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35

第35章 小说部(341种)(2)

[汉]刘向著。《四库全书总目》归入道家类。已佚,后人有辑本。鲁迅小说《出关》,说老子西出流沙,就出自于《史记·老子列传》裴《集解》引《列仙传》。

■《列异传》

传[三国魏]曹丕著,一说[三国魏]张华著。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小说《铸剑》也可能取材于此;另《搜神记》、《楚王铸剑记》也有相似记载。鲁迅认为该书出于魏晋间,未必一定为曹丕所撰。详见各条说解。《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

■《冥报拾遗》

撰者不详。《太平广记》多引此书,卷三八二:“至第三重门,入见汤及刀山剑树。”《华盖集续编·厦门通行(二)》说:“我本来不大喜欢下地狱,因为不但是满眼只有刀山剑树,看得太单调,苦痛也怕很难当。现在可又有些怕上天堂了。四时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够多么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在初上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夭夭’的。”

■《冥祥记》

[南齐]王琰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明因果者九家”之一。书已佚,但在《法苑珠林》和《太平广记》中有保存,《古小说钩沉》有辑录。鲁迅称其叙述“最委曲详尽”。

■《穆天子传》

晋人盗发魏襄王墓所得竹书。该书记叙了周穆王驾八骏西征的故事,其中见西王母的情节最为著名。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中提及此书。《花边文学“·……”

“□□□□”论补》也说:“‘□□’是国货,《穆天子传》上就有这玩意儿,先生教我说:是阙文。”该书鲁迅购自厦门,见《日记·1927/1/11》。

■《齐谐记》

[晋]东阳无疑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

■《启颜录》

[隋]侯白撰。笑话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中说:“《启颜录》今已佚,然《太平广记》引用甚多,盖上取子史之旧文,近记一己之言行,事多浮浅,又好以鄙言调谑人,诽谐太过,时复流于轻薄矣。其有唐世事者,后人所加也;古书中往往有之,在小说尤甚。”

侯白,即侯君素。参《旌异记》词条。

■《三异笔谈》

[清]许元仲著。《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许仲元,字小欧,由幕宾而致官,晚年著《三异笔谈》。该书与其他笔记小说不同,多叙官场、民间奇闻掌故,如《讼师》、《科场奇遇》、《柳役》、《苗俗》、《犍为冤妇》等,俱颇生动。

■《善谑集》

[宋]佚名撰。笑话集。书已佚,《说郛》有辑本。《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神录》

[晋]刘之遴(478-549)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

刘之遴,字思贞,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大学问家沈约、任昉见而异之。曾官至太常卿。性好古爱奇。侯景之乱,之遴避难还乡;湘东王绎嫉其才,密杀之。

■《神怪录》

作者不详,当为晋隋间人物。《古小说钩沉》辑录故事两则,分别辑自于《书钞》136卷(《太平御览》引作《志怪》,文略不同),《蒙求》注引《神怪志》。

■《神异记》

[晋]王浮撰。《隋书·经籍志》和两唐《艺文志》均没有著录。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王浮,道士,西晋惠帝时洛阳人,为天师道祭酒(首领)。他依据东汉《太平经》中“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之说,撰《老子化胡经》一书。该书说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以佛陀为道教弟子。不久,《老子化胡经》流行于世,影响很大。

■《神异经》

传[汉]东方朔撰。但《中国小说史略》中已经辨明:该书乃后人伪托。鲁迅认为:“现存之所谓汉人小说,盖无一真出于汉人。”题东方朔著之小说有二,《神异经》外,尚有《十洲记》。二书均仿《山海经》,鲁迅略评曰:“《神异经》固亦神仙家言,然文思较深茂,盖文人之为。《十洲记》特浅薄……”

■《拾遗记》

[晋]王嘉(?-390)撰,[梁]萧绮录。前秦之时,此书散佚,萧绮为之删繁存实,合为1部,凡10卷。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中说:“今书前九卷起庖牺迄东晋,末一卷则记昆仑等九仙山,与序所谓‘事讫西晋之末’者稍不同。其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萧绮之录亦附会,胡应麟(《笔丛》三十二)以为‘盖即绮撰而托之王嘉’者也。”这段话,基本上将本书的来龙去脉、文学价值说清楚了。《拾遗记》对研究我国神话传说、小说的萌芽和初期发展提供了文献资料依据。王嘉应为传统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述异记》

