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元是一座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尼姑庵,因先皇册封而闻名天下。长元建在长元山半山腰上,全山高达两千多米,终年山泉环绕,枝林成荫。
宰相到底是个疼女儿的,虽然这个女儿非常不懂事。被迫将肖音音送来长元的宰相,几乎把能搬的家当都给肖音音搬来了。肖音音十分意外的,从身无分文变成大富豪。只可惜,丫环下人们也多,都盯着她看,她没办法像在府里一样简单逃走。
肖音音身上藏着银票,时常都是把银票带一天捂热的情况。一行人前前后后走走停停,走了一个多月。肖音音几乎已经习惯这种吃住在路上的生活。本来还担心他们路上会遇上抢劫的。可出乎意料的顺利,没人为难他们这些官道上的官府人家。
来到长元山前,就看见山门屹立在下。石头堆砌的山门和大山融为一体,抬眼就是看不见尽头的阶梯。这可不比现代,立个梯子没那么简单。听当地人说,这里的阶梯,都是信徒们一步一块石头,堆砌搬运上来的。
“小姐,分明是在山里,可这天却还这么热,真要去到庵里,指不定多困难呢。”欢姨给肖音音撑着伞,往下都是搬行李的仆人。一行人走了一整条山道。
肖音音提着裙摆小心的挪上山。若是原来的身体,爬山她是不会放在眼里的。要知道,爬山几乎都变成她和叶子的业余爱好了。只可惜,原主的身体不行。古代女子身体较弱,都是养在深闺,有时一整天都不出一趟院子,更别说远行什么的。
走了一段路,大家浑身都冒着热气,后背都被汗淋湿了。也就这一会,突然有人大叫起来。
“到了!大家快看前面!到了!”
众人纷纷抬头看去。隐约间只见建筑一角和护栏,这已经让人十分高兴。
最后终于累死累活爬到长元庵。
“站住!尔等什么人!竟敢擅闯长元庵!”一个扫地的小尼姑,十四五岁的年纪,尼姑帽压得低低的,努力抬起头才看得见人。
“回禀小师傅,我等是奉命前来研习修养,还望小师傅通报一声。”欢姨连忙向前。
“长元庵清修之地,不对外开放,你们这么多人,让我怎么通报。”
欢姨求救的看向肖音音,肖音音拿出一封书信向前,礼貌的给小尼姑鞠了个躬,小尼姑没反应过来,半天才回礼。“小师傅,劳烦您将此信交与住持,我等在外等候。”
小尼姑拿过信,好奇的多看了肖音音几眼。“等着!”小尼姑跑入庵门。
“唉,小姐,你看这里冷冷清清的,不像对外流传的那样啊。”
“别急,等等看吧。”肖音音宽慰的拍拍欢姨的手。
小尼姑拿着信,一边跑一边喊。“住持住持!”小尼姑绕过小道来到一屋前,跪在屋外。“住持!庵外来了一伙人,还、还带了一封信。”
屋里传来一老尼姑的喝斥“静圆,你这匆匆忙忙的急性子,何时才改得掉?”
小尼姑连忙低头。“静圆知错。”
“好了。不过是个孩子,让她把信呈进来吧。”说话的是个温柔得体的声音。一句话说得有些缓慢,有些地方不自觉地停顿,声音温和。
“还不快拿进来。”
“是慧空师傅。”
屋门被打开,慧空连忙走了进去。一个十分朴素的屋子。屋子里处处可见佛经摆放,墙角放着一把琴,一边书桌上文房四宝样样俱全。
正座上,香炉余烟袅袅,一个三十几岁的尼姑盘腿坐在上头,手里抓着佛珠,眉目慈善的看着静圆。一旁一个上了年纪大概有五十好几的尼姑便是慧空,正严肃板着脸。
“静圆拜见住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