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会议是激励人心的,但初四的会议是庄重悲哀、感激宽慰、大快人心的三部曲。早晨大部分护卫队及主要干部、各村代表络绎不绝地来到新建立的烈士陵园前的大块刚平整的空地上。
此时这个被方少云定为烈士陵园的荒山大部分只是根据方少云设计图计划建设的白灰划线,除了这块平地充作会场已经将荒草杂树清理一空,平整后铺了一层炉渣后夯实过,一个木头临时主席台外,只有一处山坡平整出来,那里已经挖好了一个墓穴,其它地方最快也只是挖开了地基。
这个速度已经够快了,现在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又是过年放假,亏得俘虏多,大多数汉族士兵一下子甄别完成而被派来参加了这次赎罪劳动。
这支元军中有二千多人是邓州的达鲁花赤为这次行动私下临时签发的,因战斗力肯定比较差而被放在中军位置。因在中军这些人此战伤亡不大,又是乡邻为士卒组成,绝大多数人相互之间是知根知底,所以甄别比较简单。
加之又是元新占领区,除去军官与少数多次成为募兵的人加乡村混混,及少许几个想以此为进身之阶的地方土豪需进一步甄别外,一下子甄别出一千五百人组成了战俘三个营。
对这些俘虏本来不该扣留下来,因为他们也是受压迫的可怜人,又来不及为恶。但直接就放他们回家明显不可能,因为他们一回家这支元军的下落与方家谷的太多秘密都暴露在蒙元眼里,到时蒙元的反应又是不可预料的。
若蒙元派三五万人来进攻到是可以放进来打场三五个月的防御反击战,若只在外围封锁对自己从外面获得人口及其它物资有极大影响。如此做虽然不妨碍自己占领这片地区,也扼杀不了自己,但发展的机遇期肯定浪费了。这是个十分可贵的机会,白白浪费岂不可惜。
再说自己也缺人力,一千五劳动力太宝贵了,轻易放弃决不可能。听到汇报后世思维的方少云有一瞬间的天人交战,但很快决定将这批战俘定为战争仆从罪,定为一年劳改,三年监督劳动。至于他们的待遇可以给予充足食物及定量劳动,超额可以给予一些酒肉,监督劳动期可以给予少量报酬,在条件允许下明年可以将他们的家眷接来。
这样宽大的处理让这一千多俘虏十分感激,这世道已经是强权世道,陷入元的统治下向来是如此,让你当兵还让你及邻居共同自筹一切。战场上也一样,被俘后杀剐由人,没有公不公平,只有强者意愿。
他们被召集起来训练三个月,长途跋涉不知为什么而战,进这山谷道后只听见前后都是轰轰轰连响,望也望不清楚,只见前面的人一大截一大截倒下,蜂拥后退的士卒自相拥挤也逃不过被杀命运,倒是挤出道路掉进溪流的人侥幸未死。
后来他们弃械过来就缚时个个吓得灵魂出窍,只见沿途都是残肢血泊,有几个如一块烂肉般散躺倒地上。一路所见到的是护卫队抬起尸体与伤员分装不同牛车,给不可能救活的人补刀,这才让一路上的惨不忍睹的景象与凄惨呼痛声渐渐减少。
这时他们才知道自己是来与这些人交战,可这些人如此凶狠那是他们能打得过的,亏得在中军,不然死无全尸就是他们呀。被俘后吃南瓜稀饭时那里还有什么好歹之念,一个念头是自己的命会如何?
甄别时个个战战兢兢地把自己及自己乡邻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倒个干净。宣布处理决定时他们还不大敢相信,等满满的大饭桶及大盆的菜端上来让众人不限量吃也有点梦幻一般,在家也不可能吃得那么好呀。
这几天劳动很尽力,一方面当然余悸尚在,另一方面也是感激,再一个吃食不亏让他们觉得出力应该。这大冬天这个烈士陵园工程进度快主要是这些战俘的劳动真心尽力而不是拖延磨洋工,需要监管人员用鞭子抽打才用劲。
因任务完成好,方少云昨天开会后过来检查后吩咐每个战俘给予一块二两红烧肉以示奖赏。基本上每个人吃上了这块红烧肉,因为总有自以为聪明而偷奸耍滑者,他们对方家谷的政策不相信,对现场监管不严以为可乘之机,有点出工不尽力,这块红烧肉对这少数人只是一个小小的警示。
不少俘虏咬了一口料厚味香的大肉流下了眼泪,他们的心里真有点如文人所说的百感交集,而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心里有点酸溜溜的感觉。不料自己来打人家,这里的人没杀没打自己,只让自己劳动赎罪,劳动就劳动吃得那么好,还给这过年也不定吃上的大肉。要是自己不来打人家而是净给人家干活只怕全家都能过上这样温饱的生活了。
不提这首批处理俘虏这几天大起大落过山车般的心路历程,静穆的追悼会现场虽然一队队人进来,但都静静地进入白线划定的区域站定静候追悼会召开。
追悼会的主席台上面是''鲁大有烈士追悼会''几字,左右竖联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英魂垂千古''。
鲁大有的棺木就在主席台前由八个士兵护卫着。
大会是由方父主持,但他首先宣读了区委会最新文件,文件名为:关于伤、亡军人及方家谷区有功人员待遇的若干规定。