[晋]祖冲之(429-500)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另有《述异记》则题为南朝梁任昉撰。

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技术三个领域。此外祖冲之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传。

■《述异记》

[南朝梁]任昉撰。鲁迅多次提及此书,《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中说:“现行之《述异记》二卷,称梁任昉撰者,则唐宋间人伪作,而袭祖冲之之书名也,故唐人书中皆未尝引。”另有《述异记》则题为晋祖冲之著。

■《水饰》

[隋]杜宝著。《隋书·经籍志》著录1卷。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也提及此书。鲁迅认为可以从这类遗文中考见晋隋间小说的影子。

■《搜神后记》

旧题[晋]陶渊明撰,或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说:“中记桃花源事一条,全录本集所载诗序,惟增注‘渔人姓黄名道真’七字。又载干宝父婢事,亦全录《晋书》。剽掇之迹,显然可见。明沈士龙跋,谓潜卒於元嘉四年,而此有十四十六年两事。陶集多不称年号,以干支代之,而此书题永初、元嘉,其为伪托,固不待辨。然其书文词古雅,非唐以後人所能。《隋书·经籍志》著录,已称陶潜,则赝撰嫁名,其来已久。……知今所传刻犹古本矣。其中丁令威化鹤阿香雷车,唐、宋词人并递相援引,承用至今。题陶潜撰者固妄,要不可谓非六代遗书也。”这里的意思是说:该书未必陶潜所作,但也应该是六朝(按即六代)人所撰。此论然。

《中国小说史略》第5篇中说:“……其书今具存,亦记灵异变化之事如前记,陶潜旷达,未必拳拳于鬼神,盖伪托也。”

■《搜神记》

[晋]干宝编撰。今本《搜神记》系后人辑录。鲁迅作小说《铸剑》可能取材于此。另《楚王铸剑记》、《列异传》

也有相似记载,详见各条。

《中国小说史略》第5篇,鲁迅论及作者说:“(干宝)性好阴阳术数,尝感于其父婢死而复生,及其兄气绝复苏,自言见天神事,乃撰《搜神记》二十卷。以‘发明神道之不诬’(自序中语)。”又引《新唐书·艺文志》说该书著录为“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

■《祥异记》

作者不详,当为晋隋间人物。《古小说钩沉》辑录故事2则,均辑自于《太平广记》。

■《小说》

[南朝梁]殷芸(471-529)著。《隋书·经籍志》著录10卷。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也提及此书。

■《笑林》

[汉]邯郸淳(约132-221)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中说:“《笑林》今佚,遗文存二十余事,举非违,显纰缪,实《世说》之一体,亦后来诽谐文字之权舆也。”

邯郸淳,因著有《笑林》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魏文帝时,邯郸淳为博士给事中,曾作《投壶赋》上奏文帝,讲述仁义礼仪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邯郸淳还为曹娥写过一篇碑文,蔡邕赞为“绝妙好辞”。

■《笑林广记》

[明]冯梦龙编。《广笑府》13卷,清被禁;后来书坊改编为《笑林广记》12卷,署名游戏主人。鲁迅在《这个与那个》中提及此书。

■《谐铎》

[清]沈起凤(1741-?)著。笔记小说。仿《聊斋》之作。《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意过俳,文亦纤仄。”

沈起凤,举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乡试。后会试屡不第,乃放情词曲自娱。所作戏曲数十种,风行南北。妻张云,亦工诗文。

■《谐史》

[宋]沈征撰。笔记小说。书已佚,《说郛》有辑本。《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新齐谐》

[清]袁枚著。笔记小说。原名《子不语》。《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自题‘戏编’,得其实矣。”

■《续冥祥记》

[南朝梁]王曼颍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明因果者九家”之一。或为小乘佛教书。

■《续齐谐记》

[南朝梁]吴均(469-520)著。笔记小说。《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书已佚,今本系从《太平广记》等书中钞录而成。鲁迅对此书评价较高:“均夙有诗名,文体清拔,好事者或模拟之,称‘吴均体’,故其小说,亦卓然可观,唐宋文人多引为典据。”

