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成谶,梦引就从来没有不对过。
跌落中的少年石一,惊恐之余,脑中竟然浮现这样的感慨。
跌落已经成了事实,无法改变和避免,而再怎样的争扎,都是无用。
少年人果然不怎么畏惧生死。惊恐、争扎一番后,石一看着下方越来越大,黑漆漆的洞口,此情此景,和梦引中某些场景类似。他神情渐渐平静,索性调整好被冷雾吹得半僵的身形,四肢打开,平衡成一个大字,如一只滑落的鸟儿,向下方坠去。
果然,梦引中,他坠落时没有很恐惧。
就如现在,此刻。
数十息之后中,石一临近了黑漆漆的洞口。近了,石一才感觉到洞口之大。自己就如,落入深潭一颗小小的石子。
越到洞口,迎面扑来的风,越发猛烈。石一感觉衣物和背上的包裹就要离体而去。而面部皮肉,像是要被挤裂撕开。石一皮肉痛楚滋生。
还没摔死,就要被风撕碎?
不会这么霉吧!
难道自己要被风撕成一个骨架,然后跌碎在洞里。
黑黝黝的洞口。不知其几许深。如一张黑漆漆的大嘴。想到大嘴,他联想到黑暗和吞噬这两个词,石一突然汗毛耸立。恐惧如寒意直透心底。
这是对大嘴的恐惧,对黑暗的恐惧。不在梦引中,他无法感应到黑暗中的一切。
这恐惧超出第一晚夜宿荒野,超出一索渡江身影晃动那一刻,超过先前的突然跌落。
而就在石一突然迸发的恐惧中,石一跌落的身影慢慢放缓。最后,竟在洞口处悬浮起来。
洞口,四面八方的风,将石一托举。造成了悬浮效果。
而且,这风也没有先前的挤压割裂感,如无数细细的微风,堆积凝聚。如全身放松,半浮在水面上。那是一种坚实又温柔的托举。
没有继续往下坠,石一又渐渐从恐惧脱离。
下方依然黑暗无光。不知其深,不知有什么在洞底等着他。但这温柔厚实的风,抚慰了他。下方似欲引人而噬的黑暗,似乎也不再那么可怕了。
其实石一此时就如一片轻盈的羽毛,是在缓缓下降的。回复些许心神的石一,渐渐发现了这一点。情绪又开始朝着恐惧那一端漫延。只是身前的风,如温暖厚实的大手,继续托举着,抚慰着他,在另一端又给了他依托和安定。
在这样矛盾的感觉中,石一慢慢落进洞底。
没有摔伤,没有跌落。唯,四肢,胸腹和面部,传来一阵坚实和寒凉。
事已至此,石一反而渐趋平静。
他慢慢爬起,到了洞底,他多少适应了一些黑暗,睁大双眼,洞底其实并不是他想象中的一片漆黑,而是很深的蓝。他还有些视觉。如他潜入岷山小村潭底,只是这蓝色深的多,视力所及只有不到三尺许。
仔细察看后,石一发现,其实这是洞底石壁上,有很淡的蓝光散发。星星点点,稀稀落落。
如夜空繁星,只是比繁星更加暗淡不见。
在陌生、黑暗,不知名的洞底,一丝光亮没有石一固然害怕,其实,有微光他也害怕。
石一这些年手头没有真正的修仙古藉,搜奇志异的书藉却是看了不少。那些书中描述,想象中的奇异之物,妖魔鬼怪,在这一刻,脑中一下子就跳出了不下十个。
