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48

第48章 语文部(243种)(5)

■《斋藏石记》

[清]端方(1861-1911)辑。金石文字。有宣统年间刻本。见《日记·乙卯/11/24》。

端方,字午桥,号斋,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清末大臣,

金石学家。

■《斋藏鹤铭两种》

传[南朝梁]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碑帖。又称《水前拓本瘗鹤铭》。清端方藏本。1册。上海有正书局石印。见《日记·甲寅/12/27》。参《黄石斋夫人手书孝经》条说。

这是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瘗鹤铭》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崖石上,曾崩落长江中。康熙中,移置在山上的定慧寺。

■《天发神谶碑》

又称《天玺纪功碑》。碑刻。1册。《日记·甲寅/12/20》提及此书。该碑字体奇伟,为古代名碑之一。原碑于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立。其文字分三石刻成,故又称《三段碑》。碑文记述了吴主孙皓的功德。碑原在江苏江宁,清嘉庆十年(1805年)毁于火。此碑非篆非隶,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转折方圆并用,其字体体势在书法史上绝无仅有。清张廷济称:“吴《天玺纪功碑》雄伟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此碑现存最旧为宋拓,为故宫博物院藏朱文钧旧藏本。明拓为罗振玉旧藏本,现亦藏故宫博物院。但罗藏拓本为佳。

■《琬琰新录》

顾燮光辑。金石题跋。鲁迅获赠书。见《日记·丁巳/5/16》:“顾鼎梅送《琬琰新录》一本,石印《元显魏墓志》一枚,季市交来。”

顾燮光酷爱金石,虽一度从政,但毕生潜心于考古。

■《万邑西南石刻记》

[清]况周颐撰。金石地志。1册。光绪年间刻本。《日记·乙卯/9/12》提及此书。

■《望堂金石》

[清]杨守敬辑。金石文字。8册。6元购得,见《日记·乙卯/6/20》。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清]黄易著。鲁迅在《坟·说胡须》中提到此书。

■《啸堂集古录》

[宋]王俅撰。金石文字。鲁迅有《续古逸丛书》和《四部丛刊》两种版本。见《日记·1928/7/30》、《1934/6/2》。

■《新访古录》

王树撰。金石地志。即《新疆访古录》。1册,《日记·己未/7/7》提及此书。参《汉魏六朝专文》条说。

■《新郑古器图录》

关百益辑。金石图录。周建人从商务印书馆购得转鲁迅,5元6角。见《日记·1930/4/3》。

■《徐法智墓志》

全名为《魏故旷野将军石窟署□徐君墓志铭》。二十七行,行二十字,正书。鲁迅为之考辨,著《〈徐法智墓志〉考》,见《集外集拾遗补编》。

■《薛氏钟鼎款识》

[宋]薛尚功辑。金石文字。又作《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4册,影宋本,《日记·丁巳书帐》提及此书。

薛尚功,金石学家、文字学家。字用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著录考证其所见商、周、秦、汉金石文字,成此书20卷。又著有《广钟鼎篆韵》7卷,今不传。

■《循园金石跋尾》

近人范鼎卿撰,顾燮光辑。金石题跋。2卷。见《日记·1923/8/24》。

■《宜禄堂金石记》

[清]朱士端(1786-?)纂。金石题跋。西泠印社排印本,见《日记(许寿裳抄本断片)·1922/2/2》。

朱士端,字铨举,江苏宝应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考充右翼宗学教习,选广德州训导。精于许氏形声之学,尝以二徐本互校,多正后儒删改之失。又以钟鼎彝器诸文,考今许氏所载古籀各体,并精凿不磨。官广德州,清廉自矢,教士有方。以“宜禄堂”为斋名。

■《亿年堂金石记》

陈邦福著。金石文字。石印本。《日记·1932/3/30》提及此书。

■《艺风堂考臧金石目》

缪荃孙编。金石目录。18卷8册。西泠印社邮购,见《日记·乙卯/8/5》。

■《艺术丛编》

金石图录汇编。上海广仓学会出版。《周金文存》、《广仓砖录》等均收入此丛编。《书信·210630致周作人》等提及此丛编。

■《艺术丛编》

姬佛陀(觉弥)(1887-1964)编。金石文字。总39册。仓圣明智大学刊行。《专门名家》即其一。鲁迅陆续购得该丛书,周作人也有赠阅,见《日记·丁巳/4/1》、《1921/3/10》等。

