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6700000016

第16章 汉纪(6)

当初,汉文帝临终前,对还是太子的景帝嘱托说:“假如国家有事,周亚夫是真正能领兵打仗的。”听说七国发动叛乱后,景帝就任命中尉周亚夫为太尉,统率36位将军带兵前去迎击吴、楚叛军;又派遣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派将军栾布将围攻齐国的叛乱消灭。景帝又召回窦婴,任命他为大将军,让他屯兵荥阳,对去齐国和赵国的汉军严加监督。

晁错与吴相袁盎向来彼此憎恶。袁盎曾收取吴王的财物,现在吴王造反,晁错就想趁机治袁盎的罪。

袁盎害怕,想办法见到景帝,为景帝出主意,说:“吴王和楚王书信互通,说高皇帝分封同姓子弟,各有封地,而现在奸臣晁错将诸侯随意贬斥,削夺他们的封地,所以他们才造反,准备一起向西进军诛杀晁错,直到要回自己的封地。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杀死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用打仗,就可以平定七国之乱。”

景帝听了,沉默了很久,说:“不知道这样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倒不会舍不得用他一个人向天下以死赎罪的。”

袁盎说:“我的计策就是这样,要不要尝试由皇上决定。”

景帝最后同意了袁盎的计策,任命他为太常,秘密收拾行装,做出使的准备。

过了10多天,景帝让丞相、中尉、廷尉上书弹劾晁错:“空蒙皇上的仁德和信赖,想疏远皇上与群臣、百姓的关系,又企图为叛逆的吴国献上城邑,不守臣子的礼节,大逆不道。晁错应当腰斩,亲眷也通通处死。”景帝批复:“同意。”

晁错此刻还蒙在鼓里,什么也不知道。景帝派中尉召晁错,骗他上车走过街市,然后就当场处斩了,当时晁错还穿着朝服。

谒者仆射邓公当时担任校尉,准备将对军事形势的分析上书景帝。邓公觐见景帝时,景帝问他:“你从军中来,有晁错被杀和吴楚罢兵的消息吗?”

邓公说:“吴国想要叛乱已有几十年了,他不满意朝廷削减封地,真正的目的并不在晁错,杀晁错只是幌子。现在晁错被杀,我担心天下士人都会紧闭嘴巴,不敢再向朝廷吐露真言了。”

景帝问:“为何是这样?”

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过于强大,朝廷不能约束,所以请皇上将诸侯封地削减,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可惜刚开始实施,自己就惹来了杀身之祸。朝廷这样做,是内堵忠臣之口、外替诸侯报仇,我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对的。”

景帝长叹一声,说:“你说得对,我不该杀晁错!”

袁盎和吴王的侄子刘通被景帝任命为使者出使吴国。袁盎、刘通到达吴国,吴军和楚军已开始进攻梁国的防御工事了。因为刘通是吴王的亲戚,就先进去见吴工,拿着皇帝诏书,让他跪拜领命。

吴王听说袁盎来了,猜到他要劝说自己撤兵,就笑着说:“我现在已经是东方的皇帝,还要向谁跪拜?”吴王不肯见袁盎,而将他留在军营中,逼他做吴军将领。袁盎不答应,吴王就派人把他关押起来,准备把他杀了。袁盎找到机会逃脱,将具体情况告诉了景帝。

周亚夫对景帝说:“楚军剽悍机动,正面将其歼灭不容易。我建议放弃梁国,先断绝吴、楚军队的运粮通道,这样才能将他们牵制住。”景帝同意了。

周亚夫接连乘坐六辆驿站的马车,赶去荥阳与大军会合。走到霸上时,士人赵涉阻拦住他不让往前,劝说周亚夫:“吴王一向富有,早就收买了一批不怕死的勇士。现在听到将军去前线的消息,他一定会在崤山、渑池之间地势险要的地方安排刺客对付您。况且要秘密进行军事行动,你不如改变路线往右走,过蓝田,出武关,然后抵达洛阳。这样虽然多绕一点路,但最多晚一两天,却可以直接进入洛阳的武库,擂响库中战鼓。叛变的诸侯听后,说不定还会以为将军是从天而降呢!”