■《宣验记》

[晋]刘义庆撰。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

■《夜谭随录》

[清]和邦额(1736-?)著。《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颇借材他书(如《佟角》《夜星子》《疡医》皆本《新齐谐》),不尽己出,词气亦失之粗暴,然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

■《异林》

[晋]陆氏撰。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

■《异闻记》

传[汉]陈(104-187)撰。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鲁迅不信其为汉人著述,参《抱朴子》条说。

陈,字仲弓,少为县吏都亭刺佐。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后复坐党事免。陈因党锢之祸自请入囚,而免再抓别人。遇赦后,三公每缺必召之,陈不受而退隐故里。乡人有争讼,则求判正。众皆曰:“甘为刑罚所加,莫为陈君所短。”其是为传统道德所楷模的人物。

■《翼稗编》

[清]汤用中(约1801-?)著。笔记小说。类《阅微草堂笔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因果记》

刘泳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明因果者九家”之一。或为小乘佛教书。

■《幽明录》

[晋]刘义庆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书已佚,《古小说钩沉》有辑录。

■《馀哀录》

未详,或为笔记小说。鲁迅表妹夫车耕南寄赠,见《日记(许寿裳抄本断片)·1922/3/6》。

■《语林》

[东晋]裴启著。书已佚,《古小说钩沉》有辑录。鲁迅作小说《铸剑》,说一位唤作宴之敖者的黑色人取了眉间尺的头颅,来王宫报仇,要国王“摆一个金鼎,注满清水,用兽炭煎熬”。这样可以做一个游戏:放下孩子的头,这头可以在鼎中歌舞。这里说的“兽炭”,典出《语林》,是东晋豪富之家将木炭屑掺和某种东西做成各种兽形的一种燃料。据说在火中燃烧时,“兽皆开口,向人赫然”。

《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中有分析:“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同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时颇盛行,以记谢安语不实,为安所诋,书遂废。”谢安与裴启同时,但谢安名气很大。裴著为大人物轻鄙,所以士林无传。

裴启所撰《语林》,记汉魏两晋士族轶事言论,《世说新语》多取材于此。原书已佚,残篇今见于鲁迅所辑《古小说钩沉》。

■《冤魂志》

[北齐]颜之推撰。今本又称《还冤志》。《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中说:“释氏辅教之书,《隋志》著录九家,在子部及史部,今惟颜之推《冤魂志》存,引经史以证报应,已开混合儒释之端矣,而余则俱佚。”

■《杂事秘辛》

传[汉]无名氏著,或为[明]杨慎著。有明人辑本1卷。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中就认为该书为杨慎“替汉人做”。书记叙汉大将军梁冀妹妹被选入宫的经过,书前有明学者杨慎序。《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沈德符(《野获编》二十三)意谓即慎一时游戏之作也。”这是引用沈德符的意见否定了该书出于汉代的说法。鲁迅的科学逻辑让他不相信有传世的汉人小说。

■《杂鬼神志怪》

作者不详,当为晋隋间人物。《古小说钩沉》辑录故事20则,分别辑自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玉烛宝典》、《法苑珠林》、《北堂书钞》等。

■《赵飞燕传》

传[汉]伶玄子于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今所见汉人小说》中说此书:“司马光尝取其‘祸水灭火’语入《通鉴》,殆以为真汉人作,然恐是唐宋人所为。”所谓“祸水灭火”,《资治通鉴》卷31载:赵飞燕赵合德姊妹被招入宫,“有宣帝时披香博士淖方成在帝后,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传汉兴“以火德”,所以“灭火”就等于“灭汉”。《赵飞燕传》和《资治通鉴》,讲述的仍然是一个红颜祸水的故事。

■《甄异传》

[晋]戴祚著。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

戴祚,字延之,晋、宋间小说家。

■《征应集》

佚名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明因果者九家”之一。或为小乘佛教书。

■《志林》

[晋]虞喜撰。又作《志林新书》。有鲁迅辑本1卷40则,未印行。见《古籍序跋集·〈志林〉序》。

■《中朝故事》

[南唐]尉迟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四库全书总目》谓:“盖李氏有国时为史官,承命所作,李自以为出太宗之后,承唐统绪,故称长安为中朝也。”该书记有朝廷典章制度及君臣间事,又有神仙志怪、掌故、轶事、杂录等。其中以晚唐宣、懿、昭、哀四朝故事居多。

