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200000048

第48章 新桂系篇(12)

唐生智于11月11日宣布下野,所部退往湖南保存实力,而桂系则得以进占湖北,而李宗仁则于11月17日任命亲信爱将鄂籍的胡宗铎为武汉卫戍区司令。按照常理,桂系获胜,唐生智下野,湖北入彀,接下来自然轻松扫尾,该收编收编,该咋的咋的了。当时唐生智的几个嫡系将领,刘兴(三十六军军长)、何键(三十五军军长)以及李品仙(第八军军长)在长沙搞了个第四集团军办事处,于是,李宗仁就派人跟他们谈收编事宜。没想到的是,此事却着实是拖沓不绝,唐生智这些部将居然就不给个准话——问题出在哪呢?其一,当然是唐生智这杀鸡儆猴之效,驭下之术所谓恩威并用,唐生智这帮部将,也都是唐生智一手提拔起来的,恩义当然不用讲,至于威嘛,张国威前车之鉴,唐生智这些部将难免心有惴惴;其二,蒋介石又来插了一脚,唐生智未如他所愿负隅顽抗,A方案行不通,就来B方案,李宗仁派人来谈收编,他也派人来谈,总之就是拼命给李宗仁添堵,不让他顺心了,蒋桂之间,意属何方,当然也着实让唐生智这些手下为难,踌躇之下,没有个准话也在情理之中。

讨唐之战,这下算是高开低走,收编一事说大不大,说小当然也不小,李宗仁算是被恶心着了,然而,麻烦才刚开始,就在桂系跟唐生智大打出手之际,广州却又出了事。蒋介石下野后,一直跟桂系斗法的也无非就是汪精卫,初时汪精卫还以为李宗仁是个软柿子,想捏就捏,没想到在合流一事上这么一交锋,汪精卫算是尝到些味道了,汪精卫这样的党政大佬被李宗仁这样的后起之秀摆了一道,想想真是颜面扫地,汪精卫越想越火大,当然得给李宗仁出出题目,也省得被他看低了。汪精卫给李宗仁出的第一道题目,不用说,就是唐生智。悲哀的是,唐生智实在不争气,色厉内荏,看着挺牛逼,实际就一草包,如今已经被李宗仁干翻在地,跑日本暂避去了;而广州这事则是汪精卫给李宗仁出的第二道题目,这题李宗仁又该如何解答呢?

送货上门

汪精卫说实在也不容易,原本他是孙公去世后最有希望的党魁竞争者,党内也有不少铁杆粉丝,但是,天不遂人愿,形象好气质佳的汪精卫先是碰上阴沉诡异的蒋介石,最后被排挤出了国——这倒也罢了,好歹老蒋也算是同等量级的对手,可悲的是,如今老蒋下野了,眼看着肥肉到嘴边了,他娘的居然崩了牙!要命的是,让汪精卫出了这么大糗的压根不是什么党政元老,而是入党没几年、压根在党内就不认识几个人的李宗仁,大家说说,这不是活见鬼吗?汪精卫想必也有些抓狂了,也顾不得自己优质偶像的形象了,开始使出了自己前辈孙公最擅长的招数——搅和。比如撺掇唐生智反对特委会,其实汪精卫估计也明白不论唐生智胜败如何,自己都得不着什么好,败了不用说,即便是胜了,汪精卫凭什么去驾驭野心勃勃、蛮横无理的唐生智?那为什么汪精卫还要那么干呢?搅和呗,老子过不顺心,也不让你们过顺心了!而这次所谓广州事变更是汪精卫使出的终极杀招,换句话说,这是底牌了,要死要活就看这一把了。

汪精卫要当党魁,要重建中央党部,跟南京特委会对抗,只有一个地方最合适,没错,就是广州。广州是国民党大本营,汪精卫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他好歹算是当上几天党魁的福地,地利人和,要重温旧梦,就是这了。但是,形势也依然严峻,因为广州虽好,但如今却不在汪精卫手里,而掌握广州的,又是李济深。汪精卫跟李济深,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谈不上关系多好,但起码也不坏。但问题是,李济深跟如今汪精卫的头号政敌新桂系关系实在不凡。李济深是广西人,早在当年白崇禧广州养伤期间,就与其过从甚密,后来黄绍竑在梧州自组讨贼军,便是李济深出兵相助,甚至,李宗仁入党,也是李济深当介绍人,后来李宗仁入粤游说北伐,同样得益于李济深的力挺,总而言之,李济深跟新桂系的关系,那叫打断骨头连着筋,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汪精卫如今要跟新桂系扳腕子,不用说,李济深是不能留的,得先清理出去。