这个文件规定战死或有军功与有突出贡献的所有方家谷区人员死亡后均有安葬烈士陵园的资格。烈士家属父母由方家谷区扶养,子女由方家谷区扶养到成年。
所有作战伤残人员,因公致伤残人员方家谷区分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的补助,并安排合适的工作。保障其父母衣食不缺,子女扶养到成年。其本人医疗费用全部公家报销。
这些规定让所有在场人员大为欣慰安心,特别是护卫队的干部士兵更加感动,如此一来他们最担心的事没有了。这个办法比抚恤一点钱更好,给一次钱物即使不被上司贪墨也无法保证自己家人今后的生活有来源,这办法保证了他们的生活无忧。
特别是因伤致残有了这规定也不用担心什么,死了一了百了,眼不见也无处心烦。伤残了是人活着而有心无力,看着家人受苦还不如死了好,有这规定就不必担心这事。
方父宣读了区委新规定后,方少云上前致了悼词。其实他说的也不算得上是悼词,悼词主要是回顾死者的经历及给予盖棺定论。而方少云对这个名鲁大有烈士的生平只有三言两语,这不是他偷懒而是实在没啥好说。
如他的悼词就是如此说的:鲁大有烈士是一年前来方家谷区并参加护卫队的,他的家人在逃难时走散,也不知道是否还活着。他的战友也不知道他的过去,只知道他比较沉默寡言,表现虽不突出但训练比较刻苦。
因烈士的生平没什么出彩的地方,方少云大谈牺牲的意义如他说:我们的护卫队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家人,为了保卫我们的财产,也为了自己不受蒙元残杀、欺凌而战,为了向蒙元复仇而战。这战斗是正义与正当的,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护卫队是集合了众人的力量来抵抗元军的铁蹄。在战斗中必须有人冲锋在前,所以牺牲在所难免。
人难逃一死,有的人将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们倚强凌弱抢掠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说,还残杀无辜民众为乐,这些人就是元之匪徒,他们的死遗臭万年猪狗不如。
大多数人是普通平民,他们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百工百业经营劳作,为的是上赡养父母、下扶养子女成长,辛辛苦苦、克勤克俭。和平时期我们与他们也一样,既不高大也不渺小,但他们在残暴面前不敢反抗,逆来顺受而受到杀戮,对他们的死我们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这样窝囊而死没有意义,也感动不了元匪冷漠又毫无人性的心。
我们今天的抗争明面上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危,其实也是为了广大华夏人而战,只是我们不是热血战士只知冲杀,而是通过建设将我们的庇护所扩大开来。这不是说我们不敢牺牲,在必要时我们要冲锋在前,就如鲁大有烈士一样关键时刻他没有退缩英雄地倒在了战场。
如果说杀人匪徒死了遗臭万年,那么鲁大有的牺牲很光荣;如果说普通人的死让一家人及他的亲友邻里们悲伤,他的死让我们成千上万人悲伤。
鲁大有的死意义重于泰山,他的英魂永垂不朽!方少云用这一句为结束语。
方少云说完,八个护卫队战士上前用手上肩抬起棺木,在新设计的护卫队队旗的引导下,由二个班持枪护送下向墓穴走过去。到墓穴边八人用绳子将棺木吊进墓穴,二个班战士一个班一轮各射了三次齐射。
''乒、乒、乒、乒、乒、乒''枪声单调又响亮,让整个葬礼充满肃穆、庄重气氛。方父、方少云在前,区委主要干部跟随,护卫队再次,群众更在后面依次经过墓穴。方少云经过墓穴时低头鞠了三躬,洒了一把土,其后面的人也依样而行。
方家谷区绝大多数人是平民百姓出身,对如此隆重召开追悼会没什么意见,只是觉得应该或感到鲁大有死得很值。连方少云都来致祭就如一个官员来祭奠一个平民一样的礼遇,不是一般人轻易获得的殊荣啊。这些年方家谷区死过不少人,方少云出面还是第一次。
正因为如此几个读书人及流民中过去属出身不错的干部,认为为一个小士卒开追悼会就开追悼会,如此隆重到可以抵个县官的方少云亲自出场有点过分了。及至方父将规定一宣布,及细听方少云的悼词,才明白这也是千斤市马骨呀。至此对方少云更加佩服,这烈士陵园就是激励护卫队及各路英豪而树的。
其实方少云也只是照猫画虎,搬前世的做法为己用而已。他的工业知识是前世学习与积累,军事指挥也是前世学来的,最多加上谨慎多思,至于政治智慧如果真不错前世也会活得更好些。
他只是将前世的追悼会做法借鉴过来,让护卫队员知道他们的牺牲不是没有意义的。想到后世工伤事故也是有赔偿,又制定了那个规定。现在看来效果有点出乎意料的好,看来这类东西要多多借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