漆黑无光,他怕下一秒手上摸到,身体触碰到一块粘乎却温热的物质。有微光,他怕眼前突然,出现一个脸上污血漫布,黑发裹面,舌长一尺的白衣女鬼。
石一呼吸粗重,有点喘不过气来。
但他只能将脑中的这些念头压下。
将平静保持。
他要离开。离开这里,继续他的青岷宗的修仙之行。
抚着洞壁而行,手掌所及,洞壁从干爽,渐渐转为湿润。耳边的滴滴水珠溅落的声音,开始清晰可闻。微风转凉。
肚子咕咕,石一却忍住饥饿,继续往前。摸了摸身后,包裹奇迹般还在,没有被跌落的劲风吹走。包裹中还有一块龙晶米、红鳞瓜和几种小村作物制成的干粮。
不知要在这洞中呆多久,石一仿佛又回到赶往岷山,掉了碎银,省吃半饥的日子。
直到全身乏软,石一才停止摸行,取下包裹,从里面撕下小片干粮。
庆幸的是,他应该摸行了十里有余,却没有发现任何动物。连蝇虫都没遇到一只。倒是石壁上不时会有一种绒绒的如青苔的白色物植。
按理,此处有水有空气,具备生命生存的必须条件。除了苔藓,应该也有动物,哪 怕小型蝇虫的存在的。
情况有些诡异。诡异得让人奇怪。
他怕遇到莫名的生物,包括蝇虫,但真是丝毫不见生命存在,石一又很是不解。心头惴惴。
时间就这般流逝。
不知几天过去,石一的干粮已经全部吃完了。饥饿感还好,最为难受的是,心中越来越重的孤寂感,他觉得自己如一只孤魂野鬼,可有可无,石一第一次想到了放弃。
“就这样吧,自己已经努力了,真的尽力了。”
中间他也有休息,却是没有入梦,也没有梦引。
“连梦引都要弃自己而去了么?”
他很想就这样,靠着石壁坐下来。睡一觉,什么都不想。
“死亡不过是一个醒不来的觉。”
而此时,石一心头又出现了另一个声音。
“不,你不能放弃,你没有资格放弃,你代表的不是一个人,你承载的是一个家族数百年未能实现的执念。你是一族的曙光,实现修仙执念的曙光,这抹曙光好不容易出现了,无论何时,你绝不能放弃。”
“你不是一个人在摸行。你身上有父亲的期望,母亲的关怀,有钟爷爷的鼓励,有石氏一族祖辈们的执念,他们都在关注你,陪伴你!”
腹中空空,体力快到极限了。石一伸手抓向石壁上的绒绒的附着物。白色的唯一还算是植被的东西。薄薄的一层,石一将其抠了下来,往口中送去。
既然有了第一口,进食的本能催促着石一,将身前这处石壁上的像白苔的东西,统统送说口中。
“拼了,不管有没有毒,能不能吃,先吃了再说。”他心头模糊地想。
不太好吃,也没想象中的难吃。
石一等着腹中的动静。他体质素来不好,尤其是肠胃更弱。即便这一段食用龙晶米等小村作物,他的体质强了不少。
以自己的肠胃功能,要是有毒,很快就会反应吧。
可是,石一等来的不是腹中的不适,不是呕吐,而是浑身突然热乎乎,精神起来。
“难道这疑似白苔的东西,不仅能吃,而且比龙晶米更对人有补益?!”
