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028

第28章 文集部(206种)(2)

《汉文学史纲要》第4篇,对《离骚》有一个总体评价:“《离骚》之出,其沾溉文林,既极广远,评之语,遂亦纷繁,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迹,盖一则达观于文章,一乃局蹐于诗教,故其裁决,区以别矣。实则《离骚》之异于《诗》者,特在形式藻采之间耳,时与俗异,故声调不同;地异,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惟欲婚简狄,留二姚,或为北方人民所不敢道,若其怨愤责数之言,则三百篇中之甚于此者多矣。楚虽蛮夷,久为大国,春秋之世,已能赋诗,风雅之教,宁所未习,幸其固有文化,尚未沦亡,交错为文,遂生壮采。刘勰取其言辞,校之经典,谓有异有同,固雅颂之博徒,实战国之风雅,‘虽取熔经义,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文心雕龙》《辨骚》)可谓知言者已。”参《楚辞》条说。

但鲁迅也有批评屈原的地方。《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中说:“看《红楼梦》,觉得贾府上是言论颇不自由的地方。焦大以奴才的身分,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主子深恶,奴才痛嫉,给他塞了一嘴马粪。//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这里将奴才焦大与屈原相比,是意味深长的。

在《坟·摩罗诗力说》中,又说:“灵均(指屈原)将逝,脑海波起,通于汨罗,返顾高丘,哀其无女,则抽写哀怨,郁为奇文。茫洋在前,顾忌皆去,怼世俗之浑浊,颂己身之修能,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然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刘彦和所谓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皆著意外形,不涉内质,孤伟自死,社会依然,四语之中,函深哀焉。故伟美之声,不震吾人之耳鼓者,亦不始于今日。大都诗人自倡,生民不耽。试稽自有文字以至今日,凡诗宗词客,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果几何人?上下求索,几无有矣。”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中也说:“《诗经》是后来的一部经,但春秋时代,其中的有几篇就用之于侑酒;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到得宋玉,就现有的作品看起来,他已经毫无不平,是一位纯粹的清客了。然而《诗经》是经,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屈原宋玉,在文学史上还是重要的作家。为什么呢?——就因为他究竟有文采。”

■《李长吉歌诗》

[唐]李贺(790-816)作。诗集。《日记·1921/5/17》提及此书。李贺,字长吉,抱负远大,自视甚高。因父名“晋肃”与“进士”音近,李贺便因有讳父名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苦涩中早逝,年仅27岁。有《李长吉歌诗》,存诗250余首。其中《李凭箜篌引》、《秋来》、《将进酒》、《雁门太守行》、《马诗二十三首》、《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为名篇。有“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丽句。

■《李长吉集》

[唐]李贺撰,[明]黄淳耀(1605-1645)评。《日记·1936/1/21》等提及此书。

黄淳耀,明末清初人,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崇祯进士,未受官职,居家研读经籍。清兵入关,他曾率嘉定士民守城抗击。城陷后,自杀。著有《山左笔谈》、《陶庵集》。

■《李翰林集》

[唐]李白(701-761)撰。影宋本,1部6册,在上海西泠印社购得,见《日记·癸丑/6/22》。鲁迅多次征引李白诗,或出此集,或出《李太白集》。参《元九宫词谱》条说。

■《李贺歌诗编》

[唐]李贺作。诗集。鲁迅多次引述李贺诗,或出此集,或《李长吉歌诗》、《李长吉集》。鲁迅对于喜欢的诗人、作家,往往购藏有不止一种集子或版本。

鲁迅曾据此书考唐传奇作家沈亚之身世。见《古籍序跋集·〈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

《书信·350117致山本初枝》中说:“我是散文式的人,任何中国诗人的诗,都不喜欢,只是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他的诗晦涩难懂,正因为难懂,才钦佩的。现在连对这位李君也不钦佩了。”

