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6300000014

第14章 不要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1)

——保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的问题就是家庭的问题。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引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孩子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来自家庭,因此,解决了家庭问题,孩子的问题也就自然消失了。

和谐、温馨的家庭会让孩子更加健康、开朗、阳光,不和睦的家庭,却会让孩子变得暴躁易怒,甚至内心阴暗。因此,对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其良好的人格和性格的养成,有着很大正面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模式是会“遗传”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待家庭的态度往往会被孩子“继承”下来。在每个家庭中都能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子。其实这些都是家庭关系在孩子小时候打下的烙印,只是那时候孩子还小,这些东西被压抑在了潜意识之中。等孩子长大后,遇到同样的情景时就会无意识的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家庭模式“遗传”。

1

记住:不要把工作上的坏情绪释放在孩子身上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承受着来自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压力,然而在人前,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人们会时刻隐忍、压抑着这些压力和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坏情绪。但是,离开了工作场合后,有很多人会把这些压力和坏情绪带回家中,向家人无节制地发泄,但压力得到释放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将坏情绪带回家中会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特别是影响孩子的成长。

张小东是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工作非常认真,经常早出晚归,备课至深夜,还时时留校辅导学生。不过近来张老师变了很多,工作不再积极,一脸的疲倦。因为他发现自己原本聪明、阳光的儿子张灿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而且像躲瘟神一样躲着自己,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这让张老师非常郁闷,睡眠也跟着受影响。

无奈之下,张小东老师找到了著名的心理学家钱铭怡教授进行咨询。钱教授的分析结果让张老师大吃一惊,这一切原来都是由张老师打儿子那一耳光引起的。

两个月前,学校下发了优秀教师评选的通知,连续几年得到“优秀教师”称号的张老师毫无悬念是这次评选的最佳候选人,结果却大出张老师的预料,刚来不久的刘老师获得了今年的“优秀教师”称号。表面上张老师对这件事好像很不在意,心底里却感到异常郁闷。这件事情严重影响了张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上课也常常心不在焉,回到家中也没有了以前的亲切感,特别是对自己的儿子,怎么看他都不顺眼,看到他就想骂他。一天下班回家后,见儿子居然在打游戏,这让他大发雷霆,把儿子大骂了一顿后,竟然还动手打了儿子一耳光。儿子呆了几秒,而后冲进自己的房间,把门一关就开始哇哇大哭。当时张老师也没多想,气呼呼地坐下来看电视。

第二天早上,张老师去儿子房间叫他起床,发现儿子坐在桌前发呆,看到自己来了,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自那以后,儿子就常常这样。钱铭怡教授说,这是他将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中的结果。为此张老师后悔不已。

角色冲突,特别是不同角色间的冲突是很多负面情绪产生的罪魁祸首。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角色间冲突常常是由于人们角色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冲突。最常见的就是上述案例中,这种将工作情绪带回家中的现象。将工作情绪带回家中,会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利。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孩子,特别是小孩子,身心正处在发展之中,其人格须在成年早期才能稳定,期间,父母的教育方式、人格特点、行为方式将对孩子的人格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孩子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得来的。所谓观察学习,就是儿童在生活中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得到强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一种学习。班杜拉认为,环境,特别是榜样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这里的“榜样”指的是孩子观察模仿的对象。孩子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行为,通过榜样行为的结果强化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将坏情绪带回家中,对孩子、配偶进行发泄、争吵,最终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孩子尚小,心智尚幼,行为模式没有形成,在处理坏情绪时,孩子并不知道还有更好、更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而家庭中的这些“发泄”方式,则会被孩子误以为是一种定式,误以为坏情绪本该如此处理,进而内化这种行为模式。所谓“虎父无犬子”、“将门虎子”等等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在孩子人格发展期间,孩子模仿父亲的行为,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在其成长之后,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了。

而且,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还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惊吓到孩子,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导致某些需要不能满足,影响其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异常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小时候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种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结虽然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但在一定条件下还是会发挥作用,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最重要的需要就是安全感的满足。如果这个时候将工作中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使之安全感得不到满足,那必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家庭教育的时候,切记不要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不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情绪是具有感染力的,负面情绪将影响孩子的心情,并使孩子觉得是自己做错了,才让父母生气的,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的情绪,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节家教智慧

今天的坏情绪,明天的大后悔。每次回家前深呼吸,放下情绪,开心地陪伴孩子玩耍,度过一段欢乐的家庭时光。这既是一种享受,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

2

工作再劳累,也不要冲着孩子大吼大叫

孩子非常天真,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和父母,并且这两者常常是连在一起的。父母要是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了一点不高兴、不愉快,孩子一定会内归因,认为父母之所以不高兴,就是因为自己哪里又做错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在教堂里,一位老夫人正在忏悔,这位太太三十年来每天都在这忏悔,每次她都要忏悔几个小时才走,因为她的孩子是因她而失踪的。这位太太叫露西,是老格林的太太。除了忏悔外,格林太太每天都游走在大街上,一边贴寻人启事,一边寻找自己的孩子。