周亚夫听取了赵涉的对策,改变路线,到达洛阳,高兴地说:“七个诸侯国一起反叛,我乘坐驿站的马车到达这里,居然毫发无伤,连自己都出乎意料。现在我已经占据荥阳,荥阳以东的地区就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了。”然后派出官吏在崤山、渑池之间搜索,果真将吴国伏兵搜获,于是就上奏景帝,将赵真涉任命为护军。

周亚夫往东北行军,到达昌邑。吴军猛攻梁国,梁王屡次请求周亚夫援救,周亚夫都不答应。梁王将此情况报告景帝,景帝就派人诏告周亚夫,让他救援梁国。周亚夫不接皇帝诏书,让军队坚守营垒,不许出战,但却命令弓高侯韩颓当等人率领轻装骑兵,从淮泗口穿出,将吴、楚军队的后路阻断,堵塞了吴、楚军队的运粮通道。

梁国让中大夫韩安国及楚相张尚的弟弟张羽为将军。张羽英勇善战,韩安国谋事稳重,两人相辅相成,这才得以稍稍挫败吴军。吴军想向西挺进,但碍于城池由梁军驻守,不敢绕过去继续向西。于是吴军就去进攻周亚夫的军队,两军在下邑相遇,吴军求战,周亚夫拒绝出战。吴军粮道断绝,士兵饥饿,屡次挑战,周亚夫仍然坚守营垒,拒绝出战。周亚夫的军营中,夜里突然受惊扰而骚动,自己人互相攻击,喧闹到了周亚夫的大帐附近,周亚夫不动声色,安然睡觉,不久扰乱就又自动停止了。

吴军将军队调集到汉营垒的东南方,周亚夫却下令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御,不久,敌人的精锐士兵果然突袭西北方,不料汉军早有戒备,不能攻入。吴、楚士兵有许多被饿死,或者背叛离散,于是吴王率领军队撤退。周亚夫的精锐部队领命追击,大败敌军。吴王刘濞丢下他的军队,与几千名勇士一起狼狈夜逃,楚王刘戊自杀。

吴王只顾自己逃命而抛弃了军队,吴军也就崩溃了,各部队逐渐向周亚夫和梁国的军队投降。吴王渡过淮河,往丹徒逃亡,想借东越自保,这时他还有1万多人的剩余兵力,又召集了一些逃散的士兵。朝廷派人用好处收买东越首领,东越首领就骗吴王出来慰劳军队,然后将他刺杀。

吴、楚军队已经战败,其他诸侯见大势已去,有的投降朝廷,有的仍然死守。后来胶西王投降汉军后自杀。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都被处死。赵王据守邯郸城,后来汉军引水淹邯郸,把城墙泡坏后,赵王也自杀了。七国之乱当年就被朝廷平定。

武帝肃边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建元二年),武帝亲自到灞水之上,为消灾祈福举行祓除仪式,归来途中,喜欢上了姐姐平阳公主家的歌妓卫子夫。卫子夫的母亲卫媪,是平阳公主家的奴脾。卫子夫在公主的奉送下进宫。

卫青

武帝对卫子夫的恩爱宠幸日益加深。陈皇后知道后,异常恼怒,多次以死相逼。这一来,武帝更加恼怒。

卫青是卫子夫同母异弟的弟弟,他父亲郑季本来是平阳县吏,被派到平阳侯家供事,与卫媪私通而生卫青。

卫青随母亲冒姓卫氏。卫青长大后,当了平阳府的骑奴。馆陶大长公主派人抓捕卫青,准备杀掉,却被卫青的朋友骑郎公孙敖和其他壮士一起救出。

武帝知道后,任命卫青为建章宫监、侍中,几天之内,赏赐累计千金。随后,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卫青并任太中大夫。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郡马邑豪门聂壹,给大行王恢上奏献计:“匈奴刚与汉朝和亲,亲近信任边地官吏百姓,我谎称有利益把他们引来,然后用伏兵袭击,这是必定打败匈奴的好计策。”

武帝召集公卿,征求他们的意见。

王恢说:“我听说,在代地是独立一国的时候,北边受匈奴威胁,南方与中原国家接战,竟然还能养育百姓,按时耕种,仓廪充实,匈奴不敢轻易侵犯。现在,以陛下之威望,天下统一,匈奴却不停侵犯,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对汉朝不惧怕的缘故,我认为应该攻打匈奴!”

