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900000029

第29章 “二把手”怪圈(5)

副相秦桧开始展露政治手腕,满朝造势宣传,扬言有二策可以耸动天下。其时有官员就问,二策是啥招数?秦桧直言不讳,“今无相,不可行也”,这就是第一条策略。第二条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也就是求和,这句话是秦桧的前主子完颜昌提出来的,他这么一复述确有细作之嫌疑。若金国灭掉南宋,秦桧兴许有里应外合之功劳。南宋军事实力增长,与金国对峙,谁都无法鲸吞对方时,秦桧再出来议和,于双方都有利。

额外说一句,宋人自恃文明发达,居天下之中国,对东南西北的少数民族政权采取蔑视态度,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反正没一个好词。在实际的外交活动中,其实宋廷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如前文说到范仲淹建议使用蕃兵,自以为政策高明,结果造成了定川寨之战的准军事哗变。完颜昌是金国大将,同时也是政治家,放秦桧回南宋可谓高瞻远瞩,棋高一着。完颜阿骨打起兵时只有八百人,金国女真军队多时万众而已,与拥有一亿人口的宋帝国在人数上相比处于下风。打仗就是打消耗,将领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金国不可能一直强下去,老一辈干革命的死了,兵员数量不够谁能顶替上来,又拿什么与宋廷抗衡?完颜昌或许有这样一个考量。

到了后来宋、金军事力量发生变化,很大程度上在于金军没落,不得不起用辽国降军、伪齐、汉军等杂牌军与南宋周旋。

秦桧提出了“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和议方针,遭到了多数主战派的反对,宋高宗不高兴地对他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按照南北地域划分,赵构的老家在开封,自然是北方人,秦相公如是说让朕情何以堪?

君臣二人联袂演了一出双簧,官员的各种演技他们非常娴熟。秦桧猜中了领导的心思,三个月内宋高宗擢升他为副相,表示对他的政策赞同。然而,光他们两人同意还不行,不清楚满朝文武什么态度。于是乎秦桧造势宣传,来一招投石问路,结果群情激奋,那只好委屈下秦卿了。迫于舆论压力,宋高宗罢了秦桧宰相。风头过了,很快官复原职。

宋、金经过十余年的战斗,军事力量趋于平衡。原来宋高宗想求和没底气,现在腰杆子硬了,金国主动提出双方停火回到谈判桌上来。宋高宗大喜过望,绍兴八年三月擢升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总理、国防部部长他全包了。秦桧在回国的七年时间先后排挤了范宗尹、张浚、赵鼎等人,他的迅速成功证明了一个真理:在大领导一统江湖的官场里,只有符合“一把手”的意志和利益方能获得利益。这是君主专制帝国官场千古不变的定律,若是拧着来,会有两种情况,第一是死路,第二是走向死路。秦桧的成功证明了这个定律的实用性。第一次绍兴和议举而不坚,很快破裂了,主战派的完颜宗弼发动政变杀掉主和派的完颜昌,提兵进攻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宋、金军事力量碰撞的关键一年,刘锜取得了顺昌大捷,岳飞取得了郾城大捷等胜利,金军仓皇北顾。铁的事实面前完颜宗弼似乎明白了完颜昌用意深远,所以和议之声再次响起,双方于绍兴十一年(1141)达成了和议。

其中有一条值得深思,“不许以无罪去首相”(《四朝闻见录》),一个国家的人事任免竟然由外国势力来决定。秦桧的后台委实太硬了!由于宋高宗对金国多有顾忌,秦桧为相十九年屹立不倒,仕宦善终。

8.“二把手”的狠角色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宋高宗在秦府转了一圈,闻听秦桧去世,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对杨沂中曰:“朕免得膝裤带匕首”(《南宋杂事诗注》)。宋高宗与秦桧这两位联袂主演议和大剧的君臣,表面上和谐,实则暗流涌动。金国因把南宋宰相任免权写进了合约里,所以秦桧“挟虏势以要君”,对宋高宗多有威胁,君臣两人形成了相互威慑、相互牵制、相互利用的关系。

