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800000030

第30章 慈禧训政(3)

近日外间浮言,颇有以诛戮皆属汉人,遂疑朝廷有内满外汉之意。夫我朝之于满汉,本无歧视;即今日办理逆党,我皇太后、皇上岂有成心。无如康党借此谣传,于大局实有关系。

接着,会章建议“择汉人中之忠正不挠者,褒奖数人,则群情定矣。”他认为“盖附逆者既有显诛,则效忠者自应厚赏。” 他建议“所有封奏条陈,其能论变法之非宜、斥伪学之乱正者,分别褒扬录用”。最后,他提出“夫公忠大义,出之汉人,则所全者尤大。”

他所提出的这些,对于聪慧且精通治术的慈禧太后而言,甚是有益。慈禧太后对会章奏折的批复,虽然是以斥责的语气所写,却一反常态,避免谈及奏章中的具体问题。她只是强调清廷做事一向公平正义,国家一秉大公,不管对满人还是对汉人均毫无成见。然而,这位上奏者不久便得到提拔,同一天,为了表示自己真的如所言的那样公平,太后罢免了六位官员,其中一位就为满人。然而,荣禄之前也曾经保荐过一个改革派,慈禧下令将此人交到吏部再做决定,商讨如何惩罚。她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挽回面子而已。

和往常一样,一旦受到指责,慈禧太后就会连续发布好几道圣谕。这次也不例外,她又是连发数诏。其中一道提出有必要适当保护内地外国人以及北京外国使馆工作人员;另一道对地方官员如何严肃选择官吏一事说教;还有一道鼓励地方总督和巡抚为国家出谋划策,但同时警告避免以党派意见相争,称皇帝深知他们相互攻击时背后隐藏的动机。

接着,慈禧太后趁着谈论整个国家政事的机会,宣示了自己作为满人首领,维护满人统治的政策,诏书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从来制治未乱,保邦未危,我朝圣圣相承,宪度修明,尽善尽美。至于深仁厚泽,难以枚举,水旱偏灾,无不立施蜀赈;江河漫溢,深恐累及穷黎;遇有军务。并未抽派丁役;宫中使女,亦未选及民间。仁民之政,又如此,宜其上下一德,朝野相安,以期共享昇平之福。乃有大逆不道之徒,聚党密谋,辩言乱政,而士大夫中竟有不明大义者,援引匪人,心怀叵测,言念及此,能无愤懑?朝廷屡示宽大,姑免株连,尔诸臣等受恩深重,具有天良。

这道诏令又是按照一贯做法,以对官员的劝勉做结尾,呼吁他们要注重官德,以实际行动宣扬美德。

变法期间,光绪皇帝罢免了几位反对派官员。所以,慈禧太后的下一步便是将他们官复原职,其中最有名的要算许应骙了,他因为参奏维新派官员王照被光绪皇帝罢免,如今,帝党势力已经分崩瓦解,京城之中光绪皇帝再也找不到一个支持者抑或是朋友。甘肃省的满族财务大臣曾龢是最后一个敢于站出来支持改革派的高官,同时也是改革派的支持者,他上书替翁同龢求情,慈禧太后非常生气,下谕将他免职,永不叙用,其中还表达了自己对翁同龢作为帝师,却参与阴谋,有辱名声一事深感惋惜。

慈禧太后随后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地方政府。刘坤一因病恳请辞去两江总督的职务,慈禧太后遂提醒朝廷对其仰赖,恩重如山,令他勿用托词,而应继续尽职尽责,为朝廷效力,勤政爱国,并在选择下属官员时,更加谨慎。

翁同龢大胆直言一事时时刻刻萦绕在太后心头,容许他光荣退休,回乡养老,对他丝毫没有削爵或是严惩的意思,这根本就不符合慈禧太后的期望。而且荣禄先前与翁同龢有过节,当然不会想办法调和缓解太后对翁同龢的怨恨。为平心中之火,慈禧太后随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将自己对这位年迈的学者的敌意肆意发泄出来,这符合慈禧本人的性格特点。这道圣谕非常有趣,足以展现慈禧的性格,诏书内容如下:

谕翁同龢授读以来,辅导无方,从未将经史大义,凯切敷陈。但以怡情适性之书画古玩等物,不时陈说,往往巧借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中日之役,主战主和,甚至议及迁避。信口侈陈,任意怂恿,办理诸务,种种乖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陈变法,密保康有为,谓其才胜伊百倍,意在举国以听。朕以时局艰难,亟图自强,于变法一事,不惮屈己以从。乃康有为乘变法之际,阴行其悖逆之谋,是翁同龢滥保匪人,已属罪无可赦。其余陈奏重大事件,朕间有驳诘,翁同龢辄怫然不悦,恫吓要挟,无所不至。词色甚为狂悖,其任性跋扈情形,事后追维,殊堪痛恨。前令其开缺回籍,实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不准滋生事端,以为大臣居心险诈者戒。?

