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村的土楼是每个合作社一幢,相同时间开始建设的此时全未完工。方少云为各村都有较大自卫能力,让他们把外墙抓紧完成,再先抢修出部分房屋存放粮食等物资,这样即使外人攻打进来,所有的人也可撤进土楼抵抗。
如此一来外面所造的草窝子本是暂时过渡的,只要重要东西与粮食在,加上土楼可以防御,各分村自保之力应该不错了。另外他将新制造出的长枪等武器装备不断分发给各村卫队,让他们训练队列与土楼保卫战,侧重放在土楼守卫上。
除此之外二村与三村与外界勾通道路基本上是方家谷与外面道路的沿溪大道,其它虽有山口通外面却是向着另外方向,乃是通向更深山区,防守压力较低。
只有四村除有通向主村的路外,其流向堵河的山溪的大谷口广为人知外。因其宽大更难防守,而且那里现在人员反而最少。对这薄弱环节方少云见熟料有积存,下令暂时扩大水泥产量(扩大人工粉碎力度),在那边谷口依山坡建个城堡。
这个城堡虽不能封锁住四村的谷口通道,却给建筑在低地上的土楼群予侧面保护,增加四村的防守力量。有备无患,方少云一直小心翼翼编织他的防御网,这地方也是重要的地方不可能不防守。
但除了防御网建设村里其它事他也要管着,如各分村堤坝除四村都已经完成设计要求,就是四村也蓄起不小水面。有了大面积的库区湖泊虽没有放养什么鱼,不过原来水里加春天逆流而上产卵的大鱼滞留下来,经过这段时间繁殖多少也有点鱼。
鱼有了方少云就该完成他的承诺,而为各村造船让他们也可以捕鱼了。这次虽起码要造三艘船,不过难度没有去年大。首先去年造的船经过近一年使用优缺点早让大家熟知,所以完全可以在这条船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即可以照着生产,建造工匠也有了经验而不用请人。
有了这条船其实给了一村所有人很大便利,如过去与养殖七岛来往只能绕着走,东西只能用车运,有了船东西往船上一放,一个人也可将之二处运来运去。另因为这船可以支块小帆,不怕时间慢的话使船的人完全不用出力,就可以将船东西来往非常悠闲。
南方本有:'天下第一苦,摇船打铁磨豆腐'之语。磨豆腐苦在半夜三更就要起来,冬天水很凉也得干,但这在天下第一苦中只能排第三。打铁古代大多数只是师徒二三人一个草棚工场,夏天之热不用说,冬天前面热背后北风寒的双夹板滋味也不好受,属于真正常在苦中熬。
而摇船又又有一句话叫:'神仙、老虎、狗',这话什么意思?神仙乃是帆升风顺闲坐而船行甚速,悠闲自在如仙一般;老虎是逆风正盛不进则退,拼命摇吧,如虎发威;狗也很形象,那是拉纤时弓背弯腰,有时还得双手落地扶助。
当然这还不是摇船之苦,风霜雨雪、湍流漩涡、性命相博唯有摇船。只是在这湖泊里基本上是做神仙多,老虎与狗不用做,所以方少云也常坐船悠闲一回,或静静地思考一些难题。
另外有了船一村多了不少会使船的人,方少云训练护卫队及少儿队水性也有了保护神。所以这船人人称赞不错,各个分村早都想要了。因有了使船经验将会使新造的船更加适用,再加上捕鱼过年的时间近了,方少云下令各村同时开始造船。
现在要造船的样式没问题,造船技术人员经过去年实践也有能力,材料方少云一直在积累也没有问题,造船工艺经一年使用也没问题,所以三个工场以熟练工领班带几个新手已经在动手清理场地准备开工了。
正这时方少云突发奇想,现在方家谷四个村每处都有大量水面,各村的村卫队守卫土楼能力或许不错,也仅此而已。但将其它地方放任外人进入后肆意妄为搞破坏也是很难受的,另外水坝也是各村的重要建筑,没人保护被挖损也是重大损失。
面对这难处该怎么办,湖里有船也会被外人抢走占有或破坏。对这难题他在想到船会遭破坏时忽闪灵感,虽然外人来袭必占优势,但他们必然不会有船,山溪水浅时大船进不了,水大时湍急又流向不定漩涡多,大船更不可能进来。
在这情形下自己的人即使空手占据了船只外人也无可奈何。既然如此何不予船一定武装,如一门炮就可以横扫二百米以内外敌而对方只能被动挨打。
这样一艘武装船可以担任保护堤坝,侧击进攻土楼的外敌等任务。况且土楼群最近的距离湖水不足百米,完全可以开出一条安全通道,这对外敌行动的限制力极大。
想到这个可能性方少云让各造船组来人商量扩大船身,船头炮架及可以暂时居住的舱房设计。放大船只比较容易,方少云学过数学,那几何图形只需放大些就行,反正强度他也计算不了,再加层板吧。
如此一来准备好的、有较大宽绰的木料反而紧巴巴的,只怕还要再凑凑。商量扩大船型的众人听了觉得有道理,不单赞同还献计献策解决了材料可能存在的缺口。
这事商量定当方少云应该高兴,但他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为什么原因?原来他觉得一村那边最重要,也想再造条大船武装起来,这似乎比其他三村更有要紧,可现在受制于材料不足怎不让他气闷。