政客之间的结盟是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这里面没有丝毫的信任可言。宋高宗裤子里揣着匕首,一直提防秦桧,可见对秦桧多么不信任。秦桧有了强硬的后台,在南宋官场中可以用“为所欲为”来形容,贪污敛财、结党营私、打击政敌、残害忠良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差废皇帝了。大领导与“二把手”之间的关系何以发展到了白热化?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与爱,矛盾当然是一点一点积少成多。

朱熹在《戊午谠议序》中提到秦桧“开门受贿,富敌于国,外国珍宝,死犹及门”。在别的官员那里贪污敛财还得藏着掖着点儿,秦桧不需要废话,公开敛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监司、帅守到阙,例要珍宝,必数万顷乃得差遣”、“腊月生日,州县献香送物为寿,岁数十万”,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秦桧的家产甚至远远超过了宋高宗。导致朝廷财政危机,国库一点剩余都没有。秦桧还觉得不过瘾,下令增税,结果一定是“民力重困,饥死者众”。钱多得花不完,搞得养子秦很是头疼,每天无所事事,终日以融化金银、打造酒器为乐(《宋稗类钞》)。财富的来源在于秦桧权倾朝野,这个“二把手”绝对不简单。秦桧弄死岳飞后,有了矫诏(假托或假传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的司法权力,《宋史·刑法志》载:“飞与舜陟死,桧权愈炽,屡兴大狱以中异己者。名曰诏狱,实非诏旨也。其后所谓诏狱,纷纷类此,故不备录云。”

有了国家机器,想要整谁,往里一扔万事大吉。权势之盛,到了加九锡(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的地步,已然威胁到了皇位。诚然,皇帝对他不信任,秦桧对属下也不信任,大家逢场作戏罢了,为了共同利益暂时结盟,没几个真心交朋友的。

秦桧为人阴险机警,遇到政客攻击,并不与之斗嘴,沉默一阵后在关键地方说出关键的几个字,足以置人死地。只要看见他嚼齿动腮,像马吃草似的,就证明他要杀人了(《三朝北盟会编》)。当时江苏震泽有个叫王苹的,博学有名,特赐进士出身。他儿子时年十四岁,对天下大事已然有所了解。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小王在纸上写道“可斩秦桧以谢天下”。被仆人捡到了,以此勒索。老王没答应,仆人就把他们告了。

秦桧的耳目闻听,捅到了太师府。诽谤朝廷大员,按罪当斩,秦桧念小王年幼无知,把他扔进了监狱,直到秦桧死后才放出来(《四朝闻见录》)。对一个孩子尚且不放过,何况其他政敌。再如《史》记载,绍兴十五年四月,宋高宗赐给秦桧一座宅邸、银绢万匹,并在新家赐宴。宴会上有教坊优伶演话剧,调节情绪。有一参军前来为秦桧歌功颂德,参军刚坐在椅子上,发髻上的环子掉了。扮演太师的演员就问,此何环?参军答曰,二胜环。扮演太师的演员拍拍脑袋说,你坐太师椅上,钱绢例物赏赐不断,此“环”怎么掉在脑后?此言一出,满座失色,分明影射秦桧屈己求和,不顾“二圣”还朝。秦桧忿然大怒,后果极为严重。次日,这几位演员到阎王爷那里排练去了。

秦桧打击政敌通常不择手段,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譬如逼死前宰相赵鼎。秦桧的人遍布朝廷,致使宋高宗对其无可奈何。属下党羽挂了号的主要有十个人,时人称为“十客”:王会亲客、郭知运逐客、吴益娇客、朱希真上客、曾该食客、曹冠闲客、唐伯可狎客,还有庄客、词客、恶客,各管一摊。发生了什么事件,秦太师府有相应的人员去处理,保证程序不乱,形成了有组织、有分工的高效工作团队。

当时赵鼎早已下野多年,编管在潮州。潮州地方官徐璋念前宰相赵鼎是位忠臣,就给他修了一座房子。徐璋去世后,继任者翁子龙是秦桧的爪牙,想方设法找赵鼎碴子。诬告徐璋挪用公款十一万为赵鼎盖房,大理寺立案。徐璋早已去世,死无对证。赵鼎得知消息对儿子说,我若不死不知要连累多少人,遂绝食而亡。

与秦桧合作干掉岳飞的万俟,时任御史中丞,事成后升至参知政事。

好景不长,两人翻了脸。原因在于万俟出使金国归来,秦桧面授机宜让他借金人口要挟宋高宗,吓唬吓唬领导,以此进一步巩固求和政策。哪知万俟没理他,秦桧怒了,很快御史中丞李文会弹劾副相万俟贪赃枉法。