姬觉弥,哈同夫妇义子、总管家,又名姬佛陀,佛号佛陀,原名潘翥凤,江苏睢宁人。早年为犹太富豪哈同听差,后提充为哈同洋行大班,被哈同之妇罗迦陵招进哈同花园后,又成为大总管,哈同洋行经理,仓圣明智大学校长。

■《印典》

[清]朱象贤辑录。金石图录。有清雍正年间刻本。《日记·癸丑/2/8》谓:“午后赴留黎厂买得朱长文《墨池编》一部六册,附朱象贤《印典》二册,十元。”

《鲁迅全集》卷15注《印典》作者朱象贤为“宋”人,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象贤自称朱长文裔,故是书初刻附《墨池编》后。”鲁迅提及《墨池编》(参该条说),《鲁迅全集》注家注《墨》及《印》,失考,遂以为朱象贤也为宋人。《印典》成书于康熙壬寅(1722年),是编采录印玺故事及诸家论说,全书分为原始、制度、赉予、流传、故事、综纪、集说、杂录、评论、镌制、器用、诗文十二类,杂采旧文,为印学著作中重要专著,为金石家所重。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郭沫若撰。金石文字。1部2本,5元;周建人代买。见《日记·1932/11/27》。

■《有万熹斋石刻跋》

[清]傅以礼撰。金石题跋。1卷。见《日记·1932/12/30》。傅以礼,清史学家、藏书家,号节子。博学多识,专治明代史,嗜藏书。与当地藏书家李慈铭有定交。又与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湖州陆心源“宋楼”、周星贻“书抄阁”,相互传抄,藏善本书颇多。卒后,所藏书分别归于北京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辑有《忠烈纪实》、《楚之杌》、《庄氏史案本未》等,未刊。著有《残明大统历》、《华延年室题跋》等。

■《越中古刻九种》

[清]王继香辑。金石图录。石印本1册。《日记·癸丑/4/5》提及此书。王继香,字子献,一字止轩。光绪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河南候补知府。另有《止轩诗集》、《醉庵砚铭》等。

■《越中金石记》

[清]杜春生撰。金石地志。1部8册。20元购得,见《日记·乙卯/4/21》。此书后来寄周作人阅,见《日记·乙卯/6/20》。

全书收越中元代以前辑存金石218种,缺访金石477种,开越中编金石专著之先河,史料价值极高。

■《再续寰宇访碑录》

罗振玉撰。金石目录。2册,周作人寄阅,见《日记·乙卯/7/27》。

■《枕经堂金石跋》

[清]方朔撰。1921年西泠印社木活字排印。见《日记(许寿裳抄本断片)·1922/2/2》。

方朔,字以蕃,号砚樵。工山水,好游历。著有《砚樵集》等。

■《郑厂所藏封泥》

[清]潘祖荫辑。金石图录。1册,《日记·乙卯/9/19》提及此书。

■《郑季宣残碑》

全称《汉尉氏令郑季宣碑》。鲁迅为之考辨,著《〈郑季宣残碑〉考》。见《集外集拾遗补编》。

■《中州金石记》

[清]毕沅撰。金石目录。许季市借予鲁迅,见《日记·乙卯/5/9》。

■《周金文存》

邹安编纂。金石文字。正编6卷,补遗6卷。《书信·210630致周作人》等提及此书。

■《籀经堂钟鼎考释跋尾》

[清]陈庆镛(1794-1858)撰。金石题跋。见《日记·1930/12/30》。陈庆镛,效法宋儒,为文朴茂,工诗赋;对钟鼎考释、词章碑志,都有精深造诣。著有《籀经堂类稿》、《三家诗考》、《说文辞》、《古籀考》等书。

■《专门名家》

姬佛陀辑。金石图录、古砖的拓本。1920年仓圣明智大学刊行,为《艺术丛编》之一。《日记·1921/10/28》提及此书。

(三)敦煌卷子(9种)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敦煌藏经。大约为唐五代人钞录,收入京师图书馆,鲁迅及见。《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鲁作《目连入地狱故事》。《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作《目连救母》。该文为《盂兰盆经》记录的佛经故事,以后有各种戏文。

