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6400000035

第35章 心理健康指数(1)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市中心,于1754年成立,在2004年庆祝了建校250周年。成立初期仅一间课室,一位教授及八名学生。如今,她已经是常青藤八大名校之一,现有学生23650人。因为其占尽纽约市地利,许多莘莘学子慕名而来。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机构用具体的数例向我们表明,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数包括坚强的性格、自信自律、勇于承担以及正确的自我认知与对外界认知等方面。

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把脉”

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全与身体健康之外衡量儿童健康与否的又一个重要标准,许多教育机构与专家致力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就有一个这样的专门机构,他们总结出一些列的心理健康指数来衡量孩子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

这些指数包括:

一、智力。智能发育正常,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

二、情绪。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

三、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

四、自我认知。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五、性格。有健全的性格,开朗、待人坦诚、勇于负责、正视困难;

六、适应性。能够正确对待现实,适应环境迅速,接受新事物、新概念快,思想和行动能与时代同步。

其实儿童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能否拥有健康的心理需要家长们严格把关,否则,很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2007年伊始,马来西亚华人圈传出一则令人痛惜的消息:马来西亚华裔“神童”张世明于1月6日逝世,年仅30岁。

张世明,智商高达148,1989年以13岁的年龄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他21岁时拿到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但是因为年纪太轻,无法适应社会现实和工作压力,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2001年,张世明回到马来西亚。过去5年来,张世明心情极度沮丧,厌世,甚至试图自杀。这次在医院里面,他拒绝进食,不愿意说话和走动,连眼睛也不愿意睁开。他的死亡跟他的心理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上面的例子还比较极端的话,下面一组数字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目前,在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对北京地区学龄前儿童的抽查显示,1993年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10.9%,2003年则增加到18.2%。上海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4.39%的孩子曾经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但是,绝大多数父母对此一无所知。

我们的孩子怎么啦?

张世明的故事,以及上面一组数字,其实正是反映了目前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即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误区:常常只关心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或技能,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或者是“情商”(EQ)。最新心理学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属于智商(IQ)的高低,而80%取决于情商。情商高的人,生活乐观,人生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不管做什么,成功的机会都更大。

在“郁闷”竟成为时下不少孩子的流行语的今天,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一流行语背后所暗示的心理线索?

就儿童心理健康角度而言,根据研究,以下十方面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缺乏抚爱。因为父母离婚或丧失父母等原因使儿童得不到关心与照顾。

二、教育态度不一。父母双方对待儿童的态度不一致或前后态度不一致,呼冷呼热。

三、儿权至上。父母视孩子为“小皇帝”,有求必应。

四、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施以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

五、不良诱惑。有意无意地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行为习惯或心理。

六、过分苛求。让孩子学这学那,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

七、角色混乱。要求儿童扮演与其年龄、性别和能力不相称的角色,如男扮女装。

八、欲求挫折。对儿童的生理欲求作出抑制性的反应。

九、弄虚作假。经常对儿童说假话,不守诺言。

十、父母操纵。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的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爱。

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把脉

我们的孩子心理健康吗?让我们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把把脉,了解一下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数。

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几条建议:

1.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

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2.以礼相待——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是: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3.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为此,父母可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鼓励孩子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手段,绘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请父母帮忙描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自己进行剪贴,也可自己画自画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按照内容进行编排,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各种折纸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使孩子能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外,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幼年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孩子克制力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规章制度,鼓励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队长”,带头遵守家规家法。

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

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独自一人睡觉,父母可在3岁孩子的卧室放一盏调光台灯,而对4岁的孩子,父母则可关灯,让孩子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故事边进入梦乡。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跟家长的关注度有很大关系,经常受到父母关注的孩子则有利于养成开朗自信的个性。

看看下面的15个问题,再对照一下自己的宝贝,然后回答两个答案:“是”或“否”。

1.孩子能否轻易被逗笑?

2.孩子是否经常耍脾气?

3.孩子能否安定地躺下睡觉?

4.孩子是否总把家人激怒?

5.孩子是否挑食?

6.孩子的饭量是否稳定?

7.孩子吃饭时是否经常耍脾气?

8.孩子有没有要好的小朋友?

9.孩子是否经常失去自制力?

10.孩子是否总是需要看管?

