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少云回方家谷休息放松几天后,再一次巡视了各工业发展情况。他的第一站是炼钢厂,这里现在又建了一座更先进的小高炉。不过这不是方家谷建造的第三座小高炉,在第一座石砌小高炉基础上,经过改进及有相关生产能力建造了第一座更先进一步的铁外壳小高炉。
因为方家谷这里铁矿石量少质差,占领区又不断扩大,光新式农具不断剧增,整个需求以几何级扩大因此根本供不应求。为扩大产量在谷外矿点挖矿供应谷内外,又设立了第二钢铁厂,建造了经过小改小革扩大容积的第三座小高炉。经过一段时间运用这是第四座小高炉,也是最先进的一座。
不过这些只是设计数字,第三座小高炉在容积上进一步扩大,蓄热与鼓风技术都有较大改进。特别是铸造的多级水力蜗轮鼓风机风力强而稳定,让炉温进一步上升,铁水融化更彻底。在此基础上造渣技术因经验积累,也有不小提高,残留磷、硫又有减少。
这一次进步不但小高炉之改让焦比下降、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外,连平炉炼钢技术也首次获得运用。现在第二钢铁厂产品基本上可以直接用于绝大部分产品,民用根本是不必再煅造处理。
经过应用又有了新认识,加上方家谷区内这座小高炉产量不足,坩埚炼钢太浪费人力物力。加上陶瓷螺旋喷淋降尘消硫烟道在第三座小高炉上运用成功,谷内新建再次改良的小高炉加平炉成为势在必行。
这陶瓷内衬螺旋喷淋降尘除硫装备不用说是方少云设计的,这不是他关心环境,或者在此时他根本没有把环境保护放在前面考虑。第一个保命优于环境保护,命都没有再好环境有什么用。其次一年产能就生产几百吨,明后年才几千吨钢铁,与后世中国十亿吨左右比,与河北世界第二的产量比自己生产一年还只有人家一炉二炉乡产量。按百分比小数点后还有四五个零啊,说自己污染环境那是太高看自己了。
既然如此方少云为什么又会搞这套设备呢?这个原因是他大概知道这粉尘中有些微量元素,虽暂时没有能力研究或提炼顺手保留下来也好。而他的主要目的是收集硫酸,喷淋水主要还是为此。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他顾不上工厂保护与工人保护他要考虑,四处粉尘空气呛人脏兮兮的工人可不好,职业病他可治不了。
到钢铁厂发现新小高炉尚在铸造炉壳,便询问设计小组第三座小高炉的设计与运行情况,及这座小高炉的改良地方,在听了汇报后方少云勉强提了一些想法供他们参考。
此时他的想法还真是参考意见,首先他在后世不是冶炼专业人士,所有的知识乃是从事机械修理时或道听途说或看技术书上简介,及种种不正规不系统途径而获得。所以在概念、观念上远超这个时代的工匠,也有一些另星知识可以领先这个时代的人。
但现在他将所有知识差不多都掏出来了,就冶炼本身他已没什么东西可掏的,至于钨钢、不锈钢等合金的大致成分等知识暂时还遥远,此时他只能主要靠他新培养的人自己研究了。他现在算是师傅领进门,下面靠他的弟子们了。
不仅冶炼如此,其实水泥、制砖、酿酒、医药、造船、望远镜、玻璃等产品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他已经有点江郎才尽了。或者这些产品或技术有更高级的技术与运用,但此时还用不上或用不了。
好在这些东西领先这个时代数百年,他又培养出不少人来主持各项工作外,培养他们敢于创新、敢于研究与敢于幻想的精神,或许不用几年他们都能超过自己,这将是自己第二次成功。
视察了钢铁厂又去看水泥厂等建筑材料生产,这些建材主要是产量问题,不过产能将大幅度扩散开去,不然运输问题也解决不了。唯有水泥要造船,高品质水泥生产尚在质量与产量上有欠缺。方少云与水泥研究室一起设计了新设备,算是又有一点进步。
接下来的视察方少云与各负责研究的人解决了一些生产问题或应用问题。还留下一些产品让开发出来,如毛巾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对机械研究室布置针织机的研究任务,这是先生产袜子。此外每到一处还动员他们开动脑筋,群策群力,不管设备还是工艺或是消耗与工效都要改革改良。有能力要开发新技术、新运用及新产品。
最后是视察军工这一块,这不是方少云不重视,而是他觉得这里面生产任务重,技术相对成熟,改进比较困难而且不敢下重手。因而只是与研究人员谈话,共同对所有设备、生产线、生产工艺提出改进设想,让他们对机械设备不断小改小革,迈小步积大成。生产线与生产工艺也要不断改进,争取消耗减少质量提高产量增加。
此时已生产了一万多支枪,而现在产量达到长枪五十,短枪十支,各类炮一架,合格率九成以上的水平。明年底这次整编的部队基本上都能武装上,但一年武装二万人不算报损十年才二十万不大够,至少北伐计划还要推迟一些。不过这个基础已经夯实,不改进也可以通过重复建设来完成,方少云让他们改进另一方面是为机械化时代积累基础。
