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龙台又被称为断龙台。位于长安泾水一个状似龙头的石头屈服在河岸,只有龙头,未有龙身,当地居民称为断龙台。
“冉大哥,丁大哥。”一身黑色腱子肉的壮汉来到冉天栋面前。
“怎么样了。”丁胜开口问道。
“丁大哥,这个地方很怪异。墓穴完好无损,只不过兄弟们下去就发现了一个这个玩意。” 说罢,壮汉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物件。
“陆离,来帮哥掌掌眼。”丁胜将物件递给陆离。
“云旗,你怎么看?”
“这是丹书铁券。”云旗皱眉看了一眼说。
“上面的字锈迹斑斑,大约可以看出来洪武三年,魏国公奉天靖难推诚。这是徐达的免死金牌!” 云旗诧异。
“这不是丹书铁券吗?怎么又变成免死金牌了。”冉天栋不解的问。
“丹书铁券俗称是免死金牌,外形似瓦,因用红笔书写,又名丹书。这个丹书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上面又写魏国公。正是公爵徐达的免死金牌。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三十四位功臣,赐丹书铁券公爵六人,侯爵二十八人。所有铁券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一件藏于内府,需要验查时,将两件丹书铁券放在一起,真伪立辩。”
“徐达?不是在金陵吗?怎么会在长安。”
“疑冢。”陆离双眼放光,立刻跑到墓前。
距离斩龙台大概有一里地的地方,陆离蹲在地上,抓了把土放在鼻尖嗅了一下,土壤之内含有淡淡的腥味。
“你是说里面什么都没有?”陆离抬头问刚刚的壮汉。
“是呀,我跟兄弟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开这个坑,里面竟然就放着一件那个玩意。真是晦气。”
墓门早已经被几位壮汉打开,陆离走进墓穴,墓底空无一物显得十分空旷。
“发现了什么吗?”陆离扭头问云旗。
云旗正专心的看着这个墓穴,顺手在墓壁上面敲了几下:“这个墓穴的建造时期是在明末清初。”
“会不会是徐达后人建造的。”冉天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云旗白眼一下,“如果是徐达的后人建造的话,怎么可能将丹书铁券这么贵重的东西埋在疑冢里面。”
“既然不是徐达后人建造的,那会是谁?”冉天栋开口说。
陆离老神在在的说:“作为臣下自然不敢把圣赐之物葬于地下。试想一下谁是最不稀罕丹书铁券的。丹书铁券又称免死金牌,谁又不怕被免死的。”
“当然是皇帝……明末清初,你是说崇祯帝朱由检将徐达的丹书铁券埋在这里。”云旗一脸惊恐的看着陆离。
陆离微微一笑:“臣子得到君皇的赏赐之物,自然要供奉起来,怎么可能埋在这阴暗潮湿的晦气之地。臣子不敢,谁敢?当然是皇帝敢。”
“那崇祯皇帝怎么会把丹书铁券埋在这个地方?”
陆离笑道:“你忘了刘伯温的烧饼歌?当初朱元璋让刘伯温预测大明江山的时候,曾让刘伯温留下一封锦囊和代代相传,秘授的口诀。口诀在建文帝朱允炆的时候已经遗失,留下一封锦囊。我想,崇祯皇帝打开锦囊,又没有口诀。无法打破清灭明的预言。”
云旗皱着眉头:“相传刘伯温留下的锦囊里面记载的是四件宝物的地点和大明灭亡的原因,口诀是进入洪武墓的钥匙,二者缺一不可,崇祯皇帝打开锦囊。不可能找不到四件宝物。为什么会把徐达的免死金牌埋在这里,意欲何为?”
“你忘了一件事。崇祯根本没有打开锦囊。”
“为什么?”云旗接话问道。
“昔日刘伯温预言,谁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如果崇祯打开过锦囊,不可能不知道魏忠贤余党设计陷害袁崇焕。”
冉天栋问。
“魏忠贤?”
“八千女鬼乱朝纲,合在一起是个魏。忠良杀害崩如山。忠贤杀忠良之臣,如同山崩地裂,自毁长城。指的就是魏忠贤余党设计陷害明长城的袁崇焕。如果崇祯帝真的得到锦囊的话,会参悟不透这件事么?”
“袁崇焕被大清开国皇帝称之为大明的最后一道长城,最终却被崇祯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自毁长城,自尽于煤山。”
“那崇祯为什么要把徐达的免死金牌埋在这个地方。”冉天栋终于聪明了一回,把话题重新扯回来。
陆离四处逛了一下,身后的壮汉指着墓穴中央说:“陆兄弟,我们几个兄弟逛了几圈没有发现任何东西,你们口中的丹书铁券也是在这里放着。”
云旗来到壮汉指的地方,一个瓦形凹槽露在地上。“这位兄弟,如果不是老赵的眼尖,恐怕这玩意也发现不了,就在这个地方镶嵌着。老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给扣出来。”
“呵呵,辛苦你们了。”云旗随意的说了一句,问丁胜要来丹书铁券,放在凹槽里面。
“难道是我想错了?”云旗心中暗想。
“陆离,你看。”丁胜指着墙上。一道模糊不清的字迹,仿佛有人刻意而为。想让人看到,又不想让人看到。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
“这是崇祯的罪己诏。”云旗拿着手电,一行一行的看下去。 “什么是罪己诏。”丁胜问了一个很白痴的问题。
旁边的冉天栋都看不下去了,给丁胜解释道:“罪己诏是古代皇帝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检讨自己的过失,跟现在的检讨一样。用意都是自责。”
“冉大哥说得对,罪己诏一般出现在君臣错位,天灾灾难,政权危难得时候,检讨自己的诏书。”
“崇祯十七年,这是崇祯亡国那一年,埋在这里的丹书铁券。”
“这里是……”云旗目瞪口呆的说。
“咱们俩想到一块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雄豪袁崇焕大将军的墓。”
“陆兄弟,袁崇焕不是被崇祯凌迟处死了吗?怎么会在这里给袁崇焕建墓。”壮汉忍不住插嘴问。
“崇祯在这里留下罪己诏的原因就是自己深感后悔,听信谗言,毁掉大明江山的最后一道长城。在这里忏悔自己的过失。把内府中徐达的丹书铁券赐给袁崇焕,证明袁崇焕的功勋可以于大明开国元勋徐达相提并论。”
“既然崇祯为袁崇焕建墓,还深感自责,为什么就留下一块破瓦,说好的金银财宝呢?”丁胜愤愤说道。
“刚刚已经说了这是疑冢。真正的墓不在这里。”
“那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