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6500000012

第12章 鸳鸯阵

黄巾赶到的前一刻,秦孟游弋在队伍前面,对着身后盔甲鲜明,军容肃穆的士兵喊道:“你们可以在田里干活,可以一家老小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可是!地主豪强剥削你们,贪官污吏压榨你们。你们失去了自由,卖掉了子女,甚至看着别人把你们的女人骑在胯下操!我和你们一样,都是男人!两个蛋一根棒,有这家伙的男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一团仇恨的火!除非你们是孬种!世道混乱了,黄巾党起义了!但是,你看到的只是操你们老婆的人换了一群人,抢你们东西的人换了一群人,杀你们家人的人也换成了他们,你们还是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我告诉你们,这世界上没人会可怜你们,只有用你们的双手,拿起你们的武器,干倒那群孙子!才能大碗吃肉,大口喝酒,大胆娶老婆回来每晚操个三四回。我们要自由!”

士兵们的表情从仇恨到最后笑出来。

秦孟继续吼道:“告诉我,你们要的是什么?”

士兵们喊道:“自由!”

“我听不见,告诉我,你们要的是什么!”

“自由!”“自由!”“自由!”士兵们扯开了嗓子喊道。

“那你们现在要怎么做?”

“干倒那群孙子!”士兵的热血和激情被秦孟点燃了。

“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

面对这群从流民拉起来的部队,如果不壮壮他们的胆,很难保证不会作战出乱。秦孟做了该做的一切,扯马回到中军后,等待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他知道,一切都会按照他想了千万遍的画面一样继续。

在眼前排列的官军与之前遇到的有点不一样,至少队列很不一样:三十个小队,每队十二个人,最前的一个人拿着指挥旗,后面两个,一个拿长盾,一个拿藤盾并带有标枪和腰刀,再后面两个是狼筅手,(狼筅是用南方的毛竹,挑生长老、较坚实的,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再留下四周尖锐的枝丫,每支狼筅长四米左右。)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抢手,左右各二人,再后面是两个“镗钯”手,(镗钯是古兵器。形似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横两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兼矛、盾之用。),队伍的最后面士兵是一个里面穿软皮甲,外面再披上重铠的“医工”。所有的士兵都身着红衣,黑甲。作为一个现代人,秦孟当然知道红色的服装能让一个团队看起来更冷冽、积极、沸腾。

在后世对阵法有研究的朋友应该知道,秦家军的这个阵型就是当年戚继光将军剿灭倭寇发明的“鸳鸯阵”,唯一不同的最后的伙夫变成了医工。

“医工”是秦孟非常看重的一项职业,除了本能的自卫搏击术外,这种士兵只会烧饭和医务,以确保队伍中成员受伤后能够及时医治,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并且队伍作为一个单独的作战单位,在失去本阵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能够单独执行任务以及对自身后勤有保障。

之所以选择使用鸳鸯阵,完全是因为秦孟深知此阵的威力,以及对付黄巾恰恰适合,戚继光将军对付的倭寇和这样的小股黄巾有几个共同相似点:没有太多的弓箭,骑兵几乎没有,多数都是拿短兵器的,倭寇拿倭刀,黄巾拿短刀或是竹竿,而单纯比战斗力的话,恐怕一百个黄巾还不够二十个倭寇打的。还有一点是,秦孟的这支军队虽然训练有一段时间了,装备也算精良,可是缺少军队最关键的,勇猛、果敢、噬血的狼性。而鸳鸯阵的多种兵器,比如狼筅可以很大程度壮大士兵的勇气,他们可以躲在盾手后面胡乱挥舞兵器,但是击杀敌军后军心和士气就能逐步提升!

“我要你们变成一群悍不畏死的豺狼。”秦孟咬牙默念道。

看到这一群拿着奇形怪状、种类繁多武器的士兵,黄巾军除了诧异和耻笑外,没有多余的想法。半个月来他们攻城拔寨,一路凯歌,所有官军要么作鸟兽散,要么淹没在黄巾人海里,不用说作战,像样的抵抗都少得可怜,襄城三千多郡国兵被黄巾军一日一夜踏破。

眼前这几百号人脑子抽筋了来找茬吧?不过猴三很快会发现,抽筋的是他。因为他下了一个极其得意却愚蠢至极的命令:全军冲锋!