汪精卫手里能达到这个目的的牌,其实只剩下了一张,这便是张发奎的第四军。张发奎是李济深旧部,原是第四军第一师师长、叶挺的顶头上司,北伐中也算是扬名立万了,但是,张发奎却并不得志。按说张发奎在北伐中功勋卓著,怎么也是前程似锦,不可限量,但是,由于张发奎这个左派在宁汉对立时站在了武汉一边,如今跟左派总舵主汪精卫一样,被日渐边缘化了。而关键是坐镇武汉的是唐生智这块料,第四军客居他乡,寄人篱下,日子能好过吗?最后好不容易借东征的机会去了江西,躲了瘟神,承蒙朱培德看觑,还算过得去,但不久后张发奎的心肝宝贝叶挺带着他第四军最得力的部队在南昌起义,追随中共而去,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了。所谓危机就是转机,叶挺造反虽然极大影响了第四军,但张发奎倒是能以清理门户为名尾追起义军回粤了——当然了,张发奎并未在道上跟起义军交火,他的目的也只是回广东罢了。

张发奎回粤之时,正是李济深调兵遣将镇压起义军之际,广州颇是空虚,于是,他得以兵不血刃将军队开到广州。张发奎一来广州,就开始痛斥特委会的不是,然后又要改组广东省政府,安插汪系人士之类,明摆着跟李济深示威了,而李济深也兵来将挡,将蔡廷锴的部队调入广州,并邀在武汉就跟张发奎因反蒋问题闹得很不愉快的陈铭枢回国当军长,总之,杠上了。然后张发奎说我们这么闹着也不是办法,请汪主席来评评理。李济深不知是计,还以为真是请汪精卫当调人,表示同意,谁怕谁啊?于是,两人联名通电,请汪精卫来粤。汪精卫这一去广东,李济深就看出问题了,这哪是调人,这分明是帮架来的呀,于是也就有些防备,闹到最后,李济深摆出老上司的派头,说给张发奎5万港元,出国散散心。事情到了这份上,基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但是,张发奎毕竟是李济深多年部曲,颇有些私谊,真说是痛下杀手,张发奎倒也下不了这个狠心。怎么办呢?汪精卫想出了一个妙招——说损招也行——调虎离山。当然,要把李济深调出广东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得有个由头,幸运的是,由头很快就送货上门了,而这份发送人,不巧的是,正是蒋介石。

蒋介石自下野之后就一直在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本来他是想看新桂系怎么在如此混沌的政治形势下左支右绌的,到时候支持不下去了,他也就能顺应时势重新复位了,但是,李宗仁着实是狠角色,孙传芳、唐生智这两股甚至蒋介石自己都颇为头疼的势力都被李宗仁一一拔掉,甚至汪精卫还在他面前吃了瘪,势头之猛,老蒋也甚觉胆寒。计划赶不上变化,老蒋当然不能再消极观望,纵容新桂系一步步坐大了,于是,老蒋也开始频频搞小动作,前番李宗仁西征,老蒋就想说服唐生智负隅顽抗,没想到唐生智不上套,老蒋只能使出B计划,跟小唐部将互通款曲,能不能收编另说,最起码给新桂系收编增加难度。老蒋冷眼旁观,知道汪桂之争已是渐入佳境,他要想收渔翁之利,无非是再添把柴,炒热气氛,把这两家的争斗弄到最高潮——那怎么炒气氛呢?