■《敦煌零拾》

罗振玉校录。刊本。见《日记·1928/2/12》。

《敦煌零拾》计收巴黎、伦敦和罗振玉自藏的敦煌文献抄本7种,有韦庄《秦妇吟》、《云谣集杂曲》30首,《季布歌》、《佛曲》3种,《俚曲》3种,《小曲》3种,《搜神记》1卷。陈寅恪先生曾在《秦妇吟》和《云谣集》原本施有句读。曾将研究成果著文发表,后来收入《寒柳堂集》。

■《敦煌石室碎金》

罗振玉校录。古籍残卷汇编。17种1册。鲁迅于上海隐庐购得,同时购得《敦煌零拾》、《簠斋藏镜》,“共泉六元”。见《日记·1928/2/12》。

罗振玉曾尽力搜集刊布敦煌文献。除本书外,另先后辑成《石室秘宝》、《佚籍最残初编》、《鸣沙石室佚书》、《鸣沙石室佚书续编》、《鸣沙石室古籍最残》、《敦煌零拾》、《敦煌石室遗书》等书,于敦煌学贡献殊巨。

■《敦煌石室真迹录》

[清]王仁俊(1866-1913)编。金石题跋。1912年10月6日,鲁迅于琉璃厂购得,值“银一两”。

王仁俊,史学家、史志目录学家、金石学家,俞樾弟子。光绪进士,官至湖北知府。先后任存古学堂教员、京师大学堂教授、学部编译图书局副局长等职。清未敦煌石室发现,他将亲眼所见的伯希和所出经卷,采录原文,著为该书。

■《流沙坠简》

罗振玉、王国维合编。中国近代考古学著作。共3册。另有《补遗》1册。《热风·不懂的音译》中说:“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作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本书1914年出版,1934年校正后重印。收录英籍考古学家A.斯坦因在中国发掘的敦煌汗简、罗布泊汉晋简牍,及少量纸片、帛书等,共计588枚(件)。《流沙坠简》的材料出自法国汉学家E.E.沙畹著作中的照片。该书分作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三部分。有释文和考释,王国维有长序论述考证。该书为近代最早研究简牍的著作。

■《释迦八相成道记》

敦煌藏经。大约为唐五代人钞录,收入京师图书馆。鲁迅及见。《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敦煌变文集》卷4有《太子成道经》、《太子成道变文》、《八相变》;卷7有《八相押座文》,均叙释迦成道故事,该经当指此4篇而言。

■《唐太宗入冥记》

敦煌藏变文。大约为唐五代人钞录,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编号为斯二六三○,当为斯文赫定所发现。原无标题,亦无作者姓名。黄纸书写,首尾均缺,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复原时,文字次序有所误移,文义不明,考古学家王庆菽后来曾作了校录,复依文义而将误粘的文字加以校正,收录于《敦煌变文集》中。标题依王国维、鲁迅以来之所拟。鲁迅判曰:“《唐太宗入冥记》首尾并阙,中间仅存,盖记太宗杀建成元吉,生魂被勘事;讳其本朝之过,始盛于宋,此虽关涉太宗,故当仍为唐人之作也。”

■《维摩诘经讲经文》

同类推荐
  • 秋天的背影

    秋天的背影

    本书收集了作者1984年至2000年间的部分诗作。包括“四十不惑”、“黄昏意象”、“晨曲”、“聆听远方”、“忘掉孤独”等。
  • 微笑,是一条河流

    微笑,是一条河流

    本书是《读者》签约作家韩昌盛的一本散文随笔作品。在本书中作者记叙了在不同的场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及感想。书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和自己交谈;我们彼此抵达;万物是一种时间。三部分内容中又包括了许多小故事,它们一一记录着作者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感悟。说明微笑,不仅仅面对村庄,面对生命,还有平凡和真诚。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印度民间文学

    印度民间文学

    本书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介绍了印度民间文学发展的脉络,并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印度神话、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歌谣、谚语、谜语等不同门类的情况
热门推荐
  • 宠妻无度之穿越古国