本来发现秦家军的时候,如果他选择全军撤退,虽然秦孟有办法牵制住他们,却只能少部分围歼,不过猴三主动送羊入虎口,那就省事多了。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一波接着一波涌向秦家军,有多少是通过叫囔来壮胆的只有天知道了。

秦孟骑在西凉马上,眼睛微闭,听着什么、等待着什么,突然狰狞的张大双眼,像狼嚎一样地吼出了一声。

“射!”秦孟奔雷般的嗷声响在己方军队的上空。一百三十多号弓兵在三十多个鸳鸯阵后方齐齐挽弓射箭,一百多步!直至放到一百多步秦孟才肯射敌,一百多步也只够弓兵射箭两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箭支,另外是想让弓箭手熟悉这种作战节奏,射中敌人才是目的,而不是仅仅为了把箭射出去!这些箭长的也较为特殊,尽管在后世人眼里很熟悉,三菱箭头!三段式,箭头,箭身,箭尾可拆卸组装。

当然,近距离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两轮之后黄巾中箭的有七八十号人,命中率接近三分之一,已经超出秦孟的预想了。(注:秦孟本身是一个射箭好手,在去云龙谷游玩时候,他尝试射箭,第一次由于过于用力,直接把弓拉断了。接着连发七箭,五箭十环,两箭九环,惊艳全场。再注:云龙谷的弓很破很不好用。)

侥幸躲过箭雨,冲到阵前的黄巾面对的是三十个井然有序的小阵,而阵前方有个披两层铠甲,拿着两把大铁戟的恶汉,腰围、身形足足比两个人还庞大。

恶汉也不动,只是站在小阵前,静静等待敌人涌上来。

同类推荐
  • 谁主宰沉浮

    谁主宰沉浮

    少年李饱,家贫,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为了他的前程去献宝,结果被砍掉双脚,悲惨死去。李饱被迫背乡离井,从此踏上一条传奇征程。纵然我命贱如草,我也有我的骄傲,誓与命运抗争到老!执剑在手,霸业宏图,笑问苍天,谁主沉浮?
  • 晚清落日(1900-1909)

    晚清落日(1900-1909)

    伴随着义和团最后的呐喊声和八国联军入侵的枪炮声,中国跨入了20世纪的第一年1900年。这似乎预示古老的中国将延续着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民族危亡、救亡图存、旧与新的搏杀格局。在20世纪的第二个年头的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与八国联军签定了辛丑条约……
  • 甲午亲王

    甲午亲王

    穿越晚清醇王府,龙旗战神洵贝勒。海岛逃生淘得第一桶金;搭救公爵妻女混迹英吉利;海盗女王甘心侍妾;龙旗舰队扬威三大洋。六爷载洵自出生起,就从不缺乏传奇。可即便如此,在历史车轮巨大的惯力之下:他可以改变泱泱大国的衰落之势吗?他能够挽救帝国于倾覆之时吗?民族崛起、国家振兴,腐朽的封建帝王制度已成为巨大的阻碍。“共和”还是“立宪”?一战硝烟,列强纷争,怎么能少了炎黄后人的矫健身影?“同盟”还是“协约”?“其实,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本一定要灭亡,中华一定要雄起!我的地盘,我说的算!”——载洵语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西凉马超

    西凉马超

    马超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也是一个值得期许的枭雄!若是有这后世之灵魂,他们之间又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想必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热门推荐
  • 虚谷传

    虚谷传

    双主角小说,在那个浩瀚的时代,两位少年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踏上各自的道路。愿我归去,我们还是兄弟。
  • 九天剑无双

    九天剑无双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上古仙剑无双剑镇守仙界,后因仙魔两界大战,无双剑流落九洲大陆,却不曾想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祸乱。那么故事便要从九洲大陆海云天帝国的无双城开始。无双现,天下乱!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穿越时空的爱恋

    TFBOYS之穿越时空的爱恋

    TFBOYS穿越时空,来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成为王、易两家的公子。意外的与上官凝雪、司徒清舞和苏雨墨展开了一段奇异的恋情。上官凝雪她们知道TFBOYS的真实身份吗?他们又能否重新回到原来的世界吗?一切“你猜呀”
  • The Life of the Fly

    The Life of the F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重回历史

    网游之重回历史

    《重回历史》这是一款头盔网游遍布全世界后的一款养成类大型网络游戏。韩昊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家庭平平的他在游戏里净挣20万世界币,在网络上找工作的时候,看到了一款《重回世界》的游戏,在无聊期间他决定玩一玩,这一玩,使他彻底的放弃的找工作的想法,又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游戏生涯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 阴阳寻夫记

    阴阳寻夫记

    阴阳两届,千里寻夫,生死不渝。我管你是阳间还是阴曹地府,
  • 异界吸血鬼重生

    异界吸血鬼重生

    昔日的血族精英秦超,因为意外穿越到了剑与魔法的世界中,为了达成目的,秦超不断变得强大,而在强大的过程中,附属了很多东西,比如美女、权力。
  • 职业大召唤

    职业大召唤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无所有的苏哲明突然发现自己能召唤各种不同职业的顶尖技能了,召唤赌徒,千术赌术信手拈来、召唤厨师,满汉全席,中西贯通、召唤医生,妙手回春,枯骨生肉、召唤老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有如此能力,原来平凡的生活将变得异彩纷呈。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四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四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