老蒋跟汪精卫斗法有年,对其知根知底,对汪精卫回师广州的心思自然是门清,汪精卫要在广州下手,那蒋介石就创造个机会让他下手,于是,他便在上海呼吁召开四中全会,并电邀汪精卫、李济深等党政要人赴沪。想当年宁汉合流时,汪精卫赴沪,数邀蒋介石一见,蒋介石送上的都是闭门羹,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蒋介石居然主动邀请汪精卫赴沪一见,个中玄妙,令人感动不已。李济深原本对广州的局势也不太放心,但是在汪精卫的一手策划下,李济深最终还是上了套——李济深不是忌惮张发奎吗?可以,前番李济深给了张发奎5万大洋,劝其出国旅游,张发奎爽快答应了,还说要跟李济深一块儿动身;广州无人打理,出了事怎么办?也可以,汪精卫已经电召黄绍竑赴粤,有他看场子,你总该放心了吧?如此这般,李济深当然再没理由不动身了。

李济深最终还是被阴了,张发奎跟他一块儿动身确实不假,但是他没有出国,而是跑到香港就留了下来,他在港遥控指挥,而在广州实施计划的则是黄琪翔;至于黄绍竑,他这也叫送货上门,趁着这个机会把他一块儿办了,到时候两广到手,大局定矣。汪精卫策划之密、手段之毒,实在跟他风流倜傥的帅哥形象相去千里。但是,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虽然广州事变如约在11月17日实施,但是原本的两广却阴差阳错之下,只收了一广——而问题自然出在黄绍竑身上。黄绍竑倒是也去广州了,当然他也没想这么多,认为自己是帮李济深看场子的,但是,事变前晚,突有广州财政局的老友冯祝万跑来告密,黄绍竑方知此事玄机,连夜化妆潜逃,这才逃过了一劫。因此,广东虽入汪精卫彀中,但因为黄绍竑成了漏网之鱼,想要进一步搞定广西,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广州事变这么一爆发,那是气氛瞬间达到高潮,汪精卫暗叫不好——让黄绍竑溜了,事情可能不谐,而被骗去上海的李济深那是暴跳如雷,就差没直接骂汪精卫狗娘养的了。张黄事变是个什么性质,大概跑哪都没有汪精卫的理儿——虽说汪精卫最擅长的就是无理搅三分,但是,有胆搞就要有胆担,汪精卫也无非是准备厚着个脸皮陪新桂系吵架了。当然,甭管双方怎么闹,到最后,可以想见的是,得便宜的,还得是蒋介石。

吵架劝架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新桂系与李济深当然不能善罢甘休,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中央告状,要求主持公道,甚至还无中生有,说这是汪精卫跟中共蓄意勾结,谋图叛党。汪精卫一听这帽子扣得大了,赶忙为自己辩解,大概是表示此事跟我跟中共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只是因为第四军对特委会西征之举不满而闹出的意见冲突。汪精卫倒打一耙,居然把账算到了特委会身上,合着他先出尔反尔反对特委会,然后撺掇唐生智跟南京闹,最后策划广州事变,如此种种都是人特委会的不是,这他娘的还没说理的地方了?新桂系当然火大,联合西山会议派继续发动猛攻,汪精卫不甘示弱,又抽调了精兵干将,跑来打嘴仗,还真别说,汪精卫手底下这帮人,论别的能耐那是废物一堆,打嘴仗的能力着实不俗,这嘴仗打到最后,居然讨论起特委会的合法性起来了——整个乾坤大挪移。

这边新桂系跟汪精卫嘴仗打得热火朝天,那边老蒋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就差没出来煽煽风,说你们继续努力了。汪桂之间要是闹僵了,少不得要老蒋出来主持公道,这也是老蒋复出的最佳时机,老蒋自然也要端端架子,摆出一副“你们闹个屁啊?为了党国团结,都别吵了!”的架势,既不说特委会合法不合法,也不说汪精卫该不该受罚,总之,态度暧昧得很。老蒋坐山观虎斗,不愿表态,李宗仁看在眼里,当然明白老蒋什么意思,这叫坐地起价,不怕你们不找我。李宗仁当然不愿老蒋借着这个机会东山再起,眼见小弟们不擅长吵架,赶紧带着老婆郭德洁赶到了上海,要亲自出马,跟汪精卫见个高下。

