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600000104

第104章 宗教部(175种)(5)

该书由清初宝华山德基和尚在《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的基础上略加删辑而成。《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据学者考证是元代的译作,不著译人。“瑜伽”一词是唐玄奘译过来的。玄奘在翻译佛经时,对中国没有的事物,一概采用音译的方法。Yoga为中国此前所未有,玄奘便把它译作“瑜伽”。瑜伽焰口法会是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食对象,能令饿鬼得度,也是对亡者追荐的佛事之一。也即僧徒“超度”死人的经咒。

鲁迅在《朝花夕拾·琐记》中写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记载学堂曾经有个池子淹死了两个年幼的学生,后来池子被填平,上面建了关帝庙。“办学的人大概是好心肠的,所以每年七月十五,总请一群和尚到雨天操场来放焰口,一个红鼻而胖的大和尚戴上毗卢帽,捏诀,念咒:

‘回资罗,普弥耶哞!耶哞!!耶!哞!!!’”这个大和尚的念咒,就出自该书。《准风月谈·新秋杂识》也提及此经。

■《阅藏知津》

[明]智旭撰。《日记·甲寅/4/18》提及此书,见《选佛谱》条说。

鲁迅朋友许季上曾来借阅,见《日记·甲寅/11/22》。该书为宋、明以来有关藏经的提要著述。它编撰的目的在于使阅读藏经的人都能“达其旨归,辨其权实”(见本书自序)。就是提出“其中事理大概,使人自知纲要”,同时也依佛说法的先后次第来分别部类(见本书凡例)。义例颇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杂譬喻经》

[三国吴]康僧会(?-280)译。佛经。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中引征此书,说明南朝梁吴均撰《续齐谐记》中“阳羡鹅笼”的故事来源于佛典。《日记·1925/7/14》:“往佛经流通出卖《弘明集》一部四本,《广弘明集》一部十本,《杂譬喻经》五种共五本,共泉三元八角四分。”

康僧会,祖籍康居(古西域城国名,约当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世居天竺,但他的父亲经商客居交趾(约当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所以他深通中华文化。他是佛教史上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最早的僧人。好学博览,通内外典籍,译有佛经多部。

■《肇论》

[后秦]僧肇撰。本书为著名佛学经典之一。《日记·甲寅/9/26》提及此书,参《大安般守意经》条说。

《肇论》为僧肇佛学论文汇编,大意融会《庄子》、《老子》、《维摩诘经》、《般若经》等为一炉,阐发佛学玄微。影响后世甚巨。参《宝藏论》条说。

■《肇论略注》

[后秦]僧肇撰,[明]德清述。6卷2册,得自于朋友许季市,见《日记·甲寅/7/28》。该书后来寄周作人阅。

■《折疑论》

[元]子成撰。1部2册,5角购得。见《日记·癸丑/11/22》。

■《中阿含经》

[东晋]僧伽提婆译。《日记·甲寅/9/26》提及此书,参《大安般守意经》条说。

僧伽提婆(华言众天),本姓瞿昙氏,北印度罽宾人,于[后秦]苻坚建元年间(365-384)来华。

■《中观释论》

安慧菩萨(475-555)造,[宋]惟净等译。又称《大乘中观释论》。《日记·甲寅/5/15》等提及此书。参《般若灯论》条说。书凡9卷,随文解释龙树之《中观》,为《中观》八大注释书之一。

■《中论》

[古印度]龙树菩萨造,亲目菩萨释,[后秦]鸠摩罗什译。佛教典籍。

1部2册,鲁迅得自于朋友许季市,见《日记·甲寅/7/28》。龙树菩萨的主要立场,见于《中论》的主张,核心思想是《中论》第一品第一颂中的“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龙树认为真正的缘起法,是既要看到无自性(空),又要看到假名(有),假名与空相互联系,即所谓“中观”。缘起法的本质是空,空即无碍,不落入空有二边,即为中道,《中论》之名即是以其阐明中道而得。中国大乘八宗,都一致尊奉龙树菩萨为共同的祖师。