万俟一看弄不过秦相公,只好要求下地方工作,一辈子也没翻身。秦桧以贪污之名义打击政敌屡试不爽,并且还用这招在内部团队中走马换将。朝中大事小情由秦桧说了算,参知政事、枢密使之类的宰执官员空缺,总这么空着大领导会有意见,于是秦桧用自己的党羽填充,通常期限很短,轮换非常快。如把余尧弼扶上相位,很快被巫伋状告下野。巫伋是秦桧同乡,在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做得时间稍为长一点。绍兴二十二年,秦桧在办公室问他家乡有什么新闻,巫伋小心谨慎不知如何对答,半晌才说听说有个术士会算命。秦桧随口问道,他没算算你什么时候能转正吗?巫伋满头大汗,知道自己在政府的日子到头了,次日被御史弹劾下野。

秦桧在打击政敌、人事任免、兴文字狱等诸多方面将“嘴皮子”、“笔杆子”、“铁爪子”一一落到实处,所有威胁到他的人或者他感到有潜在威胁的人一律消灭,口诀即是稳、准、狠,外加权、诡、诈,掌握这“六字诀”,不仅官位坐得稳、坐得牢,还能够逢凶化吉,安全到家。

关于人事这块儿,秦桧身上有个经典案例,让儿子秦当上了状元。料想权倾朝野的宰相扶植儿子,也就一句话的事儿,如果那样他就不是秦桧。宋代考试比较公平严谨,有弥封、誊录等技术升级,作弊有一定难度。秦桧聪明地避开了这一技术难关。秦桧把主考官叫到了家里说有事相商,仆人说相公太忙,大人您先在书房稍等片刻。主考官就在书房等待,左等右等不见秦桧来。耐不住寂寞的主考官看到桌子上有篇文章,看了一遍,秦桧还没来,再看一遍。从上午一直到下午,秦相公始终没有出现。主考官看了那篇文章一小天,几乎能背下来。

最后仆人说相公有事走了,您先回吧!考官带着疑问回去了,以为人家相公日理万机的,没工夫搭理他。过些时日,科举开始了。主考官意外发现了那篇文章,所有的疑问迎刃而解,原来秦相公在这儿等着呢!当日他在太师府看到的文章与该考生的一字不差,但凡长脑袋的都明白什么意思。这名考生一定与秦桧有着急切、密切的关系,遂选为进士第一名,唱名秦。

秦桧为什么要这么做?以他的势力其实说一句话就行,原因在于秦桧也有所顾忌,毕竟上面有个大领导在,让人抓不到把柄才有安全感,愈是权势熏天的人愈缺乏安全感,会想方设法地保护自己。《四朝闻见录》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明了这一问题。秦桧夫人王氏应吴皇后之邀,进宫赴宴,席间上了一种青鱼,吴皇后就问王氏吃没吃过这种鱼。王氏心直口快说当然吃过,我家有好几百条呢!个头都比这个大,明天给你送来几尾。妯娌之间话家常而已,没什么可说的,随便聊。可是皇帝的媳妇与宰相的媳妇聊天其中必然掺杂政治因素,说不定哪句话就点燃了火药桶。例如明代开国大将徐达传说被赐死,原因在于徐达夫人说错了一句话。她经常进宫跟皇后马大脚唠嗑,闲聊中说了一句你家房子使用面积真大啊!朱元璋听后心想:敢情你想搬进来住呀!于是乎派人给正在生病的徐达吃了忌物河鹅,不久毒发身亡(徐祯卿著《翦胜野闻》记载,史料存疑)。

王氏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公,秦桧当即怒斥她口无遮拦,连忙与智囊团商量对策。吴皇后背后的人是宋高宗,秦府竟然有皇家贡品,并且数量非常之多,让大领导怎么看?最后秦桧拿了数十条大鱼当作青鱼送了过去,吴皇后见了笑着说,我道哪里有许多青鱼,原来夫人认错了。

临死前宋高宗去看望他,秦桧奄奄一息,说不出话来,唯有泪流满面。宋高宗看着看着眼泪流了下来,亲自拿手帕给秦相公拭泪。出了房间宋高宗长出了一口气,秦桧终于要死了。跟出来的秦说,我接父亲班当宰相怎么样?宋高宗脸色一沉,这事儿跟你没关系。秦桧一死,宋高宗开始大肆清除党羽(《三朝北盟会编》)。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秦桧等文、武“二把手”当得提心吊胆,反观“一把手”也干得胆战心惊。

总之一句话,都不容易!

