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三天,鲜卑人越过原阳、走北舆、到达了武泉,而此刻的武泉已经成了鲜卑人此次远征劫掠成果的大本营,财富、粮食、人口均集结在此。
李宣和雄阔海一直远远的缀着鲜卑人,没让鲜卑人察觉,此时鲜卑人更加松懈,因为再歇息一晚,就将跨过长城,踏入草原,那里就是自己的地盘了。
可虽然鲜卑人此时有些松懈,但是人数众多,李宣也不敢冒然进城抢人,于是决定等鲜卑人经过长城的时候动手。
李宣跟着鲜卑人继续前行,第四天的时候,鲜卑人跨过长城,晚上的时候刚好在长城边扎营。李宣趁夜来到鲜卑人大帐附近探营,因为此处已经属于草原,自觉回到家中的鲜卑人大营很是简陋,而且防备比较松懈,让李宣大喜的是,俘虏营正在最外围,仅是鲜卑一个百人队围成一圈看守,俘虏营中的百姓被鲜卑人用绳子串成了数串,凄凉的吹着寒风。
李宣心中盘算好了计划,悄悄的潜回自己大军所在之处,对众人吩咐已毕,雄阔海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思考的那些东西,居然是这么用的,不由大为佩服。
悄悄等到了深夜,李宣一声令下,骑着棉布包裹马蹄的战马,同雄阔海等两百多名精锐骑兵当先行去,其余各部人马按照李宣的吩咐接连而行。
到了鲜卑大营两里左右时,遇到了鲜卑岗哨,李宣大吼一声:“杀。”
雄阔海等人各持着兵器,咆哮着杀向鲜卑俘虏营,鲜卑俘虏营处的鲜卑百人队还来不及列阵,就已经被大汉骑兵用手张弩射了个人仰马翻,剩下不到一半的人被雄阔海和李宣如砍瓜切菜一般剁翻。
李宣等人并不停留,从俘虏营向鲜卑大帐杀去,一边趁乱点火,一边趁乱杀敌。而李宣等人经过后,大汉后续的两百士兵驰马赶到俘虏营,立刻下马为百姓解开束缚,士兵边为大家解开束缚,一边道:“我们是沙陵县神戟天将麾下来解救诸位父老的,大队援兵马上就到,大家莫要慌乱。”
此刻百姓正是六神无主急于逃命的时候,虽然解开束缚,但是都想着逃跑。恰在此时,李宣等人冲过来的路上,马蹄声如雷响起,远处火光接连亮起,只见旌旗在火光中飞舞,鼓声震天响起,那火光一直延续了将近数十里地。
此刻那些为百姓解开绑缚绳子的士兵道:“大家不必着急,我们十万大军片刻便至,大家有仇的报仇,有冤的伸冤,一起解开绳子,找鲜卑人算账。”
云中郡被掳的百姓,见远方大军声势浩大,都以为果真有十万大军来援,也不急着逃跑了,在李宣留下的士兵帮助下,互相解开了绳子,找到武器的找武器,找不到的随便拿点什么,就准备等一会痛打落水狗。
片刻间数拨士兵皆是两百一批跟着李宣等人一起前冲,这时被俘虏的百姓中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国字脸庞面相威严、蓄着两撇短须身材魁梧有力的大汉,拿着被李宣等人杀死的鲜卑人弯刀,想起自己年迈的双亲惨死于鲜卑人之手,血灌双瞳怒吼一声道:“大家还等什么,找鲜卑人报仇去。”
随着那大汉的一声怒吼,被俘的近四五万百姓的怒火找到了宣泄的途径,跟着汉兵身后杀去,一时间声势更大,远方的鼓声似乎也助威似的更加接近。
和连正在帐中抱着一个这次劫掠的汉人美女呼呼大睡,却不防被喊杀声惊醒,就见帐外传令兵疾奔帐外道:“启禀大单于,汉军大举来袭,已破俘虏营和西方大营,请大单于快快定夺。”
恰在此时军师魏聪,亲卫头领蔚先峰来到,和连也不顾自己出乖露丑,直接从床上跳下道:“军师,情况如何?”
魏聪此时也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保持风度的鹅毛扇不知丢到了何处,惶恐的道:“汉军喊杀声震天,兼且旌旗众多,鼓声大作,延绵的火光似乎蔓延了数十里,似乎是数十万大军杀至,请大单于火速退兵。”
和连心中大惊,问:“三位大头领呢?”
