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河绕过一个高岗,继续向东流去。高岗之下是一片开阔的土地,土木大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楚王韩信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正在安葬了母亲的高岗之下兴建一个繁华的集镇。
韩信没有忘记当初那个给自己饭吃的洗衣老妇,差人四处寻找。结果恩人没有找到,一个流氓却把自己捆着,插上荆条,来向韩信请罪,此人正是当初给了楚王胯下之辱的牛四。
八年了,牛四依然在淮阴杀猪卖肉,依然带着一帮小流氓,在集市横行霸道,日子也过得滋润。当他打听到新来的楚王正是当年的韩信时,牛四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也不能怨别人,只怪当初自己有眼无珠,怎么也没有看出来当初的衰货竟然成为了名满天下的楚王。
牛四首先想到了逃跑。但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自己的这帮小兄弟,自己怎么活下去?牛四没有把握。况且,自己能跑到哪里去呢?连赫赫有名的齐国田横将军也被韩信打得走投无路,只得带领五百弟子逃到了荒无人烟的海岛,自己一个小小的杀猪佬哪里还有容身之处?
只有使用苦肉计了。牛四狠下心来,模仿传说的负荆请罪的故事,将自己捆个严实,但留出了一支胳膊,好在韩信面前自己扇自己的耳光。
韩信正在王府和手下谈事情,却见一个人捆着自己,进来跪倒,然后一个劲扇自己。韩信认出来了,这人就是当年侮辱自己的牛四。现在的韩信以楚王的身份自然不会将牛四放在眼里,只是对手下说道:“当初本王为了成就今天的事业,竟然能够忍受这个小人的胯下之辱,这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手下莫不点头赞许。韩信等牛四把自己打够了,才将他拦住,表示不会和他计较此事,反而还给了他一个小官,不用杀猪卖肉了,负责管理好集市的治安工作。
牛四千恩万谢,又要给韩信磕头。韩信只是摆摆手,让他退下,然后继续和手下谈事情。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韩信当初能屈能伸,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我牛四今天能屈能伸,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小命。这真是人物大小不同,道理总是相似。从此,牛四带着自己那帮兄弟,尽心职守,除恶扶善,竟然变成了一个造福一方的好官!
韩信和手下谈论的事情十分重要,关于楚国的防务问题。职业军人出身的韩信到自己统治的地盘逛了一圈,就发现楚国真不是一个建国的好地方,四面受敌,易攻难守。难怪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打败。
战争的艺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项羽既无天时,人和的优势,更要命的还是没有地利。以当时的局面,刘邦占领了西面的关中,我占领了东面的齐国,彭越又在大梁不停地骚扰,纵使项羽有三头六臂,也避免不了失败的结局。想到这里,韩信心中不由把自己的老领导责怪一番:小肚心肠,不讲信用。说好给我齐国的,结果给了我楚国。这是提防着我啊!你当我韩信是那有勇无谋的项羽么?
韩信作为军事天才,倒也喜欢这种挑战。行,我就来好好地经营我的楚国,一旦有事,我看谁有能力踏进楚国一步?
韩信就带着自己的这些将领手下,四处巡视,设置防线。如此辛苦工作的好长一段时间,韩信才放下心来,可以睡安稳觉了:以现在楚国的防御能力,足以抗衡天下。
韩信可以睡安稳觉,当朝皇帝刘邦就睡不着了。刘邦听了手下的关于楚国情况的汇报,吓得惊出了一身冷汗:韩信这小子是什么意思?想造反吗?别人造反倒无所谓,比如臧荼,不就分分钟被老子平定了吗?但韩信太能打仗了,不能不防。不过刘邦又觉得自己有点多虑,韩信的性格自己是了解的,应该没有造反的动机。况且我对他不薄,他对我也是忠心耿耿,当初打项羽,我从他身边抽走了那么多人马,他也没说了不字。也许是小子没仗打了,手痒,才弄些军事工事过过瘾呢?想到这里,刘邦心里又安定了些。
但第二封情报彻底攻破了刘邦的心里防线。那个钟离昧,刘邦最痛恨的家伙,全国通缉的头号要犯,居然就藏身在韩信的楚王府!一个韩信就不好对付了,再加上一个在荥阳让自己吃尽了苦头钟离昧,这是明摆着要造反呐!
刘邦大发雷霆,当即就要起兵讨伐韩信这个叛贼。那些还没有得到封赏的功臣们更是摩拳擦掌,立功的机会又来了,只要这次讨伐成功,象雍齿那样封个侯爷应该没有问题。将军们纷纷发誓:“此番出征,一定要活埋了这个自以为是的混账小子!”刘邦被这些将领鼓动,正要下达军令,却看见陈平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任何表示。
自从张良闭关修炼以后,刘邦就将军事上出谋划策的事情交给了户牖侯陈平。现在见陈平不表态,刘邦心里就没有了底气,于是问道:“陈平,你对这事有什么想法?”
