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升仙大会共五千人通过,其中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剑灵宗和丹灵宗,毕竟剑道修炼神速,丹师地位特殊。除从此两宗此次招收弟子过千,其余三宗皆是几百之数,历来皆是如此,宗门不会责怪,老者也不去多想。
“老夫岳东,符灵宗长老。首先,恭喜你们通过了升仙考核,扣响了仙路之门……”
老者用的是“扣响”而不是“扣开”,只有达到了凝气一层才算是“扣开”仙门,而如今用一个“响”字更能激起鼓励之意。
“再者,我很欣慰你们选择了符灵宗,符篆大道,精妙无穷……”
“最重要的是,你们如今并非杂役。而是外门预备弟子,但是,任务和责任也会更重……一年之后,你们将参加外门考核,不能通过者,则贬为杂役……”
老者对着高台之下,长篇大论说了很多,王勉一字不漏的记在心中。大概意思是今后一年之内只专心修炼,但必须修炼到凝气三层,通过外门考核,否则沦为杂役。
一年时间,修炼到凝气三层,王勉并没有具体概念,但是老者说道这条的时候,广场上一片哗然,显然是对此吃惊。
王勉心想,应是太难,多数人都认为难以达到,所以对此惊讶。但他并没有去问身边之人,现在大家同为新入门外门预备弟子,若相问此问题,显得自己对修真的无知,必然被人看轻。可也不必要跟着他们一起感叹,他只是神色凝重,暗自握紧拳头。
老者说完了话,乘符离去,新入门弟子由外门弟子领到后山,新开辟出来的外门预备弟子房舍。
这一路上,王勉才真正领略到仙门宗派的风景,古书上的一段描述用在此处正是恰当——符灵山北构而西折,直达山巅。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长桥卧波,复道行空;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王勉还在惊叹层峦耸翠和亭台楼阁相融如画时,一行人已到目的地。
空地圆形,与广场相差不大,中间一道简单聚灵符阵,围绕此阵环形排列了十环木屋,共计八百间。第十一环,是一条环绕整个区域的小河,小河边上,是公共生活区。
“此处便是尔等生活和修炼之地,由中间一座聚灵符提供灵气,宗门令牌可开启所有木屋,但只可以开启一间,你们自行选择。日常所需有杂役负责,你们只有一个任务,一年内通过外门考核。我相信事在人为,也希望一年之后,你们能以外门弟子身份站在我面前,叫我一声……算了,你们还没资格知道我名字。”
好狂傲!
带路过来的外门弟子一路上都默默无语,说话间语气也是平淡如水,谁也没有想到他如此说话,这是直接的,对人的自尊的践踏。
“太狂傲了,不就是个外门弟子么,一年之后……”
“呸,你还不配知道老子名字呢,狂妄无知的家伙!”
“呵呵,不需要这丑陋的激将法,一年之后,我司空洞庭必进入外门,三年之后进入内门,十年,筑基。”
在人群愈来愈激烈的反驳和谩骂声中,不知姓名的外门弟子轻哼一声,御符飞去,只留下一句,好自为之。
“御符飞行,他竟能御符飞,至少是凝气五层实力!”
“难怪如此傲气,竟然是凝气五层。”
有见识者,认出此外门弟子实力,立即惊呼。其他人听见,也是震惊,刚才一路走来,都不曾发现这人竟隐藏如此深。很快,惊呼声便盖过了谩骂声。
也有一部分人,沉着冷静,不参与谩骂或是震惊,径直走到内环木屋处,将令牌与房门接触,激活木屋。这一幕,立即被所有人察觉,一时间内环木屋争抢不停。
聚灵阵在中间,理所当然的内环木屋能获得的灵气更多,近水楼台先得月,这聚灵阵便是明月,修行也就越快,故而内环房屋变成了争抢之物。
王勉本来站的位置靠后,三环左右,此时争抢房子,王勉根本无法挤进去,索性果断的将令牌取出,按在身旁的木门上,如同感应,令牌上扩散出一圈光芒覆盖木门,木门瞬间被激活,王勉推门而入,迅速锁门,不在理会外门的争吵。
此时,山腰位置,一座巨大楼阁与四方皆有檐廊相接,似乎为中枢地带。阁内,岳东老者恭敬立于大厅左侧,大厅中央一中年男子负手而立。
“五百多人,无妨,上宗只叫我们广收弟子,发掘有潜力者,却没有定下标准,让他们加紧修炼便是。”
中年男子语气平淡,似乎习惯了。岳东老者恭敬告退,往自己洞府飞去。
“上宗要收集有潜力的天才,可惜啊,欧阳雪那女娃,若是能拜入我宗,上宗赏赐必不会少。可惜,可惜……”岳东暗自感叹。
且说王勉进屋之后,被眼前所见惊呆了。
木屋里面,简直比王勉的家还穷,简单的只有一床一桌一椅一木桶,已经是不能再简单了。木桌之上放有三小本线装书册,两件衣袍。
王勉径直走到桌前,没有理会这崭新的衣袍,而是直接拿起三本书册。
“凝气一篇,凝气二篇,凝气三篇。这,就是一年内要学会的所有内容?”