11.孩子是否能够做到夜间不尿床?

12.孩子是否有吮手指的习惯?

13.孩子是否经常抽噎、啜泣?

14.孩子能否安静地独自呆一会儿?

15.孩子是否有恐惧心理?

看看你的宝宝得了几分?

题号1、3、6、8、11、14选“是”记1分;

题号2、4、5、7、9、10、12、13、15选“否”记1分。

对号入座,看看你的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A.得分在11分以上,说明你的宝宝心理很健康,但也不能因此而放松对他的要求,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可激发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大的潜力。

B.得分在6~10分,说明你的宝宝心理健康中等,存在一定的隐忧。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及健康的心理状态。

C.得分在5分以下,说明你的宝宝心理健康指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作为父母,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责无旁贷。你可以针对宝贝相应的弱点慢慢地有耐心地寻求解决的方法,例如:为宝贝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多带孩子去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如果必要时你也可以去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让孩子学会坚强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那些成绩卓著的智力优秀者,并非只在智商一项上出类拔萃,而且与其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坚强的性格”。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坚强成就人生”“生命的价值”。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

坚强性格是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条件,有坚强性格的人也往往是生活中的强者。那么,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性格呢?

一、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克服困难的习惯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现在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如单独活动,同陌生人谈话,与别的小朋友来往,自己完成作业等,即使有一定困难,也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因为只有孩子经常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他才能体现克服困难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变得坚强起来。

二、相信和尊重孩子,委派孩子在家庭中担负一定责任

比如,家长可以委托孩子负责监督家庭的卫生工作,对家庭成员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提出要求,这样可以培养锻炼孩子的自我要求能力和坚持力。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让孩子担任一定的角色,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向这个角色靠拢。例如,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从小学年级的一个班级中挑出一名在班中的地位较低的学生,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一个学期后,发现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并且这些孩子在自尊心、安定感、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这个例子说明,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家长和社会期望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把自己的子女当做坚强的孩子来教育和培养。

三、加强对孩子独立性的教育

独立性强的人有明确的目标,并用这个目标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不指望别人的帮助,不受别人的暗示,能够主动地做事,有想把事情做好的热情。对孩子来说,需要发展两种独立性: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另一种是精神活动方面的独立性,如人际交往的积极性、自信心、创造性等。许多孩子都具有第一种独立性。但是从培养坚强的性格来说,孩子更需要有第二种独立性。因此,家长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除了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外,还应当给孩子设置力所能及的目标,为发展孩子精神方面的独立性创造条件。

四、保持和增进孩子的身体健康

这是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重要基础。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心情不好,必然怕这怕那,对人、对事积极不起来,性格就很难坚强起来。相反,孩子的身体素质好,有信心,有勇气,就容易培养起坚强的性格。

五、发展孩子的良好品德和智力

这也是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品德受人喜爱、尊重,知识和智慧使人有信心。人的各种心理品质是相互影响的,培养孩子各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品质,都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六、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劣性刺激

困难:父母应该常给孩子制造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

饥饿:父母可以适当让孩子尝尝饥饿的滋味,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偏好。

吃苦:父母不妨有意识地让孩子我参加一些野营活动,让孩子吃点苦头。

批评: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就要接受批评、惩罚,有时还要严厉一些。对于孩子犯的较大的错误,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

忽视:父母在生活中不要处处把孩子作为重心,有时候可以适当忽视孩子,让孩子学会调整心态,从而帮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七、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

八、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本书从不同角度着手,探讨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三十六计的形式展开,寓教于谋略,用谋略来诠释教育智慧。
  •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本书从关注男女孩们步入青春期后必然会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开始,如身体第二性征出现、对异性情感的萌动等,提醒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遭遇的各种诱惑和危险,帮助青少年走出青春期的误区,培养应对挫折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 做一个幸福的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美好生活必读

    做一个幸福的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美好生活必读

    本书不是一本教科书,是一本传递智慧与快乐的心灵读本,也是一本分享灵感和技巧的实用百科。本书融合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育儿问题、创业问题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书中有短小的案例,也有实用的攻略,它有专业提醒,也有温馨贴士,它包含着写给妈妈的话,也蕴藏着妈妈们应该去学习的技能。该书用温暖的语言唤醒了每一个全职妈妈对生活原本保有的热爱,它教会你“爱孩子的妈妈也要学会爱生活”,它也告诉你“爱生活的妈妈才能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
  • 新编怀孕百科