《书信·310415致李秉中》:“生今之世,而多孩子,诚为累坠之事,然生产之费,问题尚轻,大者乃在将来之教育,国无常经,个人更无所措手,我本以绝后顾之忧为目的,而偶失注意,遂有婴儿,念其将来,亦常惆怅,然而事已如此,亦无奈何,长吉诗云: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尚何言哉。”此处引诗见于李贺的《感讽五首》之一。

■《李商隐诗》

[唐]李商隐作。周作人寄阅,见《日记·甲寅/1/13》。鲁迅引述李商隐诗文,或出此集或《李义山诗文集笺注》。

■《李太白集》

[唐]李白作。诗集。据《日记》,鲁迅于1912年5月25日在琉璃厂购得此书;但1933年2月2日又于上海来青阁购得1部4册。鲁迅多次引用李白诗句。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中说:“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但又不是胡闹。……所以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成笑话了。”文中引用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就是李白的诗句。

■《李义山诗文集笺注》

[唐]李商隐撰,[清]冯浩注。11卷。有乾隆年间刻本。该书为李商隐诗集、文集的合编。《日记·1932/4/4》提及此书。

■《连珠》

[东汉]扬雄著。该书的写作采用了一种近于赋的文体。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谓其乃是受到骚赋影响的文体。

■《楝亭诗钞》

[清]曹寅(1658-1712)著。曹寅为曹雪芹祖父,号楝亭。《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林和靖集》

林和靖(967-1028)著。即《林和靖诗集》。林和靖,名逋,终身不仕不婚,逝后人称和靖先生。诗4卷2册,

鲁迅1元购得,见《日记·癸丑/5/18》。

■《亭诗钞》

[清]莫友芝作。6卷,并《遗诗》2册,鲁迅购于琉璃厂,见《日记·壬子/11/2》。

■《亭遗诗》

[清]莫友芝作。8卷。见《日记·壬子/11/2》。

■《梦窗词》

[宋]吴文英(约1200-1260)作。词集。又作《梦窗稿》。梦窗为作者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文英及与姜夔、辛弃疾游,倡和具载集中,而又有寿贾似道诸作。殆亦晚节颓唐,如朱希真、陆游之比。其词则卓然南宋一大宗。沈泰嘉《乐府指迷》称其深得清真之妙,但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易知。张炎《乐府指迷》亦称其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所短所长,评品皆为平允。盖其天分不及周邦彦,而研炼之功则过之。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也。”

《日记·壬子/7/20》提及此书。后寄周作人阅,见《日记·壬子/10/15》。

■《密庵诗稿》

[明]谢肃撰。有《四部丛刊》本。见《日记·1935/10/14》。谢肃,字元功。洪武间中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与唐肃齐名。

时号“会稽二肃”。

■《茗斋集》

[明]彭孙贻(1615-1673)著。诗词集。该书有关于陈老莲《水浒叶子》的诗歌,鲁迅据此认为陈作在明末清初仍然通行。见《书信·341227致郑振铎》。集中附有《明诗钞》9卷,收录有建文帝忠臣铁铉长女的诗。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日记·1934/12/22》等提及此书。

■《木兰诗》

[北朝]佚名作。木兰从军的出典在此。鲁迅在《朝花夕拾·后记》中提及此诗。

■《南海百咏》

[宋]方信孺(1177-1222)作。诗集。有光绪年间刻本。鲁迅托人购买,见《日记·1927/9/16》。

方信孺,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做番禺尉时,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使金,折冲樽俎,维护大宋尊严,有令誉。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

■《难蜀父老》

[汉]司马相如作。《汉文学史纲要》说:“相如既奏赋,武帝大悦,以为郎;数岁,作《喻巴蜀檄》,旋拜中郎将,赴蜀,通西南夷,以蜀父老多言此事无益,大臣亦以为然,乃作《难蜀父老》文。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遂失官,岁余,复召为郎。”

■《铙歌十章》

[明]沈明臣作。《三闲集“·“杀人如草不闻声”。

醉眼”中的朦胧》曾引用其中的《凯歌》:

