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方少云仍然想把各户长子除外加孤身流浪汉都控制起来,他这样做的理由在联盟、护卫队最高军政联席会议作说明时,众人都是不可思议后转变成相当理解与支持的。
那么方少云究竟是怎么解释的呢?他的观点是现在每个合作社搞得非常好,除了合作社的人有充足的粮食与肉类外他们购买了大量工业产品,而这是他们交了三成税加一些储备后的消费能力。
这样的生活历朝历代从未有过,而且不是发生大而且周期长的天灾,或者人为改变大幅度政策这样的能长期如此。但有一点不足,每个合作社不管耕地面积还是其它土地虽都有些冗余,但那是为灾难预留的。另外提高种子性能与耕种技术也会增加产量,可惜这一切都是有限度的。
生活安定、富裕之后会怎么样?而且我们还会发展医疗水平,提高老百姓身体健康水平。这一来会怎样?这一来人寿命长了,孩子多了,慢慢土地种出来的粮食再提高产量也不够吃饭了,到时要么大家挨饿,要么一些人抢夺资源日子过得好,另一些人更加贫困。
最后会怎样呢?农民起义、瘟疫、旱涝大灾大批人惨死在天灾人祸上。历史上人类都是发展到人口很多时遇上战乱后慢慢恢复过来的,真若是汉以来没有发生过大战争按自然增长每百年翻一倍计算我们别说吃饭,吃土也早挖地几丈了。
如此该怎么办?这无法规定每人生几个,只能将道理慢慢开始宣传。另一个是规定每户只能留给一子,其他子女由我们安排去其它地方如工、矿业及新合作社,甚至是向外拓展,这样一来可以降低人们生育意愿。而且人口流动大语言也能渐渐统一起来,中华民族以往主要靠文字维持认同,语言统一如文字统一,会给交流及加强民族认同好处极大。
这些话方少云多次提过,一些理念变成条文还已在联盟实施,只是这次牵涉面大让众人有点缩手缩脚。但方少云不这样认为,他说此时刚将这里老百姓解放出来,对护卫队最感恩怀畏之时。感恩联盟的政策不愿反对,怀畏护卫队的行动他们不敢反对,正是立规矩之时,过几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这一说众人才明白过了这个村下面虽然有店但要过去更难,不如现在咬咬牙趟过去。于是春耕后工作组与护卫队将百万多不是长子(反正家中留下一个)或无家可依的单身汉集中起来,从中挑选了八万新兵,二万左右进入干部培训班。其他人流浪者年龄小进各类学校,大部分平时参与城镇建设、道路建设,农忙时在为他们特设的农场劳动。
这不是说他们被筛出没出路了,而是对他们有识字及技能学习安排,逐渐会从他们中间挑工人、店员、工匠徒工等。年龄大了成婚有孩子也可申请去新办的合作社,只不过因战乱女性比男性少许多,联盟的婚姻法又不允许早婚才不考虑这些人捡提前结婚而逃避。
这个数字的人大多数就这样处理算是解决了,但还有不少孤、寡、残、幼之人二三十万不大好处理。联盟原来荆州那边大部分地方来自宋统治区,整个人口也不多,处理这些人建设一些养老院、孤儿院算解决了。对新占领区这个情况也有所预料却想不到如此严重。而之所以之前调查没有搞清楚乃是这些人都在偏僻角落苟且偷生苟延残喘,这次工作组将所有人都清理了一遍才全露出水面。
历史上蒙元南侵比在北方算是杀人少的,这名义上说是乃蒙元朝廷许多汉臣及有识之士如伯颜也是如此主张的缘故。实际上除了杀人魔王那里会以杀人为乐,人杀光了江南连放牧也不适宜,所以元在江南杀人少乃是攻打江南太顺利了,没有反复拉据多重直接杀戮及多次抢掠饿死一大批人。
若说这与元军善心有关那也确实有关,乱世人命贱于狗,太平年代死于黑幕不算,正儿巴经判刑杀个人封建社会也要三审五核才行。可元军南侵时一路行军沿途抢掠几个村子杀几个人找谁申诉?