或说这三条船留一条下来,可这排除谁都不好,反有厚此薄彼嫌疑,不到万不得已他没想这样干。只是这事不能成,他心里终究有点耿耿于怀,一心想怎么才能解决这难题。
山上适宜造船的树木很多,但现在造船的木头是他经过几个月烘干的,马上砍伐下来一时间也烘不干。为此他再次求助后世经验与知识。
后世基本上成了铁船天下,内河还有极少见的木船,只是有一种曾经兴盛一时的船几乎消声匿迹,这船就叫水泥船,说它们匿迹也不是非常确实,因为农村偏远港汊半沉半浮的水泥船还保存着它不易腐朽的身躯。
水泥船是铁不足木头缺乏的替代品,而它虽然比木船笨重些,实际上也是有它的优势。如价钱便宜不用每年修理,破个洞只需抹上快干水泥二十四小时又能下水使用。
现在给他足量钢铁他也没有技术生产钢铁船,而水泥船方少云前世也是农村人,不单见过乘过,还见到过建造场面,后来更见到过不少水泥船的建设奇迹报道。
如最大的水泥船竟然是五千吨的近海运输船,这家伙放在鸦片战争面对英军的舰队可以不用开炮,只用碰撞就能打败它们。
水泥船当然不如铁船好,最主要是经济性差,水泥船体比重约2,6,约略小于钢板的三分之一。这比重意味着一厘米钢板等于三厘米水泥船体,但就强度而言三厘米水泥船体远逊于一厘米钢板。因而载重相同二种船体排水量相差极大,也就是说水泥船不少能源是白白浪费的。
还有钢材可以回收,水泥船反而是一锤子买卖,船寿命到了,水泥中只有可利用的细钢丝,想取出还要花大力气才行,所以它成为过渡产物也不奇怪。饥不择食有米拣糙白,世上事大多如此现实。
水泥船比之铁船当然远远不如,比之木船却是各有优劣。单论运输时轻快与耐碰撞等当然木船强,而木船基本上每年要修理,换些船板与抹抹桐油,漏洞修理也要大排其场。总而言之造木船需要专门工匠,所需材料也不少又缺乏,每年修理又要花钱。
相反水泥船技术比木船简单,造价低,之后维护费几乎为零,补漏自己也能干。其安全性刚推出时是广受怀疑的,所以最初的农用水泥船前后有二个安全舱,可以保证载货中舱漏了也不会沉没。后来发现这设计是有道理,不过也是太保守,因为普遍使用水泥船后发现真正一撞就沉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大船撞小船,但这样的撞击铁船同样吃不消,水泥船被撞沉不奇怪。
方少云此时突然想着水泥船运输虽失在比较笨重,但有一种船反而需要达到一定的吃水才好,这种船就是战船。一条船什么情况下航行最安全?空船太飘抗不住风,重船干舷太低顶不住浪,所以战船空着基本上也是半载状态,若不够还要加压舱铁或压舱石。
这让水泥船成为战船的可能性大增,特别是这时代没有破甲能力,水战主要就是放火与夺船。水泥船不怕火,在水战中一大优势有了,这湖中没有敌船,所以在这里称王称霸是肯定的,方少云又会给它武装上纸炮,还有谁敢对付它。
生产水泥船是肯定能行的,这有后世实践可以证明,但方少云想生产水泥船其实条件还不大充分。这个条件欠缺不是设计而是材料,材料之重要与理论、设计乃是三角关系缺一不可,没有材料后世那么多先进的东西只能是理论与设计的空中阁楼,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如现在水泥船明明可以成功的设计,却是还存在着材料问题。这材料问题首先是水泥,这有点让人不解,水泥方少云不是已经开发并成功生产一年多了吗,怎么还缺水泥。
不错水泥是有了但强度却不够,他捣鼓出来的水泥强度只有225#左右,而后世水泥小船用的也是425#水泥,这强度上差距不是一点点。
水泥强度不够又不放弃这个计划只有提高质量一途。分析一下决定水泥强度的大至上是三个因素,第一是配方与配比,这事一下子搞不定,再说现有配方与配比基本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因而方少云直接先放过。
生产熟料是第二个大因素,这是个生产设备与工艺及烧结控制问题,稍微改进一下能提高现有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地少量生产也能提高些品质。另外粉碎也很关键,同样熟料粉碎好坏也会影响到产品质量,而这方面土法粉碎设备与后世那种球磨机比差距极大。
所以想提高水泥强度还是有些办法的,如烧结前的物料的粉碎搅拌可以更细更均匀,如烧结时温度控制可以更精确些,如粉碎时可以更细些。这一来虽不敢说能达到后世425#水泥强度也不会差太远了。再说只是造一艘静水湖泊小船,不会与其它船碰撞,又不必考虑运输经济性,船壁可以加厚一些,所以问题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