三十年前的5月8号晚上,那是一个噩梦,格林太太永远都记得那一天。晚上十点,天还下着大雨,“这真是糟糕的一天!加班到现在,连天气也欺负我!”格林太太心里想着。不一会就到了家里,打开门,她看到十岁的小格林正在看电视,顿时心里一股无名火,对着小格林吼道:“你怎么还在看电视啊!赶快去睡觉!工作这么累,我烦着呢!”小格林愣了一下,委屈地看着她,说:“妈妈,我想再看一会,就一会。”“不行!”小格林双眼噙着眼泪,委屈地回房间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格林太太发现小格林还没起来,于是,就去了他的房间。不一会,格林太太就惊恐的冲了出去,手里拿着一张纸。

“怎么了,亲爱的?”老格林问道。

格林太太来不及解释,把纸一丢就跑了出去。格林先生拿起那张纸,也是一脸的惊恐!

那张纸上写道:“爸爸,妈妈,我走了。你们不爱我了,我就是看一会电视,妈妈就发那么大的火,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你们不再爱我了,才会这样的。以前我看电视妈妈都不会发这么大的火,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让你们不再爱我了。我走了。”

自那以后,格林太太一直生活在痛苦与悔恨之中,也一直在寻找着她的孩子,可是三十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孩子的世界是非常单纯的,在他们的世界里,父母的高兴是他们引起的,父母的烦恼也是他们造成的。因为孩子不会做理性的推理,他们的判断力是有限的。小孩子不能分析出父母是因为不开心,因为工作的烦恼而对自己发脾气的,相反,更多的孩子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才使得父母这么对自己的。这时,孩子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因为以前可以让父母高兴的行为,现在却使父母生气了。这让孩子很疑惑,无所适从。

父母总是因为工作中的劳累,对孩子大吼大叫,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让父母喜欢、高兴,认为自己是不被喜欢不受欢迎的人。在幼年就形成这样的自我认知,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和将来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内归因的归因方式也会被保留下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维纳提出了著名的归因理论,他认为,内归因的人,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倾向于外部不稳定归因,即认为他所获得的成绩都应归因于运气好,这种人对成败几乎没有任何感觉;而在失败的时候却倾向于内部稳定性归因,即认为失败是由自己的能力不足造成的,这种人会自责,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用,在失败时会体验到非常大的痛苦。维纳还认为,只有内部不稳定性归因的人,才会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的程度,才会有较高的努力动机,并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如果孩子形成了这种内部稳定性归因的话,这个孩子以后将不再有自信,而总是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听天由命,终难有所成就。即使成功了,也会认为是自己运气好罢了。

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将烦恼放下,开开心心的陪伴孩子。如果将工作带来的坏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而引起了孩子的情绪变化,一定要及时发现、停止,并对孩子进行情绪上的抚慰。要告诉孩子,自己发脾气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做得不好,只是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让自己心烦,孩子是最棒的。

本节家教智慧

工作可以带回家,但是家庭不是工作的延续。不要因工作辛苦向孩子发泄情绪,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3

不要把工作的规则带回家

习惯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最大的坏事。

当今社会,人们似乎和外人在一起的时间多,而陪家人的时间少。和外人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伪装,或者说带着一定的面具。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习惯,形成一种固定思维,特别是处于管理阶层的人。工作中的规则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庭关系的规则应是和谐、理解与体贴,相互支持,相互提携。这两种规则有所冲突,若将工作中的习惯、规则带回家中,不但影响家庭关系,更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北大心理咨询室来了一个新生,她叫王艳娜,来到北大本来是件开心的事情,可是她却提不起一点兴奋劲来,因为她发现室友都不喜欢她,都很小气。

同类推荐
  •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本书是一部纪实小说。讲述了作者从听到女儿第一声哭响起,漫长的育儿之路的养育经历。
  • 起名通书

    起名通书

    本书详述了作者在中国第一个创立的入名策划识别成功系统“NISS”与品牌策划成功操作系统“BISS”,介绍了作者长期研究的十二生肖起名法、五格数理起名法、生辰五行起名法、意音翻译法、英文起名法等13种中英文起名方法。其中作者取各家之精华、去起名各法之缺陷而创立的“五维全息起名法”是中国最吉祥的命名法,本书提供了用此法为个人、企业、产品等起名、改名或进行标志设计的实例。讲解了《易经》的阴阳五行理论与姓名吉祥传统文化研究成果。解说了中国20位著名人物的姓名来源故事以及名人的名字对其成长与成功的重大影响。
  • 5-6年级,决定孩子前途的关键期

    5-6年级,决定孩子前途的关键期

    小学5-6年级,是小学升初中最为关键的两年。但是,在这两年里,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孩子的心事多了,变得难管了。孩子为什么难管了?孩子为什么突然变得心事重重?在孩子12-13岁这个阶段,究竟暗含着什么样的成长秘密?
  • 新编孕产妇生活宜与忌

