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下, 人口手,山石土田,日月水火……天宇小学的一年级教室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赵天威正坐在教室的后面,独自一人翻看着初中语文课本,他想,不如趁现在没有办法修炼,多学点文化知识,要不闲着也是闲着。不过这书里面的文言文可真怪,读起来怎么和正常人说话不一样呀? 难道古人都这么说话?可真够累的,还要前言和后语相配,虽然师父留下的东西也这样,但是却有详细的说明,也真难为古人了,自己以前虽然多少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那和现在书里面说的有很大的不同,意思也变了很多,可能是修炼的功法和书本知识有太大的差异吧,很多地方不太明白,与其现在闷着浪费时间,干脆背吧,这可是自己擅长的东西,不会的地方,到时候问老师,对了,今天正好到了李老师辅导自己语文的时间了.
正思考之际,赵天威突然感到一股威压,是来自精神上的,感觉自己被人锁定,从外到内看个透彻,而且这个人还给人一种邪恶的感觉,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没看到人就有这种能力,此人不可小视。
这时门突然轻轻的开了,也没有刮风,大白天又不会闹鬼,当然就是人开的了。可是这开门的人也太不懂规矩了,连门都不敲,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懂,太可气了!
学生们受到打扰,老师停止了讲课,学生们也纷纷向门口望去。
门口的人把头探了进来,只见他鸡皮褐发,尖嘴猴鳃,远远的看上去就象是一个老妖精。
你一定见过动画片里的老妖婆吧, 就是那个样子,不过动画片里的是假的,这个是真的,却比动画片里的老妖婆更真切几分……
屋内的孩子们吓了一跳,心想,这人怎么长的这个模样,象个鬼似的,这要是在晚上见了, 还不得把尿给吓出来,太可怕了!你说人要是长到这份上,在家呆着多好,就别出门了呗,你难看就在家自己欣赏呗,别出来吓人了;必须出门时,把你的脸用口罩罩上也行呀,还大白天的跑进学校教室,这可都是未来的栋梁之材啊!要是真把人吓出个三长两短,你能付起这个责任吗?
嘎嘎嘎嘎……门口的老婆子突然咧开了没有牙的嘴, 张嘴笑了起来,那声音真如同铁围山里的鬼叫,叫人毛骨悚然,一些胆小的女生甚至哭了起来。
从老婆子开门到她露出脑袋,再发出声音,这也不过是很短时间,但效果却是非凡的,眼见着课堂的秩序一下子变得混乱不堪.要知道一年的小孩本来就小,不懂事,尤其是山里的孩子,没怎么见过世面,能让他们安下心坐着都是难的,这下可好,一堂课,泡汤了。
李老师自然也很生气,不过受过高等教育的他,有着很高的教养,遇见这样的事情,表现相当稳重、沉着、镇定。
李老师迎上前:"请问你找谁?"虽然来人他并不认识,而且表现很莽撞,但是他还是很有礼貌地问道。
我不找人,我上这来是有人叫我通知你们学校。山下有人给送来五十袋白面,因拉脚的车夫不在,无法送上山来, 叫你们派个人下去进行清点,再找车把面拉上来,叫你们快点去人,怪人含含糊糊地答道。
那多谢你了,我知道了,我们马上就派人过去,虽然怪人的吐字不是很清晰,李老师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并没有多想,因为做为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学,经常会有一些单位和个人捐东西给他们,但是由于山路难行,大车没有办法上来,只好等在山下,再找车送上来,如今一定是开车送面的人,急于完成任务,好回去交差,这才找人前来通知。
怪人道:“不客气,记得一定快点派人去,山下的人特意嘱咐过,说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去做,你们最迟下午两点,必须到那,要不他说他就得把面拉回去了。”
李老师点头说:“两点前一定到,辛苦你了,你老走好。”
怪人转过身走了出去,边走还边嘟囔:“你说这么大个学校,怎么办公室连个人影都没有,
走了这么远的路,天还这么热,好渴,我去那边喝点水去。说着话,向食堂走去,不过他行走的姿势真是特别。只见他走路姿势八字脚、罗圈腿,走起路来上下摆动,左右摇晃,活脱脱的一只野鸭子,看了极不舒服。
再表李老师,这课也别上了,让学生们自习,立刻到艾校长带的班,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艾校长,艾校长深知面粉对于学校的重要性,馒头等面食那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如今有人给送来,学校食堂的伙食也能多点花样了,能为这些孩子改善一下伙食了。
下山的事情自然是他去,毕竟熟悉路,既然山下没有车,那就从村里吆喝两声,找几个帮手和几辆驴马车去,直接把面给拉上来就得了,也免得麻烦。
自己班上的课是没有办法上了,只好叫学生们自习了。每次把学生扔下,艾校长的心里都不是滋味,但是有什么办法呢,穷乡僻壤,深山野岭的。还有蛇虫豺狼出没,没有老师愿意来呀!现在的这五名教师,虽然应希望工程,开发大西部的号召来到了这里,但是早晚他们也得离开,他们毕竟不属于这里,这里太闭塞了,能来这熬两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他们将来走后,这里怎么办,继续请上级派人,能受得了寂寞么?还是努力叫这五名大学生多留几年,那也太不现实了,他们都是签了一年的合同,当时到了回城之时,看学校实在缺人,外人又实在是不愿意来,也都非常喜欢山里这些孩子,要是走了真是放心不下,才一留再留,直到现在,今后,怎么好意思再叫他们多留,要是有条大道就好了,通了车,老师们就可以通勤,学生们放学就可以回家,那该多好,要是修路,太难了,一是山高坡陡,工程巨大,国家也只能拿出一部分,村民们根本拿不出余下的钱,二是即使出的起钱,有人同意修,也不是三年五载能完工的。因此,山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话:陇南山,高与天,路陡好比走钢线。 辈辈亲人穷困苦,企盼路通得幸福。
艾校长先到村里,找到村长,把事情一说,村长连忙着手安排。村里一共三个驴马车,都派了去,再派六个人跟车,也好路上照应点,毕竟远道无轻载,万一有个沟沟坎坎,上不来的地方,也好帮忙推一下。村里只有三十多户,一百多号人,这一下去的人有将近十分之一,还都是棒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