黑暗里,深蓝色的微光中,石一咧开大嘴,脸上还残留着白苔,傻傻笑了。
食物能壮人胆。肚中有了货,少年敢拼搏。
食物就在身边,而且一路走来,那么多,前方肯定更多。“要是早发现就好了,自己就不要半饥、饿肚子这么久了。而且饿得有些神志恍惚了。不过,要不是恍惚,他石一还不会想到,去食白苔啊。”
浑身温热,身下血气在穿行。而且血气似乎有些过旺,还在不断涌出。
石一准备开大脚步往前,突然灵光一闪。靠着石壁盘坐下来。运转起涤尘心经。
近两个时辰后,石一起身站起。
“柳暗花明啊。”石一喃喃。
就这么一会,石一感觉他体内的元力,竟然多了一些。这几乎是水潭中修练十天的效果。抵得小村住处二十日。
白苔不仅能吃,而且对气血十分补益,更加的是,可以转化为修仙的元力。
而且,此处这么多。石一再次傻笑。
梦引诚不欺我。跌落黑洞,不仅不是绝地,更是他石一的福地。他不知道到了上宗福地,元力浓度怎么样,至少以农庄出品来看,修仙者们的吃食,对修行的增益,不一定会比此洞好。
石一,以修仙为已任。
在他看来,只要对修仙有益的事,那就是对的事。
能大幅度提升修练的速度,是更加正确的事。
石一望着深蓝微光下的白苔,双眼放光。
此处能有助修仙,能大幅度提升自己修练速度,就是对的地方。
黑暗也好,孤寂也罢。都是正确的地方、正确的事的附赠。不是说,修仙者都是在孤寂中奋力独行不。
此处他走了这么久,也没遇到什么危险,没有任何动物,他石一就是此处的王者。
他可以尽情享受,不受打扰。充分利用这个地方。
等自己实力强大了,还走不出这个地方吗?石一不信。
梦引和此刻的事实,再次互相证明了彼此的正确性。
就这样,石一每日以白苔为食,渴了就到滴水处,捧手接着水喝。包裹中的小水囊都不要用。然后倚着洞墙坐下,修练涤尘心经。食用三回后,就休息睡上一觉。醒来习惯地念颂一遍无名口诀。
日子就这样,孤独又满足地过去。
以入睡一次计算一天。不到一月,石一元力到了凝气二层。
再过两月,他已然到达了凝气三层。
以他的资质,这简直就是神速。
而且白苔似乎应有尽有,吃不尽吃。感觉完全可以够他吃个数十上百年都没问题。
唯一的缺憾,就是他只有涤尘心经一门心法口诀,此诀按他的体会,主要是洗练身体,宁心静神。要是身上再有御剑控物的法诀就好了,到时完全可以强行飞出去。
白苔对身体很有裨益。石一感觉明显长高了。全身血气旺盛,体质大有增强。通过修练涤尘心经,凝神内视,他发现自己身体轻畅,对心经的领悟,也比以往通透不少。
岷山东院,姜怡等三名少年,已经正式成为外门新人弟子。此趟二十年一次的弟子遴选,岷山东西两院,共新收录新人弟子八百余人。超出以往几近一倍。扩大性的遴选,新进弟子是多了,可资质上佳者并不多。如姜怡这类凝气三层,已是拔尖。大都也就是一、二层水平。倒是在整个佑龙帝国民间筛选中,有两名没有修练基础的适龄少年,资质还不错。可算是此次遴选的最大收获。
按宗门惯例,所有外门新进弟子都要到新手浮岛上,适应一年。这一年,新进弟子要在新手浮岛的管理下,了解宗门历史,学习修仙基础知识,修练宗门基本心法,以达到逐渐从一介凡民,到一个修仙弟子的转换。
从此脱离凡尘。不再是庸庸碌碌、醉生梦死凡人中的一员。
所以,随后的一年,青岷宗所有的新遴选弟子,都通过空间传送,聚集到一个封闭的浮岛上。
姜怡和另外两名少年,也一同汇入到新进弟子中。开始了修仙的入门转换之行。
姜怡还是对石一的不幸,忧伤了好一段时日。必竟两人在小村的日子,交集不少。算得上是半个伙伴。
至于石一不慎跌落一事,云南子及时向执事堂进行了报备。出了一个小小意外对于一名筑基长老,不是什么大事。加之是在宗门确定的死风口区域。反倒是死活风洞,违背规则的突然变化,让宗门长老会颇为重视。经查实,此次所有的风洞,不知原因,竟然提前了十余年,全部进行了死活变换。
石一这名不幸的遴选弟子,因死风洞变成了活风洞,意外跌落,是天意如此,没有这个福份。而此时,想进去一探已是十分危险。按以往经验,非内门太上金丹长老不可。整个青岷宗,仅三名金丹期高手坐镇。这已是青岷门的最大底蕴。三名金丹期高手,两人为内门太上长老,一人为现任岷山掌门。自然不会为了寻找一个区区还不算正式外门弟子的小人物,去冒险进入。
所以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宗门所做的,就是通告全宗,岷山三十六处死活风洞,正在进行死活变换。全宗上下须待变换期完成,之后再依律或无视或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