    新编孕产妇生活宜与忌

    本书介绍了孕前、孕期饮食、孕期衣着起居、孕期出行、孕妇美容与孕期心理、孕期胎教和安胎、孕期工作、孕期防病、孕期用药、临产、产后饮食等等涉及孕产妇生活方方面面的宜与忌知识,内容非常实用。
  • 青少年挫折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挫折教育故事全集

    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困难、风险、挫折与失败,勇敢的人感恩挫折,失败者抱怨命运的多舛。本书精心为家长和青少年奉上一份亲子成长的厚礼。本书寓教于乐,是一本青少年汲取营养的智慧书,也同时是父母进行挫折教育的好教案。
热门推荐
  • 幸福妻子的八项修炼

    幸福妻子的八项修炼

    《幸福妻子的八项修炼》作者以朴实、亲切、真实的语言向天下的女人们讲述做幸福妻子的秘诀,告诉广大读者:要想成为一名幸福的妻子,婚前一定要头脑清醒,以独特的慧眼找到那个让自己幸福一生的男人;要修炼自己的性商,让自己成为人人羡慕的“性福”女神;要修炼自己的厨商,爱老公一定要爱到“胃”;要修炼自己的情商,在丈夫那里扮演好多种角色;要修炼自己的财商,做个幸福的“钱匣子”;要修炼自己的管商,提升管家的功力,做一个精干的管家婆;要修炼自己的母商,做一个称职的幸福的妈妈;要修炼自己的友商,构筑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做一个善织人脉的“蜘蛛精”。
  • 因为需要你的爱

    因为需要你的爱

    “爸,妈,救我!快点救我!”她不断呼喊求救,声音嘶哑,满头大汗与苍白的脸显得极为惊恐。路越来越窄,雨势越来越大。夜,越来越黑。身后的那个黑影就要追上来了,她心中顿时充满无边的恐惧。突然,身后传来一道阴森的狞笑声:“桀桀…雷夏颖,你跑不掉了!”......
  • 此生难忘你的眉眼

    此生难忘你的眉眼

    你爱过一个人吗?爱到呼吸都会觉得痛。你爱过一个人吗?爱到在梦里都会想念。穷困潦倒的苏瑾为了生存,母亲不惜假装已死亡的身份把她交给昔日的爱人谢续手里抚养。苏瑾在谢家住了下来,想不到谢续玩世不恭的儿子谢宣城知道苏瑾的真实身份。苏瑾的母亲苏烟间接的摧毁了谢家的圆满,以至谢宣城把对苏烟的恨转移在苏瑾的身上。谢宣城一点一点的在苏瑾的僵硬的心口划上伤口,也一步一步的沦陷在苏瑾的倔强黑漆的眼眸里。两人渐渐成为彼此的依靠,可是,命运总那么折磨人。苏瑾决裂离开谢宣城,回到顾家,回到真正的家里。一腔孤勇的追逐,到头来还是荒唐的告别。谢暄城,离开你,也许是我一生做出最好的选择;放弃你,却是我一生最痛苦的事情。
  • 山鸟山花好弟兄

    山鸟山花好弟兄

    故事起于1900年的庚子国难的天津。乱世中长大的赵敏启和欧阳钊苦苦挣扎,为国为家,为了亲人能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动荡的日子,注定不会有他们想要的生活,就如辛弃疾的《鹧鸪天.傅山寺》中描写的意境一样:“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一样。他们历经千难万难,见惯世间沧桑,唯有兄弟之情不变,伴随他们一直到老。
  • tfboys之简单的爱

    tfboys之简单的爱

    在一次不经意中竟让三个人遇见了自己的男神,她们会在种种的危机下,永远的在一起吗?
  • 仙魔七界

    仙魔七界

    仙魔大战,伏羲陨落,女娲补天,盘古之心光摄天地,新纪元现,修仙门派云集,魔界魔剑重现,伏羲陵内盘古之眼,修仙之路,身份之谜,弑师杀仙,舍大义取小爱,如何能够勘破万古,七界之秘,谁人来解?
  • 独言者

    独言者

    孤儿唐言降世北斗大陆,身伴古册《剑心》修剑自强。踏枯骨前行,踩人王修练。登天路,泣天歌,以剑证道。渡红尘,炼帝心,逆天而行。孤歌凄凄,悲鸣嘶嘶,且看唐言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写给二十七岁的诗

    写给二十七岁的诗

    不知道还有多少岁月可以容我挥霍,既然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就应该义无反顾的去实现,不要在本该绽放的时候,选择了潜伏。错过了正确的时间,那都是过错。
  • 绝世神王

    绝世神王

    修炼一途,乃是以肉身为炉、吸收天地之力,化身鸿蒙,掌控大道!灵魂重生的唐枫,在古神大陆上凝聚异型灵纹,却发现,自己一开始便是被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为亲情、爱情,踏足武道,一道高歌,终究成为绝世神王,造就一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