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前后,秋风习习,夏日的炎热已经离去,人们感受着凉爽。
一大早,张汉俊召来场员,安排大家抓紧时间摘收柚子。忽然老支书来了,告诉张汉俊,SH的向科长打来了电话,说他在县城等你。张汉俊交代郭大勇负责收果,自己则匆匆赶往县城。
县招待所里,张汉俊见到了向科长。免不了握手寒暄,互相问候。
向科长握着张汉俊的手,“你真是个诚信的好青年,我搞了这么多年的采购,还没见过这次的质量,以前进的货,总有百分之一左右的损耗,这次我们不仅没有损耗,还超出了两百多公斤。”说着忙从包里拿出二百六十元钱,交给张汉俊,“这是你们超出部分的钱。”张汉俊推说不收,向科长告诉张汉俊,“公司已出了帐。周主任再三叮嘱:你有仁,我们不可无义。不准往回拿。你不收,我可不敢背贪污的黑锅。”再三推让,张汉俊只好收了。
张汉俊问起为何这么快就销完了,向科长说:“这得益于你们的那幅画。画上说板栗树生长在含硒的土壤里,板栗果里一定含硒,城里人知道,硒能防癌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养颜抗衰老。我们恐是诳言,拿去化验,果然名不虚传,果中而且还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我们也如法炮制,将化验单印刷,来个顾客发一张,一下子就风靡全城。而且今年的价格比往年偏低,大家纷纷前来抢购,不到一个星期就卖完了。来问板栗的人还络绎不绝。公司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效益。周主任特别放心跟你做交易。上次临走时,你说有柚子,这又派我来了。”
“既然为这事而来,我不得不告诉你,今年的柚子可能产量不多,大约四到五十吨,如你需求多的话,我只能把县园艺场的肖场长叫来。”
肖场长接到电话,喜出望外地赶来。还未坐稳,便噼里啪啦地说开了:“你小子真讲信用,说话就是钉子,钉上了就不会动。”
肖场长握着张汉俊的手问,“怎么板栗款这么快就到了。”
张汉俊指指向科长,“你问他。”
彼此客套了一番,就进入了正题。
向科长说明了来意。三人商定:由两个场凑足两车皮。如不足车皮吨位,不足吨位的车皮运输费由场里负责,从货款中扣除。商定价格为每吨二百八十元。为各自回单位报账提供凭证,由张汉俊起草,签订了购销合同。
事情办完了,肖场长请两人吃饭。
饭后,张汉俊邀请向科长到场里去住几天,一可以当面督查质量,二可以节省住店费用。还可以看看城里难得见的山区风光。向科长毫不谦让,毅然前往。
来到场里,向科长不忙进屋歇息,站在台阶上极目眺望,山坡徐缓,层层叠叠的梯土延伸至山巅,梯土分带种植果树,果树翠绿欲滴。橘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橘子,绿油油地闪光。山巅的柚子树上,柚子橙黄。场员和知青们正在摘收柚子,一担担地往回运。向科长看得入神,仿佛置身在陶渊明的桃花源里。
张汉俊拿过一个柚子,用刀划开柚皮,剥出里面的瓣,把向科长叫进办公室,品尝柚子。
向科长咀嚼着柚子,没有以往采购的那种淡淡的酸味,甜里掺和着淡淡的香,沁人心脾。“好,这柚子好,一定能卖出好价钱。”
张汉俊告诉向科长,正准备在山坳建一大的粪池,已收购了二十多吨菜枯,把菜枯放进池里连同大粪一起浸泡。冬春季节,给果树施上这上等的有机肥,明年来这里,一定能吃上更为香甜的果子。我们这里还有桃、李,信得过我们,尽管上这里来。
“好,我就把眼光盯在你这里。”
第二天,向科长在张汉俊的陪同下,游走在林间,吮吸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顿觉精神倍爽,心旷神怡。看着那黄橙橙的柚子,真有馋涎欲滴之感。不禁深有感触地道:“你们的画,画得如此逼真,看到画,就仿佛身临其境,置身这真正的境地里,又仿佛漫游在画里。不,这比画更有意境,更有诗情画意,使人沉醉,令人振奋。真不想再回到喧闹的大城市里。
向科长兴致勃发,随口念出四句七言:
静谧山村无喧闹,
翠绿果林鸟鸣叫。
陶公描绘桃花源,
难比今朝雨岭貌。
“向科长,你的文学底蕴不薄,随口就念出这样的好诗来。”
“承蒙夸奖,我不过是一时兴起,有感而发。”向科长谦虚地说。
“看你兴致好高,我也和你几句。给你助兴。”
无喧无闹山村静,
花果香里听鸟鸣。
世外桃源人仰慕,
陶公牵我上雨岭。
张汉俊念完,意犹未尽,又填出一首词来。
人勤天酬景,
汗水染果林。
悟空不用偷蟠桃,
解馋来雨岭。
花果四时香,
民风比酒醇。
宾朋若喜桃花源,
雨岭路径近。
“好,好。你的诗吟得好,《卜算子》词也填得这么好。有意境。你小伙子样样都这么优秀,将来一定是个很有作为的人。”向科长赞叹地说。
“向科长还精通填词?”
