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风灯研究工场见铜匠与几个少年正在安装镀锡风灯,进程慢主要是模具余量方少云也计算不了,手工加工的模具精度又不高,所以修修改改浪费时间不少。
如此费事当然也有收获,首先是有了整套模具压制部件标准又质量好,生产效率比纯手工生产少说是十几倍,真算起来三十倍也不止,因为不是经过长期培训的人也能参与生产外质量比熟练工还好。
另外这些研制的人也提高了技艺,他们的水平在提高,眼光也是大有拓宽,知道原来靠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更美观速度更快。
方少云见风灯将投入正常生产很高兴,从工场出来去了表哥乔子民处。现在表哥教书空闲就在编四角号码字典,这也为信号灯、信号旗作准备。相比拼音字母需要先教育人,四角号码旗号、灯号只要识字就能用。方少云决定二条腿走路,那个好用那。
表哥对编字典非常兴奋,这可是大学者才能干的事,虽然只是将一个个字判定四个角的数字,编辑起来也是蛮有兴趣,学习班的其他人试验用四角号码查字发现比部首法容易得多,而且是一学就会。
方少云是过来看看有未完成,若完成马上培训信号员,若能成功以后不用乱敲警钟,整个区域几个高山顶建筑信号台不必人奔走所有消息马上传到,这事非常重要,若是元军来围攻有这信号旗与信号灯整个地区全能掌握,调度力量也快速方便。
进教师休息室表哥在上课,只有秀娴在并且正在帮助编那本四角号码字典。见方少云进来她抬头说字典快完成了,一完成她就会带给他。
看她在这休息室别奇怪,原来她从来到山谷后未回过家,白天随方母在学习班当当小老师,也跟其他人学学文学诗词之类。
方母为她又要了一间房子,好在这时间房子比较宽松,要一间也没有事。她白天随方母进出,三餐也是在与方少云同桌,除了没有同房她一如真是方家媳妇。
这有点不符这时代礼节,至少不符合有点身份人家的礼节,但这事方母最热情,方父向来不是夫纲独张的性子,至于方少云对此也不大理会。他心里只是有些尴尬,如此一个小姑娘怎好叱责苛求,见她在这里生活十分开心也就随便她留不留。
穷人孩子早当家,其实什么时间承担生活压力什么时间成熟。这时代的人结婚早,所以十岁一过的女孩开始关心起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人情往来人际关系。后世的小学生啊!已经开始动心计争利益,想着也有点心寒。
方少云到现在仍然是个后世人,所以他很愿意秀娴能够快活简单地生活着。有时他想陪她玩玩,只是自己的心理年龄太大了,小儿女态做不出了,再说也忙忙碌碌缺少时间,见她开心就放心了。
见秀娴帮助编字典方少云也没多问什么,让她不要劳累多玩玩后告辞出来后又到其它地方走走,一天时间过得很快。
次日他去新钢铁厂看看,这时间高炉还没有影哩,主要是看看整个布局,及了解下有没有遇上困难。见没啥问题他回家吃午餐,刚吃好谷口处城堡派人过来告诉他有三个自称读书人要见他。
方少云听到有读书人找自己有点小愣,谢学仁虽然也是读书人,但他来此的身份是谢家人过来询问合作事宜。虽然他现在确实常在这里,借口是督察山谷改造及房屋建造。
事实上谢学仁确实也是在那边呆不少时间,原因是方少云不单忙,许多地方还不方便带他去,这才没有天天呆在方少云身边的。总而言之谢学仁没有以读书人身份而来,也没有用这个身份呆在这里。
方少云一直希望有读书人来帮忙,但他希望的其实是识字人,可以为学习班上上课,给少儿队及护卫队等教教夜书。至于真正的读书人他的庙直到二个月之前还非常小,大菩萨摆不下。
而现在他认为自己的庙仍然是非常小,论人口也比不上一个下县,人口稠密处一个乡人口还多些,怎么会有真正读书人来这里?