一直到1904年6月,翁同龢都闲居在家乡(江苏常熟)。他是一个相当有个性的人,与皇帝身边的其他年迈官员告老还乡后静静地颐养天年不同,注释:① 翁同龢死后,宣统政府下诏恢复了他所有的官级品衔。皇帝的变法之举终于得到平反,他的支持者、追随者就是在阴曹地府还在受到中国官场变数的折磨。被撤职后,他心中一直都抱有希望,希望有一天慈禧太后宾天,光绪皇帝能够重掌朝政,继续变法改革,那么他就还有可能回归朝廷继续为皇帝效力,协助皇帝完成改革大业。

与此同时,他给家乡官府和官员带来了很多困扰,他每个月要到衙门拜见三次,每次都以一个屈从者的姿态跪在官员面前,恳求道:“尔受皇命,监视我言行,现我来此面见,助尔完成使命。”这时,巡抚总是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因为他永远也不能够确定这位曾经位高权重的军机大臣是否会在将来复归原职,翁家在当地又颇富名望。

折腾地方官员间歇之时,翁同龢还将大量时间花在学问上,期间,他的一批书信出版了,显示出翁同龢出众的学者风范和诗者气质,卓越超群。他的行文简单轻松,有些伴有神学和哲学思想倾向,一直受到文人学者的欣赏。尽管被撤了职,但他的财产没有被朝廷没收,在家乡颐养天年比在京城辛苦工作要幸福得多,他死时,依然享有忠贞爱国和才智过人的声誉,名声甚至远远超出了地区的范围。他逝世后,这声誉进一步远扬。

慈禧太后意识到,自从光绪皇帝废除了旧有的科举考试制度,文人学者的忠诚之心就受到了动摇。因此,她旋即收回了之前皇帝的成命,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闻听此,那些保守党派人士都很开心,全国各地的学者纷纷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赞扬老佛爷。从外部来说,新的考试制度是由皇帝带头引进的,在旧的科举考试制度下,匿名制是一个重要原则,现在新的考试制度中缺少了这一点,便出现了许多弊端,慈禧太后为解决这个问题下发了下面这道诏书:

国家以四书文取士,原本先儒传注,阐发圣贤精义,二百年来,得人为盛。近来文风日陋,各省士子,往往抄袭雷同,毫无根底。此非时文之弊,乃典试诸臣不能厘正文体之弊,乃论者不揣其本,辄以所学非所用,归咎于立法之未善。殊不知试场献艺,不过为士子进身之阶,苟其人怀奇抱伟,虽用唐宋旧制,试以诗赋,未尝不可得人。设论说徒工,心术不正,虽日策以时务,亦适足长嚣竞之风。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著即行停罢。朝廷于抡才大典,斟酌至再,实求细详。嗣后典试诸臣及应试士子,务当屏斥浮华,力崇正学,毋负朝廷作育人才之至意。至富强之术,固当讲求,惟必须地方官认真举办。方不至有名无实。所有农工商诸务,亟宜实力整顿,惟总局设在京城,文牍往还,事多隔膜,一切未能灵便。仍应责成各督抚在省设局,分门别类,详加考核,俾有实际。著直隶总督选派妥员,督率办理,以为各省之倡。京城现设之局,著即裁撤。

慈禧的想法从来不会长久,总是变化多端。她一直担忧自己在国家各个派别中的影响,适时调整自己深以为豪的平衡对抗力量及势力的政治手腕与统治实力。接着,她下发了一道圣旨,介绍了指导自己统治的原则。从这道诏书中,我们能够看出她心中存在一定的忧虑与疑惑,她不知对那些改革派首领的严厉处置是否会遭到外界谴责。此诏书内容如下:

国家制治保邦,纲常名教,亘古为昭。至于条陈损益,随时变通尽利,本无一成之法。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仍应次第推行,不能因噎废食。迭经明降谕旨,剀切宣示,大小臣工当能仰体此意。惟言事诸臣,往往胸无定识,即如乱谋方张之日,内外章奏,能灼见先几,防微杜渐者,并不多见。迨至事后,或且仰窥意旨,揣合希荣。岂知朝廷用人行政,一秉大公,执两用中,不偏不倚。乃特再为申谕:嗣后内外臣工,务当精白乃心,一化新旧之见。凡所建白,但期有裨时局,不得妄意揣摩,甚或挟私攻讦。是非所在,亦自难逃洞鉴也。将此通谕知之。

同类推荐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刘永好抓住机遇、借改革之东风迅速崛起成为大陆首富的非凡经历。刘永好,1951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市。1982年,刘永好同三位兄长一起辞去工职,用筹集来的1000元开始了创业。1988年,积累了第一个1000万元。1992年,注册成立希望集团。2001年度的《福布斯》个人财富排行榜上,刘氏四兄弟以80亿人民币个人财富位居排行榜榜首,成为大陆首富。我们是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所以先富要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感到担子更重,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自身发展,更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国际上很多大公司能够持续发展,是因为对社会责任感的注重。
  •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独领风骚:毛泽东解读

    本书分24章,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全部诗词,以年代为序,以历史变革为线,以情感历程为论述场景,将毛泽东激扬文字的青春,婉丽悲欢的爱情,运筹帷幄的决断,抑郁困顿的沉浮,坐地巡天的浪漫,风流人物的慷慨,乱云飞渡的从容一一展现出来。文字优美飘逸,笔触酣畅淋漓。
  •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热门推荐
  • 混沌与审判

    混沌与审判

    五个少年无意中开启了一所古堡的封印,解开了混沌少女莉莉娜的封印。从而被混沌神少女选作混沌战士,拥有了超能力……而莉莉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们原本乏味的校园生活,一幕幕超能力闹剧即将登场
  • 倾国倾城冰山相爷要抱抱

    倾国倾城冰山相爷要抱抱

    一袭男装,白衣翩翩,公子美若玉。却是被他迷了心。红梦一世,黯淡年华。吾已看破世俗,人界,仙界,魔界。少年笑到,那,霁相怎会动了情?人界帝王和世间第一位魔皇痴恋终是了然。谁也未想到他竟然是女的。霁钰,这一生一世,我陪你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卿凰

    凤卿凰

    二十一世纪最佳医学天才凤羽,却因为未婚夫的背叛化身为东鸣国的富家二小姐,痴傻废柴?且看她如何翻手为凤,巧遇乞丐好心帮助反而惹得孽债缠身,男主追妻之路漫漫
  • 双生DNA

    双生DNA

    新地球临界的世界,高端大气上档次。星辰的父亲,为了某个不为人知的目的,不惜丢弃亲生儿子?一切的一切似乎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所有的终结,全看当局者而非旁观者。揭开伤疤之后,令人心碎的结局……
  • 当穿越到进击的巨人后

    当穿越到进击的巨人后

    主角刘枫在终结生命前,意外穿越到进击的巨人的世界中。刘枫与艾伦等同人角色会发生什么不一样的故事呢?巨人的真相是何来?刘枫身上又有什么秘密等待发掘……
  •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本书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为0~3岁乳婴儿的家庭养育、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婴幼儿行为异常案例分析及治疗。
  • 挽君

    挽君

    她本是21世纪的一位大学生,可一觉醒来睁开眼,却已不是她所熟悉的地方。她竟成了丞相府的庶出二小姐,母亲体弱多病,同父异母的姐姐也处处相对......
  • 慕少的宠妻之沦陷

    慕少的宠妻之沦陷

    一场意外造成了公司破产,而这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复仇也才刚刚开始。
  • 仙姿妖骨

    仙姿妖骨

    大道三千,无情大道才是真绝色!瑶雪琴觉得她这一生最愧疚的两个人,一个是她的师兄傅卿,一个便是她的徒儿瞿诚。她只想逆流而上,修得大道,奈何女修本来就比男修更为艰难,更不要说她的体质特殊,但……那又如何?挡我路者,尽数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