第七章明处设计,暗处设防这是官场斗争的第一原则,逾越了实际秩序和精神秩序必然遭整。获得权力不易,想保住权力更加困难。没点儿智商的不能得到权力,智商不够的不能长久掌权,甚至会带来灾祸,这是关乎生死的大事,不可不察也。

1.皇家年会上的权力之争

钓鱼宴,全名“赏花钓鱼宴”,即由皇帝牵头举办的皇家大型娱乐活动,地点在皇宫内院,主要内容有赏花、钓鱼、赋诗、习射、饮酒等众多文体活动,类似每个单位的年会,年年要搞,年年不同,但原则和程序上是一样的。这期间当然会发生很多趣事,甚至会发生命案。

一次在钓鱼宴上,宋仁宗赐诗,先念两句自己创作的诗,宰执们相和。诗歌赐完,大家坐下看戏。诗作多半是歌颂太平的应景之作,没什么特殊含义。宋仁宗的御诗中多有“徘徊”二字,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为了合辙押韵。继而教坊进戏,演的是一厮在堂前来回溜达,独白“徘徊也”。走入后堂,反复溜达不走。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戏子答道,徘徊也!难道不行吗?另一人笑道,行是行,未免“徘徊”太多了(《燕魏公语录》)。此间戏是对方才宋仁宗的御诗的一个评价。在欢乐的气氛中谁也不会在意,君臣之间的关系似乎拉得很近,大家一笑了之。然而,看似欢乐的氛围却隐藏着一定的政治秩序。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召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三馆学士,宴于后苑,赏花钓鱼,张乐赐饮,命群臣赋诗习射,自是,每岁皆然。”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正式确立了参加“赏花钓鱼宴”的标准和程序,从上述的标准可见朝野之内的官员并非谁都能参加皇帝主持的宴会,需要有一定的品秩和资格,最低也是五品官。《青箱杂记》载:“赏花钓鱼,三馆惟直馆预坐,校理以下赋诗而退。”三馆之中,官位在校理以下的,你把诗作交上去就行了,吃饭、钓鱼、戴花没你什么事儿。当时李宗谔为校理,对没有资格参加钓鱼宴表示愤愤不平,作诗云:“戴了宫花赋了诗,不容重见赭黄衣,无却出宫门去,还似当年下第时。”

看得出来,钓鱼宴对官员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官员参加钓鱼宴是莫大的荣耀。官职太小,见到皇帝的机会不多,年终岁末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机会,还不让参加,这与考试落榜有什么区别?宋太宗看罢诗作,即令赴宴,从那以后三馆之中校理以下的皆可赴宴。

同类推荐
  • 大雍

    大雍

    北凉蛮族,依仗天生的骠悍,手握弯刀弓箭骑着草原上的烈马云卷四方。随之而来的便是征服和杀戮。大雍王朝与之抗争了百余年,几乎亡国灭种,但即使在民族最弱势的时候,我们的民族魂没有丢,男儿的脊梁未断!看大雍新主如何挽狂澜与即倒,积蓄力量,复我中原王庭,分谴猛士固守四方!建了群,大家进来聊聊本书:542933603
  • 乱世小山贼

    乱世小山贼

    每一个朝代每个特殊时期,都会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并没有无所不能的超越当时的智慧,他们也不一定都是文韬武略的伟岸人物。他们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也有可能只是个力求功名的寒门士子。国仇家恨风雨飘摇之时,人的本真就会展露无疑。一个无依无靠的乡下放牛娃,无意中被人逼迫背井离乡,迫于无奈置身贼窝,成了一名不称职的小贼。后得以逃出山寨,偶然间成了名商人。于乱世之中,机缘巧合之中得以掌管一府兵权,得罪于顶头上司又成了一介平民。但是并不妨碍他北上抗击鞑虏、南下荡平恶霸,西去扫清越人,终能于乱世之中保得一方平安。
  • 明末黑水都督传