尉迟,约南唐初年前后在世。官给事中,预修国史。

传奇志怪话本类(88种)

■《补江总白猿传》

[唐]无名氏著。传说有南朝梁将征战至一地,其妻为溪洞白猿所掠,救回来后,有孕,生一子。后来梁将被杀,猿子为当时的尚书令江总收养。隋入唐后,该子有盛名,但是(《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貌类猕猴,忌者因此作传,云以补江总,是知假小说以施诬蔑之风,其由来亦颇古矣”。鲁迅编《唐宋传奇集》收入该篇。

■《草莽私乘》

[明]陶宗仪辑。传记。见《日记·癸丑/6/22》。参《元九宫词谱》条说。

汇辑人物总传:旧题陶宗仪编《草莽私乘》1卷,是书系录胡长孺、王恽、杨维桢等14人杂文20篇,皆记当时忠孝节义之士,原稿今存,王世贞有跋文。《四库总目提要》疑好事者伪托陶名。

■《长恨歌传》

[唐]陈鸿撰。又称《长恨传》。作者与白居易为好友,为《长恨歌》作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上)》中说:“杨妃故事,唐人本所乐道,然鲜有条贯秩然如此者,又得白居易做歌,故特为世间所知,清洪升撰《长生殿传奇》,即本此传及歌意也。”鲁迅编《唐宋传奇集》收入该篇,说:“陈鸿为文,则辞意慷慨,长于吊古,追怀往事,如不胜情”。

■《传奇》

[唐]裴撰。又称《裴传奇》。该书首先提出的“传奇”这个专有名词,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小说文体,且愈来愈富有生命力,深得世人喜爱。

《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集及杂俎》说:此书“盛述神仙怪谲之事,又多崇饰,以惑观者。为淮南节度副大使高骈从事,骈后失志,尤好神仙,卒以叛死,则此(书)或当时谀导之作,非由本怀”。又说:“聂隐娘胜妙手空空儿事即出此书(文见《广记》一百九十四),明人取以入伪作之段成式《剑侠传》,流传遂广,迄今犹为所谓文人者所乐道也。”鲁迅是从“知人论世”(《孟子·万章》)角度分析作者创作动机的。不了解作者之交游,就不会得出“或当时谀导之作,非由本怀”这个意见。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最重要的学术著作。鲁迅这部书治学之严谨,考辨之深入,涉略之广泛,品题之精允,后世所有类此著作,无出其右者。由本案可见,鲁迅作史略,先考其书其人,复考其所交游,复考所交游者身世结局,复考两者之关联,最后才谨慎地得出品题意见,而这个意见又谨慎地冠以“或”字,表示“可能”,并不确定为最后结论。意见之外,又简叙书之影响所及。如此,一部书,鲁迅往往仅用百千字,即将其来龙去脉、意义价值可以说清。后之续貂多无此功力,更鲜具这般慧眼。

裴,唐末静海军节度使高骈的从事。高骈好神仙之说,行为怪诞。裴于是著《聂隐娘》、《昆仑奴》等小说,收入《传奇》。

■《东城父老传》

同类推荐
  • 2015中国年度散文

    2015中国年度散文

    王蒙、刘兆林、毕淑敏、林清玄……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照镜解闷

    照镜解闷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莆田文人有强烈的著书立说的欲望,文学创作十分活跃。杂文作为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莆田这块沃土上,同样开得醒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杂文创作持续繁荣,已拥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杂文创作队伍。
  • 病玫瑰

    病玫瑰

    《病玫瑰》中,诗人的灵魂翼羽随处翩跹,意象婉如思涛中自由飘荡的飞舟。然而,现代文明对精神家园的攻击,也深深地触动着诗人文爱艺,诗人凝重的视境,通过那些悲天悯人的诗句,传递给读者。
  •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反奉战争起后,S市华界的居民,大半因着前次战争所遗留的深刻的印象,对于自己的生命,以及细微的家具,都感觉绝大的危险,稍拥资产的都纷纷向租界移去;因此,城北仁义弄第二十号的房子也在这时空了,只有住在灶披间的两个寒酸学生没搬走。
  •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热门推荐
  • 学海恋情

