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200000016

第16章 贵州篇(3)

第二步:杀人。发动政变总是要杀个把人立威,当然,要杀的人也得好歹够分量,杀几个跑龙套的根本震慑不了对手,这回何应钦杀的人很重量级,旧兴义系四大台柱之一——郭重光。民八事变中张协陆被逼自杀,这次民九事变干脆郭重光直接被他杀,四大台柱已去其二,其余两个熊范舆、何麟书一看又是自杀又是他杀的,心里发毛,赶紧溜号保命要紧。

第三步:逼宫。其实已经不用逼了,刘显世眼见着军队被缴械,亲信又是被杀又是开溜的,旧兴义系几近崩盘,这个官怎么也该让给宝贝外甥当了。于是,刘显世宣布下野,逃往云南避祸。

第四步:善后。卢焘、谷正伦在刘显世下野之后回到贵州,卢焘代理黔军总司令,贴出安民告示,而何应钦则操纵议会选出了个傀儡任可澄当省长。

至此尘埃落定,旧派被新派全面击溃,新派全面控制了贵州大局,就等着老大王文华回来主持大局了——可惜的是,王文华已经回不来了。

王文华为了避嫌,独自跑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躲太平,还随身携带巨款,这样的微妙时刻,又是这样的微妙人物,王文华要是不出点事,还真的对不起这出戏了。按道理讲,贵州局面大定,王文华也该早回地方速定大计了,但是王文华敢做不敢当,怕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愣是一直待在外地。王文华去了上海后也没干坐着,在年底跑去广州见了孙中山一面。当然,王文华也有自己的考虑,此次事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说不好就惹毛了刘显世的主子滇系,到时候闹起来,他也没有胜算,这次去见孙中山,就是要争取外援。去完广州去浙江,这次他是去见卢永祥,传达孙中山北伐的指示,当然,卢永祥可对孙中山的指示没兴趣,此次浙江之行也就不了了之。然后王文华又去见了周素园等贵州名宿,邀其一同返黔共谋大业。总之,王文华虽然人在外地,可一点没闲着,一个字,忙。

王文华在这当口毫无顾忌地四处活动,好像一切尽在掌握,谁也不能拿他怎样了,但他一定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料理了旧派,而别人也盯上了他这个新派。盯上王文华的是袁祖铭,此公也是黔军重要将领,当年也是跟着刘显世一道进了贵阳,后来就一直率领黔军在外省活动。袁祖铭在1918年年初被王文华遣去成都攻打刘存厚,表现不错,拿下了成都,但是袁祖铭立功之后一时不防,犯了王文华的忌讳,他居然越过王文华这个黔军总司令,直接向刘显世报功,自任黔军第二师师长。袁祖铭跟刘显世私下里眉来眼去,这就让王文华大动肝火,直接夺了他的权,把他调为参议——而这次自然是结下了梁子。王文华和刘显世争权,袁祖铭一直在冷眼旁观,当然,他是在等待机会。

如果王文华早日返黔或是太太平平找个僻静地方待着,袁祖铭也找不到机会,但是王文华既要待在外地,又要到处转悠,生怕别人不认识他,这就是在自寻死路。当日民八事变的时候,新派将贵州闹了个底朝天,官僚们人人自危,有不少人还逃出去避难,这些人中就有前贵州议会议长张彭年,而他避难的地方,很不巧,就在上海。张彭年对王文华自然是恨之入骨,也早就在注意王文华的一举一动,可惜就是没个帮衬,而袁祖铭就找上了他。俩人一合计,觉得王文华是自作孽不可活,不把他干了,他们还有脸继续混吗?

1921年3月16日,王文华在上海一品香正享受口乐之福,进来了俩刺客,接下来自然是乒乒乓乓了。王文华这一死,可了不得,新派群龙无首,自然要推举出个首席出来,但是大家也知道,新派的骨干都是士官派的年轻人,大家资历、战功都差不多,难免就谁都不服谁,于是就闹了起来。五个旅互相看不顺眼,今天一大吵,明天一小吵,把袁祖铭看乐了,觉得这帮小毛孩不长进,死个老大就跟天塌了似的,难以成事,于是就向北洋政府告贷20万大洋购买军械,并借了当时湖北都督王占元一个纵队的兵力,准备从武昌出发,领兵安黔。