    明末黑水都督传

    这是一个战斗在明末敌后白山黑水间的故事......
  • 历史群雄战三国

    历史群雄战三国

    热血特种兵李啸天为维护战友和救人牺牲,莫名来到异世界中国历史中的三国时期。却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所熟知的三国历史,水浒群雄成了黄巾主力,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打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将末世的大汉推向了灭亡的深渊,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还不够热闹,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第二好汉宇文成都相继奔出关来,诸侯联军如何抵挡?继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及诸侯联军伐董之战后,太平天国的崛起又在大汉的病躯上撒了一把盐,数百年的辉煌帝国终于走向灭亡,诸侯割据加上各朝历史名将豪杰汇聚三国,这历史将走向何方?
  • 高祖传奇

    高祖传奇

    一部带你重新走进,认识汉高祖刘邦的历史类作品。
热门推荐
  • 木叶之机械师

    木叶之机械师

    当拥有机械果实的李天被赤犬杀死的那一刻,带着机械制造系统和贝克庞克的科技来到火影忍者的李洛克身上时,李天明白,他是来改造平凡的。“我不会再被人当做垫脚石。”“我不会再被人抢女朋友。”“我也不再当别人的备胎了。”“我李天才是主角。”
  • 恍惚一梦

    恍惚一梦

    静静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由开始的纯真无邪逐渐变为如今的多愁善感,心灵由简单变为复杂,这是我们生命中不可逃避的。懵懵懂懂走过了多少时间,翘首回望,原来成长的代价是如此的重。过去了的终究是过去了,我们唯有继续背起留恋的包袱,不断的前行着,直至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 寻医

    寻医

    小时候,张天与小伙伴在树林里面玩捉迷藏,结果一不小心迷了路,彷徨而迷茫,不知怎么出去。然后,有一只,不,是一个如同人类,直立行走身穿衣服口吐人言的猿,赠给他一本医书《汤头歌诀》。由此便展开了一场寻找中医的艰辛之路。这是一个中医末落的世界,同时,是拥有无数渴望救赎的医学奇迹。
  • 那个神所支配的世界

    那个神所支配的世界

    当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必须要开始反击了。夜黎衣开始记录这个过程,从必须群攻才可能干掉神族的龙族变为虐杀神族的龙族。“这个世界以及命运,迟早会被我们征服,只是现在没有能力而已,我们只要等待……变强的那一刻。
  • 骑士异旅

    骑士异旅

    传承骑士之力,畅游万界诸天。借助数据化异能,走出属于骑士的巅峰。
  • 位面修神

    位面修神

    万千界面之中,有着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这里不受天地法则的约束他界之人入界,可改轮回,逆生死这里灵力浓郁,这里重宝无数,无数修道之人为入此界争先恐后。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个世界?且看靠嘴盾踏上修仙路的平凡少年林凡获奇宝,拥美人,破伐空间,成就无上大道,走上位面之王的神坛
  • 最后的半灵

    最后的半灵

    这是一段短短篇小说,以自述的手法,讲述了横跨三界的少女在灵界,人界,道法,三界权衡下,生存到二十岁的悲惨结局,故事以道法界男主和三界女主超越时空生死的爱情,最后三年,并肩作战在生存之路上为主线。
  • 恶魔校草:丫头哪里跑

    恶魔校草:丫头哪里跑

    梦海灵的人生目标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外加看美男,南宫阳的人生目标是娶梦海灵做媳妇,到底我是这个家的大小姐还是南宫阳是这个家的大小姐!梦海灵看着一个个胳膊肘都往外拐的人心里愤愤不平的想着,要知道南宫阳他是个恶魔,为毛大家都喜欢他,貌似自己也喜欢上了他,
  • 愿你喜过我

    愿你喜过我

    不是每个公主都有爱她的王子,公主也会爱上骑士.你不是他的王子,他不是她的其实,我也不是你的公主.
  • 失忆公主的绝美爱恋

    失忆公主的绝美爱恋

    她,只是一个缺失了某些记忆的少女,因为哥哥在沫洛学院的地位,她来到了这里。因为身边一群“不靠谱”的朋友,让她那缺失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让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在恢复记忆的同时,也展开了她所不敢奢求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