    学海恋情

    她和他是小学情侣,虽多人阻挠,但未分离。毕业在即,她泪眼挽留,他承诺六年后一定回来。但他辜负了她,她怀着痛,自杀了。那天早上,她被闹钟吵醒,起床一看,六点半。怎么回事?她不是死了吗?一看日历,这是十二年前,真的要再来一次?天不灭她,这一世,她注定要看清一切!她是萧晗,而他是邵阳。她命中的白马王子出现后,她的生活又将有什么变化呢?
  • 战神传奇录

    战神传奇录

    正义和邪恶交锋,光明和黑暗斗争。瞑瞑之中,谁能主宰天下?米拉,一个绝顶高手,一个嗜血之人;破魂,一把绝世神兵。在血腥之中,他是否能铸就辉煌.....作品标签: 铁血 生活 召唤 轻小说 流浪到天涯
  • 极品道仙

    极品道仙

    何为仙?何为神?何又为道?仙是人,神也是人,唯有道,亘古不变……天地不仁,当由我来改命正道!一部清心经,一套太极拳,开启了穿越男精彩绝伦的七界之旅。且看他如何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灭仙弑神,收获友情,守护爱情,最终成道,打造出一个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人生!
  • boss重生:老婆,别想逃

    boss重生:老婆,别想逃

    本文是坑,望读者慎入!上一世,他不懂她的爱,所以对她的爱视而不见;不懂她的情,所以对她的情毫不在意…总是伤害她……重生一世,他终于知道原来她才是那个真心实意对待他的人…………
  • 愿卿笑

    愿卿笑

    无意间,她穿越到另一个时代,成为魂师既来之则安之在这妖兽与人类共存的时代,且看他们一群性格迥然的人,一起踏上游途,边惩恶扬善,边互相调侃,笑傲江湖。只是他们之间情愫牵绕,必然经历曲终人散,而又破镜重圆。······寒冬腊月,雪花肆意,压不倒铮铮梅骨不可方物的红衣夭夭女子饮着一坛醉人的梅花酒。“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女子发现自己念着题不应景的诗歌,笑得花枝乱颤,在雪景映衬下,似冬日里的阳光,叫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接近这温暖。有人说她没心没肺,其实并不然,人的一生难免有不称意的时候,别愁眉苦脸,笑一笑,总会拨开乌云见青天的。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当世英雄

    当世英雄

    蓝女身世神秘,武学通天,剑术称神,艺成后下山四处寻觅灭族仇人,与武林群人结下大怨,卷入了与朝廷、江湖、亲仇间错综交替的漩涡,在一段段的奇遇和离奇的仙缘异事后,与面带花脸儿面具的姑苏佑在一同抵抗武林纷争的同时检验自身的情感与存在。在这纷繁复杂的恩怨和名利世界里,不论是绝世的武林高手、传说当中的神秘人物亦或是形形色色平凡的常人都被共同串连在同一个江湖里,一起演绎了一段又一段,让人无尽回味的故事。我希望作者的心境可以与每一位的读者都共同交织在这个梦幻般的世界里,一起观摩这个纷繁复杂的江湖,共同去体会那别样武侠世界里的情感、快乐与忧愁。
  • 异能传人

    异能传人

    这个世界,我们所熟悉的世界,真的就如表面一般么?一个巧合,一场遭遇,为黄小伟打开了异世界的大门,为他揭示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又是如何?相对于普通人,他们的日常又是怎样的?他获得了超强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力以及“”精神实体化”等诸多的特异能力。伴随着主人公的脚步让我们感受一下碾压一切强者的快感。
  • 何人予我琉璃梦

    何人予我琉璃梦

    她的一生,只有那一次追随了自己的意愿,可终究还是被现实击垮。爱为什么要放弃,不爱又为什么后悔。那时的风总在轻舞,她却不能再与他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