韩安国说:“听说高皇帝曾受平城之围,七天吃不到东西,等到解围返都之后,没有愤怒之心。圣人应能包容天下,不因自己的私怒而伤害天下的公利,所以高帝才派遣刘敬与匈奴缔约和亲,后代五世都蒙受恩泽,我认为不应该攻打匈奴。”

卫恢说:“并非如此。高皇帝亲自披坚执锐,戎马几十年,平城之仇之所以不报,不是力量不够,而是为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现在边境警报频传,运送死亡士卒的柩车,在路上络绎不绝,让仁爱之人无比心痛。所以,应该攻打匈奴。”

韩安国说:“善于用兵的人,要以饱待饥,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坚守不战,无为而治,将敌人打败,这才是圣人用兵的办法。若拉长战线攻入敌人腹地,则不易成功。进军太快,粮草就供应不上;进军太慢,就会坐失良机,走不到1000里,人马就会因草粮缺乏而无心应战。所以我认为不应该攻打匈奴。”

王恢说:“不对。我现在所说的攻打,不是让我们的军队攻入匈奴腹地,而是利用单于的贪欲,引诱他到汉朝的边境,我们设下埋伏,做好出击准备,匈奴军队一旦中伏,单于便可擒获;万无一失!”

武帝采纳了王恢的建议。

六月,武帝任命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率30多万骑兵、步兵、战车,埋伏在马邑旁的山谷中,一旦单于进入马邑,就纵兵出击。

然后,秘密派聂壹为间谍,逃到匈奴,对单于说:“我能把马邑县令、县丞杀掉,然后献城投降,马邑的全部财物就可归单于了。”

单于喜欢轻信,认为聂壹的提议很好,就爽快答应了。

聂壹就杀死一名死罪囚犯,在马邑城下挂头以做信物,欺骗单于使者说:“马邑长吏已被杀死,可以速来!”于是单于穿过边塞,由10万骑兵跟随进入武州塞。

单于走到离马邑100多里处,见茫茫草原上只有牲畜,但却没有放牧人,感到奇怪,就攻打近旁的一个亭障,将雁门的汉军尉史抓获,想要杀掉他。

尉史就把汉军埋伏的计划告诉了匈奴单于。

单于大吃一惊,说:“我本来就怀疑。”立即将军队撤出边塞,说:“我抓到尉史,真是天意啊!”于是封尉史为“天王”。

边塞下传报,说单于已经撤军,汉军追到边塞,没有追上,便撤军回来了。王恢本来负责从代郡出击匈奴的辎重,听到单于撤回的消息,因军队庞大,就放弃出击。

王恢的做法激怒了武帝。王恢说:“现在单于没到马邑城就撤军,我用3万人敌不过单于10万大军,只会招致耻辱。我本来知道回来会被处斩,但可以让3万士卒活下来。”

于是,武帝让廷尉处置王恢。廷尉判处王恢迁延畏缩、逗留避敌,应当杀头。

王恢用千金贿赂丞相田蚡。

田蚡不敢向武帝进言,就对太后说:“马邑之谋本为王恢策划,现在因为事情不成功而杀王恢,这不等于在为匈奴报仇吗?”

武帝朝见太后,太后向武帝转达了田蚡的话。

武帝说:“马邑之谋是王恢首先提出来的,我听了他的话才征发天下士卒几十万。而且,即使单于抓不到,王恢若率军出击辎重,还是可以有所收获。现在不杀王恢,无法向天下谢罪。”

王恢听闻后,便自杀了。

从这以后,匈奴断绝和亲,经常出没于汉朝边地抢夺财物,但也贪恋喜好汉朝的财物,喜欢同汉人在边关互相交易。汉朝并没有关闭边关市场,以此满足匈奴的需要。

几年后,武帝派遣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郡出征、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征、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郡出征、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郡出征,分别率领骑兵1万出击匈奴。

卫青打到龙城,斩杀俘虏匈奴数千人;公孙贺没有收获;公孙敖战败,损失7000骑兵;李广也以战败告终。

匈奴生擒李广,因李广受伤,匈奴将他放在两马中间,用绳子编成网,让他躺在上面,走了10多里。李广先是装死,突然跳到一个匈奴骑兵的马上,夺过他的弓箭,策马向南奔跑,于是得以逃出。

汉朝抓捕公孙敖、李广,关入狱中,判罪应当杀头,他们用钱赎罪,降为平民。只有卫青被赐爵关内侯。卫青虽为奴隶出身,却擅长骑马射箭,智勇超人,与士大夫交往讲究礼节,对士卒有恩德,下人都愿意为他效力,有将帅的才能,所以屡战屡胜。天下因此都佩服武帝知人善任。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元朔元年),卫夫人的儿子皇子刘据出生。卫夫人被立为皇后,大赦天下。

朔方郡多次受到匈奴右贤王的侵犯。武帝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兵从高阙出发、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相李蔡为轻车将军、都归车骑将军统领调度,都由朔方郡起兵,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都从右北平出发,共10多万人,攻打匈奴。