沈明臣,一字嘉则。“铙歌”是汉代以来的“鼓吹曲辞”之一种,多在庙堂正式场合演奏,有固定的形式。现在流传下来的“铙歌”由于声辞音韵的变化,多较难懂。

■《秦妇吟》

唐五代之际韦庄(836-910)作。长篇叙事诗。《准风月谈·查旧帐》提及此诗。

本诗是为韦庄的代表作,是唐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该诗因内容复杂而常遭非议,但其艺术成就为人所公认。诗七言,全长238句,1666字,写的是黄巢农民军攻陷长安,秦妇被掠为新贵眷属,复逃离长安,东奔洛阳沿途所见所感。该诗深情委婉而又生动离奇,与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屈原赋注》

[清]戴震(1724-1777)撰。《日记·1926/11/5》提及此书。

■《屈子离骚汇订、杂文笺略》

[清]王邦采撰。《日记·1926/11/5》提及此书。

■《渠阳诗注》

[宋]魏了翁撰,[宋]王德文注。1卷1册,上海购得,见《日记·癸丑/6/22》。参《元九宫词谱》条说。

■《山谷外集诗注》

[宋]黄庭坚(1045-1105)撰,[清]史容注。有《四部丛刊》本。《日记·1934/2/12》提及。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诗人,书法家。

■《诗集》

[清]蒲松龄(1640-1715)著。《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石屏集》

[宋]戴复古(1167-?)作。又作《石屏诗集》,本书为《台州丛书》中一种,又有《四部丛刊》本。鲁迅曾抄录之。见《日记·癸丑/8/27》、

《日记·1934/3/5》等。

■《士不遇赋》

传[汉]司马迁作。又作《感士不遇赋》。

《汉文学史纲要》第10篇说:“迁雄于文,而亦爱赋,颇喜纳之列传中。于《贾谊传》录其《吊屈原赋》及《服赋》,而《汉书》则全载《治安策》,赋无一也。《司马相如传》上下篇,收赋尤多,为《子虚》(合《上林》),《哀二世》,《大人》等。自亦造赋,《汉志》云八篇,今仅传《士不遇赋》一篇,明胡应麟以为伪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迁赋八篇。

《艺文类聚》收有司马迁《悲士不遇赋》,但胡应麟不认为《悲》文是司马迁所作,认为是“六朝浅陋者”的“赝作”。见《诗薮·杂编·遗逸》。

■《示朴斋骈文》

[清]钱振伦撰。钱稻孙赠鲁迅。见《日记·戊午/6/19》。钱振伦,其夫人翁端恩为翁同之姊。钱玄同的父亲钱振常是他的弟弟,鲁迅祖父周福清的同科,蔡元培的老师。钱稻孙是钱玄同的侄子。

■《四愁诗》

[东汉]张衡(78-139)作。诗四首。其一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送我金错刀。何以报之双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四篇形式相似。这是张衡在天下弊生、郁郁不得志时的歌咏。鲁迅作《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见于《野草》集),借鉴《四愁诗》四段的结构和打油诗带有幽默的特点,用白话文写成,用以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也不失讽刺时事的意图),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其中一段曰:“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陶靖节集》

[晋]陶潜(约365-427)著。即《靖节先生集》。10卷。鲁迅于上海中国通艺馆购得。见《日记·1934/1/6》。或又称《陶集》,鲁迅于琉璃厂购得,见《日记·1926/2/20》。参《史通通释》条说。

