反意图。以前,来俊臣曾奏请武则天下命令:一经审问就承认谋反的,可免死罪。等到狄仁杰等人入狱,来俊臣便用这道命令引诱他们认罪。狄仁杰回答说:“大周改朝换代,万象更新。我是李唐旧臣,甘愿受到诛戮。谋反确是事实!”于是来俊臣对他的逼迫就没那么严了。来俊臣的属官王德寿对狄仁杰说:“您一定可以减免死罪。我已受人指使,想找一个升官的机会,劳烦您把杨执柔牵连进来,可以吗?”狄仁杰说:“皇天后土,竟然要狄仁杰干这种无耻之事!”说完一头撞在柱子上,血流满面。王德寿害怕,向他道歉。这个案子后来被查出,七位大臣都是被诬陷的。于是武则天将他们释放,但都降职录用,狄仁杰被贬为彭泽县令。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入侵,武则天重新起用狄仁杰,命他担任魏州刺史。前任刺史独孤思庄害怕契丹突袭,将百姓全部赶进城内,让他们修筑工事。狄仁杰到任后,将百姓全都遣回,让他们回家抓紧时间务农,说:“敌人还远着呢,用不着这样烦劳百姓!万一敌人来了,我自己抵挡他们。”百姓们十分感激。
后来狄仁杰任宰相时,武则天让宰相们各举荐尚书郎一名,狄仁杰举荐自己的儿子狄光嗣,于是被任命为地官员外郎。狄光嗣十分出色,武则天高兴地说:“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举荐自己的儿子,你足以成为他的继承者了。”武则天对狄仁杰十分信任和器重,群臣中没有人能比得上。她常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叫他的名字。狄仁杰总是在朝堂上当面进谏,武则天也总是会听从他的意见。
狄仁杰曾经陪武则天游玩,遇到大风,狄仁杰的头巾被吹落在地上,他的坐骑也受惊不受控制。武则天让太子李显追上惊马,抓住它的辔头,把马拴好。狄仁杰屡次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辞官,武则天都不同意。入朝觐见的时候,武则天经常不让他行跪拜礼,说:“每当看到您跪拜,都让朕也感到身体疼痛。”
武则天还不让狄仁杰夜晚值班,并告诫他的同事说:“如果没有军国大事,就不要去烦扰狄公了。”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泪流满面,十分痛惜地说:“朝堂无人了!”从此以后,朝廷一有大事,如遇群臣不能决断时,武则天就会叹息着说:“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就让狄老离我而去呢!”
张昌宗兄弟受宠
尚乘奉御张易之年轻俊美,精通音律。太平公主推荐他的弟弟张昌宗入宫侍奉武则天,张昌宗又引荐了张易之。兄弟二人同时得到武则天的宠幸,经常面涂胭脂,身穿锦绣服装。
张昌宗兄弟接连升官不说,连他们的家人也跟着沾光。武则天给他们的母亲授予臧氏、韦氏太夫人的封号,其他赏赐不计其数;还让凤阁侍郎李迥秀做臧氏的姘夫。
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宗楚客、宗晋卿等王公贵戚,都常在张昌宗家门前等候,抢着为他拿马鞭牵马,他们把张易之称为五郎,张昌宗称为六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