■《中心经等十四经同本》

《中心经》又称《忠心经》。鲁迅于琉璃厂购得此书。《日记·甲寅/10/9》:“……买《中心经》等十四经同本一册,《五苦章句经》等十经同本一册,《文殊菩萨所说善恶宿曜经》一册,共银三角八分八厘。”

《中心经》为晋时竺昙无兰译。竺昙无兰,天竺人。晋太元中在华。

道教类(15种)

■《长春真人西游记》

金元之际李志常(1193-1256)撰。李氏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邱处机的弟子,曾跟随邱处机赴中亚谒见成吉思汗,该书即为谒见之实录。时人多将该书与《西游记》混,如(鲁迅说)“惟因同名,世遂以为一书;清初刻《西游记》小说者,又取虞集撰《长春真人西游记》之序文冠其首,而不根之谈乃愈不可拔也”。《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中)》等文提及此书,以辨此《西游》非彼《西游》。

■《乘异记》

[宋]张君房撰。《中国小说史略·宋之志怪及传奇文》说:“宋代虽云崇儒,并容释道,而信仰本根,夙在巫鬼,故徐铉吴淑而后,仍多变怪谶应之谈”。《乘异记》等就是。鲁迅这个意见应该是对传统民族性的一种深刻认知。张君房曾主持修校秘阁所藏道书,摘要编成《云笈七签》122卷,因此,此书更近于道教。参《丽情集》条说。张君房,约宋真宗时在世,岳州安陆人。尝记鬼神变怪之事,作《乘异记》。宋真宗崇尚道教,尽以秘阁道书付杭州,使人校正。时大臣王钦若等推荐张君房主其事。君房乃编次得4565卷,进之。官著作佐郎。又于编成道书后,撮其精要共万余条,编成《云笈七签》122卷。本书对后世道教影响极大,被称之为“小道藏”。

■《冲虚至德真经》

传[周]列御寇撰,[晋]张湛注。该书为《列子》别一版本。有《四部丛刊》本,鲁迅购自广州商务印书馆,见《日记·1927/3/16》。

列御寇,约公元前314年前后在世,郑国人。或云与庄周同时或略早。世多疑无其人,仅见于庄周之寓言。但因为历来庄、列并称,且《列子》一书传世颇广,因此无论有无其人,其道家和文学思想之影响是无可回避的。参《列子》条说。

■《道藏》

道教经典汇编。通行本有明代《正统道藏》5035卷《,万历续道藏》180卷。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小说世界〉》等提及此书。参《大藏经》条说。

■《觉世真经阐化编》

又称《关帝觉世真经本证训案阐化编》、《关圣帝君觉世真经》、《觉世篇》、《觉世宝训》,简称《觉世经》。道教书籍。鲁迅“以钱五百买”,见《日记·1923/4/24》。

成书年代不详,一般认为是清初:“相传康熙七年夏,降乩于沃乡之桩园,授之王贞吉等,帝亲制序。”(见周广业、崔应榴辑《关帝事迹徵信编》卷30)自18世纪以后,《感应篇》、《阴骘文》与《觉世经》并称为三部最受尊崇的劝善书,曾以“三圣经”之名结集刊行,成为民间最重要的“圣经”。《觉世经》是关帝降笔的训示之语,全文约640余字,撰作要旨是使世人醒悟,改过迁善。

■《明威化胡经》

原书为[晋]王浮撰。又称《老子化胡经》。王浮,曾与佛教徒帛远辩论佛道孰先,于是造作此书。本书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以谤佛法”。该书对后世影响较大,道教徒往往持此攻击和贬低佛教,由此引起了道佛之间的冲突。唐高宗、中宗都曾下令禁止。元世祖(1285年)下令焚毁《道藏》伪经,第一种即为此书,从此亡佚,故明《正统道藏》不存。清末敦煌发现此书唐写本残卷,有多种。伯希和发现的书名为《老子西升化胡经》,斯文赫定发现的书名为《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今英、法等国藏有敦煌《化胡经》残卷,可能非王浮原书。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中对道教此举作了批评。