但是,袁祖铭千算万算,却没算到武昌跟贵阳之间还隔着别的省,四川嘛,自然对黔军恨之入骨,肯定不让走,而湖南呢,又在搞什么自治,不想惹麻烦,于是万事俱备,只差路线,但就是这个路线把袁祖铭难住了。袁祖铭生就脸皮厚,对外界的非议也不太放在心上——他是借助客军入黔,自然惹来了贵州人的不满,但是非议不非议的无所谓,装没听见就成。这个行军路线可是个现实问题,无奈的是,似乎他还解决不了。军队是借的,一时半会又走不了,于是,这次行动就半道搁浅了,军队也过不多久解散了。

不过,袁祖铭虽然此次进军遭遇了麻烦,但好在贵州并不太平,这些小爷可得折腾一阵,而要照这么折腾,袁祖铭是想不发达也不可能啊。甥舅相争,如今又是新派内争,但是争来争去,到最后要得好处的,看来还只能是外人袁祖铭。

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

且说王文华和刘显世甥舅相争,原本胜负已分,但是王文华毕竟脸皮还不够厚,而做人呢,又过于张扬,于是就被阴在角落的袁祖铭候个正着。王文华这老大一死,底下的小弟们就没了魂,于是就闹将起来,以为把旧派赶走了就怎么着也轮着他们了,所以只要抢到新派的头把交椅,就抢着了贵州的首席。当然,不管他们怎么争,贵州首席看来也要旁落他人了,贵州而今虽然是新派天下,但也不只是新派天下,刘显世流亡了,不还有袁祖铭吗?

新派这几号人闹来闹去的也不是个事儿,而且贵州又穷得要死,以前他们在重庆的时候吃香喝辣,日子过得逍遥快活,现如今呢?重庆的川菜够味,妹子也够辣,在重庆好吃又好睡,贵州有屁啊?正好当时孙中山要去讨伐陆荣廷,也带信过来,让黔系出兵一块儿去广西发财去,当时黔军总司令卢焘正愁着呢,也觉得这是个应急之策。卢焘是滇系出身,当年跟着唐继尧一块儿入黔——既不是贵州人,又不是留洋派,也就有点资历,当代理可以,但要转正,新派可就有意见了。出兵打仗,一能减少内耗,二能抢些钱粮,卢焘巴不得如此。

参加援桂战役的黔军分成两路,谷正伦任援桂第四路军总司令,进兵柳州;而胡瑛则任第五路军总司令,进兵百色。谷正伦对此次援桂非常看重,原因嘛,自然是要和孙中山牵上线,从而在争夺贵州霸权的过程中觅得先机。但是,谷正伦也就那点实力,在广西赔进去也不上算,所以他带来的是王天培和彭汉章的两个团——这两个团都是袁祖铭的旧部。谷正伦想一箭双雕,一方面要讨好孙中山,另一方面也排斥异己,心思端得歹毒。人算不如天算,谷正伦确实是讨好了孙中山,也被任命为中央直辖黔军总司令,但是彭汉章和王天培却也官升一级,从团长变成了旅长,更要命的是,这两个人打得还不错,非但没成炮灰,还大受孙公赏识。谷正伦此次援桂可谓是喜忧参半,找了个靠山,却也坐大了对手。

另一路的胡瑛大家应该不陌生了——此胡瑛即为彼胡瑛,就是后来在龙云被扣之后代理38军总指挥,此后又领兵击败了周西成的那位宿将。胡瑛是滇系人马,是王文华早期重用的云南讲武堂毕业生之一。他之所以热衷于出兵,原因是不想待在贵州搅浑水,他本来就是客军,虽受到王文华信任,但王文华一死,他在贵州的处境就跟卢焘一样了,微妙得很。胡瑛也是倒霉,越不想惹事越有事,此次援桂之战,原本滇军也参与了,但是滇军半道就被唐继尧撤出去杀回马枪逐顾品珍了,按说这事跟胡瑛没关系吧,但谷正伦就有能耐给他安上关系。他去孙中山那告了一状,说胡瑛也是唐继尧的人,所以也不稳当。胡瑛是有苦说不出,好说歹说,才讲明白了,说他虽是云南人,但一直就在贵州混,滇军是滇军,黔军是黔军,他绝不会背叛孙公云云,才让孙中山好歹没把他撸了。

谷正伦这人非常阴损,使阴招,打小报告,无所不用其极——顺便说句,后来他在国民党当了宪兵司令,也算是才堪匹配了。胡瑛反正是怕了谷正伦,也觉得玩不过这种人,援桂之战结束后直接回了云南,不再掺和贵州这摊子烂事了——有趣的是,后来胡瑛被重新启用,当的也是宪兵司令。胡瑛知难而退,但是有人还想跟谷正伦扳扳腕子,此人便是何应钦。