三本小册,只有凝气一篇可以翻开,至于凝气二、三篇,整本书册犹如整体一般,无法打开。看来,只有达到了凝气一层才可以打开第二篇,王勉心想。便是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篇书册,如饥似渴地阅读。
“气海之穴,仙路之始,灵气聚散,呼吸运转……”
“二息四分,闭气占二,呼吸各一,运气庐间,汇入丹田,冲击气海,凝气成漩……”
短短几百字的心法口诀,王勉看了半个时辰,然后闭目思索,脑海中将所有字句联系理解。
气海穴,位于脐下三横指处,又称为丹田穴。凝气要诀,就是要将身体的灵气,汇集到气海穴,冲击此穴,灵气聚散之间凝聚成漩涡,故而名为凝气。
而呼吸之法则为身体沟通外界的基础法门,以半息的时间尽力吸气,然后闭气一息时间,感受灵气在身体游走,汇聚于气海处,聚散冲击,谓之气沉丹田。再以半息时间尽量呼出浊气,如此往复。
这种由外而内,以天地灵气冲击体内穴位的方法十分微妙,若是掌握其中关键,便可以感受到灵气在体内游走的酥麻之感,不然,则像是普通的闭气一般无感,反而使得呼吸不畅,使人难受至极。所以,资质悟性极为重要,若是悟性不足,却能坚持练习,查找不足,最终也能得到正确呼吸之法,故而毅力亦重要。
而一旦凝聚气漩,则聚集的灵气会由外而内散发,带出自身污浊,所以,呼吸之法是否正确,是否已经达到凝气一层,自身很好区别。
此时杂役送来日常所需,王勉接过后便盘膝坐在床上,脑海浮现凝气一篇的字句,按照上面所述,呼吸吐纳起来。
半息时间的用力吸气,王勉只觉所吸气体较之平时两次呼吸更多,此时胸口涨满,一口气憋得难受。
闭气一息时间,王勉闭目仔细感觉,并没有感觉身体何处有酥麻感觉,只觉得喉咙难受,气紧紧顶住喉咙。
半息时间呼气,王勉是迫不及待的用力呼气,将肺内气体尽量排出,再以半息时间吸气,如此往复。
坚持了半个时辰,完全没有书上所说的酥麻感,倒是胸口和喉咙难受的很,心跳也逐渐增快。没有放弃,王勉继续坚持呼吸着。
一个时辰之后,王勉感觉胸口和喉咙疼痛,心跳快速,脑袋也有些发胀,估摸着这么下去可能会走火入魔了,便停止呼吸练习。稍微休息,脑海中不断对比书上所述和自己练习呼吸的方法有何不同,然后继续练习呼吸。
三天时间,王勉唯一感觉就是折磨,胸口筋骨肌肉隐隐作痛,喉咙干燥,声音嘶哑。三天以来,的检查对比,自己的呼吸方法和凝气一篇所述并无二致,也确实感受到气在外界,由口鼻吸入,经过喉咙,进入肺脏,再沉入丹田。然而这气感觉却与寻常空气无异,并无灵气流经身体时,四肢百骸酥麻之感。
其实王勉忽略了一点,正是此中关键:他是用口吸气的。
凝气一篇只说了,吸气用半息时间,要尽可能的将肺吸满了气。半息时间是多长?人平常呼吸时,吸气和呼气共占一半时间,而呼吸后停顿到下次吸气的时间约占一半时间。即平时呼吸,吸气和呼气分别是四分之一息,而闭气停顿的半息却是呼气之后的事情。
而平时的吸气,只需要足够当时身体所需即可,其实并没有充满全肺,甚至很多时候,一次吸气所吸入气量只有肺最大容量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肺脏至少还有十之八九,并没有被新气充满,所存的,是对身体无益的浊气。这些,王勉涉猎医书之时看过。
如今,呼吸之法要求的是吸气半息,将肺尽量充满。若是按着平时吸气的量,半息吸入的气只能充满肺的十之二三,所以索性,王勉张口吸气,务求吸入的气量最大。
这么看来,似乎没错,其实是错在看书不精,若其能精度医书,必会发现,张嘴用力呼吸,虽然能瞬间吸入大量的气,但,就是因为气增加太快,引起了肺脏的抵抗,瞬间减低吸气速度。所吸之气不入小腔、死腔,只囤积在大腔、活腔中,会使得涨满感强烈。
并且口腔并没有鼻腔一般的清洁和温润暖化气流能力,同时经口吸入大量外界气流,气流经过喉咙时会过度吸收水分,使人口干舌燥。
肺脏之内,分隔多腔,有的因为离喉部偏远,有的因为气道曲折,平时所吸之气无法到达。呼吸之法,正是要带走肺内所存浊气,恢复躯体对灵气的敏感度。而这,需要大量却悠长的气流,所以只有用鼻腔用力均匀吸气,气流源源不绝涌入小腔,通达全肺,挤出浊气,才是真正的呼吸之法。
一连三天,王勉久不得法,索性先放下修炼,取出一套银针,细钉,小刀,还有一小包止血草药,准备试探自己心中潜藏已久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