机械化时代需要当然第一个动力,这个动力本来还不没有产生或者生产力水平还不足让人觉得机械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及几倍几十倍的生产效率。不过方少云会当这个推手,让这个时代产生需求,比如机械动力的军舰与装甲车,比如远洋双动力贸易船,比如轨道交通,比如纺织厂,比如矿山抽水送风等等。
推动机械化方少云除了推动需求他还有一大法宝是他对于内燃机如柴油机有一定的维修经验。这不是说他马上能制造出现代化柴油机,但通过柴油机反推导设计蒸汽机比较容易,因为汽缸、活塞及曲轴连杆是二者同样的原理。至于橡胶与滚珠轴承对不起,这些根本不需要,或者只是某些小部位改善之用,属于有更好没有也无大问题的东西。
当然要搞出蒸汽机也不容易,他现在保命要紧,因此是军工优先、现在要用优先。所以即便是有了机械化水军打败元水军更加轻而易举,但他没有去动这个脑筋。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任重而道远,方少云是想通过提高机械加工能力及材料水平,让今后研制蒸汽机时更容易些,至少到时不必为机械加工发愁。
视察完这些了解下最近的情况他与秀娴来到倚竹谷,正巧这天唐人杰的请示文到,方父一看这个他可决断不了,派人送到倚竹谷。方少云看了请示报告觉得不影响什么,稍稍有利便同意了。
这次到倚竹谷方少云一呆好几天,这不是他真在度假而是避开杂事打搅专心考虑如何迎战张禧的水军。这个事既好办又不好办,主要是看要达到什么目的。
如仅是打退这股元军容易,虽然他现在攻打襄阳时八艘、后面堵河造船基地又完成二艘、飞鱼岛造船基地刚完工二艘,仅有十二艘主力船加六十条主力战船及数十条哨船、巡逻船与张禧数百条船无法比。但水军论数量更论吨位,自己现在有八千吨以上,而元军估计在一万吨以上二万吨以下,估计顶天也是三比一。
水战中不是同吨位就可以匹敌,这个等式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船只吨位、防御、武力相仿,训练、士气与经验等差不多。但现在双方吨位、防御、武力不是一个等级,所以打退元军轻而易举。这比一战时一艘二万多吨战列舰对战十艘五六千吨的轻巡洋舰还容易,因为巡洋舰还有炮而元军没有。
打退元军容易打痛元军难,只有如怪阵诱敌那样元军拚命冲过来而难一下子逃脱才有可能。但水战不是陆战一样,陆战一散弹能灭不少人,用长桶纸弹发射速度快还可以长时间射击。水战一条船虽小也要一轮炮击才行外,不似陆战前面人死再打后面,水战不可能越过将沉的船攻击后面的船。
开阔水面加有速度快优势或可以绕弯包围,可惜自己的船速度不够,也不可能如陆战二面包围,甚至还没有大叉道让自己的船一分为二前后堵截。唯有襄阳这里有叉路,但一头往堵河方向退自己的主力战船比元水军强大不少,只用弓箭迎战以败诱敌已不易,要做到引敌军全力追击更难。
以败诱敌必然有所损失才行,自己没有与元军差不多的战船更没有炮灰可用。再说表现出元军必需全力追击需要很大的实力才可能,这又是自己做不到的。
另一个是兜堵的船队必需沿北汉江而上,那里现在虽没有元军,但探子难保没有,泄密可能性非常大。就是不泄密元军在此只用少量船追,大部分船留襄阳这里仍然不能痛歼元军多少力量。
打败元军没问题,怎样尽量多歼元军才是问题,面对这个难题方少云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他在躲清静考虑这事。而秀娴现在算他的机要秘书,他躲在倚竹谷她过来是生活秘书了,主要是管方少云的一日三餐。
夺占石城主要是为更好控制汉江,拆了郢州城是为了不让元军在汉江边有坚固的据点可用。除了这个目的外就是为更好打击元水军,只要郢州在元水军不管进退这里都能借力,万一不行还可以弃舟逃进城里去顽抗。
到了倚竹谷方少云就研究起刚送来的襄阳到郢州汉江地形图,这是他令侦察兵刚绘制的,虽然不大精确但基本上的地形与水深、支流及江心岛都标志了出来。这些图都是一段段画的,他找了间空屋子用白灰据这些图纸将这段汉江描绘下来,然后就看着它研究战术。
想了半天也没有好办法,有时他想将船藏岸上或更下游去。但下游两岸都为元占领区,打下它们惊动元军不打下怎么隐藏,这船比上万人都难于隐藏,人偏僻地方只要控制住少许人就行,而船稍大一些再多一些停在水面怎么瞒人。至于将船隐藏在岸滩实在太难,拔上岸不是一二吨的小船,而岸滩一望可见,拿什么来遮蔽近在咫尺的视线?
午餐后他出去散散心,一味闭门造车也没有用,此时他边散步边回想后世反舰已用导弹、用飞机,再之前用岸炮。此时他的眼睛一亮心想看来自己也走入盲区,一味以水军对付水军,没去想有了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以陆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