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500000011

第11章 莫言:“五老峰”上种“高粱”

莫言的意义当然远远不止于军旅文学的范围,他是属于整个中国文坛的。他的集子《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等在法国、西德等西方国家的译介和在港台地区的出版,以及电影《红高粱》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大奖等,都说明这位作家已经开始了与世界的对话。

1985年,当莫言以反映中国北方农村生活的《透明的红萝卜》、《球状闪电》、《爆炸》等批量作品震动中国文坛时,也给军队文坛造成了不小的骚乱。当大家纷纷对他说长论短却又还没弄清他究竟是怎么回事,或者猜测他可能要给军旅文学带来这个或那个时,他又突然闯入所谓革命历史题材的“五老峰”,劈荆斩棘,令人瞠目地种下了一片汪洋血海般的“红高粱”,开辟了新时期军旅文学的“第三条战线”,领导了历史战争题材创作的新潮流。

是有点儿怪,一个抗日战争结束10年后出生的,肯定只在小说《苦菜花》、《烈火金刚》中嗅到过一点硝烟味儿,只在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中听到过假日本喊几句“八格亚鲁”的青年人,居然洋洋洒洒神神道道地写出了一大堆关于土匪打鬼子的故事,而且写得是那样的有血有肉、有哭有笑、有死有生、有恨有爱,让年青人看了不得不信以为真,让老年人看了点头说本来如此。当然,这部分地要归结于莫言的文学天才:奇异超人的艺术感觉、颠三倒四的叙述结构、天马行空的文学想象以及披头散发的语言文体,等等。但在我看来,《红高粱》的成功,还得益于两条。一是莫言对抗日战争独到的认识—“我认为抗日战争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战争。……不仅仅是人力和物力的较量,也不仅仅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而是两种文化的交锋,两种精神力量的抗衡。这样的战争就不仅仅是物质的毁灭,而是精神的毁灭与复苏”。二是莫言对战争文学的深刻理解—“比较非功利的战争文学,它不应该停留在对英雄主义和伟大牺牲精神的表面化的歌颂上,还应该考虑战争中人的地位,战争把人变成了什么?……战争文学不去写人,连史料都不如。战争文学应该写出人类感情怎么偏离轨道并力图矫正,它应该成为一种训诫,一种警喻”(莫言:《战争文学随想》,《电影文学》1987年10月)。二者合一,才保证了莫言站在功利主义、历史主义和人道主义三个层面上综合地把握战争,并始终把人置于中心加以观照,通过野性的呼喊召唤民族精神的复归,为今天民族品格的重造提供一种比照。也只有这样,莫言的文学天才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如鱼得水地赤足行走在故乡的黑土地上和墨水河边,剪辑那一组组古老神秘的风土地貌与民俗社情的镜头,构就成他“心中的”奇诡灿烂的战争画卷。

比较非功利的战争文学观念和抬升战争文学中人的地位,表明了莫言、黎汝清新老两代作家无独有偶的在战争文学构想方面的某些逼近与认同。然而,莫言的战争和黎汝清的战争又迥然有异。黎汝清的战争以史实为依据,在史实的框架里展开想象。莫言的战争是想象的(或曰“心中的”)战争,在想象的构建中填充现实(包括他的人生经验及文化积累,如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他们各自发扬优长,又因了文学观念的更新,两条道路都通向了成功。比较非功利的战争文学的观念与实践,不仅仅对于历史战争题材创作,而且对整个军旅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悠远的启示价值。

关于莫言,我有一种预感,就是在今后的文学“马拉松”中,将阻碍莫言跑得更远的可能是他先定的农民局限性—我以前跟他谈时称作“中农意识”—他晚些时候的《欢乐》、《红蝗》等作品流露出来的某些农民式的狭仄意气和激愤情绪,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忧虑。不过,莫言是个智慧的人,清醒的人,他不会对此没有警觉的,果然这样就好了,他就会不断地搞出新道道,就像在“五老峰”上种“高粱”一样,不定什么时候,他又会让你大吃一惊。