■《陶渊明集》

[晋]陶潜作。诗文集。鲁迅有多种版本,包括“袖珍本”、“影宋本”等。“影宋本”后来赠予好友许寿裳。鲁迅屡屡称引陶诗陶文。

《热风·(随感录)五十八》说“人心很古”反对革新的国民现象,鲁迅讽刺道:“在现存的旧民族中,最合中国式理想的,总要推锡兰岛的Vedda族(作者按:这是过着狩猎生活的当地土著)。它们和外界毫无交涉,也不受别民族的影响,还是原始的状态,真不愧所谓‘羲皇上人’。”这里的“羲皇上人”就出自陶集《与子俨等疏》:“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中国小说史略》中更屡屡提及陶渊明,认为陶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都是魏晋间“幻设为文”的代表。他们和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一起,影响了隋唐以后的小说写作,如:王绩的《醉乡记》、韩愈的《圬者王成福传》、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就是受到它们影响的作品。

《华盖集续编·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说:“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这里的陶诗,就在《陶渊明集》中。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说道吴佩孚的秘书长为吴卜卦,鲁迅也为自己卜卦:“又想起我今天‘不成’了大半天,运气殊属欠佳,不如也卜一课,以觇晚上的休咎罢。但我不明卜法,又无筮龟,实在无从措手。后来发明了一种新法,就是随便拉过一本书来,闭了眼睛,翻开,用手指指下去,然后张开眼,看指着的两句,就算是卜辞。用的是《陶渊明集》,如法泡制,那两句是:‘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详了一会,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里对“卜卦”的反讽意味是不难揣摩的。

《书信·320513致增田涉》中说:“迄今为日本所介绍的中国文章,大抵是较轻松易懂的东西;坚实而有趣的作品,如陶潜的《闲情赋》之类,一点也没有译。”这是增田涉主编《世界幽默全集》之《中国篇》时,鲁迅给他的意见。从中可以看到鲁迅对陶渊明《闲情赋》评价之高。

《中国小说史略》等并提及《桃花源记》。《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中说:“但六朝人也并非不能想象和描写,不过他不用于小说,这类文章,那时也不谓之小说。例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陶潜的《桃花源记》,其实倒和后来的唐代传奇文相近;就是嵇康的《圣贤高士传赞》(今仅有辑本),葛洪的《神仙传》,也可以看作唐人传奇文的祖师的。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李肇为之赞,这就是嵇康的《高士传》法;陈鸿《长恨传》置白居易的长歌之前,元稹的《莺莺传》既录《会真诗》,又举李公垂《莺莺歌》之名作结,也令人不能不想到《桃花源记》。”《桃花源记》影响之大由此可见。

对陶渊明最有名的评价,见于《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

■《陶渊明诗》

[晋]陶潜作。即《宋本陶集》。石印本,1册,5角购得,见《日记·乙卯/1/10》。

■《天问》

同类推荐
  •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我把一个农业报的临时编辑工作担任了下来,正如一个惯居陆地的人驾驶一只船那样,并不是毫无顾虑的。但是我当时处境很窘,使得薪金成了我追求的目标。这个报纸的常任编辑要出外休假,我就接受了他所提出的条件,代理了他的职务。
  • 刘船词典

    刘船词典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十月》、《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共48篇。在书中,作者以自然、朴素、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在生活、工作、交际的点点滴滴。
  • 1898:百年忧患

    1898:百年忧患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

    本书集纳红学界内外诸多声音,对红学史上著名的“索隐派”和“考证派”之争、《红楼梦》是不是在隐写历史、曹雪芹是不是作者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热门推荐
  • 无心催眠师

