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说到熊帝董事长让从部队回到家乡担任过市蔬菜公司经理的黄金荣去管理即将开辟的那50亩蔬菜基地。黄金荣满口答应。在这里,黄金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作风得到很好的体现。
黄金荣当兵在山西灵丘,那是一个空后地勤部队。黄金荣从伙夫到营教导员,是他珍惜自己当兵机遇的结果。黄金荣的家在长江中心的一个小岛上,那里主要种植油菜和棉花。黄金荣当兵的第三年回家探亲,就和村里有名的七姐妹中的老大高金娥结婚了。大家后来都说他们的结合是“天造一对,地设一双”。
黄金荣回到部队后被提拔司务长,这在农村来说,黄金荣从此就端上了铁饭碗,就是国家的人了。黄金荣被提拔司务长后并不嫌弃他的农村老婆一直到现在,更没有因为他端上铁饭碗而与在农村的老婆离婚那时还没有称老婆作“婆姨”这是一;高金娥和黄金荣的名字中第二字都是“金”字,好像他们的婚姻是前生注定一样,这是二;高金娥结婚后就带了第一个孩子黄树森去了山西灵丘探亲,两个月不到,脸上就晒成了“红二团”,这和黄金荣脸上常年的红配合得很好,人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们那是有“夫妻相”,这是三;黄金荣明明出生在江南水乡,却跟着山西灵丘人爱把自己的老婆叫“婆姨”。南方人称自己的老婆,大都叫名字,其次叫得多的是“我屋里的”,男人这么叫,女人也这么叫,很亲切。有的地方也叫“我屋的堂客”。黄金荣不这样叫,黄金荣说,难听得很!黄金荣这样叫高金娥是婆姨,高金娥听了心里比吃了蜜糖还甜。
你想想啊:南方人称奶奶作“婆婆”,那个蔡明和郭达演的小品中,扮北方小娃娃的蔡明把奶奶叫“婆婆”,让郭达这个“爸爸”觉得浑身不自在呢!本来,黄金荣和高金娥是一对夫妻,这样一叫,高金娥一下子就比黄金荣高出两个等级来,那“姨姨”又高出一个辈分。而且姨姨疼外甥又是真情实意。高金娥她骄傲她是黄金荣的婆姨。这是四,下面还有五呢。
高金娥从部队探亲回来之后,就生了第二儿子黄树林;黄金荣从部队回到这个城市的第三年,他们又生了第三个孩子黄树木。那时高金娥还属于农村户口,多生了两个孩子也是有原因的。
高金娥的父亲在乡村是一个土郎中。先给五个女孩按“金木水火土”取了诸如“金娥,木莲,水英,火花,土妹”之类的美好得不能再美好的名字。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孩,再没有按“金银铜铁锡”来搭配孩子的名字,干脆就叫了“招弟”和“引弟”了。可是高金娥的弟弟终究没有引出来。她爸爸也老了,不中用了。
这样,高金娥就承担了父亲的一半重任:生儿子,多多益善。要不是黄金荣的铁饭碗可能被砸破的话,她还要生儿子,要给父母报仇似的。
而高金娥的妹妹们就继承了父母的衣钵,全部生的是女儿,两个的,三个的。为此,高金娥,很自豪,但是又不能在自己的妹妹面前自豪呀。你一自豪,妹妹们就伤心呀。自豪就只能拿黄金荣来说事儿。你们说我屋里的黄金荣是“太监”,他是“太监”吗?大家都说,高金娥啊,太监功夫很好啊。高金娥笑而粗鲁:你老婆生不出儿子,让我屋里的太监帮忙不?有人说,太监哪行啊?高金娥说,不要紧呐,就让他去试试啊。大家笑,又觉得吃了亏。说,高金娥啊,你舍得吗?
高金娥说,过去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我屋里老黄只有我一个,他吃亏了啊!
大家摇了摇头,说服了服了,心疼老公到了这个份上,没说的。
几年后,黄金荣给婆姨高金娥和三个孩子办了“农转非”,他们全家就都进了城。高金娥也端上了铁饭碗,更加的疼爱黄金荣了。要知道,没有黄金荣就没有她高金娥的幸福生活。别人说,黄金荣是“太监”,你那三个“森林木”还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高金娥说,我屋里的老黄是太监,我的孩子都是你帮我生出来的!回家我就让我屋里的森森林林木木到你家里吃饭去啊!
那人呵呵笑得逃之夭夭。有比高金娥小的同事说,太监哪能做事呢?就是做,也不如我。
高金娥说,你来啊,你来试试,老娘一卡夹死你!其实是“胯”字,地方方言“腿”之意。
大家常常在一起,笑得眼泪擦不赢。
高金娥是个属于嘴巴粗糙内心还很细腻的女人,别人与她开那些荤不荤素不素的玩笑时,黄金荣也不阻挡她。不管别人怎么样笑他黄金荣还是笑她高金娥,她高金娥都这样。你来我往的,你说她骂你吗?她可没有骂你;你说她骂你了,你却还在笑,那是骂你吗?黄金荣在场的话,也一样的呵呵笑着。眼睛眯眯的,脸上红红的,可那不是羞涩,是健康。黄金荣和高金娥的故事就插叙到这里。雪杉也累了,不说他们的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了。
现在说大事,说熊帝蔬菜基地的开发。说到这儿,又一定要说周朝华了。小范围的高层机密的董事会会议结束之后,周朝华就组织他的安排了。
一会儿,挖掘机开到了农场那300亩的拆迁地上,在梁婵房子的四周开始工作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天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