“哦!陛下是说讨伐韩信的事吗?我还没有想好,也没有成熟的主意。”陈平回答道。
“胡说八道!”刘邦骂道:“你陈平的脑子转的比谁都快,怎会没有主意?快说,不然老子揍你。”
“我真没有想好。这儿闹哄哄的。”陈平瞟了那些言辞激愤的将军们一眼,说道。
“那你到侧殿去想吧!我回头过来找你。”刘邦多少知道了一点陈平的意思,说道。等到陈平走后不久,刘邦就留下将军们讨论打韩信的战略部署,自己则带着叔孙通也进了侧殿。
“陛下怎么知道韩信要谋反的?”陈平主动开口问道。
“子房先生的眼线给我送来了一封关于韩信的信件。这是错不了的。”刘邦说道。
陈平点点头,继续问道:“韩信知道有人告发他吗?”
“应该没有。唉!我说陈平。老子都要讨伐这个叛逆了,你还问这些不着边的事情干嘛?”刘邦不耐烦地说道。
“陛下,讨伐韩信,事关重大,不可轻率从事。冷静,冷静!”陈平说道。
“怎么冷静?”刘邦依旧气鼓鼓的地说道。
“陛下的军队和韩信的军队相比,谁的战斗力强?”陈平问道。
刘邦楞了一下,思考片刻,说道:“我的军队好像还差点。”
“那么,陛下手下这些将军们指挥打仗的才能有超过韩信的吗?”陈平继续问道。
“哎呀!”刘邦搓搓手,说道:“好像没有。”
“兵不如人精,将不如人强。陛下还要出兵打他,这不是逼着韩信同我们开战吗?如此,大汉江山危矣!”
刘邦倒吸一口凉气,说道:“那怎么办呐?”
陈平说道:“韩信确实是个心腹之患,应该尽早解决,但不能用打仗的办法。”
刘邦笑出声来,骂道:“好你个陈平!尽说些好听不管用的话。娘的,不打仗怎么摆平韩信?”
“您还有太常叔孙通的礼仪啊!”陈平另有深意地说道。
“什么意思?”刘邦有点不解。
“古代天子是否有外出巡游,会见诸侯的礼仪制度?”陈平扭头问叔孙通。
“确实如此。而且,微臣将这个制度加以改进,简化,正要请示陛下,然后昭告天下。”叔孙通说道。
陈平点头说道:“所以,我建议陛下巡游南方的云梦泽,通知各诸侯王到陈郡相会。陈郡位于楚国的西界。楚王韩信既然不知陛下有讨伐他的意思,自然会来迎接陛下。到时,陛下只需一位武士,即可捉拿韩信,解除心忧。”
“这么简单?”刘邦狐疑地看看陈平,又扭头看看叔孙通。
叔孙通说道:“微臣认为陈平的计策可行。陛下为当今天子,韩信为陛下册封的楚王。陛下南方巡游,韩信没有不来迎接的道理。不过,如果韩信早有造反之心,则陛下此行也并非没有风险。”
刘邦哈哈大笑,说道:“我量他不敢。二位,这事就这么定了。”
三人回到大殿的时候,那些将军们还在为谁适合当统帅的问题争论的不可开交,却得到了刘邦的圣旨:韩信造反,纯属谣言。战斗计划取消,寡人将巡游南方,面见诸侯。
将军们大感失望:白忙活了,战功无望,封侯没戏,只得悻悻地下了朝廷,三三两两地喝闷酒去了。
使者将朝廷的消息送到了各个诸侯国,自然包括不能缺少的楚国。韩信按照叔孙通新颁布的礼仪制度,恭恭敬敬地送走了使者,心中嘀咕:“陛下要来南方巡游,于陈郡见我。这刘邦是什么意思?是怀疑我韩信么?”
经过近一年的国防建设,韩信倒不怕刘邦。但韩信设防的目的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如果刘邦要攻打我,我将如何应对?韩信倒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主动进攻刘邦的大汉江山。首先,韩信没有这样的野心。第二,韩信潜意识里,还是将刘邦看作了自己的领导。刘邦为人慷慨大方,对自己恩爱有加,确实具备当老大的素质。
韩信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刘邦南巡的动机。也许自己出门总带着一队人马,过于招摇,但陛下应该也不会因此怪罪自己。难道是因为钟离昧吗?韩信恍然大悟:刘邦原来是找我要人来了。
当初钟离昧走投无路,来投靠韩信。韩信本想拒绝,但念及其对自己的恩情,同时也不忍心将其推向绝路。田横可以带领随从逃到荒无人烟的海岛,而钟离昧则只有死路一条,谁要他当初在荥阳那么卖力地痛扁刘邦呢?最终,韩信偷偷地将钟离昧藏在了王府。
刘邦找我,只可能是这个事情。其他的,我没有任何对不住他的地方。看来,钟离昧是保不住了,我还是将他交给刘邦吧!想到这里,韩信准备了一桌好菜,请钟离昧过来喝酒。席间,韩信对自己的老领导表达了歉意。
钟离昧的手停在了空中,手中的酒杯出现了一丝的抖动。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道:“本将军只认死去的项王,绝不会向那个芒砀山的土匪低头。楚王好自为之,莫走在下的老路。”说完,钟离昧将手中的酒杯砸碎在地,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厢房。韩信愣在那里,不知道钟离昧所说的“莫走在下的老路”是什么意思。这时,手下进来报告,钟将军已经自刎而亡了!