■《劝善录》

同名书有多种,《宋史·艺文志》著录王敏中《劝善录》六卷,《郡斋读书志》著录周明寂《劝善录》六卷,明沈节甫辑《由醇录》中有秦观《劝善录》一卷。此处指何书待考。《中国小说史略·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等提及此书,未详何人所作。

■《诗纬含神雾》

[汉]佚名。见于《玉函山房辑佚书》,《汉文学史纲要》征引此书。“纬”是相对经而言的,它是根据制造出来的,但打着配合儒家经典的旗子,所以称为“纬”。纬的意思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当时著名的纬书有七纬,即《诗纬含神雾》、《书纬帝命验》、《礼纬含文嘉》、《乐纬动声仪》、《易纬乾凿度》、《春秋纬元命苞》、《孝经纬援神契》。由于纬与有关,故合称“纬”。纬学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是外儒内道之学,整体上与道家思想比较接近。

■《太上感应篇》

题[宋]李昌龄(937-1008)传。道教经典,原文1篇,传文30卷。

《道藏·太清部》著录此书;俗世佛教也多引其说。书中多劝人向善之论,杂以因果报应之说,其核心理念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旧时的通俗道德读本。《准风月谈·吃教》等文多次提及此书。

李昌龄,宋州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字天锡。太平兴国进士。曾官知广州,不能清廉自守,贬官。后进参知政事,坐与王继恩交结,罢政。又知梓州、河阳府等。

■《太上感应篇阴阳无字解》

[清]丁耀亢(1599-1669)撰。其主要内容是对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的参悟解说。《续金瓶梅》卷首有此《解》。鲁迅据此认为《续金瓶梅》作者也当为丁氏。

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又号紫阳道人、野航居士、漆园游晏、华表人、木鸡道人。明进士、清初文学家。一生著述很多,但因《续金瓶梅》一书,被逮捕入狱,经友人极力营救获释。

■《文昌帝君功过格》

流行于民间的具有道教性质和儒学思想的劝善书。

《明史·礼志》据迷信传说,晋时四川梓潼人张亚子死后成神,掌管人间功名禄籍,称为“文昌帝君”。《功过格》将人们的言行列为十类,分别标明善恶,各定若干功过,要人们逐日根据自己的言行记录功过,用这种方法劝人为善以积“阴德”。

■《文昌帝君阴骘文》

[晋]张亚子所著。道教经典。《准风月谈·吃教》、《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等文提及此书。后人又为之插图作《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鲁迅也曾提及。

该书是以文昌帝君的名义颁行的劝善书。“阴骘”一词出于《尚书·洪范篇》:“惟天阴骘下民。”原义为默定,后多理解成天虽不言,但能于冥冥中监察人之善恶功过而降赏罚。此文借文昌帝君之口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书短小,但注本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注》、《阴骘文像注》、《阴骘文图证》等。

■《显感利冥录》

流传北京民间乩坛的小书,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中作《感显利冥录》,并征引其中“前任北京城隍白知何谛闲法师”的问答,随手给予嘲弄。

■《阴符道德冲虚南华四经发隐》

4经各1卷。[清]杨文会注。《日记·甲寅/8/23》提及此书。参《老子翼》条说。《四部提要》说《阴符经注》:“旧本题黄帝撰,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晁公武《读书志》引黄庭坚跋,称《阴符》糅杂兵家语,又妄托子房、孔明诸贤训注。”《道德经》即《老子》,有多种注本。《冲虚经》即《列子》,也有多种注本。《南华经》即《庄子》,注本更繁。