蔚先峰忿忿道:“西方大营被攻破时,费蛮大头领似乎率着西部诸将向族中退去,拓跋獣、蕨也铜也正组织部族撤退。”
蔚先峰话声没有落地,鲜卑三部大头领传讯兵接连来报,均道敌军势大抵挡不住,己部被迫已经撤退,请大单于速退。
听到三部大头领没经过自己同意,就没义气的先溜了,人闪了才礼貌性的通知自己一声,和连哎呦一声道:“这帮叛逆之徒,气煞我也。”
魏聪见和连似乎被气晕了,摸着胸口一时喘不过气来,忙对蔚先峰道:“蔚将军请组织部族勇士,尽快撤退,我带大单于先走。”
望着瘦弱的魏聪扶着如怀胎十月的大单于的背影,蔚先峰暗呼苦也,但是身为大单于的亲兵统领,只得组织士兵为大单于殿后。
李宣和雄阔海连杀西方大营西部大头领费蛮属下数员大将,费蛮眼看抵挡不住,忙带着人撤退,居然连大单于和连都没理会,溜了很远才醒悟到,忙遣一传令兵招呼可怜的大单于。李宣接着就见中部大营和西部大营也迅速逃走,不禁心中大喜,就在这时见蔚先峰组织人马前来抵挡,后面一个瘦子和一个胖子正在亲卫们的护卫下仓皇而逃。
李宣在鲜卑大军攻打沙陵县的时候,曾远望过和连,这时见到和连逃跑,李宣拍马上前挡住蔚先峰,对雄阔海道:“熊大哥,这里我顶着,你速去擒拿和连。”
雄阔海大斧一摆,扫的一个鲜卑士卒满头鲜血坠落马下,答应一声道:“好,看我擒拿那贼酋。”
蔚先峰狼牙锤奋力一劈荡开李宣的方天画戟,乘此机会对身边四五员鲜卑将官道:“你们快去拦住那巨汉,不可放他过去。”
那四五员将官答应一声,追着雄阔海杀去,李宣总共不过一千士兵,精锐的骑兵不过两百多人,其他多为骑着马的步兵,打打顺风仗还行,这时被蔚先峰率七八百鲜卑精锐亲卫军挡住,眼见着雄阔海被缠住,和连逃远却没有办法,而自己这边的骑兵却已经开始抵挡不住。
就在这时那俘虏营中的魁梧汉子,和一群青壮百姓夺了鲜卑马和散落的兵器杀至,这汉子武艺不凡,连杀数十个鲜卑士兵。且边地民风彪悍,有了这群人的加入,李宣等人的颓势顿时扭转。李宣见状大喜,振奋精神,黑龙吞月戟挥舞如风,一连数戟逼的蔚先峰暗暗叫苦,蔚先峰见和连已经走的不见踪影,知道自己再杀下去,小命都得留在这儿,招呼一声撤退,奋起余勇撞开李宣刺向胸膛的一戟,兜转马头如飞而逃。
李宣见各处火光四起,鲜卑人主力俱已撤退,零星散落的鲜卑士兵,被愤怒的百姓接连砍成肉泥。李宣心中担心鲜卑人发觉异常,招呼百姓和士兵,将战利品迅速收拢,向武泉县撤去。
在回师的路上,百姓们才知道真相,原来他们认为的十万大军,不过是李宣事先安排好的火把,火把一直延绵数十里,而负责点火把、擂鼓、赶着马匹来回奔跑虚张声势的士兵,现在正趴在马背上累的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百姓们这才有些庆幸,虽然李宣连他们也骗了,但是也非常感激和佩服救大家出火坑的神戟天将,如果不是李宣带着一千人冒险冲进鲜卑大营,他们这些人也只能沦落为鲜卑人的奴隶。
当众人赶到武泉县时,俱舒了一口气,轻点伤亡完毕,李宣安排好了守卫,想起在鲜卑营中遇见的那位魁梧汉子,心中感激他恰到时机的赶到,便在人群中找到了他,抱拳行了一礼问:“不知道壮士姓名,可否相告。”
这面貌威严的魁梧汉子回了一礼,恭敬的道:“小人咸阳高顺,拜见李小公子。”
李宣听闻大喜,这高顺可是吕布麾下最会练兵的将领,其“陷阵营”素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美誉,只可惜最后吕布兵败,颇为忠义的高顺不肯投降曹操而被杀。如今这样的将才就在自己面前,李宣如何能够放过,忙拉起拜倒的高顺,笑着道:“高大哥不必多礼,前些时候如果不是高大哥你及时赶到,我军必然伤亡惨重,又何来如今的大胜。”
高顺面色微红,忙惭愧的道:“小公子过誉,若非小公子率军来救,我等皆沦为鲜卑人的奴仆,牲畜不如,如何当的小公子如此夸奖。”
李宣摇着头道:“高大哥忒谦虚了,好了不提这些,不知道高大哥日后有何打算?”
高顺双目微红,摇着头道:“如今双亲俱被鲜卑人害死,家园也被鲜卑人烧杀抢掠一空,哪里还有高顺的去处?”
李宣叹了口气,跟着叹息道:“是啊,鲜卑人年年侵掠,如今的边界哪里还有安全的地方,不过此仇焉能不报,日后总是要找鲜卑人讨回这个公道的,高大哥如不嫌弃,你我日后一起努力,去鲜卑人的弹汗山游一游岂不快哉。”
高顺本就佩服李宣义救百姓,此时又丧失家园失去双亲,听李宣如此志气顿感意气相投,道:“能跟随小公子身边同游弹汗山,是高某的荣幸,岂有嫌弃之理,日后高某的这条命就是小公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