    无心催眠师

    被人打也能获得异能?那些被我催眠过的女神,校花,警花最后一个个的都爱上了我。怎么办?我好烦啊!
  • 陶记略

    陶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惹上多情魔尊:腹黑毒医不上钩

    惹上多情魔尊:腹黑毒医不上钩

    【本文纯属虚构】三入风尘之地,先是一个小偷盗贼,中是一个刁蛮装作绝世神医的公主,后是一个可恶、讨厌、怨恨的破美男。其实她不想乱易容的,她不想跳河的,她更不想被老虎追的,她更更不想跳崖,她更更更不想成亲的……,反正无论她不想什么,最后到真成了什么。她想想问问上天,美男为何这么多,美男为何这么坏,美男为何这么难缠,她只是一个小虾米,她只要有吃有睡,一个人就好的了。追杀她的夭邪美男如是阴狠:“一个替身是不需要眼泪的。”这个也是她最怨恨而最难忘最刻骨的一个男子,她想要离开他,可是却不断的被追杀。寻找的路上一路伴随着的冷情男子:“你的事便是我的事。”他的心只为她而动,而她总是一次一次的伤害他。一路路走来,她遇见的男子、女子不少,每一次伤痛之后都是那一抹灰衣站在她面前安慰她,而夭邪的他却总在追杀她。
  • 寻灵道

    寻灵道

    “主人,这是哪儿?”莽莽乾坤,寻觅星火文明。“哇,这儿好漂亮!”万千世界,谁能开天僻地。“咦!这斯好生厉害!”“打不过么,那咱快跑吧!”一个大千世界的平凡人。一段恢弘磅礴的史诗画卷。一场跌宕起伏不灭的奇幻旅程。
  • 代号黑寡妇

    代号黑寡妇

    这是一部把科学、历史、战争三者完美融合在悬疑之中的跨界小说。古老而神秘的黑社会帝国组织黑寡妇,秉持“世界本为混沌”信条,以搭建上流社会的社交平台作为面纱,秘密操控各国政治经济。约纳斯?海因里希入主黑寡妇后,更是将蜘蛛的疯狂推向极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因里希利用《圣经》中的堕天使、领先世界50年的黑寡妇先进科技,逐步操控世界,想要摧毁这个世界的文明,蓄意实施“灭绝人种计划”。但反黑寡妇联盟成员布兰特的意外出现,却使海因里希的“灭绝人种计划”受阻.....
  • 苏情

    苏情

    大学生苏情,在下雨天来到了一个民国时期的书店,一撮魂香让她的生活偏离了轨道。前世今生的梦境随着她与店老板的相遇而不断展开,然而喝了孟婆汤的她,遗失了对于那个人的感情,爱或不爱让苏情的生活更加迷茫。幕后黑手的介入更让苏情的生活一团糟糕,往复不过那句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天才少年:双色冷眸闯荡乐坛

    天才少年:双色冷眸闯荡乐坛

    他,性格清冷,拥有着一张绝世的面孔,是千百万年一遇的天才。他,为人热情,清秀的面孔上笑容灿烂,身怀数十样逆天的特长。但他其实很脆弱,他其实很细心。他们是发小,也是战友。遇到的那些人、事、物,也许是冥冥中上天的安排。身世的那些秘密,又会让谁人知道?父亲的遗愿?不,这是他们自己的梦想。他用意念前进,他用眼睛唱歌。这是他们的时代!
  • 黑暗的舞曲

    黑暗的舞曲

    世界上存在着两个非常强大的不死种族——高贵神秘、难以捉摸的吸血鬼族,和天性残忍、狂野凶悍的狼人族。除了吸血鬼和狼人外,还有其他的超自然生物,但是主要介绍的是吸血鬼和狼人。本小说属于类现实世界观,属于架空的世界,虽然和现实有些相似之处,但还是有些区别,和现实不一样。因此,世界的历史也和现实不一样。吸血鬼长期生活在地下世界,为了和人类争夺地上世界的统治权,致使族内众多吸血鬼躁动。但同时,他们的死敌――狼人,似乎也有所动作……
  • 斩仙笔记

    斩仙笔记

    仙界,本应该安乐祥和,当其被七情六欲缠身又当如何?地府,本应该恐怖残酷,当其被黄鬓青丝瓜葛又会怎样?妖,鬼,人,畜都有着欲望,正是欲望支撑起了这一切,即使你是仙,又怎么置身欲望之外?一场惊天的谋算,将我带入了这滚滚红尘,将我带去了战斗纷争,将我置身在万般因果中,我要斩多少仙?多少妖?多少魂?新书发行,望大家支持。求推荐求打赏!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