■《玉历》

劝善书。又称《玉历传钞警世》、《玉历至宝钞传》等,题称宋代“淡痴道人梦中得授,弟子勿迷道人钞录传世”。书中讲述“地狱十殿”,有民间因果报应思想。书中有关于十殿阎王地狱轮回等图像。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中,认为当时“神童”所作《大千图说》关于地狱的描述,不过抄袭此书。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也提及此书。在《朝花夕拾·后记》中,更是对此书关于“活无常”(又称“死有分”)的描述作了分析,认为“‘活无常’和‘死有分’,合起来是人生的象征。人将死时,本只须死有分到来。因为他一到,这时候,也就可见‘活无常’”。

其他类(7种)

■《阿韦斯达》

即古代波斯教经典《波斯古经》。又译《阿维斯陀》,意为“智识”、“经典”、“谕令”等,该书最早版本见于约前4世纪,希腊亚历山大东征时被焚毁,仅存1卷。以后又重新搜集、编写,共21卷。该书主要记叙琐罗亚斯德的生平以及该教教义、古代波斯的宗教神话、赞歌、仪式,此外还保存了民族起源、历史发展以及英雄传说等内容。鲁迅《〈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译者附记》提及此书。见《译文序跋集》。

■《古兰经》

伊斯兰经典。鲁迅多次提及此书。见《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

■《教宗禁约》

未详,或为宗教戒律书。见《日记·1926/9/9》。

■《三教平心论》

[元]刘谧撰。《日记·甲寅/4/18》提及此书,见《选佛谱》条说。

儒、道是中国本土的产物,佛教则由印度传来,因此在思想、信仰、礼仪、习惯等方面均有所差异。三者经常发生教义及礼仪上的论争,也常为争夺帝王的信仰与势力而发生冲突。该书试图调和“三教”,《序》说:“三光丽天。亘万古而长耀。百川到海。同一味以亡名。三教之兴。其来尚矣。并行于世。化成天下。以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一而三三而一。不可得而亲疏焉。孤山圆法师曰。三教如鼎。缺一不可。诚古今之确论也。”鲁迅不赞同这种调和论调。

■《三教搜神大全》

[宋]佚名著,叶德辉辑。又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7卷。宣统元年(1909年)长沙叶氏影明刻本。根据书中称呼明成祖庙号线索,估计该书应该著于永乐之后。卷一记载儒释道三氏源流,与《道藏》版本的《搜神记》相似,但有图像。鲁迅于1914年10月10日“国庆日休息……至留黎厂宝华堂买”。《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上)》引其中《元洞玉历记》考证“玄帝”之由来。此书后来寄周作人阅,参《丽楼丛书》条说。

该书收儒、释、道三教诸神181位,具载其姓名、字号、爵里、谥号、神异事迹。大都杂取小说及二氏之书,其文不见于史乘,亦不足以据为典要,特六七百年民间风俗相沿之故。绝大多数诸神皆有画像。儒以孔丘为首,释以释迦牟尼为首,道以李耳(即老子)为首,旁及世俗信奉诸神。

■《神之教》

[古罗马]拉克坦谛(约250-330)著。《坟·科学史教篇》等提及此书作者。

拉克坦谛,古罗马拉丁语修辞学家,出生于非洲,信仰基督教。

■《释神》

[清]姚东升辑录。稿本未刊,藏于京师图书馆。该书是一部少见的关于神话的书。书中广泛收集关于神祇的记载,并加以归类释说。当时北京师范大学两个学生正在搜集古代神话,在儿童周刊上发文改写儿童故事,鲁迅为他们介绍该书。见《书信·250315致梁绳祎》。

同类推荐
  • 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似菩提爱如佛

    《成长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由幸福开花;月亮的味道;用我的安分等着你;幸福不是单选题;幸福的结局;幸福就是将错就错六辑构成。主要包括:幸福开花;甜蜜的拖累;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抱你走过红地毯;找回我们的幸福;那个一直被嫌弃的人去了;幸福的爱没有终点;结婚十一年等构成。
  •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