这话似乎是有点跑题了,其实经过工作组、护卫队查了户藉再统计已被解救人口,仍然对被战争牵连而家破人亡数字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富户隐瞒了大量人口,也就是所谓隐户,另外奴婢之类基本上也不算在户藉上。加上逃匿成匪、成半匪半民的,连联盟工作组、护卫队能力再强新统治区还有躲进深山的遗落人口,更别说南宋朝廷了。
此番话要说的是蒙元侵略江南被元军直接杀死,间接饥、寒、病而死,及更间接的由战乱引起的各类武装自哄互斗,烧杀抢劫平民等等造成的数字根本统计不出来,分类比这还难百千倍。而元军南侵的残暴仅以这二三十万已无力自己养活自己的人数就可以看出一斑。
这二三十万人还是挑走有劳动力及能上学的,或一家人剩下二三人中有主要劳动力的,还有许多没能撑到工作组、护卫队到来的,这一想还真令人不寒而粟。
讨论确定蒙元南侵杀人多少无济于事,知道有如此多孤、寡、残、幼方少云只能批示扩大建设养老院与孤儿院。其实在事先也是早有规划,因为护卫队各项工作有人负责,这样的问题也算大事怎会疏忽。就是侦察返回的信息统计没那么严重,但这个失误可以理解,毕竟侦察是秘密的又是军事优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有一切都摸得一清二楚如掌上观纹。
知道之前计划失误要大幅扩大养老院、孤儿院规模倒不是太大的事。现在建筑材料与人工有的是,孤寡残之类人互相照顾一下不需要额外人手,连蔬菜也能自己解决,主要是缺点粮食,或经济宽余后添加点肉食而已不算太困难。
至于不到学龄的幼儿数量本就不大多,养几年上学多一点人更好。多出一大半计划外的孤寡残幼之人牵扯了工作组更多一些精力,好在计划时粮食等都留有较大余地这方面不担心。
安置孤寡残幼群体仅是突破计划太多需要方少云拍板调整而已,其实忙碌完春耕工作组与护卫队不是轻松反而是更加忙碌了。为什么这样原因很简单,忙春耕乃是抢时间,忙完后合作社的事并未完全完成,而其它工作又需去做,乃是一事未了接许多事。
这些事包括办养老院、孤儿院;先为孤儿办各类学校;组织各种施工队进行各类建设,如养老院、学校之类的房屋、省道县道的路桥、城镇修复或重建等等;城镇工商业股份制;普通各类学校、、、可说是在这里除了人与一些房屋外什么事都将会新建设起来。
另外这么多人要读书造纸与笔墨需求量是之前数十倍;这么多人有足够衣穿纺织产量要提高几倍;景德镇瓷器在战乱中遭到破坏要恢复并且改革制坯、上釉、烧窑工艺,提高产质量;及新建现在大规模建设所需要的水泥与石灰之类;钢铁、铜、铅之类生产。
这么多工作光靠方少云规划他前世乃是小人物,只比现时代的人多了点见识如地理、理化、机械、金属材料知识,完全由他统筹会大大误事。只因军事上有参谋部,民政上也分了各个部门分管,有什么事都由各自专业的人会立计划或提议这才有条不紊。
如商业甚至是早就自觉布点到每个村,虽然暂时生意不多,但许多物资他们在帮联盟政府组织运输、代为仓储保管以及发放。这一来虽不赚钱但运输链,仓储场地建设了起来,信誉声誉也建立了起来。
而联盟早组织了一些总部工作组各暂时分管十几个县的工业建设、道路建设、城镇建设。这样区划才不至于大而无当也不会需要太多干部,将他们放一起竞争一下以后府、省干部就可挑选出来。
现在联盟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完善,但统治区太小,除了顶层中间就是县级,从基层一下子将他们提拔到县级府级,将县级一下子提拔到省级这步子太快。虽然这事只能这样,南宋官员极少能用的因理念不同还绝大多数不愿出来干。
事情就是这样无奈,有点能力与骨气的有时太固执于旧观念,对联盟政策根本是持反对态度。在占领原宋统治区时还有不少原南宋官员愿意为联盟办事,这些人现在在联盟大多数乃是高级副职。这不是说他们转变了观念而只是他们的骨头软,他们的同僚投降了蒙元方少云对他们根本不会招揽反而会对他们进行清算。
碰上方少云也算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之前被联盟占领的宋官员虽然同样骨头软,但没有投过元就是没有这个罪,贪污渎职性质差一点了。为此抓住投元的官员方少云肯定不会用,即便是能力再强又比较清廉也不会考虑给个特赦什么。若是不投元又比较廉能他也愿意去招揽一下,他们不愿意也就算了,牛不喝水强按头的事他不干更不可能弄个三顾茅庐。
对原有官员除少数有民族气节,还比较廉能的方少云的政策是放过小节尽量招揽一下。对普通文人他的政策也没什么变动,所谓愿者来不愿者去、合则留不合则去,任何仅凭多读几本书考个儒家经典就能当官是绝对不可能的,极少几个比较有理想、肯干、转变观念、出类拔萃者升职快一些那是正常的。
在一个风起云涌大浪淘沙年代,处在一个没什么老资格又迅猛发展的势力中间,只要你有能力又肯干从奴隶到将军也很快。这时代读书人少,加入护卫队方少云给予他们的特殊对待越来越少,但要在仅刚识几个字的同伴中优秀出来十分容易。
另外方少云还真不搞成份歧视,只要自己不曾犯罪原来身份不计较,那种革命数十年身上还背着原罪而不断忏悔那不是实事求是,完全是僵硬、死板兼戏弄人。不过在联盟土改、将投元者毫不留情审讯判刑,将恶霸处死的环境下这类人的子弟也不大可能报名参加干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