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绝大部分中国人听不懂的语言在高歌出来,是各种歌手给安娜女皇庆祝登基庆典的歌曲。
不少俄罗斯人也都感觉非常有趣味,可是那些绝大部分不懂得俄语的中国使节团成员,也都感觉在难受。
有些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人吐槽:“这些鸟语歌曲,有什么好听的,还不如国内的呢!”
“好了,看美女也就行了,不用多管那么多。”有人说。
大家纷纷在唱歌,那个已经差不多四十岁的安娜女皇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现在自己权利已经稳固了。再过几个月,安娜也都要再次迁都回到彼得堡。目前虽然还是在莫斯科,可是那时在几年之前迁都过来的,现在自己掌握了大权,还是要继续迁都回到彼得堡。这个彼得堡是彼得一世设立的首都,彼得堡设立在波罗的海旁边,是为了保证俄罗斯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这个和当年明朝时期的天子守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为了加强和欧洲的联系才有的方案。
现在安娜已经把那个秘密委员会给勒令解散,甚至掌握了俄罗斯的实权,在这个俄罗斯帝国没有人敢反对他安娜女皇的权威,让她开始自信起来了。
当一个个歌手开始献歌完成了,作为安娜女皇的宠臣兼情人的比龙公爵来到了中国使节团这里。
“中国朋友,你们有没有去献歌一曲给我们女皇陛下的想法?”比龙问道。
大清使节团团长苏凌阿感觉听了李光复翻译之后,脸色尴尬无比。因为在这些使节团里面,好像并没有人擅长歌曲。歌曲在中国属于“贱业”,凡是演出的行业都是属于下贱的职业,被人称之为“戏子”,是看不起的那种。所以这些中国的官僚们没有一个人会歌曲,更别提俄罗斯歌曲了。可是在这里是俄罗斯,俄罗斯一直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对于歌曲艺术不但不会排斥,反而非常欢迎。
“比龙公爵,我想我们还是不用了吧?”苏凌阿尴尬的说。
苏凌阿也非常清楚这个时候与其去“献丑”,不如藏拙的道理。他们中国使节团在这里代表的不是自己个人,而是代表整个满清的中国,自然不敢随便去丢人。既然不擅长唱歌,那也就别去了,不然弄得大家都尴尬,一副五音不全的姿态去唱歌,那一旦出洋相影响的是中俄两国的交情,这样作为一个中国官员还是明白的。
不过比龙明显没有打算放弃,直接说:“苏先生,你看不起我们俄罗斯吗?难道不愿意为我们女皇陛下高歌一曲吗?”
“不不不,我没有看不起女皇陛下的意思,而是我们实在是……”苏凌阿还是想要拒绝,可是却被李光复抢先了。
“苏凌阿大人,让我去吧!”李光复说。
李光复没有等待苏凌阿回答,直接对比龙说:“比龙公爵,我想我可以的,我来代表我们中国使节团为女皇陛下献歌一首,你看如何?”
“呵呵,好,我马上去安排!”比龙说。
比龙接着说:“现在,有请中国使节团的李光复先生来为女皇陛下献歌一首!”
苏凌阿暗暗着急,如果这次唱歌五音不全的,那这样可是丢人丢大发了,如果因此影响了大清和俄罗斯的关系,那他回去肯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可是既然李光复已经上台了,那他当然不能叫住。他只是希望李光复能够面前应付过去。
不过当李光复这个大帅锅上台之后,立马引起了不少俄罗斯贵女的眼球,因为李光复现在不过是十七岁,再加上非常的英俊帅气。阳刚和阴柔的程度长得比例非常协调,让很多俄罗斯贵族女人也都两眼放光,甚至包括那个伊丽莎白公主也都同样认真看着李光复,好像非常有意思。
“尊敬的安娜女皇陛下,我代表我们中国使节团为尊敬的陛下献歌一首,恭祝女皇陛下皇道长久!”李光复说。
李光复活动了一下嗓子的肌肉,然后终于感觉调整到了最合适的阶段,很快开始放声高歌。
“(俄语)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李光复用俄语歌唱了一手后世苏联二战时期的著名歌曲,这首歌曲也就是《喀秋莎》,是很多哪怕是中国人也都非常熟悉非常优美的歌曲。而一般人只是懂得国语版,可是李光复这个精通各国语言文化的老外交官,对于这个俄语版当然非常熟悉,自然可以很容易唱出来了。
当李光复唱出了这首《喀秋莎》之后,立马让整个克林姆林宫大厅里面鸦雀无声。因为这首歌的风格明显和目前俄罗斯的风格不一样。至于李光复那个英俊的相貌更是给他的歌曲增加了很多的分数,尤其是一个原创歌曲,甚至一个中国人居然唱了俄罗斯的俄语歌曲。更难能可贵的更是“原创”的歌曲,这样才是最难得的。何况,李光复唱的还是非常的不错。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当李光复唱出了最后的结尾,周围的俄罗斯贵族们纷纷鼓掌,显然非常满意。甚至,安娜女皇也都露出了笑容,感觉非常满意。
可是,接下来让大家万分震惊的一件事情发生了,伊丽莎白公主居然拿着一束鲜花来到了李光复身前,主动献给了李光复。这一幕,让周围无数的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贵族都震惊了,甚至包括那些中国使节团别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