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情绪不好,立国本想在客厅里陪着梁艳,手机在这时候确响了。
是天津家里的号码,料想是三娘打过来的。三娘今天和老金订婚,他们几个兄弟都不在场,也许这通电话就是三娘要和他这个长子说说这件事情。立国知道三娘心里那点顾忌,如果说之前立国还不赞成三娘和老金的婚事,那么通过岳父一病,立国也想通了。与其为了一己私念把三娘逼出个好歹,还不如改变态度给三娘一个幸福的晚年。本想着找个机会向三娘表明态度,不想三娘的电话就来了。立国可不想当着梁艳说三娘的事情,看看梁艳的情绪还算稳定,立国便悄悄地闪到卧室去接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三娘的声音。
立国喊了一声妈,就听三娘那里问“立国,你现在还在医院吗?”
立国说已经回家了。
听立国说回家了,想必亲家公已经平安无事,三娘那头松了口气问“你岳父抢救过来了?”
立国说:“抢救过来了,不过暂时还没有脱离危险,正在重症监护室里。”
三娘一听就埋怨立国这时候应该留在医院不该回家。立国忙说医院里有梅姨照顾着,三娘听着情不自禁的感叹说你岳父这个后老伴算是找对了,有了事亲闺女又怎么样呢?。一语出口三娘颇有些后悔,自己这么说岂不让立国多想?忙遮掩说:毕竟你梅姨也是上了年纪的人,没那么多精力总在那儿盯着。立国呀,这时候你们两口子还是勤去着些才好。
立国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在想:看来三娘打这通电话只是为了问一问岳父的病情,和老金的事却只字不提。到底是心有余悸还是根本就没打算说?听三娘的意思是要挂电话了,立国想与其等到将来,还不如趁这个时候就表明态度,三娘虽然不说,但是未必不是在等他的态度。而自己的支持态度会让三娘沉郁的心情为之一变。
“妈,我听伟国说,您和金伯伯订婚了?”
“订婚?”三娘大吃了一惊。这是从何说起?当初是有今天和老金订婚的安排,老金戒指都买好了,可是接二连三的事情三娘那还有心思订婚。伟国怎么敢造这个谣?还有立国突然问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三娘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
立国听三娘慌乱的口气,还以为三娘误会自己是来发难的。忙笑着说:“妈,金伯伯是个好人,我们都不在您身边,您和他能走到一起相互照顾也是我们兄弟的福气。所以您和金伯伯订婚是好事,我们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立国如果提什么反对意见三娘倒可接受,倒是这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让三娘很不适应,猜不透立国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一时不置可否的应了两声便挂了电话。
坐在一边看电视的伟国眼睛看着电视,耳朵却听着三娘和立国说话。说实话,虽然下午立国表态支持三娘和老金订婚,但是难保不是受了他岳父病危的刺激言不由衷。听到立国如此主动积极的表态,伟国心里庆幸三娘和老金通往婚姻殿堂的大门已经全部顺利的打开了。于是便冲着三娘办事天真的笑着,三娘看着伟国的笑脸,却拉起脸来问:“谁和你金伯伯订婚了?你怎么能信口雌黄呢?”
伟国笑说:“妈,大哥有这个态度不是挺好吗?我也支持您和金伯伯结婚,还有我二哥,下午我也给他打了电话,他也是双手支持的。”
曾几何时,几个孩子对自己的婚事的态度成了三娘心中最大的隐忧,尤其是梁艳父亲突然病重更是这种忧患无限的放大了。同病相怜,从亲家公身上的麻烦想到了自己,三娘更觉得如果得不到孩子们的支持,只怕同样的悲剧就会在她身上重演。
如果说立国的表态三娘还有些莫名所以,那么现在听伟国说话便全明白了。三个孩子统一了思想,尤其是立国态度的转变,使得她和老金走向婚姻的殿堂豁然开朗了,她最大的担心和忧患顷刻间冰消雪融,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油然而生。而这一切利好全来自于伟国的良苦用心。三娘欣慰之余不禁又想起伟国身上的麻烦,想起伟国那个已经事实上四分五裂的家。虽然伟国对他和刘诗萌的婚姻前景信心满满,但是不积极修复已经出现的裂痕,只怕这种信心迟早会化作泡影。虽然伟国的孝心让三娘感动,可是三娘更觉得不能让伟国为自己的事再多分心了,更不能让自己的事耽误了伟国自己的幸福。
于是三娘对伟国说,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妈这边了,你该多想想你和诗萌的感情。
三娘忧心不已,伟国轻描淡写的说,您放心吧,我和诗萌不会走向解体的。
你真的这么有把握?三娘将信将疑。
伟国信心满满重重的点点头。
伟国既然有信心,三娘也就不再絮叨。她该相信伟国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过她还是提醒伟国事在人为,千万不要冷了刘诗萌。
伟国答应着说:“妈,哪天是不是我陪你去趟北京。”
“去北京干什么?”
“梁伯伯住院,我们该去看看他。”三娘点点头,也觉得这是应尽的礼数。伟国接着又说“二哥二嫂明天也到北京,正好我们一家人也团聚团聚。”三娘打了一愣,问伟国:建国两口子是不是你撺掇来的?伟国忙摆手说二哥他们是来参加活动的。三娘这才说随你安排吧。伟国连忙答应说,那我们后天就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