    宠妻无度之穿越古国

    穿文,一次重生可重生错了,不是在2015年间,却重生在自己看过的小说里,让自己没有办法去报复渣男腐女,这让她很愤怒,来到了不熟悉的古国,好在自己是女主角,可不幸的是女主角被女配角害死了,我一定要在这异世活下来。
  • 在星光下为你点亮守候

    在星光下为你点亮守候

    你是我的星光你是我的梦想,我爱的少年不要哭,一定要记住,你们身后有一片星海,三只加油,四叶草给你们一片红海
  • 梦里江山叶飞花

    梦里江山叶飞花

    某天生活在一座小城校园里的学生突然发现熟悉的城市不见了,校门外竟然是一片无比广阔阴郁的森林。一座神秘的铜棺坠入丛林深处。到底发生了什么?平日朝夕相处的同学如何在这惶惶末世下求得一线生机?我们的纯真终将远去
  • 桃运鬼王在都市

    桃运鬼王在都市

    不一样的都市生活,一个权力的世界。一段热血的不一样的都市生活,在这个权力至上的世界里,主人公九死一生站在了这个世界的巅峰,收获了数段的美好姻缘,在称霸这个世界之后,不甘寂寞的主角又闯过了鬼海,欲望之海,杀虐之海,最后通过传送阵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 仙有道来魔有踪

    仙有道来魔有踪

    《情殇驻》自古风流人无处,但笑花间生死度。谁言芳草丛深处,化蝶成对齐相顾。却不知,造化弄人情殇驻。伤心时,又有何人能倾述。
  • 苍蓝色的杀人鬼

    苍蓝色的杀人鬼

    不一样的七夜,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一切。命运的羊皮纸,或许早已记录下那被改变过的一切。1.本文只是借鉴了其他世界的世界观,主线基本上不会加入,偶尔几个当属例外,不要介意。2.东方是一定要的。3.11什么的···目前的想法是单女4.最后可能会走生活向···大家别介意,虽然估计没什么人看就是了5.文笔不好,新人开坑,大家见谅,莫怪莫怪。6.死都不会弃坑,弃坑在下就是真死了,大家放心,在下对作品还是很有爱的。7.目测是一周双更,每周六、周日日更一章,有事最少每周一更,节日必更。
  • 梦抚琵琶雨潇湘

    梦抚琵琶雨潇湘

    母后死后,梦韶华的愿望就是帮助自己的皇兄夺得皇位,为此不惜代价的争权。被人最看不起的三皇子秋风飒一夜之间成为东陵国最强的战神,夺得皇权不是他目标,他要的是一统天下。雨潇湘一直坚信得不到才是最好的。君少寒从来不知道原来红色比白色更难画。四个国家,一群人的故事。
  • 欲一

    欲一

    一段扑朔迷离的离奇身世,一个自幼便陪伴自己左右的逗比老者,一曲踏上“欲一之境”的征途———————这是一片被鲜血淹没的荒芜战场,空荡的整个世界只剩下一个孤独憔悴的身影和无尽英魂的不甘哀嚎。无穷无尽的尸山尸海,无数被折断摧毁的神兵利器——————————这时这个孤独的身影轻声笑了:“呵呵——谁能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会踏破这片天!!只为寻求一个答案”
  • 封魔战神

    封魔战神

    他自幼天资过人却无法修炼功法,止步筑灵却受大能认可获得无上神功,同时接下封魔大任。封魔令牌现世,神秘灵体相随,魔神再现尘寰!帝国灭亡,烽烟四起,妖物横行,天下混乱!他身负重任,在乱世飘摇成长!他心有执念,无畏无惧!他要这天下,再无魔乱!
  • 白衣道尊

    白衣道尊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寿有尽时,传说只有那唯一至尊之位,方可寿与天齐。大千世界,人、妖、兽并立,为争那唯一至尊之位,无数天才,前仆后继,而悠久岁月以来,无一人成功。而现在,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天骄纷纷出世,为夺那永恒之位!......而此时,大千世界东部,从边陲小城出来的一名白衣少年,踏上了他独一无二的传奇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