    《幸好还有,爱和梦想》是一本有关青春的碎碎念,其文字精练有较强的穿透力,简单而有力度,却也不失清凉温暖。它让我们对生活保持恰如其分的敏锐恰如其分的锋利。就算现实世界残酷地掠夺心底细腻薄弱的天真,却依旧可以做一个柔软而温润的自己。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青春是一首诗,雅丽奇秀;青春是一个谜,让人永远猜不透,青春是蕴藏于心中的一种信念,她充满着无限的创造力,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她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片绿叶。青春,就意味着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意味着有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和勇气。《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讲述青春的自信、美好、青涩、纯真、执著……让行走于青春路上的我们手拥此卷且歌且行吧!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热门推荐
  • 幻眼离尘

    幻眼离尘

    远古之时,在生死无望之机,一位大能之辈谴散神识灵魄,身化万份精血洒落一方星空数万年后,乱世少年走上问道之路,踏天而破苍穹,只为追寻最遥远的那颗星……
  • 神控诸天

    神控诸天

    修行之路,遍地荆棘。一饮一啄,福兮祸兮。大道茫茫,危机重重,纵是苍穹之下人皆蝼蚁,这一路上,又何曾见我后退一步?且叫我将这一片天,先捅个大窟窿!
  • ANNALS OF THE PARISH

    ANNALS OF THE PARIS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魔传之水神

    仙魔传之水神

    天地灭亡,世间万物难逃一劫,十大神剑,永恒品质,纷纷散落在各地,麒麟一心修仙,却踏入爱情境界,为了她,什么都可以放弃,雅琴中毒,坠入魔道。仙魔大战,从此开始。
  • 杨过大侠寻夫记

    杨过大侠寻夫记

    有点儿呆萌的杨过同学,是一位智商超群,时不时跳个级的超级学霸,唯一的缺点就是情商堪比车祸现场。经过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挺到了大四,原本想抓住毕业的尾巴在成年之际也赶次潮流来场黄昏恋,体验一把爱情的美好,谁知一入泥潭深似海,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作为一个身负重任的剑客,尹骁龙在百忙之中努力的抽出时间将大名鼎鼎的杨过大侠轻松俘获,悲剧的是被迫走上了一条学霸是如何炼成的康庄大道。某天被训到吐血的尹骁龙扯着杨过大侠的衣角奄奄一息的说:“以后我负责花容月貌,你负责挣钱养家行吗?”杨过大侠立刻翘起了尾巴一脸得意的回应道:“想抱大腿?现在晚了……”
  • 淬火重生之女主天下

    淬火重生之女主天下

    这是亲哥哥吗?先是火场中拒绝施救,害她被卖为娼妓;而后拿她买马,再度让她沦为质子。月出皎,应州公主,在叛国事件中被烧死,魂魄进入到穿越过来的现代人身体,既然上苍给予了这具被赋予异能的身体让她重生,她就一定要谋求复国。上一世身不由己,这一世翻覆云雨。“应州火族,圣女不焚”的千古谶言真有其事,沃野大陆,女主逆势而上,让互不隶属的五州九城波诡云谲,形势急转……
  •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同样是女人,为什么有的人能一帆风顺,而有的人却步履艰辛?个中原由不尽言说,但唯有一点却可概括,那就是女人的聪明与否。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与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份优雅的心情,一种精致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时间啊它总是溜走

    时间啊它总是溜走

    她叫徐念念。他叫苏有辞。他们是前后桌。开始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他们俩是缘分吗?还是命中注定?注定了最后一定要分离,他们还是要在一起。初恋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一生其实三次恋爱最好,一次懵懂,一次美好,一次一生。徐念念苏有辞念念有词
  • TFBOYSsweet公主

    TFBOYSsweet公主

    被背叛的公主来到人间却遭受另一场背叛,她会怎么办?
  • 世界杰出人生法则(上)

    世界杰出人生法则(上)

    《世界杰出人生法则》所说的法则,主要指的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分为三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