何应钦也非泛泛之辈,上来还是占了些上风,他利用职务之便,切断了谷正伦与外界的联系,不管是谷正伦发出去的电报,还是发给谷正伦的电报,都被何应钦给掐了。但是,何应钦虽然身兼八职,声名显赫,还是前老大王文华的妹夫,军队实力却处相对下风。何应钦取得了和实力不相称的地位,这在政治上是相当危险的,谷正伦自然也明白这是何应钦的致命弱点,所以他瞄准的一是何应钦的权位,二就是何应钦的实力。针对何应钦的权位,谷正伦大造舆论,将其孤立,并争取到大量盟友;而针对其实力,谷正伦先是联系了四旅旅长张春圃在遵义发电讨伐,后又密令本部张行伟团秘密逼近贵州,最后又搭上了五旅新编团的孙勤梁,几路围攻,将何应钦杀得是阵脚大乱,叫苦不迭。

何应钦眼见抵挡不住,也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据说,走得还非常狼狈。先是跑到教堂苦求神父躲了几天,而后扮成了修女才混出了贵州省。当然,出了省不代表万事大吉,顾品珍当时正风雨飘摇,听说何应钦是人才,就聘其为高级军事顾问,但是何应钦也是走窄了,被他赶出贵州的刘显世不就在云南吗?于是乎,何应钦在贵州有惊无险,反倒是在云南走了险,刘显世吩咐他几个子侄收买了几个刺客,将何应钦给刺了,虽然没死,但也是在内兄王伯群处休养了好一阵才缓过来的。

这段时间当然是谷正伦出足了风头,把胡瑛逼走了,又把何应钦赶跑了,主要对手一个接一个被他降服,那么他就能当老大了?哪有那么容易?王天培和彭汉章是傻子?他们不明白谷正伦让他们去广西安的是什么心?这回运气好,没让其奸计得逞,下回呢?哪可能老有这运气?因此,他们早就想着迎立老主子袁祖铭了。袁祖铭此时又在北洋政府的帮助下在汉口组建了一支定黔军,当然,问题还是依然存在,上哪儿借道呢?不过,很快问题就解决了,黔军将领王华裔在湘西洪江发表通电,邀请袁祖铭指挥入黔,就在袁祖铭于1922年3月初跑到洪江之日,王天培和彭汉章同时通电拥戴。

定黔之战就此打响,双方的主战场自然是与湘西毗邻的贵州东南部。黔军上来就出问题了,先是谷正伦抵敌不住,退往遵义,后是卢焘干脆通电辞职,退往安顺,而黔军总司令只能由四旅旅长张春圃代理。新派这帮人玩内讧倒是一流,真打起仗来却不见得高明,先是顾前不顾后,光想着跟袁祖铭的定黔军干架了,却不曾防备那俩卧底——彭汉章和王天培,居然就让这两人在4月10日乘虚攻占了贵阳。后来几个又在遵义一带组织防守,试图最后一搏,但是也没搏出来,输了个稀里哗啦,几个将领没多久就溜到了四川,而在4月19日,袁祖铭就领着他的定黔军进贵阳了,同时也宣告了贵州易主。

这新兴义系其实在贵州没踏踏实实过上一天安生日子,以前跟旧派斗,斗倒了旧派,老大却死了,老大死后就互相斗,斗来斗去,让个袁祖铭捡了大便宜。新兴义系单说起来其实都是有那么几下子的,比如后来飞黄腾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何应钦,又比如后来成了中国宪兵之父的反动警察谷正伦,再比如在国民党军界闯出了一片天,死后被追封为陆军一级上将的朱绍良。但是,说到底,新派军阀也是军阀,也脱不了窝里反的俗。在政治斗争这方面,无所谓新,也无所谓旧,只要有人有政治,就有争斗,不管这些人是地痞流氓绿林好汉,还是留洋海归高材良栋。

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虽然前次袁祖铭因为借道问题没有能来个刺杀上位二连击,但是只要新派还在斗,他们就避免不了被袁祖铭取而代之的命运。当然,袁祖铭虽然好容易上了台,但要想踏踏实实干下去,却也没那么容易,他赶走了新派,那不还有个旧派吗?有人说旧派早被新派干了?对不起,旧派实力是没了,但老大还在啊,更关键的是,刘显世如今跑到唐继尧那儿诉苦去了,而唐继尧又怎能容忍自己小弟被人欺负?