“不敢玷污‘精通’,只不过读过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一直萦回脑际。
两人一边游走,一边对口词般地读了出来: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张汉俊说,“词不比诗受着格律的局限,表达思想灵活自由,我常喜欢读。”
“难怪你的思想如此奔放,不受局限。”向科长赞说。
向科长流连忘返,沉浸美景。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分。
柚子很快就收完了。用编织袋装载完毕,便装车运往火车站,在地泵上过了称。肖场长也组织运来了柚子,过称完毕,装进了车皮。
统计数字,县园艺场七十一吨,雨岭果场四十九吨。向科长表示:回SH后就给你们汇货款。
张汉俊回到场里,已是十月二十六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他翻看花名册,这天是曾玉琼和李丹的生日。他告诉厨房给她俩每人加四个鸡蛋。
中饭时,张汉俊到厨房端过两碗煎好的荷包蛋,一碗送给曾玉琼,一碗送给李丹。高声说:“知青朋友们,今天是曾玉琼二十四岁,李丹十七岁的生日。我说了,你们是我的兄弟姐妹,乡里没什么好东西,连吃饭都没个地方。但我时刻记着你们。我们乡里的伢崽妹仔生日时,父母都煮几个鸡蛋,以示庆祝。我也效仿过来,聊表心意,祝你们俩生日快乐。在新的一岁里,工作快乐,身体健康,事事顺心。今后不管谁的生日,我都一视同仁。”
曾玉琼放下手中的碗,激动得流下泪来。上前紧紧地握住张汉俊的手,用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知青朋友们,你们可曾有过幸福的感觉?此时此刻的我,沉浸在最幸福的境地里。被人遗忘,是最痛苦的;被人记忆是莫大的幸福。七年了,连我自己也忘记了生日,一个比我小六岁的伢崽,在工作这么忙的情况下,还能记着我的生日,怎不叫人感动,激情翻涌?怎不让人精神振奋,血液沸腾?”
曾玉琼把盛鸡蛋的碗端起,举到胸前,心情激动地继续说:“区区几个鸡蛋,看来事小,但这里浓缩了党对我们全体知青的情,对我们知青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不能被一片树叶挡住了视线,不能因为一片乌云,就埋汰太阳的光芒,不能因为个别人的所作所为,就埋怨我们被遗忘。”
曾玉琼放下举碗的左手,拉着张汉俊的手,表决心似地说:“小弟,被感动,就能被推动。我不会说漂亮话,没有豪言壮语,只想对你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尽我最大的力量支持你,把果场建设好!”
曾玉琼正欲离开,忽然想起了什么,又抱歉地对张汉俊说:“小弟,我对不起你。新知青劳动的第一天,你察看知青们的手板,我就被深深地感动,答应你搬回场里住。一方面,王队长舍不得我与她分开,另一方面,我也想继续看看。这几个月来,我看到了,你何时何地不在为我们知青着想,大到住房、食堂,小到洗澡冲凉,你对知青的关照,无微不至。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个伢崽能想得这么周到,做得这般的好。新来的知青们:生在福中要知福,你们一来就遇上了这么个好领导。今天,我心中涌出千言万语,千思万想。不多说了,一个字,小弟,我跟着你‘干’!”