对此我深信不疑。

(原载《长河》1988年1月创刊号)

同类推荐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本书揭示了刘氏家族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的全过程,内容包括:天府豪门、军阀登场、叔侄争霸、畸形怪胎、妻妾成群、一世枭雄、经营西康、恩怨情仇、世家寂寥等。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制作人攻略:我是90后

    制作人攻略:我是90后

    一个是灵气过人的电台实习生,一个是炙手可热的人气小鲜肉。若说没奇缘,工作却总能遇到他。若说有奇缘,为何感觉跟他差距那么大?怎么可以允许彼此之间这么大的差距!什么?小鲜肉失联了?好吧,那我刚好可以安心的充实自己,一步步向着名制作人,出发!你说你不看好我?哼,我们90后绝对会让你后悔的!!
  • 琉璃锁金萍

    琉璃锁金萍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重修台湾县志

    重修台湾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道无心

    佛道无心

    一个一柱擎天捅破了天的男人,世人称其为夫子。夫子著《道德经》一部,告之世间生灵,得道而有德方能成正果。人有善恶,道无正邪,恶之得道者纵使悔之,也已遁出天地之外,无从干预世间之事。世间诸多求道者,见从恶而无德者,亦可证道遂学之。天地大乱,生灵涂炭。一个经历了世间诸般苦难的少年,求道有成,却舍弃飞升。发下大宏愿:吾不开花不结果,只止恶行.愿以已身受世间诸般恶果.恶自我而终.不行创造不施毁灭,只接善缘.夫子你为众生得道飞升,我愿为众生永留人间。吾名大日如来.
  • 宠妻狂魔,腹黑总裁很专一

    宠妻狂魔,腹黑总裁很专一

    童话,二十岁之前一直过着人如其名的生活,貌美如花,又被绯闻男友宁城第一阔少宠的走路都带着风。然而,随着父亲事业尽毁,车祸昏迷,她竟然被甩被一百万逼到走投无路。雨夜被一个陌生的男人捡回家,还莫名其妙的睡到了一张床上。童话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那个天不怕地不怕毒舌冷漠无情腹黑的男人让她厌烦让她愤恨也让她无力逃脱。“厉先生,你到底为什么要娶我?”厉先生给出的理由,当时听起来傲慢霸气: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后来,身世谜底全被揭开,童话的爱情不过是遇到了一只披着羊皮的大灰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真梦境

    修真梦境

    小说主人公张阳,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孩子,机缘巧合下走上了修仙之路,但这条路不同于他人,无法回头只能义无反顾向前走去。一路上有痛苦的爱过,也因误解错过,有人为他千年等待过,也真情相对过。小说情感丰富,凄美之中不乏人生道理。来吧一起走进修仙的世界里吧。
  • 淡水厅志

    淡水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许你青阳千万丈

    许你青阳千万丈

    学霸不一定近视眼,王子也不一定娶公主!谁说公主一定要高高在上?明明就是混进人堆里都找不到了好吗?幸好,我们的冒失小公主还有骑士在!
  • 在打工中积累资本

    在打工中积累资本

    众多上班族都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现实的出路只有两条:开源及节流!“节流”的作用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开源”更加重要,于是创业成为上班族实现梦想的现实捷径。没有下过海经过商的人,总觉得市场好像一张白纸,似乎可以任涂任描,四处都是赚钱的生意,可一旦投身商海,最深刻的体验就是变幻莫测,一不小心就翻船。那么,究竟该如何寻找创业之路呢?有没有一种两全期美的选择呢?既能获得创业带来的好处又可以规避创业带来的风险,有效结合上班与创业两者的优点,答案是肯定的。于是一种中间状态产生了——边打工边创业。这无疑是打工族的最安全的创业方式之一。
  • 万圣图

    万圣图

    远古洪荒,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场仙魔大战,由仙胜利而告终。然而天地灵气也因此枯竭,仙转移了最后的净土去到了另一方世界。余下的生灵随着日月的变迁,逐渐忘却了一切,只有极少数人知晓真相,追寻着那虚无缥缈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