当时上海正在筹备四中全会,当然,此会一开,特委会大概也就拜拜了,李宗仁自是万般不甘,但是,当此非常之时,不能落人口实,不愿归不愿,该让步还得让步,于是,决定亲自参加预备会。12月3日,预备会召开,李宗仁上来就给了汪精卫一个下马威,抛出个弹劾案,说汪系有指使张黄事变的嫌疑,不能与会,汪系反唇相讥,说你搞的特委会不也彼此彼此吗?然后,汪精卫抛出撒手锏——放出拥蒋复出的空气。汪精卫知道自己这关是很难过了,纵有三寸不烂之舌,能转移视线,但是归根结底,张黄事变的问题也是躲不了的,因此,他此刻亟须盟友的帮忙,眼见老蒋拿着个劲儿,以为有门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拉老蒋上马。次日,会议接着开,汪系首先发难,讨论特委会存废问题,李宗仁一看苗头不对,赶紧抛出张黄事变,说一码归一码,不要乱搅和,先把这问题解决了再说——你们没资格参加这会。翌日,李宗仁等10人退席,预备会遂暂时停开。闹了三天之后,汪桂之争算是彻底僵了,李宗仁说要解决张黄事变,而汪精卫则说要废除特委会,双方互不相让,会议也是火星四射,但谁也占不到便宜。

老蒋看到吵到这个份上,认为时机成熟,也不再扭扭捏捏,趁着汪精卫示好的当口,抛出一份《致各委员书》。书中大概意思是,国民革命之所以到今天这个地步,最大敌人不是军阀,也不是中共,而是某些武装同志不识大体,不能认识到中央权威的重要性,某些政客也在此拨弄是非,搞得党内鸡飞狗跳。甚至,含沙射影地举出了抵制会议的例子,用来作为武装同志不尊党权的证据。这话说得就已经很不客气了,所谓武装同志,所谓政客,无非就是新桂系和西山派,什么不尊党权、拨弄是非、抵制会议,言锋颇是尖利。这份声明就相当于给了示好的汪精卫一个甜枣,表明你好我好大家好,要通力合作的态度,当然顺便也向新桂系示威,告诉他们,老子虽然在野,但也是说句话就能山摇地动的,你们给我识相点。

李宗仁看了这份含沙射影的声明,当然是气得肺都要炸了——也是活该,谁让蒋介石12月1日跟宋美龄大婚的时候,不给面子,不参加婚礼倒罢了,连礼都不送一份呢?但是,李宗仁同样也不是凡人,虽偶有冲动任性的时候,但到关键点上,绝不意气用事,他知道蒋介石趁着这个机会复出是大势所趋,挡是挡不住了,既然如此,就不能两面树敌,应该集中火力攻击汪精卫,并向蒋介石示弱。预备会接着开,汪精卫看了蒋介石那份声明,大概是以为蒋介石此番要跟他合作,拔掉新桂系了,那是乐得鼻涕泡都出来了,赶紧拿出一份议案,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要老蒋赶紧复位。然后,赶紧趁热打铁,让陈公博从广州中央银行拿出50万,意思意思。李宗仁一看汪精卫这是要跟蒋介石统一战线啊,决不能让他得逞,在预备会发表演说,大概说我就纳了闷儿了,有些人平时动辄开除蒋先生党籍,将其视为罪魁,如今不知道太阳从哪边出了,同样是这号人,今天居然又高喊蒋先生复出了,前倨后恭,真是咄咄怪事,我为蒋先生着想,不主张蒋先生跟这种出尔反尔、说话没谱的人合作。老蒋看这两个平素跟他老死不相往来的政敌,如今却争相对他示好,心里头的滋味,甭提多美了。然后,由于这两人都不愿得罪蒋介石,汪精卫那份迎蒋复出的议案就于12月10日在预备会通过了,而特委会呢,也就于当日寿终正寝了。

同类推荐
  • 千百宠,原是梦

    千百宠,原是梦

    她,六岁那年全家被害。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古初晨出现在她身边。她成为他黑暗里的一把剑,专杀与他作对的人。她爱他,事事以他为先,哪怕最后看着他娶了别人都不曾反对。在古初晨的谎言引导下她差点杀了最爱她的男人……对她来说,蓝狐绝是杀害她全家的凶手,哪里会想到他却会为她放弃一切并陪她跳下悬崖……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大宋之独步天下

