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
霍光也是一夜没睡,他倒不是被惊醒,而是没法儿睡,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踱步。显夫人陪在一旁,南军没能按约定进城,这对于这次政变来说至关重要。他如何能够睡着。显夫人这时也没了主意,只能看着他走来走去。而且既然有了不让北军进城的皇帝手谕,想皇上已经防范于己了。如果私自调动北军进城的消息传到了宫里,追查下来,虽说自己还有可以回旋的办法,但总是会让武帝大大地怀疑。半夜,忽然听得外面马蹄声声,让冯子都去打听,知道是羽林军已经入了城,他更是惊慌,这时,霍山也回来了,告诉他事情的经过,他更是象是受了重重的一击。
显夫人道:“此事可能皇上已经有所防范,这便是不好了,能不能只把那老家伙先给除掉了?”霍光心烦地瞥了她一眼,“这人进不来城,如何能除掉?”霍显君道:“那也未见,现在老家伙还在梦中,明早当还不知昨晚和今夜的事情,这些军队的正常调动,平时也是有的,大将军府军令常出,他未见得会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有人告诉于他,也只能是金日殚那小子,现在只有我们俩人与禹儿与山儿知道,连云儿现在都不知道,应该可以瞒住一时,趁这个空子,想办法找机会把老东西给弄死,这事情便成了永远的秘密了。”霍光一听,回头道:“你是说,自己动手?”显夫人道:“那你还有什么办法吗?”霍光闭上了眼睛,想了一会儿,长出了一口气,“好吧,等禹儿回来再议。”
霍光也在想,自己与武帝私下里接触的机会也是有的,不过多数时候都有宦官在场,得想个办法把宦官支开才好,但现在不知道武帝对自己的态度有没有防范,这个倒是要抓紧试试。但现在金日殚不在是最好,如果等他回来,他负责这宫中的防卫,那时如果他与王通等一通报,事情可就麻烦了。但又转念一想,这事也不能太急,如果太急着去做,必然会让人瞧出破绽,可就不易了,得想个稳妥的办法。但又想到,现在调兵的事情一般人倒是弄不清底细,除非金日殚回来,但现在王通是个问题,巡城校尉是不会有渠道把事情说到宫里去的,但这个王通这里却容易出事儿。这得想个办法。
王通倒是没有什么怀疑之处,他领命惯了,当然想不到其中还有什么样的阴谋,但他也有奇怪,金将军为什么这样大半夜地让他们回城,而且是预留的命令,这里面定有些玄妙。想来想去,也琢磨不明白。
刘贺回到王邸之后,回想这一夜的事情,心里十分纳闷,第二天一早,便找来吴安,把昨夜与金赏一起到南军传令以及率领羽林军回城的事情都和他讲了一遍。吴安听了心里一惊,觉得其中必有事情。想了想,便告诉刘贺,这事情最好能进宫让赵婕妤知道才好。刘贺想想也是,梳洗了之后,便让人驾车,要去宫里看望沐阳。
这几日沐阳因为霍云休假,也自是有些寂寞,听宫里人说刘贺来了,倒也能解解闷。刘贺与她见礼之后,两个人扯了一会儿闲淡,刘贺便问她赵婕妤及刘弗陵的情况,沐阳告诉刘贺,赵婕妤这几天总是有些疑神疑鬼的,还是不见她的为好,刘贺想了想,这事情毕竟是军国大事儿,自己乱传闲话自然是不好,便想出了个主意,便让宫里人去问金赏来了没有。宫里人找了一通,告诉他还没有到。他便又与沐阳扯了起来。到了下午,宫里人告诉他,金赏已经到了,他便让人把金赏找来,又拉着他一起去找刘弗陵。
三个人聚到了一起,刘贺便神秘地问刘弗陵,知不知道自己宅邸里有条通往城外的密道,当年刘弗陵虽然没有参加密道探险,但禁不住金赏与刘病已和他绘声绘色的描述,那次自己没能参加已经万分遗憾了,哪里能够忘记,一听,便来了精神,刘贺便告诉他,昨晚自己与金赏已经又去钻了一次密道。刘弗陵便问,“这次是为什么?”金赏一听,便得意洋洋地把自己如何英明,想到了密道,然后拉着刘贺两个人去传将令的事情和刘弗陵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刘弗陵一听,心想,这金日殚留下命令让金赏去让羽林军回营,以及不让北军进城等事情都很奇怪,其中必有蹊跷想了想,便道,你们先等一下,等我去和母亲说一下,赵婕妤来了之后,详细地问了一下两个人详情,便告诉他们二人,这事情自己也不明白,但会告诉皇上,并让他们二人要绝对保密,对谁也不要说起了。刘贺一想,目的已经达到了,便告别了宫中的诸人,回去了宅邸。