重庆的月亮比较圆

袁祖铭趁着新派争斗不休之际坐收渔利,当上了这贵州的扛把子,但是还没来得及摆个庆功宴,请七大姑八大姨过来乐一乐,顺道显显威风呢,就碰上了麻烦。这回要对他下手的是唐继尧,原因是唐继尧觉得还是刘显世听话。唐继尧一心只想独断西南,野心很大,但是混到现在,居然贵州都不爱搭理他了,那你说他能不生气吗?袁祖铭不把唐继尧这个自命的七省总司令放眼里,直接攀高枝,投奔吴佩孚,明摆着就是要拆唐继尧在西南的台脚,这要忍了,以后西南还有人愿听他号令吗?别看吴佩孚名气大,谱也大,但在西南,还得听他姓唐的。

唐继尧让他擅长鸦片买卖的堂弟唐继虞攻黔,袁祖铭也明白厉害,知道滇军势大,不可与战,于是唐继尧刚在1923年3月颁布将令,半个月不到,袁祖铭就让道了,贵州又成了滇系的天下。滇系入黔之后,刘显世重新当上了省长,而军权则由唐继虞执掌。刘显世官复原职,却再也不是那个贵州王了,他的一班老弟兄被他的宝贝外甥弄得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开溜的开溜,人走茶凉,旧兴义系早就散了,这次借着唐继尧的力回贵州,说难听点,他也就是块牌子,说不好哪天唐继尧用不上了,就把他扔了。

这天很快就来了,因为唐继尧准备从贵州撤兵了。唐继尧有天下之志,不愿窝在贵州这个除了鸦片啥都没有的穷省,想借着民国直奉二战的变局,折腾点事儿来。然后唐继尧就找人跟袁祖铭接洽了,双方讨论半天,达成了一致,滇军从贵州撤出,而袁祖铭则派彭汉章回贵州理政。彭汉章是四川人,却是云南讲武堂的毕业生,但是真正从军却是在袁祖铭手下,因此,让这么个人物来主政,唐继尧觉得可行,袁祖铭也能接受。至于可怜的刘显世,他早就受够了骄横跋扈的滇军的恶气,这个傀儡也不想当了,滇军撤出去,他也能太太平平当个寓公。他的兄长刘显潜倒不像他那样心灰意懒,投靠了唐继尧,回到老家兴义想东山再起,可惜的是,在滇桂之战中大败,回来后就被彭汉章给缴了械,旧兴义系这最后一点火花也算是被熄灭了。

同类推荐
  • 少云情

    少云情

    赵云是很多看过三国故事的人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很多三国游戏玩家最喜欢选择的一个角色。但是三国演义对赵云描写并不很多,二十四史的三国志里更是寥寥几笔。曾经想找一本赵云的小说来读一读,却发现写赵云的人很多,但都是玄幻与穿越。于是有了写这本书的冲动!如果可以,我将在这本小说里用我所学历史知识大脉络,虚构部分人物情节,给读者架构一个历史潮流下的,一个有血有肉的常山赵子龙!
  • 征伐血途

    征伐血途

    。穿越了?公子哥?一片金粉繁华,却有盛世危机。狼烟起,烽火燃。一杆旌斾风起处,十万战甲卷狂澜,他征战沙场。强弓怒张,霹雳弦惊,他用带着血腥味的手指描绘出一幅血染江山的画。阴谋阳谋,奇术诡计,他智斗朝堂。青纱纸上,写不出的野望,他一步一步走向权力之王。浮世繁华,醉梦红尘,他品尝儿女情长,胭脂香。来日江山在手,他静看红袖添香。
  • 换个姿势看三国演义

    换个姿势看三国演义

    七分虚三分实,却有很多人将它看作正史,可见三国演义的影响之深远了,近来重读三国,有了一些新体会,在这里略说拙见,大家就当是和我饭后闲聊好啦
  • 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

    我们时代的历史人物

    本书中的人物始于帝制崩溃的民国元年,而止于再次崩溃中的民国,那是一个枪杆子里出政治的时代,一个想和谐而不得和谐的时代,一个想共和而不得共和的时代。我们的人物经历着许许多多令人费解却又让人好奇的故事,其中有些奇异的巧合、偶然的突发事件,顺应或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 汉途

    汉途

    但凡穿越,无不是将历史逆流,用特别的手法去演绎一段生活在历史的朝代却不改变历史的时代。但那种架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既‘架空’,就应该有新的尝试。我不保证我的尝试会成功,或者是本书扑的一塌糊涂,但是我觉得必须去改变架空,改变传统,在不违反历史潜规则的同时将故事的空间拓宽、改变、发展,那样才能给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尾。比如说,初始的架空历史类小说应该是黄易大师的寻秦,的确风靡一时,成为架空类的祖师。但是想想,如果我们读者看书一看这段故事就知道了历史的结尾,似乎没有什么劲头。所以,我要改变,改变的同时在为自己的大胆祝福。阿门!我可以失败,但是小说的思路一定要无限扩充,读者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热门推荐
  • 倾世盛宠:盛少,轻点宠