    大宋之独步天下

    宣和三年,会国术的穷小子莫名来到大宋,开始了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梦幻之旅,这里不仅有权谋,还有热血、战争和如云的美女———内忧外患,阴阳易位,谁能力挽狂澜,看我独步天下!
  • 汉室再兴

    汉室再兴

    “谁能和曹操,袁绍一起逛青楼?”“刘为先?”“谁威震千里浩瀚草原,称天可汗?”“刘为先?”“谁是汉灵帝刘宏的叔叔?”“刘为先?”“刘为先谓谁?”二十一世纪最强特种兵,幼时东汉公认神童,年壮时手握重兵一方诸侯刘权,刘为先!且看我金戈铁马,醒握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看我与三国名人斗智斗勇,开创泱泱华夏!
  •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本书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热门推荐
  • 校草大人我错了

    校草大人我错了

    凌熠辰为求爱历经千山万水,后遭奸人所害,梦雨惜终于心动,却…
  • 成为淘宝创业的超级毕业生

    成为淘宝创业的超级毕业生

    本书讲述如何通过淘宝创业将大学在校生打造成为“超级毕业生”。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从事淘宝创业的理论基础、学以致用的操作指南,以及可资借鉴的案例。书中的理念篇可供对创业教育感兴趣的高校教师参考;实战篇提出的“淘宝十二招”,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案例篇讲述了十位成功在校创业大学生的故事,主要供学生参考。读完本书,相信凡是关注大学教育者或希望通过淘宝创业的大学生,皆能从中获得启发,对创业从无心变有心,从有心变行动,亲身投入或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
  • 听说你和我

    听说你和我

    我,一个胸无大志的都市上班女,从小就学习科学技术这门课程的三好少年,竟然被一个忍者打破了所有规则,好好好,你会忍术了不起,但是我可是有比忍术还要了不起的东西啊。
  • 混乱大时代

    混乱大时代

    金戈铁马。当古代的一代强者,都降临在这片大地。秦始皇、刘邦、项羽,三国中的曹操,刘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们的碰撞,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弱小的人类又能走出什么样的道路?
  • 活死人的黎明模世求生

    活死人的黎明模世求生

    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活着,为了活着
  • 时空黑洞:异能总裁的罂粟花

    时空黑洞:异能总裁的罂粟花

    世界突然变得混乱,异能潜行者们莫名地闯入时空的空隙一时间怪物横行,文明世界开始崩溃异能者不停地穿梭在两个世界中,没有法律的约束,杀人者,心怀天下者……
  • 妖魔鬼怪都闪开:逆天小姐上门来

    妖魔鬼怪都闪开:逆天小姐上门来

    “银面,你说我们下一家该去偷谁?”男子轻拂了一下他脸上的银色面具,淡笑道:“我都是你的人了,你已经有了全世界最美的男人做相公,还不满足吗?”“你要当我的男人?”女子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嗯。”第二天,男子发现自己竟然赤?裸着上半身就那么坐在地上,身上还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买男人了,一铜钱一个!”他就值一铜钱!!!!“这个男人我要了。”因为这一句话,便于那曾经断了的缘分重新开始,五年前的秘密也渐渐的浮上水面……(没错,我也觉着这很狗血!)
  • 教皇崛起

    教皇崛起

    这是一个宗教的崛起,迪斯小镇,这座未来的圣城,还未笼罩正神的光辉,主角来了,世界从此不一样
  • 我们老了花什么

    我们老了花什么

    养老金领取年龄如果推后,对于个人来说,面临的有可能就是有相当一段时间,你可能已经没有工作能力了但你还没有养老金可领。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充足的钱为未来预存,那老了怎么办呢?而且现在即使生活小康,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生活中的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承受不起。夫妻双方一人失业,老人或者孩子生病住院,再或者经济主力出现意外……年收入低于十万、家庭资产如何配置、要储备多少钱才够养老?孩子的教育投资多少合适、保险是理财手段吗、投资要投什么怎么投、信用卡如何利用……少壮不算计,养老心头慌,财富时代,钱袋也得规划把积累财富和财富规划提前开始吧!
  •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