    新编怀孕百科

    本书以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为准爸爸准妈妈提供了全新的孕育知识。从夫妻孕前的精心备孕,到孕育历程的营养饮食、日常护理、孕期保健、胎教优生、准爸爸助孕以及产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贴心的指导,从而帮助准爸爸准妈妈解决孕育中的困惑和担忧,也为备孕的年轻夫妻提供孕育优质宝宝的第一手资料。
  • 孕育健康宝宝四步曲

    孕育健康宝宝四步曲

    本书共分四篇,包括孕前准备、孕期保健与胎教、产后护理及防病、0~3岁婴幼儿喂养与智力开发。介绍了在这个过程中孕产妇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并指出了具体应对方法。
热门推荐
  • 岁月温馨

    岁月温馨

    重来一次,若琳觉得不能辜负这么美好的时光,照顾妈妈,赶走极品亲戚,努力赚钱,享受青春,尽管生活中还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日子已然不同。
  • 爱情不期而至

    爱情不期而至

    一见钟情是梦,不期而遇是缘。曾经,相隔10373公里,相隔7个小时的时差,她以为已经触及到了爱情的模样,却蓦然发现,爱情从来不可预期。直到他与她在异国不期而遇,而后,爱情,悄然而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狂想症

    我的狂想症

    呵呵,一次小小的任性,呵呵,觉得自己很可怜啊!嗯……,就这样吧!想到就做
  • 拜托了,吕公子

    拜托了,吕公子

    初入高中,孙青瑶就惹上学校头号大人物,以后的日子是要仰仗与他,还是死磕到底?!
  • 从此余笙没有你

    从此余笙没有你

    我们都曾爱过这样一个人。他让你的脑袋放小烟花,心脏融跳跳糖,身体开冰雪碧,可是他的余生,却没有你。我们相遇时,是夏天;我们离别时,是冬天;说不清楚,为什么万物都会随着时间化为尘烟,命运的手指有长有短,而我与你之间终究有许多错过。曾经,我臆想了成千上万次你离开我的方式,可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以怎样的方式,离开你……我越是逃离/却越是靠近你/我越是背过脸/却越是看见你/我是一座孤岛/处在相思之水中/四面八方/隔绝我通向你……
  • 都市写手的梦幻人生

    都市写手的梦幻人生

    这是一个无限扑街的都市写手重生之后的故事。借用自己作为都市写手掌握的无数历史大事件,在商场、娱乐、文学、网络等等领域混的风生水起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作者君本人这个扑街的都市写手的一个美梦再现,希望大家喜欢。这也是俺在创世的第四本书了,多的不敢说,最起码保证写完,谢谢支持
  • 修真狂少在

    修真狂少在

    静海市五大家族之一杨家公子杨柯在一场被宋家公子宋山打昏以后无意间得到万年前常胜将军杨柯的一丝神识传了他一篇功法借助一篇功夫他独占静海市。
  • 当名媛遇上保镖

    当名媛遇上保镖

    宋轻汶,别人眼中高高在上顺风顺水的名媛,实际上她的人生从她第一个知道的英语单词illegitimatedaughter开始就变得溃烂不堪。无论是对家族还是对她的丈夫而言,她只不过是颗棋子。却偏偏一边要帮忙收拾烂摊子,一边还要演技爆发,演出一个优雅从容幸福美满的宋轻汶,直到她遇见唐宴……
  • 那些年我其实沐浴在神的光辉

    那些年我其实沐浴在神的光辉

    被逼无奈她选择参军,冷漠的首长让她以为遇到了爱情,但她却被人陷害赶出军队,所有人都以为她已经死了,但是她不会这么轻易退出这个世界。历经所有磨难,她才明白那些年她其实一直沐浴在神的光辉。
  • 恶魔的七号赔心霸宠

    恶魔的七号赔心霸宠

    堕入一场换萋游戏的圈套,她赔尽了所有,包括自己的身子。隐忍到了极限之后,必须爆发!三年前,她被蒙脸献给他,五年后,穿着婚纱的她身后是三个忐忑不安的新郎,她会选择谁,是他,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