    倾世盛宠:盛少,轻点宠

    叶初夏一辈子都没有想到,她会和盛世结了婚,还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时隔九年的时间,再见到盛世时,她的心里还是会有涟漪泛起。可是她却只能掩藏自己的感情,戴上一副不属于她的面具,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这不被人知道的一场专属于她的秘密。新婚过去三天,他们睡在一起,第二天醒来,盛世恶狠狠的抓着她的手质问:叶初夏?你不是说爬上谁的床也不会爬上我的吗?怎么?才过了三天就这么没骨气了?你就是一个下贱的女人!说吧,想要什么!叶初夏望着他冰冷的面孔,手被他抓得很痛,她缓缓地吐出几个字:我要你把我捧红,我出的新曲全部火起来。盛世面部阴沉得可怕冷冷的说了一句就转身离开。他说:叶初夏,既然你这么想红,我就让你红个透!
  • 泯狂

    泯狂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傲藏于骨,狂隐于眉。心大容世界,骨傲立于天地。泯狂泯灭天下狂性之人,却不知自己方为最狂者。
  • 养生秘旨

    养生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初夏季节走

    初夏季节走

    一场宿命的对决.他们注定毫无缘分。她们是亲姐妹,为一个男人决裂。她们是好闺蜜,为彼此受伤。她们是敌人,为一件小事看重对方。他说”初夏,让你承认你爱我就那么难吗?“她说“要我如何说?我的妹夫?”
  • 智修学院

    智修学院

    第一次发小说,请多指教0.0,这小说我会一直连载下去
  • 半痴半醉半浮生

    半痴半醉半浮生

    她以为他会是永远的敌人,可是他说我等了你那么久,你却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她以为他会讨厌我一辈子,可是他说一辈子那么长,他怕他没有办法再坚持。如果那枚戒指没有丢,可能他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如果大妈死的那天她没有逃走,可能也就不会和他有任何交集;如果她能早日放下仇恨,可能故事也会改写;如果……可是他说他感谢她逃走,感谢和他发生了交集,感谢故事并没有改写。她只是淡淡一笑,在他耳边轻声说着:“谢谢你,让我遇到了你。”
  • 我要造地府

    我要造地府

    极夜惊天异变,秦阳全族被灭,独身踏上复活全族之路,血杀极域,一步百万血尸,建义庄,踏黄泉,灭天神.秦阳入鬼道,战天下群豪,魔威显赫震九州,钩镰枪纵横扫八荒,试问今生几人敌?笑尽天下英雄。如影相随亦如魂,远古遗留亦如兽……想知道秦阳在复活族人的路上都遇到了什么,他能否成功复活全族,故事曲折离奇,复仇道路坎坷波折,想知道结局,就来看看。
  • 因你

    因你

    男主角林夕因女主角离奇死亡悲痛欲绝,跳崖时,意外间进入空间漏洞,将他穿越到一个从所未见的世界。为爱修炼,
  • 假孕妈咪小三妻

    假孕妈咪小三妻

    娇滴滴火辣辣的野性姐妹花,华丽上演‘替身’戏码。吃干抹净,偷了种子就跑,姐妹花笑的花枝乱颤。可是不曾想,那一夜,她失了身,他丢了心,她丧了命。她是谁?他又是谁?谁是她腹中宝宝的爹地?谁是她最后的归宿?阴谋,利用与被利用。在爱的世界里,究竟什么才是值得心灵停靠的港湾?这一场寂寞与渴望纠缠着的荒唐旅程,是如何开始,又如何结束?这是一个寻找爱与被爱的故事。
  • 花满楼

    花满楼

    原本只是家族没落的千金,被迫和邻院的青梅一起参加秀女“选拔赛”。开玩笑,我怎么会去认一个不认识的人当相公。所以说,悲剧又发生了。本来想逃出去的,却到了宫娥的“报名现场”。糊里糊涂做了小宫女。算了,虽然和想象的有点出入,不过,还是逃过一劫了说。哎~说好了是青梅的贴身婢女,咋的又被拖去当伺候太后的宫女?(不要误会,纯属充数的路人甲)算了,反正要伺候青梅的,就当练练手了。可是,又是为什么,我很”努力“的隐形,还是被太后的火眼金睛发现了。就这样吧,反正太后也是个好”奶奶“。但是,我是上辈子挖了皇家的祖坟吗?为什么一个两个都往我这撞?(虽然是我自己惹来的乌龙)真的好想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