右贤王以为汉军离自己很远,不能到达,饮酒后大醉。卫青等人的部队出边塞六七百里,半夜赶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十分惊恐,只与几百名强壮的骑兵冲出包围,连夜向北飞驰逃走。

汉军俘获右贤裨王等十余人、平民1.5五余,牲畜几十万头。卫青率军得胜还朝,到达边塞,天子派使者捧着大将军印,就在军中任命卫青为大将军,有权统领所有将士。

不久,武帝又将8700户加封给卫青,封卫青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全为列侯。

卫青再三推辞说:“效力军营是我的荣幸,仰赖陛下的神灵,汉军获得大捷,这全是校尉们奋力作战的功劳,我已经荣幸地蒙增封户,我的儿子还在襁褓之中,没有辛苦功劳,却蒙陛下封侯。这不是我在军队中勉励将士们奋力作战的本意。”

武帝说:“校尉的功劳我也记得。”于是,跟随卫青出征的校尉们各有奖赏,而且都被封为关内侯。

从此以后,卫青尊贵受宠,在群臣中地位独一无二。

飞将军李广

汉景帝中六年(公元前144年)六月,匈奴将雁门关攻破,兵临武泉县。还攻入上郡,抢走了牧马场里的马匹,2000汉军将士战死。

陇西人李广担任上郡太守,曾经率领100名骑兵出巡,与几千名匈奴骑兵狭路相逢。匈奴人看见李广的部队,以为是汉军的诱敌之计,都吃了一惊,跑上山坡布下军阵。

李广手下那100名骑兵都很害怕,想骑着马跑回去,李广说:“从这里到大部队驻地有几十里路,如果就这样往回跑,匈奴骑兵追射我们,我们很快会全军覆灭。现在我们留在这里,匈奴人一定以为我们是诱敌的部队,不敢对我们轻易出击。”

于是李广对骑兵下令:“前进!”快到距离匈奴军阵2里远的地方,李广又让大家停下来,下令说:“全都下马,解下马鞍!”他手下骑兵说:“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有不测,怎么办?”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会逃走,现在我们解下马鞍代表我们不会逃走,他们就会更加相信我们是诱敌部队。”结果匈奴骑兵真的没敢进攻。

有一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掩护匈奴军队。李广和10多个骑兵骑马飞奔而去,将他射杀;然后又返回到他手下骑兵群中,解下马鞍,让士兵把战马解开,然后躺在地上休息。这时正好太阳西下,匈奴骑兵摸不透李广部队的意图,也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军队以为汉朝军队在附近有埋伏,想连夜突袭他们,于是率领士兵离开了。黎明时分,李广和100骑兵才得以返回大部队。

同类推荐
  • 西山月

    西山月

    在一份历史中没有记载的国度,赵毅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生命。他有着简单的理想——富足安定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自然包括有饭吃,有钱赚,有美女——正在他认为要过上了这种生活的时候,却意外陷入一场争斗之中,有嫉恨,也有诱惑,生命遭受威胁,于此同时,大周国四境内外,强敌环伺,纷争不断,这是赵毅赖以生存的国度。他最终,只得踏上一段征程——一片西山月,也可照亮一片土地。只要你热爱它。
  • 盛唐特种兵

    盛唐特种兵

    没有故事的故事才是最好的故事,但愿这一生没有故事,那样才是郝任的人生。可惜,人生如戏,单靠演技全都没戏。盛世之下也有虚士,盛世背后是谁导演了整个故事。玄武门的鲜血尚未落下,而兄弟之间的倾轧就已经如火如荼。李建成当真如此无用,魏征真是千古铮臣吗?翻开历史的年轮,那一幕幕隐藏着极致黑暗下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是被动妥协还是无奈抗争。命运真的如此不堪,无法把握吗?我是郝任,也是好人,大浪淘沙留下的未必全是真金,有时候留下的依然是大一点的砂砾而已。
  • 五代大军阀

    五代大军阀

    五代十国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才子佳人的佳话,有的只是饿殍遍野,血流千里。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武夫们用鲜血染成的大时代!
  • 檀香秋阁

    檀香秋阁

    唐朝末年,武将割据,天下散分。檀香秋阁,江湖共勉,檀香阁主,天下公认,左相才子。国恨家仇,在他的心中展开,大炙官途,成为他的一生所求。他不追逐名利,只愿如此安好。但是他的内心,注定他无法如此。辅佐君王,破除敌患,成为他的重任,只求心安。来时往返国家与江湖之间,愿意一人之行,利国家与江湖,求一个心安理得!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我的作品,我也希望大家给我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我们的一个小说群:檀香秋阁,群号码:637095009。已经上线了,还是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们,进来看一看。对我的作品提一个宝贵的意见。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 谋战

