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听雨偶然路过文轩的书房。想到快到晚饭时间了,想约他一起吃晚饭去。见他在站在那里发愣,就走了进去。
“三哥,忙什么呢?”
“妹妹,你今天下午没上药铺去吗?”
“没有,娘吩咐要我在家休息两天。”
听雨看见书桌上有几本《三科程墨持运》。就问:这是些什么书?
文轩皱了一下眉说:是些应对科举考试的书。都是些墨卷。多数是一些考中的考生的文章。这些取中的文章,都是我们学习的样板。历科的考卷,各省宗师考卷。还有一些名家文字。都是八股文。
听雨心想:跟我们那里的高考的高分作文差不多。得分高的作文也会印刷成册供我们那些还在高中苦读的学生学习参考。“有没有压题的?全是八股文?三哥喜欢八股文吗?”
“哪里是喜欢不喜欢的事。朝廷考的是这个,我也只能学习这些。不过,说心里话,我是一点儿也不喜欢甚至讨厌这八股文。不过为了考取功名,勉强自己学习着写这样的文章。”
“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你不觉得难受吗?”
“妹妹,你不懂。世上任何人哪怕是皇上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哪怕自己讨厌的事也得做下去。我们读书人更是如此。哪怕对这八股文恨得要命,也得每天硬着头皮学习着写作。因为读书人的使命就是考取功名。而今博取功名似乎也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可走。要是任性而为,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不在乎功名,那也是要有雄厚家底做保障的。或者有更好的出路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养家。能这样任性的不是官家子弟就是富贵公子。我们家刚够温饱。不算是富贵人家,任性不起。当今朝廷以八股文取士,父亲要我们光耀门第,我也只能学这个。二哥也是一样。他的书房里也有很多这类的书籍。妹妹是女孩家,不知道这科场厉害。男人不同,男人生来就是自己要打天下的。以我们家的家底,如果不谋出路,光在家里坐着,迟早也是会坐吃山空的。读书人要养家,就得考功名,有了功名,才能光耀门楣,以后才能封妻荫子。为了达到目的就得做一些哪怕是违背自己心愿的事情,哪怕是再不合自己心意也得做。而且做的时间长了,我也不是很讨厌了。也能写出一些八股文章来。妹妹不用考这个,也不是太明白这道理。”
听雨心里说:我怎么不明白?我们上初中、高中要学十来科课程。你以为我们都喜欢这些课程吗?很少有自己喜欢的或感兴趣的科目。跟你们一样,还不是应试教育搞的怪?考什么就让我们学什么。没有选择权,只有被选择权。我们上学吃的苦头决不比你们少。学校生活紧张得要命,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学习。晚上在宿舍里,过了熄灯时间,有人还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不就是为了高考能考上个好学校?我怎么没体验过这方面的辛苦?天天因为睡眠不足而头痛,每天都是教室、宿舍两点一线地生活。没有其它。虽然天天都在学习,可是枯燥得简直受不了。我也常常恨不得把书包都烧了,以后再也不用看那些书了。临近考试,尤其是高考,也一样地紧张害怕,有时甚至巴不得来场地震,把学校毁了,把考试给躲过去。看来,学生的命运,古今没差呀。
“谁发明的这破八股取士?唐宋时期的科举不是挺好的嘛。有诗赋,有策有时论的。”
“还不是本朝的洪武皇帝?因为当时的文人时论时常有讥讽朝政意之,也有一说,是嫌有的大臣写的奏折太长,离题太远。所以呢,他命令礼部制定新的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四书’‘ 五经’的八股文。”
“为什么叫八股文呢?”
“这个嘛,讲起来有点复杂。你得有耐心,听我慢慢给你讲。八股,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八股文的文章是就四书五经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后四股,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文章中不得言及本朝之事。而且每一段落的字数、句数都有限制。文章的意思都不能随意发挥,必须得模仿古人语气。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其中的限制太多,所以人们觉得很难达到完全符合要求,同时文章又写得很精妙。
“我看分明是在为难咱们读书人呢。”
“为难不为难的,大家都在做。我们不做或做不来,只能算是失败。而且读书人也是成王败寇论人的。你要是八股文写得好,考得中了。那么做其它任何事都会受到追捧。写什么诗词歌赋的,人们都会说你是高雅之士。若是功名没有得到,再做这些诗赋之类的,只会被人说成是不务正业。考得中,有了功名,诸事才有了资格才有发言权。有功名了,干什么事人们都会说好。这叫‘一俊遮百丑’。没功名,再怎么好,也没人瞧得起。所以考取功名,是读书人成功的标志。有了功名,然后才能有资格谈齐家,治国、平天下。女孩就不一样了,长大了,就等着出嫁就得了。”
“男女都是一样的。女孩也是要努力的。女孩太差了,嫁不出去。就算嫁得出去,也没地位,挨打受气。被扫地出门的也多的是。男人属于强者,在世上,至少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女的就不行了。属于弱势的一方,咱们这个时代,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一辈子的命运都只能被男人掌控着,半点也由不得自己。”
“妹妹说的也是。”
“三哥只学八股文吗?”
“那样我的命也太苦了。不,什么都学。只读这东西,我怕我会疯掉的。我恨不得马上考上举人,然后再把这些什么破八股文的书全都烧掉。”
听雨心想:这跟我们高考前还不一样?只想着一举高中,然后把这些让自己又爱又恨的书全都扔了或者烧了。
“考了举人也得接着考进士。等殿试之后才能那样做啊。而且以后,你以后上奏折也得大致按这个格式吧?”
“不,考了举人,我也不想再接着考了。”
“功名眼看到手了,你却放弃了,那不行啊,那样的话,等于把煮熟的鸭子扔了。太可惜呀。爹娘知道肯定会生气。 这叫功亏一篑。”
“好吧,我只是心里有这个念头而已。还没真的决意要如此做。”
“哦,那我就放心了。除了这个,还读史书,古文和诗赋吗?”
“什么都读。小说、野史之类的杂书尤其爱看。”
听雨笑了,心里说,又是一个贾宝玉之类的读书人。
“啊,我也一样。”
“妹妹闲暇时都做些什么?只喜欢看杂书吗?”
“也看诗赋什么的。还有女红呗。以前我也爱旅行。到处走走。这次就是旅行的时候,不小心从山上摔下来的。被义母义父救了的。怎么摔的,我为什么会从山上掉下来,都忘记了。摔得我都不记得家在什么地方了。回不去了。”
“妹妹想家吗?”
听雨点了点头。鼻子有点酸,眼圈也有点红了。文轩一见,忙岔开话题。
“妹妹到什么地方旅行过?”
“我记得大约是闽南、两广,琼州、珠海、金陵、苏杭。”
“怪不得妹妹这样见多识广,原来都走了这么多地方了。你说的这些地方,我都没去过呢。”
“那以后咱们结伴去旅行,好不好?”
“只有咱们两个吗?”
“也可以啊。不过,就怕爹娘不同意。要不就叫上大哥二哥,四人一行。我也扮成男装,跟你们一起出去。多方便!”
“就算那样爹娘也未必肯答应。而且我们要读书应考科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