曾玉琼又转身对李丹说:“我们有缘,虽不同年,但同月同日,晚饭后,你帮我拿行李。”
李丹激动得眼角涌出了几颗热泪,心里思量着:张书记虽只比自己大一岁,思维却如此缜密,心地这么细腻,工作这么忙,知青这么多,连生日都记着,实属难得。对人如此关怀、体贴,谁有缘得此君为伴,福莫大焉。想着想着,面颊微现潮红,心里似有一股激情掠过,口里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端着鸡蛋,走进女生堆里。“姐妹们,大家一起来分享组织对我们的关怀。”
知青们纷纷议论开了。老知青说,来了七年,有谁问过我们的生日?好酒留给干部,好菜留给干部;我们在果场流汗,干部在办公室里翘腿乘凉;生病了得请假,还得扣工分。一年到头,连回城的路费都没有。张书记一来,面貌大变,我们看到了希望,今后有了奔头。
新知青说:亲历耳闻,张书记确实不简单,与我们同龄,事事想得如此周到,办得如此漂亮,是人才,是义士,我们被感动,被折服。我们下乡锻炼,选对了地方,这里有亲情,有温暖,有向导,有榜样。
郭大勇站到人群中间,把筷子放到端碗的左手里,右手挥了几挥,止住了喧闹。对大伙说:“玉琼说得好,‘被人遗忘是最痛苦的,被人记着是最幸福的。’今天张书记的举动,说明了党和人民时刻把我们知青记在心里。我们不能光沉浸在幸福里,要把感受到的幸福,汇聚成推动工作的巨大力量,把果场建设好!”
果场上空,飘荡着知青们的心声,阳光下,露出了一张张喜盈盈的笑脸。
没有食堂,没有餐桌,没有酒肉,大伙在厨房前的坪里,出现了空前的热腾气氛。
陈兴撂下了碗,拿来了琴。走近赵飞燕,耳语了一声,赵飞燕撂下了还未吃完的饭碗,上前一抱拳:“各位哥们,各位姐妹,今天是我们下乡以来第一个知青的生日,小女子没有别的礼物,只有放歌一曲,以示庆贺。”
略试调弦,琴声响起。赵飞燕随着琴声放歌:“祝你生日快乐……”
大家也放下了碗,随着音乐节奏,拍响了手掌。“祝你生日快乐……”
随后,赵飞燕又唱起了京剧《红灯记》里的选段:“听奶奶,讲革命……前人的事业后人要承担,我这里举红灯,光芒四放……”
赵飞燕兴起,走进寝室,拿出小姨送的收录机,按下按键,传出了欢快的曲子。拉着李丹,跳起了欢快的双人舞《华尔兹》、《三步踩》,舞姿轻盈优美,赢来了阵阵掌声。
歌声嘹亮悦耳,琴声悠扬动听。场内一片热闹,一派节日般的喜庆。
下午,开工时间到了,大伙到各自的果林里忙着尚未完成的活儿,心情兴奋,身上似有使不完的劲,劳动效率明显地提高。
吃完中饭,张汉俊无暇看知青们的狂欢,去找老书记商量抽调民工修食堂的事情。
老支书熟悉情况,一会功夫就把泥工、木工、小工的名单写好,递给张汉俊,要张汉俊到各队去调。
张汉俊到各队告诉队长,通知工匠们明天到果场报到。
张汉俊回场的路上,见电杆已竖到了果场,高压线也快架临果场,山脚下,几个师傅正在安装变压器。师傅告诉张汉俊,这个变压器负荷着果场和邻近三个队的供电。
张汉俊问师傅几时可以供电。师傅问张汉俊室内的线、开关买好了没有。张汉俊一拍后脑勺,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师傅告诉张汉俊,等室内的电线装好,就可供电。张汉俊带师傅到室内察看,并告诉师傅将要修建食堂、澡堂、猪圈的规模。
师傅察看后开好了货单,要张汉俊明天派人去县城进货。张汉俊请师傅进货回来后,就到室内安装。
师傅临走时,张汉俊拿过几袋拣出来的柚子,告诉师傅,这虽然是拣出来的,只不过小个一点,味道还是鲜美的,送给师傅们尝尝。叫来几个场员,把柚子扛到山脚的工具车上。
当晚,张汉俊叫来李丹,把师傅开的货单交给她,要她准备钱,明天一早与师傅去县城买电线、开关。又叫过郭大勇,明天召集所有场员运水泥、河沙和红砖,民工一来,先把已挖好的粪池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