    谋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伟大的时代,在这大争之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封建帝制尚未成型。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强国合纵连横,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较量。名臣显将,穷尽才华,各显风流。洛阳士子陈嵊师从鬼谷先生三年,学有所成,受命下山,先是助楚灭越,而后远走燕国,变法改制,拓取辽东,使弱燕一跃成为强国。他创立民家学派,却与整个天下为敌,别人的梦想都是合天下,对于他来讲,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热门推荐
  • 傲世绝妃:滂沱上古之伏羲

    傲世绝妃:滂沱上古之伏羲

    “魔君哥哥,盘古哥哥去哪了?”一个泪眼朦胧的小女孩揉着惺忪的睡眼,拉了拉眼前高大男子的墨绿华裳的衣角,声音中带着稚嫩。“盘古哥哥呀,他说他去创造新世界了。”少年缓缓开口,白净的手摸着女孩黑亮的秀发,语调不咸不淡,却有着不可察觉的忧伤。“哇塞!盘古哥哥好厉害啊!”女孩小小的脸蛋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越发的粉嫩,“伏羲以后也要像盘古哥哥一样厉害!”“那小伏羲一定要加油学习哟!”“嗯!”—————————————“你为什么要骗我!”少女漂亮而华丽的脸蛋洋溢着怒火,变得有些扭曲,妖红的曼珠沙华附在少女洁白的左手背上,长长的枝条延伸到了左边的脸颊,显得更加妖艳。“我......只是不想你受伤......”
  • 小爱无疆

    小爱无疆

    程风行说要在七夕给江夏一个浪漫的惊喜,让她一直期待了好些天。“这是礼物。小夏,我把我自己送给你。”他低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使得室内的温度骤然升高。可惜砰的一声,门被推开了,两个人顿时从热情中清醒。借着月光看去,一个小小的人影站在门口,软软地问:“爸爸、妈咪,你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我都睡着了。”“妈咪你在哪里,太黑了我都看不见。老师说今天牛郎织女在鹊桥见面,我想去看看,妈咪你陪我去看哦。”江小帅撒娇说。于是这个晚上江小帅夹在两个人的中间数着星星,听着七夕的故事,而程风行这个后的礼物,终还是没有在七夕的晚上送出。江夏趴在床上笑了一阵子,迷迷糊糊地想,他们彼此的爱意就是送给对方好的礼物。
  • 魔王狂妃

    魔王狂妃

    华夏苏家家主苏浅汐一朝穿越,重生为将军府大小姐,不曾想竟背负废物灾星之骂名!未婚夫被抢,妹妹下毒陷害,人人轻贱。当将军府小姐变为世家家主,当懦弱胆小的她变成狂傲腹黑的她,一切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傲视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降龙少年

    降龙少年

    十四岁少年的一次偶然经历,痛失相依为命的母亲。为救最爱的母亲,踏上艰难坎坷的漫漫征途......
  • 快穿系统之男神我错了
  • 一夜承宠:魔尊的极品鼎炉
  • 王俊凯之勿忘凯始

    王俊凯之勿忘凯始

    女主角张雪为了找到七年前帮过她的一位男孩来到重庆,碰见了王俊凯。和他相处了一段时间,才发现,他,就是她要找的人。她想告诉他,她始终没有忘记开始他们的记忆。PS:所以小说名叫勿忘凯始。本文主要写王俊凯和一个女孩的爱情故事,与现实无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毒医不分家之绝色毒医

    毒医不分家之绝色毒医

    她前世是杀手界的no.1,这一世她有绝世的容貌和医太术,惹努怒她,放个炸弹给你玩玩。他拥有让少男少女们都为之倾倒的美貌,却在遇到她后相伴左右。喜欢我,你比她漂亮吗?你的医术比她高吗?如果没有请滚吧!
  • 某樱的综漫之旅

    某樱的综漫之旅

    因为是练笔,所以剧情会变得乱七八糟的,设定身份也会乱改,大约是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格和故事
  • 我的故事刚刚开始

    我的故事刚刚开始

    秋秋是我,秋秋是你。她写下自己的故事,你从中看到自己。她想知道你和我,他和她是不是都这样。成长的路,我们都这样走过,其实我们走的都是一样的。秋秋竖起一面镜子,照照正在走路的我和回头看路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