因自己知道自家事,方少云认为大概是有乡村蒙学塾师来此寻找机会。这倒还真是来巧了,现在流民不断安排新安置村里的学习班还真没有人教。方家谷向来矮子里选将军,从来的人中寻找识字的教着,三人若有水平想教书不难,真水平高些可以办几个高级学习班,现在有些尖子需要拔出来培育了。
虽然可能只是几个塾师,方少云也前往见面,方家谷能识字就是人才。本来他想让人带三个人到村委会,不过对方已在谷口等,那边是城堡,在那里见面有个了解再安排事干也一样。
这个时间到此应该尚未用餐,于是让护卫队员先回去,招待三人吃饭说自己午餐后即会过来。
本来会午餐后一径过去,但有人找他说点事担搁一下。赶到谷口城堡进院墙内新建的小接待室,见三个三十左右的年轻人或坐或站在闲谈,方少云远处望去见他们似乎气质还不错,招呼道:''三位远道而来,方某不曾远迎,不知者不罪,请三位原谅则个。''
闻言三人车身见是一个小孩不由吃惊而愣了会神,接着对望同伴俱哈哈大笑起来。盖因三人只听得流民中传言方家谷少主如何如何,至于这少主年龄俱无人提及,想当然了。
流民出去招亲呼友因对方处于流动状态,遍寻多地寄语他人代转是常事。不管告诉亲友或让人转告,他们都会说少主如何如何,唯有少主年龄从不会提及,而听到之人也不会问。
想当然少主就是少主,有父亲名义上作主才称声少主。只听出来的流民含糊其词地提到少主天纵其才,古往今来神童比之也会失去光彩,但这词是过去式还是现代式听不出来。
流民之所以对方少云年龄不愿提,主要是他们担心一提年龄会有亲友对方家谷失去信心的。我们是在八岁儿童领导下创造辉煌的,这话终究不那么理直气壮。
方少云遇这事多矣,就是附近的人知道些也不少人仍然不能相信,更不用提外面来的。见怪不怪方少云见三人大笑不由也笑了起来,年龄太小给他造成困惑也只能苦笑笑。
三个来人自嘲一笑即拱手为礼,言不意方少如此稚龄而失态,望他谅解。接着三人说是听有大量流民投奔方家谷,乃是方家少主要在此地建一片拒元铁蹄的净土,不由得心向望之而来观摩一番。
方少云不以为意延三人入内随意坐下,客气几句接着是三人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姓名籍贯之类情况。首先自我介绍的是三人中年龄最小又最清秀的那个,道自己姓郑名卫字何之、年龄二十五,原金国人氏。次一个稍矮胖些的自报家门是屠宗白字慕白、三十岁,乃是襄樊附近地方人氏。最后自报的是三人中最高大的唐人杰字心志、二十九岁,也是原金国地区人氏。
三个人中二个是参加过科举的,只是文科考试偶然性太大,取士没什么标准,除基本性错误外批判考卷人的主观性最大,这中间九十分与九十五分实在难于分别,因而二人名气不小而名落孙山也属正常。
三人家庭条件都不错,就算是屠宗白也是整个家族避战而早就移居江南。另二人虽不是整个家族而来,但在当地乃是大户,在金时都有人出任过官职,元占据后仍然如此。
三人乃是偶尔相遇于文人集会,虽不是乡亲学友意气却相投,遂成为挚交。郑、唐二人南来乃是在元统治下觉得憋屈,屠宗白虽未身受战乱,亲友遭受屠戮同样心悲意不平。
三人心同意合不免长在一起议论政事,对现在宋元形势也比较悲观。这时间的悲观者大多数是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北伐无期的悲观,至于元军南侵到是不那么考虑。三人也是类同想法,其实他们因对元军的恐惧而将这个念头深沉在意识下层并封闭起来。
一天屠宗白对郑、唐二人提了从同乡那里听到的方家谷传言,并说这里虽几百里之远了,仍然有些同乡心动而准备过去投靠,所缺只是盘缠才找到他告借。
屠转述的言语让郑、唐二人悚然而惊,就如血淋淋的尸体被重新挂在眼前。什么主战派主和派,什么主和派把持朝政致北伐无望,原来元军即将南侵才是最大的问题,现在要守住长江才是我们的首务。亏得我们水军还有优势,只要整顿军备为时不晚。
三人还心存幻想,却明白自己人微言轻于政事插不上嘴,于是决定干脆先去会会方家谷那个神奇少主,或许在那里寻找出一条出路,至多也不过空走一趟也没啥损失,于是三人联袂而至。
介绍了身份至于来此目的却不用提,方少云等三人自我介绍后说了几句介绍自己的话。这话有实有虚,大致上说明方家谷来历及自己为什么有现在的想法。
他说自幼多病因而多思,稍长渐次康复,赖父亲教授读书竟能触类旁通,乡下人少见多怪遂有神童之名,实在是稍聪慧一点不足是称。父教授时常以史实为证让我明白为人之道,偶从旁人所言中知今日宋元形势,惊悟若元一旦渡江,以其豺狼之性江南怕无噍类。
于是乘陈财主与官吏勾结谋夺方家财产,族人有不忿之心,言之彼蓄谋已久且与官吏勾结,与其斗有输无嬴,且会不断蚕食。坐以待毙不如另求生路,加上元军南侵之势已成,不若远避深山或幸而稍免。如此才到此间,又因图谋自卫武器酿酒换取,又引起另一段与流民间的故事。
方少云费力说明主要是他明白自己将必然出现在更多人面前,生而知之太虚妄,莫如编出一段说词,将父亲顶在前面挡挡,大至上能说得过去才行。
这次见三人乃真是文人中翘楚,如此解释是欲通过三人向外界传达,方少云虽聪明背后站着他的父亲,而不是真正冲幼就能知道天下大势的妖魔鬼怪,这样一来终究好让人接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