钩易夫人想了想,自己也弄不明白怎么回事儿。便去找武帝,把情况说了。武帝大惊,这私自调动军队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可见里面必然含着极大的秘密。但金日殚肯定是知道了一些事情,所以才可能预留下命令。他想,如果是霍光有事,最好等到金日殚回来再说,现在最好还是办法安抚住霍氏为好,因为如果他一旦硬拼,现在军队还真是难说,尤其是自己现在年老体衰,诸子中又无成年的在身边,现在就一个刘弗陵,但他年纪尚小,与军队也没有多少联系,把霍光给逼急了,自己还真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他想了想,便对赵婕妤道:这也倒没有什么奇怪的,军队调动也是常事儿,不要疑神疑鬼的。赵婕妤叹了口气,只好下去了。
但武帝倒是真的心里一阵难过,胸口也有些隐隐作痛,回想起来自己和霍家,几十年的事情,还真是一时理不清。想起当年,自己在长公主府上见到了能歌善舞的卫子夫,真是有些一见钟情的感觉,那时卫子夫的样子自己现在还记得。他把卫子夫从长公主府上领回宫里的时候,两个人也真的是爱得死去活来,多少人劝阻,王阿娇身为皇后,气得咬牙切齿,也没能泼灭两个人的激情。回想那时的卫青也正是英俊潇洒,何等豪气。自己对他们也是绝对的信任,卫青从一个家奴,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军,那时的光景还历历在目。卫青领来了外甥霍去病,十几岁的霍去病意气风发,与卫青远征匈奴,回来时自己也对他是何等的恩宠。后来,霍去病又领来了霍光,那时霍光的模样自己还能想起来。文文弱弱的,还有些羞涩,像一个地道的没见过世面的乡村孩子,后来入宫做了侍卫,在自己身边,也总是一言不发,只有自己问到他的时候,他才说话,和他哥哥完全两样。后来娶妻生子了,话比原来多了,但也还总是小心翼翼,一晃几十年了,他已经从那个文弱的少年变成了中年,变胖了,变白了,变得狡猾了。现在的霍大将军,已经变得骄横了,变得老成了,变成了一个经常皮笑肉不笑的人。
武帝又想起来,当年外置刘据叛乱的时候,他是那样战战兢兢地跪在自己的面前,向自己告发了刘据在朝中结党的事情,并派人去缢死了刘据,以表明对自己的忠心,后来又告发李广利与刘屈牦的结党营私,但现在自己也没想到,真正最会结党营私的居然是他!而且这一切竟然都是在自己眼皮底下,自己不由得一阵阵心寒。
但武帝心里也害怕起来,知道霍光还有什么瞒着自己的,武帝一生从来没有怕过什么人,但一想到霍光那张经常饱含媚笑的脸,不由得一阵心惊。忽然想到,在金日殚回来之前,绝对要先稳住他才好。想了想,叫来了一个年老的宦官,吩咐道,“记下来,霍光大将军近期定国安邦,功莫大焉,特加封五百户,送到丞相府拟旨。”
霍光这边也是坐立不安,他既担心武帝察觉了他背后的阴谋,但也不知道此事还能有什么样的后果,他一直在算计着。今天宫里没有消息传来,他倒是更加紧张了,就像是另一只靴子不知道何时落地。霍禹也已经从北军归来,他在北军营里呆了一夜,还以为计划已经如期进行,直到回到了霍府,才知道南军根本就没有进城,他也是大吃一惊。问霍光道:“父亲,这样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得想点儿主意才好。”这里对于政变,他是最积极的,如果政变成功,他便是太子了,与后世的袁克定大公子[袁克定,袁世凯的长子,当年一直怂恿袁世凯称帝,自己好能当上太子。]倒是有几分相似。
但霍光心里想的却是与他不同。他也在想这事情必须要尽快处理才是,但最好是能够有时机才行。现在带兵入宫这条路怕是已经行不通了,那么,只有一条路了。但当天下午,却传来了给自己加了封赏的消息。霍光想了想,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武帝已经发觉自己的异动出的缓兵之计,另外也有可能是武帝尚未发觉。想了想,告诉霍禹,今天好好睡觉,明天入宫放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